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时间: 若木0 分享

胡锦涛在报告中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本文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范文1

信仰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子贡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而信仰的力量则可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目前,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量已雄居世界第二位。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精神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了精神危机、信仰危机以及道德危机的征兆。有些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丧失信心,他们中有些人主张向瑞典等北欧国家学习,搞私有化、多党制,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有的被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吓倒,主张倒退,回到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他们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不足,丧失了信仰,进而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及时地提出了要进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结、引领全国人民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必要性

我们的国家要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必须要做到社会的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必须要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范围。而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它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其他任何价值体系无法替代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要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永不过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方法论更是为我们探索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式方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确保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会迷失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本本化、教条化。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在这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经典的结合。其中,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抓住“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思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决定行动,共同的理想保证行动协调一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这样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甚至是“忠孝不能两全”,这样的文化熏陶贯穿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这都是要在个人的心中强调一个国家的概念,强调为国负责、为国牺牲,“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爱国既是感性的情感体认,更是理性的思考与行为。对我们广大青年来说,怎样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怎样用行动来做对祖国真正有益的事情,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爱国主义不是情绪发泄,不是不顾自己和国家形象的冲动和暴力,而是有理有据有节的争取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努力学习、在任何一个国家需要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爱国;我们出国深造,学成后将一身本领带回祖国寻求发展就是爱国;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能妥善解决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就是爱国;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不能被盲目的、缺乏理性的情感所左右,作出有损国家形象、有损民族利益的事情。这是我们青年尤其需要理解的爱国精神。

第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国外学者纷纷表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对此我们需要冷静理解:21世纪是我们中国发展的世纪,我们只有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思想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我们强国富民的理想,才能真正体现21世纪的深刻涵义。

第五: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根基,体现了我们党致力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崇高道德取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深刻价值蕴涵。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危害祖国、数典忘本,反对背离人民、脱离群众,反对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反对愚昧无知、迷信盲从,反对损人利己、作恶多端;反对见利忘义、过河拆桥;反对违法乱纪、,等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提升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的迫切性、重要性,对执政党和全体党员来说,是一种基本道德取向,只有坚持这种取向,才能走向道德理想境界;对全体公民的伦理生活来说,是一种基本价值追求,只有坚持这种追求,才能获取生活意义境界。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道德理想境界和生活意义境界的统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树立起了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了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就能够不断地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能够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反过来也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范文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29年的发展历程与新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胡锦涛在报告中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端正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在当前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还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现象诸如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挑战着人们。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不仅损害着人的尊严,而且败坏着我们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它集中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问题,让人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让正气得到弘扬,邪气无处藏身,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统一思想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强调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胡锦涛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调的仍然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既然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如此重要,就需要对它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易于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更加准确地把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和谐的文化范围。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在党,在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党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党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任务,有许多东西还不熟悉,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1、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调查,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深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

2、加强理论研究。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要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为中心,切实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对群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必须直面现实社会矛盾,针对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理论探究。要善于发现前所未解的新问题,揭示前所未知的新规律,提出前所未有的新创见,作出前所未明的新论证,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对于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有普遍意义、需要在理论层面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以前没有深入研究过的,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引出符合实际、发人深省、开人心窍的新结论,并做出论据充分、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

(四)加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会成为空话。社会基本制度直接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着人们各自的政治经济地位,因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有决定意义的制约作用。

目前来说,有两种制度、机制特别重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要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在共产党员中选拔任用干部,更要进一步把好关,坚持民主考评、公平竞争、择优汰劣,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昏庸无能者混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查选拔机制,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

(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唐五代时有个冯道,其人一生历五朝事十一主,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痛斥此人为不义之徒:“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欧阳修强调大臣尤其不能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否则下必乱,国家必亡。古人之所以高度重视对官员的伦理道德要求,将其提高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高度,这与官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分不开。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的管理者,或者说社会制度、社会原则、社会运行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就以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面对人民大众。如果官员以其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他人遵循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众人就会因服气而从之。否则,既不服,又效之。因此,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切实按照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的要求,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范文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民革江北区委的指导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研读和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体会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我们参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事业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炙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进步性,保持广泛性,增强创造性,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崭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当前,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还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现象诸如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挑战着人们。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和谐的文化范围。和谐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一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一个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终身。

三、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我们民主党派人士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们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民革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努力学习,提升素质。

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审计工作荣辱观。在审计工作中,树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为荣,营私舞弊、包庇违法乱纪为耻;遵守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荣,违反审计纪律、廉政纪律为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为荣,损害国家利用和安全为耻,积极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其次,要扎实学习审计、财政、金融、法律等业务知识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不断补充新的审计专业知识,又要坚持向“实践”学,让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在审计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为途径,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坚持说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在审计工作中深刻认识用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作为判断审计发展的标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解除难题、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既能坚持“沿着老路攀高点”,不断加强业务工作,又能坚持“开辟新路创亮点”,从创新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彻到审计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审计的视角关注民生并致力于改善民生;就是要在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探索规律性上下功夫,推动审计科学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审计的基本工作方针,也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服务大局、服务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政府对审计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审计工作要做到服务发展大局,应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看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2.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得体会

3.党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大学生

5.中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2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