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 > 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中的第二节。学习时间一课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地理位置、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景观、多样性的文化民俗、支柱产业旅游业。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从自然、人文和经济切入,升华到人地关系。

  本节课在40分钟的时间内,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得益于导学案的使用。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导学案能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普遍提高,学生乐于探索和表现自我的热情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本节课以导学为主,在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后,通过先学、展示、反馈等环节完成。在先学环节中,我设计了6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找到答案,同时让同学们比速度快慢,比效率高低、比正确与否,用10---15分钟的时间完成;接下来配合奖励制度,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学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展示自己的答案,展示中,同学们有的复述,有的概括,有的推理,有的读图分析,有的补充解释,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之后全体同学做课堂练习,检验反馈学习效果。做到了学以致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动员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争强好胜,往往思维活跃,自学速度快的同学始终是那几个,导致后进生在反馈当中只是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

  鉴于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留给学生更宽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建议、交流的时间;另外,也可放手于学生,指导学生主持相应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研究的辅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目的性,增强学以致用的实效性。

  8年级地理下册西双版纳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帮助同学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西双版纳地区得惠于大自然的恩赐,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热带动植物王国”,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政策的实施,使旅游业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基本观念以及课改中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并重的思想理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明白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

  (2) 懂得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说重点: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西双版纳之所以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原因。

  说难点:

  1.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深刻认识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四、说教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特征,以及本节课有较多图片及活动问题的具体特点,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思想,确定本节课以以下教法为主: 1.欣赏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及民族风情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感受美,感受到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丰富,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讨论法:本节课中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分析西双版纳 旅游 3.启发式教学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目的是保障课堂的顺畅和连贯。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以欣赏法和讨论法为主,师生谈话式启发教学法为辅,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五、说学法

  读图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本课结论性的东西较少,很多要求掌握的知识都是通过对图片和活动题的处理得出的。学生个体对提炼和处理教材活动题和图表的水平有限,归纳总结能力不够。在处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西双版纳旅游业等内容上都有互帮互助的必要。并且也希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精神和相互合作协作能力。

  六、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颇具特色。在云南众多的旅游景区中,西双版纳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的南部,熠熠发光。今天,我们就走进云南,走进西双版纳,认识这个们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一、 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师: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屏幕出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交通、与周边国家的联系等方面思考本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并结合屏幕出示“景洪市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了解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探究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提问)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什么?

  学生:热带植物、傣族风情、边境旅游„„

  投影“多资多彩的雨林植物”,播放热带动物的影像资料,学生交流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观。

  教师: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样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播放西双版纳主要少数民族服饰、节庆及其主要节日泼水节的资料及影片。)

  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构成西双版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民族文化习俗的形成,往往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

  学生:讨论傣家的竹楼、孔雀舞、竹筒饭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师: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和云南省的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了大批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精品线路。并补充国家和云南省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扶持,及近年来东南亚旅游热的兴起对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的影响。

  学生:观看大屏幕“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说出西双版纳境内的主要旅游景区和开发的旅游线路。

  教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大幅度地增长。

  学生:观看“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图,分析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1994年起西双版纳旅游业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师生总结:1994年开始,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过30%,旅游业已成为西双版纳重要的支柱产业。(播放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成果的相关资料)。

  教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结合“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图片,学生交流西双版纳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生:角色扮演,从不同角度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教师:旅游业的发展还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学生:阅读“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电子资料,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影响。

  教师: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

  学生:阅读活动材料,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让我们再次去感受西双版纳,它那特有的雨林景观、独特的民族风俗和边境风情。(利用视频让学生观看)

  课堂反馈:在课件中以练习的方式进行。

  课后巩固:针对本节课给学生布置一些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7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