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时间: 金兰0 分享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于井冈山,以下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1

  如果算上平时以个人名义来游览参观的话,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来井冈山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特别是这次参加由省局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更是感悟颇深、收获颇丰。

  井冈山我们此次学习的第一站。几天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专题学习,学习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现场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追随革命先驱者的足迹,体会他们在艰难险阻中永不磨灭的坚强信念。

  随后,我们来到赣州的瑞金市,参观了“一苏大”旧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到兴国县现场学习苏区干部好作风,观看了《瑞金奠基》、《井冈丰碑》和《党的纪律要牢记》等教育片。

  每到一处、每次学习,红色的印记都深深的打动着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大量红军曾经使用过的珍贵文物,在毛主席使用过的油灯、砚台前,在朱德总司令挑粮用过的扁担前,一幅幅革命历史画面浮现在眼前,使我无时无刻不被革命先烈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岁月里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井冈丰碑》分“引兵上井冈、艰苦的岁月、热血铸忠诚”等五个篇章,为我们讲述了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袖创立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道路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生动记录了他们的光辉思想,集中展现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涵的井冈精神,成为了共产党人可贵的精神财富。

  瑞金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里坚定的跨过了第一渡,来到“一苏大”旧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群,看到一件件革命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物件,听着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这些真实的景物和故事,使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被感动,对革命先烈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我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一首“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歌谣,充分表达了苏区群众对苏区干部的高度评价和赞颂之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之后,兴国县苏区干部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经常深入到乡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生活疾苦,修路桥、打水井、锄田地......帮助群众开展生活生产,苏区干部与群众鱼水情深的画面活灵活现的刻在我的记忆里。

  将近半个月的学习,所见所闻,给予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每一个现场、每一处胜地、每一个故事、每一件文物都令我敬仰,引我深思,催我奋进。

  饮水思源,如今,新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和平而幸福的年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自身科学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锲而不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以积极、务实、创新的态度寻求工作上的突破,在变化中求发展、求进步、求和谐;大力弘扬井冈精神,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2

  通过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活动,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井冈山精神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中共同创造和培养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为了更好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里把马列主义的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这次能够亲身前往这革命的圣地,心情自然是难以表达。

  4月16日我们乘车开赴井冈山,开始了本次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在短短的几天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的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与纪念碑、百竹园、红军造币厂、大井毛主席旧居、水口彩虹瀑布、北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每参观一个革命旧址每经过一处红色景点都有一段感人的革命故事让我回味。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声誉,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从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到今天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井冈山精神激励着几代人英勇奋进。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这种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红军在缺医少药、缺衣少粮的艰苦环境中一路走过来,最终走向胜利就是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的支撑。

  在北山烈士陵园前面对无数先烈,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后,感到作为共产党员应该以井冈山的精神和入党誓言来激励自己,并努力付诸实践。通过这次井冈山之行加深了我对党的理解和认识,也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如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我们每个党员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活动,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井冈山精神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中共同创造和培养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我要牢记共产党人的责任,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将这种精神化作前进的动力,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统计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3

  4月9日至14日,作为中央党校国资委分校中石化第44期党校班学员,到中国革命的摇篮、 “中国第一山”(朱德题词)—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期间,拜谒了北山革命烈士陵园并敬献了花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哨口(在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红军造币厂、小井红军医院、大井和茨坪毛泽东旧居,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黄仲芳教授关于井冈山历史地位、作用和井冈山精神的党课,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同时得到一次空前净化。

  精神支柱高于天。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4·12”和“7·15”反革命政变,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成千上万共产党人的鲜血淌流成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如此严酷的局势面前,我们党靠什么来点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靠的就是崇高的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新生的革命队伍处于十分强大的白色反动势力四面包围和反复“会剿”之中,生存和斗争环境非常险恶。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根据地军民同敌人斗争到底?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工农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人,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百折不挠,战胜千难万险,去争取更大胜利。

  珍惜年华多奉献。洪昭光教授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有宽阔如大海的心胸,那就什么事情都打不倒他。要是偶尔‘想不开’,那么看过三座山之后,准保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洪昭光所说的第一座山就是井冈山,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了多少英烈,和他们相比,我们岂不是太幸福了? 洪昭光所说的另外两座山分别为普陀山、八宝山。井冈山时期,59位担任过各种重要职务的先烈中,有90%以上是20多岁的青年:王尔琢追随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来到了井冈山,在一次追赶叛徒队伍的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5岁。何挺颖,牺牲时才24岁,张子清28岁,宛希先23岁。张子清和宛希先一武一文,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左右手。伍若兰26岁,邓家海29岁,刘真27岁,王佐25岁,而邓贞贤只有21岁,还有15000多位有名有姓的先烈和汉白玉无字碑上更多的无名先烈。他们都牺牲在生命最灿烂的年华,将青春和热血化作了井风山上一簇簇映山红。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一定要为革命、为社会多作奉献。

  艰苦奋斗不畏难。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会剿”,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困死在井冈山。为了保障战争需要,边界党和政府因陋就简,创办了一些军需工厂,如创办了修械厂、军械厂、红军被服厂、红军印刷厂等。这对补充红军的给养,支援战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党和政府反动军民用房屋等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以代替食盐。红军医院设备简陋,药材缺乏,医护人员就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制了竹镊子,竹软膏刀、竹药筒等,还上山采集中草药,学习民间验方,自己动手配制中药,用来治疗伤病员。红军官兵们生活艰苦,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既是当时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正因为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

  群众利益记心间。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之所以能以弱小的武装力量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党和红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并得到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上井冈山之初,毛泽东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社会调查,先后写出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使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能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艰苦的井冈山斗争,是中共历史上官兵最为平等、革命友情最为融洽的时期,不论是冲锋打仗,还是挑粮盖房,干部和战士没有什么两样,朱德军长每天来回一百多里路与普通战士一样展开挑粮竞赛。“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的红军歌谣,表现了井冈山军民粉碎敌人封锁、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黄洋界的大槲树,成了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温暖融洽的历史见证。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4篇

2.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作文精选

3.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作文

4.参观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3篇

5.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22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