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所跨越的不仅是一座兴都库什山脉,更是突破了中国地缘政治的千年宿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感受,欢迎借鉴。
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1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者从理论构建、历史变迁、区域与国别、具体合作方式等多个角度对这一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谈起从事“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心得,学者们纷纷提到了“实地考察”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记者了解到,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国内城市及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国家的许多地区,近年来都有专家学者前往调研。
与当地建立直接联系
清华大学教授何茂春已经陆续考察了“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他认为,“‘一带一路’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田野考察,这种考察应当是走进谈判桌,走进国际会议,走进具体的项目,走进工业园区的。”企业、投资者走出国门的每一步都要寻找商机、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者走出去,决策者走出去。另外,社会科学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单纯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要和具体的政策、法律、投资环境结合起来。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在1989—1992年间数度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考察”,并将其学术研究和考察成果写入了著作《丝绸之路》之中。他认为,实地考察与单纯依靠文献资料从事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参加了该考察计划中的综合考察与国际学术会议两项,重走了古代的东西交通线,考察的陆、海两路与当今的“一带”和“一路”基本重合。内容包括在有关遗址现场听主持发掘专家现场讲解、提问;在各国参观重要历史性建筑与博物馆、图书馆所藏有关文物与古文卷抄本和档案;与当地不同专业学者展开当面交流讨论。“由此所得到的知识与信息,与仅仅守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完全不同。”
另外,刘迎胜表示,从连接古今丝绸之路的层面上看,实地考察也有着深远意义。“到沿线国家实地考察,与当地学者建立直接联系,了解他们对古代东西往来的想法,重构古老东方各国各民族间的学术共同体是使古老丝路重新辉煌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今‘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的应有态度。”
细微调研分不同层次
实地考察该走访哪些地点,学者们有着不同侧重点。刘迎胜参与的“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与“游牧—阿勒泰之路”三次考察,均由政府正式安排,参观过有关遗址、少数民族社区、博物馆、大学等,学术考察占大部分。何茂春在考察过程中主要接触当地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智库、国际组织、高校学者等。同时,由于“一带一路”的商业性质,他的考察还包括市场调研、参观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走进社会中介组织开座谈会;到码头、物流中心、道路施工地点实地察看;拜访孔子学院等中国在外的示范项目;参加海外华人的聚会等。
何茂春认为,一般在海外的实地调研目标可以归纳为五点:了解当地产能,探明走出去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了解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有哪些优势;观察其他国家在“一带一路”上的做法;探明海外风险及风险规避办法;调研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之旅,详尽了解当地社会、风俗等。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示范项目,存在巨大发展机遇。围绕中巴经济走廊的两个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区/自由区与卡西姆港燃煤电站,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汇集实地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写成了内容翔实的《中巴经济走廊实地调研报告》。该报告就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及建议。刘英认为,安保问题、巴内部政局等问题带来的挑战也对项目有着重要影响,中巴双方政府、对口机构等在具体项目落实上都应有专门人员负责,保障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安全。
切实感受“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
刘英表示,“‘一带一路’给合作国家当地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巴经济走廊实地调研报告》就提到:中方刚刚参与建设瓜达尔港时,港口机械全部因年久失修而无法使用,储油罐全部生锈,垃圾堆满了港口。如今瓜达尔港口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在当地援建了一个职业培训中心,为将来港口和自由区运营所需要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培训。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意识到他们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文化,有过独立自主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历史,既是丝绸之路的受益者,也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贡献很大。”刘迎胜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适时的,符合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中国往来国家的发展。
何茂春表示,在实地调研中,他屡屡敬叹中国企业的海外生存能力。很多公司与政府、部落组织之间的关系良好,不仅能够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拿到国家级的建设项目。他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走出去’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更需要国家在对外援助上加大力度,为企业争取更多的项目源。”
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2
在视察哈萨克斯坦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今年“两会”国家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我们新疆又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和核心地区,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城市群核心地带的乌鲁木齐,适时承接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功能,面临又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学院紧紧抓着这次机遇,努力为打造教育文化中心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未来,虽然面临种种挑战,但是我们新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学院要抓住这次发展的大好机遇,快速实现我院“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后勤也迎来了大发展。作为保障学院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的服务部门,我们有信心为学院的发展发挥好“管家”职责,也将为学院发展做好献言献策的作用,同时也使学院后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而努力奋斗。
通过学习,我们后勤全体员工一致认为要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条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争取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项目已经完成了国内所有审批程序,自治区发改委已经下达了项目批复,建筑面积20000平米,总投资6500万元。
新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设,将显著改善学院教育教学环境,能够缓解学院教室、实训室不足、多媒体教室短缺等现状。为学院教学及培训扩大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抓住发展机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人力,积极申报项目,准备新建中亚国际农业交流中心,项目规划方案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中亚五国将对我国的农业技术、生产模式、农产品转化等农业技术培训方面产生较强的需求,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合作专业建设的国际化师资奠定基础。
3、申请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新建学院教学主楼
4、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学院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未来学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院需扩大校内基础设施,现有的设施急需改善维修,如:学院卫生间改造、图书馆粉刷、宿舍楼粉刷等。努力解决学院“冷、漏、破、旧”等现象。
5、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继续落实“优质、高效、快捷、周到”的后勤服务理念。进一步做好服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师生满意度为目标,着力解决冷、漏、破、旧等现象,为学院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3
“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国际环境,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经略周边、联通世界的战略构想,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未来发展格局的运筹帷幄和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外交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宽广的战略平台,对内能够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对外则能够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从而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从国内发展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首先,能够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新的合作格局将进一步深化市场融合、丰富市场形式、扩充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机制,并显著提升交易的广度、深度和规模,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能够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一方面促进区域贸易发展,从静态上带来“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从动态上实现“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腾笼换鸟”奠定基础,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做好铺垫。
最后,能够引领国内不同区域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状态,通过“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的有机串联并发挥作用,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改变中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远离中心市场的局面,进而扭转发展的区位劣势,同时也使东部地区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而东西部的整体协同又能够在国内不同区域形成既有内在驱动力又有外部拉动力的发展状态。
2017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篇4
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新的历史时期,主席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我们将与沿线各国深化金融合作,加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积极稳妥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组建并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 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将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第一要义,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不限国别范畴,不搞封闭机制,所有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