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下棋 > 中国象棋 > 中国象棋历代发展

中国象棋历代发展

时间: 炳卓1222 分享

中国象棋历代发展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的象棋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衰亡、封建社会刚刚兴起的时代。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更多关于中国象棋历代发展的内容介绍尽在下文,欢迎大家阅读。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的象棋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衰亡、封建社会刚刚兴起的时代。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文化大发展时期。当时的科学技术、数学、天文学、军事学及体育艺术等等,都有相当发展。棋艺被当时学者认为是数学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这个百花园中开放。其实,棋艺与当时的天文学、数学、军事都有关,也可以说,它是在这些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棋艺,统称“博弃”。博在古文献中或写成簿,也叫象棋。“燕则斗象棋”等。中国象棋一词的来源,当出自此处,绝非舶来品。

  秦汉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政权的统一,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其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如著名的《九章算术》的出现、造纸术的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华信的医药学,都是这个时期对人类所作的杰出贡献。就象棋而说,当时不是专指单一的某种棋,除围棋外的其他几种棋戏如六博、弹棋等均称象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象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由于祖国各民族的大融合,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生产有了一些提高,我国科学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新的发展。象戏产生在南北朝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当时的棋戏——如六博、塞戏觉得着法简单,趣味太淡,围棋则太费时间,而象戏却正好居二者之间,适宜于一般群众的文体活动。我国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献中都以“象戏”名之。

  隋唐时期的象棋

  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诗,吴道子。阎立本的绘画及其他科学艺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宝库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卓越的才智。这个时期的棋艺如围棋。象棋、双陆、弹棋等,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武则天梦中下象棋

  唐代的象棋在唐太宗的关注下,更是逐渐盛行起来。据《梁公九谏》记载,唐太宗的儿媳武则天就是个象棋迷。《梁公九谏》说: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来日受朝,问诸大臣,其梦如何……

  北宋时期的象棋

  北宋是中国古代象棋的大革新时期,960年,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夺取帝位,建都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是我国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时代,这个象棋革新运动,整整持续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后才定型为今日的中国象棋。

  由于火炮的发明,在军事战略战术上也起了新的变化,它反映到象棋中来,促使了象棋的变革。据民间传说,北宋太祖赵匡胤与道士陈抟下象棋,赌输了华山,这个传说可能来自明代,清初吕留良《象棋活》说:“华阴县载:宋太祖落魄时,曾游华山,与希夷老人对象棋,太祖负于陈。遂于即帝位时,罢免华山附近黎庶之征摇,以示不食前言,今犹有遗迹存,可证。”

  我国古代象棋的形制,通过北宋中叶的大革新,通过广大棋艺家对各种棋制的选择,经过了上百年的艺术实践,至北宋末逐步定型。北宋晚期象棋已基本定型。其标志是北宋时期多副完整象棋子的发现及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生活于北宋末年、南宋初期)编写的《打马图经》中所附的象棋盘(与今无异)。

  南宋和元代象棋的发展

  北宋末南宋初,是我国近代“九十路”象棋的定型时期。自此之后,我国象棋更向前发展了,象棋谱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数量上也逐渐增多了。南宋至元代的象棋谱,据可靠文献记载,有《棋经论》《单骑见虏》《事林广记》等。

  南宋和元代是我国近代象棋定型后进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定型后的中国象棋,艺术性和娱乐性都大大地加强了,深受当时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好。象棋在南宋初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已是家喻户晓。南宋的都城杭州出现了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南宋绍兴年间,洪遵在《谱双•自序》中写道:“然弈棋、象戏,家喻户晓。”从《西湖老人繁胜录》、吴自牧《梦粱录》等史料笔记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在南宋都城临安的小商店、小摊贩处都可以买到象棋棋具。在象棋定型之前,它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众多棋手通过实践,已摸索出了棋战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基本战理。南宋刘克庄的长诗《象弈一首,呈叶潜仲》今犹流传,原诗说: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凛中权,四壁设坚械。

  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先登如挑敌,分布如备塞。

  尽锐贾吾勇,持重伺彼怠。或迟如围莒,或速如入蔡。

  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负非繇寡少,胜岂击强大。

  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暗在。

  献俘将策勋,得隽众称快。我欲筑坛场,孰可建旗盖。

  叶侯天机深,临陈识向背。纵未及国手,其高亦可对。

  狃捷敢饶先,讳输每索再。宁为握节死,安肯屈膝拜。

  有时横槊吟,句法尤雄迈。愚虑仅一得,君才乃十倍。

  霸图务并弱,兵志贵攻昧。虽然屡克获,讵可自侈忲。

  吕蒙能馘羽,卫瓘足缚艾。南师未宜轻,夜半防斫寨。”

