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

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学习好八年级的历史九年级的历史也可以学习好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八年级历史,有兴趣的看看哦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右图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 B.五四爱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

  2.英国远在欧洲,离我国万里之遥,但它为什么还要跑来侵略我国呢?你认为根本的原因是( )

  A. 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B. 英国为了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 中国人好欺负 D. 为了夺取中国的土地和白银

  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4. 某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字样,搜索到的结果应该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 19世纪70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张之洞

  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甲午”指的是哪一年 ? ( )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7.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A、洋务运动一无 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8.沙俄外交大臣曾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他所说的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著名史学家陈 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1.洋务派兴办的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是李鸿章创办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汉阳铁厂

  12.拉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定国是”诏的颁布

  C.戊戌政变            D.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

  位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14.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中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5.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 )

  ① 创办人是陈独秀 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

  ③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标 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 立19. 右面 是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2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 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五口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材料三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之后同哪国签订的?出自哪个条约?条约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个条约?其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是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出自哪个条约?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4分)

  22.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公车上书

  图三:《民报》 图四:《新青年》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3分)

  (3)请你全面评价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3分)

  23.下面是八年某班历史老师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出示的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1)图一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请说出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诗词描写出图二当时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2分)

  (3)材料二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什么?(2分)

  (4)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受到哪些革命传统教育?(2分)

  三、问答题(共10分 )

  24.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2分)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五四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2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怎样 的精神?(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D B B D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A B C D C A C

  二、材料分析题

  21.(1)鸦片战争、英国、《南京条约》、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条款: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1)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学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再学西方的 政治制度,最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3)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他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改变。

  23(1)1919年5月4日,北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爱国精神。不怕牺牲,勇于斗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等等。

  

  初中生八年级上学期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份是

  A.江苏 B.广东 C.福建 D.浙江

  3.仔细阅读《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表(%)》

  下列各项对表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A.税率变化受鸦片战争影响 B.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税率差异

  C.闭关锁国政策使税率锐减 D.西方商品价廉物美的影响

  4.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右图中一位清代名将。与图中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收复新疆 ②签订《马关条约》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7.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等。这说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 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台湾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

  8.中国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1860年的标界意义”是指

  A.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B.中国开始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C.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9.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你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A.总理衙门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10.李鸿 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

  A.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是洋务运动的主 要实践者

  C. 主张维新变法 D. 率兵收复新疆

  11.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 ),这节课内容所反映 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12.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现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主要是指

  A.实现工业的近代化 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

  13.“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

  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人 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

  14.“戊戌维新以后……使得人们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机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经济发展

  1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16.下列表格中所反映的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的诉求是

  时间 言论

  1865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B.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启蒙与救亡并存

  1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

  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 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维护清朝权威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8.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雷颐在《“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仍是一个贫穷、落后、混乱的国家。”你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仍然破落、贫穷,“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①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未受到削弱 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未得到解决

  ③封建军阀的割据和混战依然存在 ④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未得到有效执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③④ D. ①②③④

  20.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① 中山装 ②握手礼 ③剪辫子 ④废止缠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归纳历史事件的特点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21¬¬—22小题。

  21.《陕西通志》记载:“1894年,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有机械师4名、铜匠2名、铁匠22名、帮工17名、学徒90名。到1897年试造子弹208万颗,造枪炮及修造各种枪炮4500尊,造粗细纱布125包,配制机具36000余件。”以下不属于陕西机器制造局特点的是

  A.官办 B.工人少,生产规模小

  C.工场手工业发达 D.主要生产军用品

  22.1908年,井勿幕在西安地区建立同盟会组织,并在新军中发展同盟会成员。他又与哥老会等秘密组织联合反清,提出“驱除鞑虏,光复旧物,扫除专制政体,建立 共和政体”主张。 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在张凤翙和钱定三等人领导下,在全国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经过3天激战,起义军占领西安城,建立革命政权——秦陇复汉军政府,张凤翙为大统领。上述材料反映出辛亥年间陕西革命的特点有

  ①有革命政党领导 ②组织严密,采用武装起义方式 ③首先占领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 ④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B.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近代以来照相、电影先后传入我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回答24—25题。

  24.生活在民国时期的曾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搜集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由于年代久远画面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人摄于某某时间”的字样。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科学探究,其 中这张照片不可能是

