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海陆的变迁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的会考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⑮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海陆的变迁
上一篇: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