  诗中“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之类的精辟见解,即使在今天也仍被高水平的专业棋手所引用。南宋晚期由陈元靓编的一部“日常生活百科全书”《事林广记》中,收录了象棋子法(行棋规定)、棋九十分(象棋各子力量计分)、象棋十诀、象棋局名、象棋对局、象棋残局等内容。

  宋代的帝王将相中有不少棋迷,这也使象棋进入了上层社会,成为堪与围棋分庭抗礼的重要棋种。一些当时的国手被召入皇宫担任“棋待诏”,陪伴帝王下棋。周密在宋亡后撰写的《武林旧事》中记下了一份“棋待诏”的名单,名单上共有15名棋待诏,象棋棋待诏有10名,另5名是围棋棋待诏。10名象棋棋待诏中有一位叫沈姑姑的女棋手,这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留下姓氏的象棋女国手。应该说,南宋时期是象棋活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明、清象棋的发展与棋谱简介

  在明朝封建统治二百七十多年里,我国象棋的发展非常迅速,尽管当时在士大夫阶级中有弈博象贱之称。但在市民、手工业者及农民中却有很大的发展。

  元代和明初,象棋活动因统治者的歧视,一度处于低潮。明中叶起,象棋活动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这一高峰期跨越了明、清两代,延续近三百年。

  明代最出名的棋手是李开先(1502—1568),这位以传奇戏曲《宝剑记》享誉文坛的文学家,自称“余性好敲棋、编曲,竟日无休”。他的棋艺独步天下,时人赞誉:只此一艺,可高古今。同时代的国手与他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国手被李让到三先,甚至饶一马,仍难免要输。李开先留下了很多篇棋诗,尤其是前后《象棋歌》两首,都是他的精心之作,前者97句628字,后者136句788字,均属象棋诗歌的“鸿篇巨制”。既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与对手激战的精彩场面,也阐述了自己丰富的临局经验和体会,对于后人仍富有教益。然而,他却没有留下任何对局的记录,实在是很可惜的。

  现存明代残局谱有《梦人神机》(残本),《梦入神机》象棋谱十二卷。作者佚名。现存残本144局。《梦入神机》在明代是一部相当流行的象棋谱,明代各藏谱家都曾收藏过此谱。但令人十分惋惜的是,至今尚未发现其他完整的版本流传下来。《梦入神机》残本,是郑国钧于1949年在天津静海县的一个集市上,从一个姓杜的杂货商的包装纸中抢救出来的。经过郑的搜集,仅有一、二、三卷残本和卷七一册共285局。从中删去与《道清雅趣》相同的局数后,尚存144局,这是非常难得的宝贵遗产。

  清朝进入康熙帝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为象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康熙至嘉庆年间,涌现出不少技艺高超的知名棋手和质量上乘的棋艺作品。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棋手的活动事迹和他们的著作,或见诸文献记载,或得到完整、部分的保存,为我们了解清代象棋活动的轨迹,提供了较多的可靠资料。

  康熙年间出过一位围棋大国手徐星友,他是继棋圣黄龙士之后的围棋霸主。其实,徐星友也是一位象棋国手,这就不大为人所知了。据史料记载,“钱塘徐星友,长于弈(围棋),尤擅象戏,遨游燕赵齐鲁间,尽败当地诸名手,有钱塘双绝之誉云”。这说明徐星友的象棋水平甚至不低于他在围棋方面的造诣。另外,他还着有一种“弃马十八局”的象棋谱,当初曾有人将此谱珍藏起来。但很可惜,这部棋谱没有像他所著的围棋名谱《兼山堂弈谱》一样刻印、流传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一大遗憾。徐星友在康熙末年被青年棋手程兰如击败,拱手交出了保持多年的“棋王”头衔。他的这位后继者和他一样,也是一位围、象兼工的“双枪将”。

  程兰如与梁魏今、范西屏、施定庵并称雍正、乾隆年间围棋“四大家”。据李斗撰《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程兰如弈棋不如施(定庵)、范(西屏),而象棋称国手。”乾隆中叶,象棋盛行,人才辈出。著名的棋手有九派,其代表人物十一人被誉为江东八俊、河北三杰。他们是:毗陵派(武进周廷梅、阳湖刘之环);吴中派(吴县赵耕云、长州宋小屏);武林派(钱塘袁彤士);洪都派(南昌乐子年);江夏派(江夏黄同孚);彝陵派(宜昌汤虚舟);顺天派(大兴常用禧);大同派(大同阎士奇子年);中州派(开封许塘)。而武进周廷梅则是个中翘楚,他走遍南北各省,击败各派名手,称雄天下,并开创毗陵派。跟随周廷梅学棋的人多达二百多人,真是极一时之盛。

  康熙至嘉庆年间,诞生了一批象棋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抄本全局谱《梅花谱》和四大排局谱《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

