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游记随笔:古迹就在我们身边——又见炊烟
从通畅的108国道出口驶出,缓行数公里,即可看到苍茫大山间一条曲折狭窄的弯路,峡谷两端的山坡上绿意浓浓,银色的羊群随处挥洒。我们穿行在山的罅隙中,摇启车窗,感受风清如水,极目天蓝如镜。
进入代县路段时,车速渐缓,蜿蜒的古长城和突兀的烽火台清晰映入眼中。不远之处就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古隘雁门,对于出生和生长在在晋北地区的我们而言,这个名字是最熟悉不过了。不说别的,光是杨家将的忠义故事,就足可以让我们永久地记忆着这样一个和“千年悲歌”同在的古老隘口了。
或许因为“探访雁门”一直不是一条热点旅游线路,因此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人迹,更鲜有车踪,除了不时听到的山泉淙淙,就再没有另外的音响了。但对于习惯了城市喧闹的人来说,如斯的阒静不仅难得,更让人惬意。
在山谷中穿行盘恒,峰回路转,之字形的弯路尽头,就是雁门关的入关处。从现代旅游学的经营角度来看,这里的基础设施可谓简陋到了极点。入关处通向古隘,只有一条年深日久、青光幽亮的仄仄石板路,脚步起处,跌宕不平,跋涉间还可以看到嵌在石路上的饮马圆槽寂寞向天,路上看不到在很多古迹旅游处常见的服务提示或景点介绍的标牌。但凡事总是各有利弊,今天很多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在现代旅游的开发中,道路畅通,服务完备,给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现代文明的过度介入,又必然要破坏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史事故闻更加混淆难辨。诸如今天盛行的古迹重修之风,诚然给后人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前人遗迹,但面对簇新的殿宇楼台,看着古佛塑像前的烛光和电灯同在,你还敢说,这是历史吗?
因此我们庆幸“探访雁门关”还没有成为一个热点的旅游开发项目,沿着古道,顺势而上,所见筑在青石基台上的荒废民居,以及散落在路上的牛羊秽迹,虽偶感洪荒却足以让人感觉到曾经的历史脉动。这样的访古,有别于今天高度商业化的古迹游览,这样的区别,对我们来说,或会另有一番心得。
石板路的末端,峰峦回转,扼立着一座并不高大的城垣。随行的导游介绍说这是雁门关的瓮城所在,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现存城楼为明洪武年重修。导游是一位口齿伶俐,反应灵敏的当地少女,沧远的古隘和她的年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听着她语音面貌还算良好的普通话讲解,看着她未脱稚气的神情,我忽然感到,这就是历史吧,“古今多少事”,尽付趣谈中。
↓↓↓ 点击下页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