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4字核心价值观心得7篇_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本质、最坚强、最稳定的思想内核,是各种社会思潮如何变化都共同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是学24字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24字核心价值观心得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的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绝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开放、包容、视野开阔的价值体系和文明态度。

  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思想文化频繁交流、利益诉求不断分化,随着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随着“土豪”型人物的涌出以及他们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渐渐的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在无形中占据了主流。金钱的诱惑和现实中种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把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撕得粉碎。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此类问题的讨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古人言:“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性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面貌。

  2012年11月,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凝视、品味这24个字时,第一感觉是从这些语境平和且内涵丰富的文字中感到了一股凝聚的精神力量,第二个感觉是看到了中国公众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与摸索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怎么的社会道德,有了一种阶段性的共识。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共青团员和一名国有企业的在职员工,在面临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下必须坚定不移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学习24字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降本增效等工作密切结合。牢固树立安全和效益观念,凝聚立足岗位比贡献、创新实干增成效的力量,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只有人人成为积极活跃的实践主体、成为自觉能动的建设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才能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只要每一个公民都努力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一个人人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必定为期不远。

  24字核心价值观心得篇二

  党的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如何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践行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重要命题。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同时。国民应有一个适应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前提。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面对现在国内外这复杂多变的局势,抛掉陈旧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中共大会报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用24字简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不单只在国家财富上的多少,还要包含到每个公民之中,也要体现在国家影响力的大小之上。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历经近百年的帝国主义、外来的侵略,中国人民渴望“民主”,因此我们珍惜它,爱护它,创造它,努力实现它。而“文明”也同样重要,我们要的是全社会的文明,社会主义的文明,没有文明,也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和谐”既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大学生要从现在起就要注重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校园环境,保证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三、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古时有屈原为国投江,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视死如归,老矣尚能饭否的廉颇,横扫倭寇的戚继光,造福南岭百姓的张九龄。现代有朱自清饿死不吃嗟来之食;“人民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服务祖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越过千难,从大洋彼岸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因此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两弹元勋”邓稼先不图个人名利,舍弃个人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抗洪英雄李大为,不顾个人安危,为解救群众与洪魔以展开殊死搏斗,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对于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学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认认真真把学习搞好就是敬业;在学习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就是敬业;我们常说的: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鞠躬尽瘁、孜孜不倦、就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提炼。诚信就是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这要求我们大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合法利益;以信立业,讲信誉、守诺言;平等竞争,以质取胜。我们常说的“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赤诚相待”、都是对诚信的精辟诠释。友善是指朋友之间亲近和谐。其实,当今“友善”的含义更加丰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包括为人谦恭庄重、待人宽厚和气,处事诚实刚正、行事勤快敏捷、常怀慈善之心等等,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友善。党的报告单篇列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也正是要告诉我们要对自然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爱国”是统领,“敬业”是基础,“诚信”是保障,“友善”是表现,是精神面貌,是公民的外在反映,也是对“爱国”、“敬业”、和“诚信”的集中体现。我们每个大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敬业的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之中,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才能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从我们大学生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就要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要把握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加强对新的文化品种、文化形式的研究和引导,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不断创作群众喜欢、群众欢迎、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使文化创作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唱响代表时代发展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还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利益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在我国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凸显人文关怀,采取疏导、说服教育的办法,从思想上真正解决群众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它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和厚重根基,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根脉。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所形成的“礼义仁智信”、“和为贵”、“和而不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成分,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它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培育“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如何保证自由、平等,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的基本权利,都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和执行有力。同时,培育“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奉献的实际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之中,在“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进步发展之“魂”。

  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我们充足的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念引领下,我们的党必将唤起社会共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下页更多"24字核心价值观心得" ↓↓↓

34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