  《梅花谱》是康熙年间的棋手王再越所著。王再越家贫,一生坎坷,抑郁无聊,以象棋消磨岁月。他所著的六卷《梅花谱》,变化细致深刻,着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风马对中炮为全书精华,对象棋开局有所创新,至今这一开局仍属棋战布阵的主流,在象棋界影响之深广,只有明谱《橘中秘》可与之媲美。

  排局是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人工构思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事林广记》中的六则象棋残局,实际上都是比较初级的排局作品。到明代,排局艺术更上层楼,《适情雅趣》中的大量作品便是代表。而至清代,排局的创作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嘉庆五年至二十二年(1800—1817年)的十八年间,四大排局名谱相继问世,象棋排局进入了“丰收期”。

  然而,从嘉庆以后,达到峰顶的象棋界显出了颓势,进入了一段“沉寂期”。这一时期,尽管实战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产生于清末的实战对局谱势,进入了一段“沉寂期”。这一时期,尽管实战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产生于清末的实战对局谱《石杨遗局》比干嘉年间的名手吴绍龙的对局谱《吴绍龙象棋谱》,水平起码要高出一先),但像《梅花谱》和四大名谱那样高质量的棋谱,再也不曾一见。也许在这一时期,象棋的竞技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而其艺术性却被“淡化”了。清后期的象棋谱值得一提的还有排局谱《烂柯神机》、《蕉窗逸品》等,全局谱《吴氏梅花谱》等。

  近代概况

  近代的象棋活动因受到多次国内战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早期曾有过“星星之火”,但终于无法形成“燎原”之势。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七年间,象棋活动才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为一个新的象棋发展高峰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近代象棋活动开展得较为活跃的地区是华东、华北、华南,而上海、北京、广州则分别为以上三大地区的象棋活动中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象棋界曾出现过一点“红火”的迹象。这是以1930年9月中下旬在香港进行的“华东、华南分区大棋战”揭开帷幕的。这场“东南棋战”是中国象棋史上第一次两大地区间的棋艺对抗赛。华东方面的代表是上海周德裕、林弈仙,华南方面的代表是广州李庆全、冯敬如。两地高手大战十六局,因实力相当,终以平局收场,华南主将李庆全独保不败纪录,被授予“无敌”荣衔。当东南两队鏖战正酣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华北棋手亦跃跃欲试。次年初,华东、华北两地棋手又会师上海,进行“华东、华北分区棋赛”。由周德裕、万启有组成的华东队,以20:12击败由赵文宣、张德魁组成的华北队。华东周德裕个人积分最高。由于当时华北地区有五省,华东地区则指江、浙两省,因而棋友们尊称周德裕为“七省棋王”。

  1934年后,周德裕旅居香港数年。这一时期,他在穗、港与华南名手黄松轩、卢辉、冯敬如等进行了多次交流比赛。他与岭南棋坛盟主黄松轩的“龙虎之争”,是当时棋坛的“重量级决斗”。由于实战机会增多,棋手们的实战水平自然“水涨船高”。这一时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靠下棋谋生的职业棋手。他们除与水平相近的高手下“博采”棋以外,还与普通爱好者下让先、饶子的指导棋。

  讲到近代的象棋活动,不能不提到谢侠逊先生的贡献。谢侠逊(1888—1987)不仅棋艺高超,更是一位杰出的象棋活动家,他组织、筹划了华东、华南和华东、华北两次大型的“区际”棋赛,编辑出版了《象棋谱大全》、《新编象棋谱》、《南洋象棋专集》等卷帙浩繁的棋艺巨著。《象棋谱大全》从1927年初版后至1950年,共印了九次,堪称一套“畅销书”。谢侠逊还曾于1935年和1937年两下南洋,使其声誉播及海外。谢侠逊第二次赴南洋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他是以国民政府“巡回大使”的身份到国外宣传抗日救亡的,他在国外活动一年半,募集到大量捐款,为抗日军民的艰苦抗战提供了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这位爱国的名棋手,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赞誉。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各地区的知名棋手还有:华北孟文轩、那健庭,西北彭述圣,华东王浩然、周焕文、邵次明、张锦荣、张观云,华中吴松亭、罗天扬,华南钟珍、曾展鸿等,他们的棋艺在当时均属一流。八年抗战结束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贫病而死,侥幸活下来的则年事已高,棋艺老化。棋坛上已看不到三十年代那样的热闹场面。

  新中国诞生后,象棋界出现了振兴的契机。这一时期,年富力强的棋手杨官璘、陈松顺、何顺安、李义庭、王嘉良等先后站到了棋坛的第一线。五十年代前期,他们在南北不同的战场,展开了一次又一次高水平的角逐,吸引了为数甚众的象棋观众。象棋活动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