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有时候,洒脱一点,眼前便柳暗花明;宽容一点,心中便海阔天空。身边的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睿智与宽容。祝你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编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的表格内)
1.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2009年3月28日,x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
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x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x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右图中的人物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 B.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C.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D.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5.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周恩来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8.今年,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 )
① 沈阳飞机制造厂 ② 鞍山钢铁公司③ 武汉长江大 桥 ④ 大庆油田建成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10.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1.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
12.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有着“水兵母亲城”之称的( )市举行系列活动,以纪念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泰州
14.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
①中共一大 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七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2010年,国家决定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请问海南应属于:
A.经济特区 B.经济开放区 C.特别行政区 D.新兴开发区
17.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袁隆平,其主要贡献是:
A.原子弹 B.导弹 C.人造卫星 D.杂交水稻
18.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 C.“863计划” 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
19.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 B.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C.1996年汉城奥运会上 D.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20.第41届世博会今年5月1日在上海召开,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
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共产党的成立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第一批经济特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四:
(1)材料一中“三年以来”是指什么时期?(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1分)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1分)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1分)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1分)
22.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 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1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 根据材料一回答,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1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1分)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1分)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1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2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 视“三农”问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 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被砍,家禽被宰杀。”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大规模展开了什么运动?(1分)其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 的哪件事?(1分)
(3)材料四中的歌谣是指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1分)
(4)材料一.二.三.四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3分)
(5)结合材料三,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1分)
下一页分享>>>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