  A.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 B.孙中山 摄于中华民国时

  C.陈独秀 摄于北京大学 D.李宗仁 摄于台儿庄战役时

  25.《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1909年初的《大公报》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说:“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 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看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 报纸 C. 电影 D.广播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26.(10分)为救亡图存,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 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天演论》

  材料三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奇书”的名称、作者及编写目的。(3分)

  (2)材料二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4)概括以上救国主张 在方法上的共同点。(2分)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法国语言文字者也……仍赴法国,深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习英国语言文字者也……仍赴英国,深究其驾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速则三年,迟则五年,必事半而功倍。

  ——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

  材料二 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回顾一下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曾 经有过四次科技机遇,但是四次均失败。

  第一次是当欧洲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所谓“康乾盛世 ” 。当时的清王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盲目自满。对外,将国外的科技发明称为“奇技淫巧”,不予理睬;对内,满足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麻木无睹,错失良机。

  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洋务派发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对近代科学技术认识的肤浅终告失败,中国又一次丧失了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机遇。

  第三次是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军阀混战及外敌入侵,中国丧失了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机遇。

  第四次是““””时期,新中国建立的 宝贵科学技术基础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又失去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至今)的机遇,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所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

  ——摘编《总理专家共商七大新兴产业筹划刺激经济新方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中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6分)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是如何应对的?请举例加以说明。 依据材料归纳中国错失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原因。(8分)

  (4)改革开放后,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应对举措? (2分)

  28.(20分)某校九年级⑴班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

  【文明差异】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 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2分)

  【两种选择】

  材料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鸦片战争 打开了中国大门。此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右图是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2)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读《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图,指出A、B分别是《马关条约》开放的哪两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特点?(8分)

  【晚清海防】

  材料三 右图为《大国 崛起》中插图X

  (4)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哪些重要历史信息?(6分)

  【进军海洋】

  材料四 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放佛深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A D B B A C B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D B D A C A B A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26.(10分)(1)名称:《海国图志》。(1分) 作者:魏源。(1分) 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分) 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或启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2分)

  (3)名称:民主、科学。(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2分)

  27.(20分)(1)目的:学习造船、驾船和练兵制胜的技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4分)

  (2)原因:统治者盲目自大;排斥西方科技成果;固守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科技创新基础和能力。(4分) 后果:使 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埋下了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祸根。(2分)

  (3)应对及举例: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机器和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提倡实业救国:发展近代民族工业。(4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挠;对西方科技认识的肤浅;外敌入侵;政局动荡等。(4分)

  (4)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等。(2分)

  28.(20分)(1)原因:农业文明发达;长期封建保守。(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影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外来侵略;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口岸:A为苏州 B为重庆。(4分) 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推进。(4分)

  (4)信息:清政府发展近代海军的历程;开始重视海洋主权,洋务运动中建立了近代海军;政治制度腐败,甲午战争失败没有实现国家强大;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符合题意,言 之有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5)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具有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认识:不同文明致使海权意识不同,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应增强全民海权意识;发展经济与军事并重,应加强海军建设;深化改革,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3.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五口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l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A.西安 B.南京 C.永安 D.安庆

  6. 2010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

  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在辽阔的西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7.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火烧圆明园》 B.《甲午风云》

  C.《太平天国》 D.《武昌起义》

  8.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 在( )

  A .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9.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 周年,某学校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以缅怀历史、勿忘国耻、奋发进取。下列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图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0.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康有为 D.孙中山

  12.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14.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 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15.1919年5月4日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 顿会议的召开

  16.下列对“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18.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恩主义的先驱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9.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 921年)会上 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井冈山会师

  20.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 两党曾两次携手,为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2.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23.秋收起义 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4.“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25.王老师参加“红色之旅”活动,参观了“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是( )

  A.井冈山 B.上海

  C.南昌 D.延安

  腾八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历 史 答 题 卡

  时间:90分 总分:100分 制卷人:孙芳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6分)。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 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6分)。

  (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1)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6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 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6分)。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4分)

  2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 ?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8分)

  初二期中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C B B C B D A B D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 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A B A A C B D B C

  二、综合解析题(共50分)

  26. (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 《北京条约》改《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广州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侵略与抗争;入侵与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中国人民的抗争。

  27. (1)武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

  (2)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28. (1)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2)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相关文章:

1.八上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2.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5.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15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