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等电信设备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无法弥补的精神伤害。为了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确保免受不法侵害,家长要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遏制诈骗犯罪的发生。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欢迎大家阅读。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篇一
家长们:
近年来,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固定电话、计算机等网络通信工具向不特定对象发送各种虚假信息,欺骗当事人通过银行柜台、ATM机、支付宝或网上银行操作转账支付相应金额,以非接触形式实施的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由于此类案件多为跨国境、省市作案,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破案难度较大,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现阶段,电信诈骗主要采取以下手段,在此提示学生家长注意发现,防止上当受骗:
一是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话诈骗。嫌疑人冒充邮政局、电话局或公安局(近期冒充上海浦东分局居多)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拨打电话告知其有邮件、快递未取或电话欠费,进而谎称事主名下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秘密调查中。或用假冒网站,让受害人上网看所谓的有照片的“通缉令”。有的受害人由于一时惊慌不辨真伪,为急于澄清自己,将自己存款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便谎称为确保受害人免受牵连,让受害人将银行存款尽快转移到其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进行保管,并通过电话逐步指引受害人进行转账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来电前带“+号”的号码来电,很有可能是骗子利用改号软件虚拟出来的;公检法民警查案绝不会通过电话让你将钱转账。
二是虚假刷卡信息诈骗。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客户银行卡透支,可能被人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更改数据信息”,实际上是骗当事人将卡内现金划转到嫌疑人指定的账户上。
三是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公正费、税费为由,骗取事主将钱划至设定帐户。
四是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冒充事主的熟人、朋友等先电话联系,后谎称自己被抓、出车祸、受伤住院等各种虚假理由请求事主汇款。
五是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如“二手汽车”“手机”等,骗取事主“预付金”“手续费”。或是冒充网购客服人员以商品购买不成功退款为名,主动来电索要卡号、密码,引导事主按其指示操作,将卡内现金划走。(近期此手段较为突出) [警方提示]:“没有馅饼只有陷阱!”“贪小便宜必吃大亏!”
六是低息贷款诈骗。嫌疑人发布可提供低息贷款的信息,要求事主网上划拨“担保费”,实施诈骗。
七是虚构“购车、房退税”诈骗。嫌疑人谎称根据国家优惠政策,转账交纳一定手续费或保证金,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
八是恐吓诈骗。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学生信息后,冒充黑社会恐吓敲诈家长;或冒充孩子的同学、老师,称孩子出车祸急救要钱。
九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查询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获取资料后,犯罪嫌疑人即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帐号,实施诈骗活动。或是盗用领导的QQ号、微信号等联系方式,遥控单位财会人员向指定账户汇款。
除此以外,诈骗的方式还有很多:嫌疑人冒充银行客服帮提高信用卡额度;谎称网上办理信用卡(骗局设在卡号激活环节);谎称不要抵押就能贷款;谎称为事主提供股票信息或代为炒股,收取费用,实施诈骗;冒充公司高薪招聘公关先生、公关小姐;网上登载迷魂药,枪支弹药销售等等,举不胜举……。
如何防止电信诈骗呢?
一是不轻信。就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犯罪嫌疑人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花招,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上网不轻易打开不明链接、下载软件、不轻易用手机扫二维码,防止网银信息泄露,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二是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三是不转账。要学习了解必要的银行卡常识,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以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大家平时多看电视、报纸,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现在是信息社会,时代发展很快,信息闭塞就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一定要多掌握一些信息、知识。公安机关、媒体都会不时地发布一些防骗技巧,会根据诈骗犯罪花样不断翻新,及时发布这些信息提示大家。只要你及时看电视、及时上网、看看报纸,就能提高自己防骗意识。
请家长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安天津
公安红桥分局
红桥区教育局
XXXX.X.X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篇二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等电信设备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特别近期山东、广东连续发生三起学生被电信诈骗后死亡的案件,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无法弥补的精神伤害。为了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确保免受不法侵害,希望我们共同携手,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发布各种虚假信息,欺骗当事人通过银行网点、ATM自动提款机、支付宝或网上银行操作等转账支付相应资金的一种诈骗犯罪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类诈骗针对学生家长:一是冒充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称其孩子在学校受重伤需抢救、突发疾病急需医疗费;二是冒充班主任、教育工作人员联系家长,谎称可以领取教育补助、助学金,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不可能ATM机上操作,转走钱款。电信诈骗形式多样,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强、难以发现等特点,广大学生、家长要学会识别这些电信诈骗的伎俩,遇到可疑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不汇款,多和身边人商量,及时向当事人或机构求证,遇到紧急情况向家人、老师咨询,或向警方报案。
电信诈骗由于是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往往是跨区域,甚至跨国犯罪,并且很难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相关信息,打击的难度很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防范,避免上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每个家庭了解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提升全社会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封信,能够赢得广大学生家庭的支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好安全防范宣传,把学习到的安全防范知识多向家里或邻里宣传,拓展社会宣传的覆盖面,让电信诈骗在校园和家庭无机可乘,大幅降低此类案件的发生。
最后,祝全体学生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各位家长幸福平安、工作顺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
XXXX.X.X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篇三
各位家长朋友:
骗子就是为了骗钱,当要求你汇款时,应当特别谨慎,谨防是诈骗。有电话、短信告知你孩子需要上缴相关补习费用等,都是诈骗,请不要理睬。学校不会收取学生任何补习费用,家长接到类似短信,不明情况可以电话联系学校老师或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子曰家校联系平台等多种渠道求证,以防上当受骗。以下罗列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请仔细阅读,做好自我防范:
骗术一:“安全账户”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电信、银行、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法院传票、绑架勒索,涉嫌洗钱、透支、欠费、医保卡、身份证被盗、账户冻结、领取退税”等为由,骗取其立即通过操作自动取款机将钱转入“安全账户”、“指定帐户”实施诈骗。
骗术二:冒充学生受伤进行诈骗:冒充学校,以学生受伤为由,要求家长将手术费、治疗费汇入指定账号。利用家长情急的心理,未具体核实便将钱汇入嫌疑人账户,最终导致上当受骗。
骗术三:盗用微信、QQ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事先盗用事主家人微信、QQ等聊天工具冒充事主家人,以其有事需借钱或在外受伤为由,要求事主将钱汇入指定账号。
骗术四:各种“中奖”诈骗:犯罪嫌疑人发布各种彩票中奖、QQ号码中奖、知名电视栏目中奖等信息,以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回复电话,再以支付手续费、个人所得税、保证金、公证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骗术五:“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先拨通你的电话,让你“猜猜我是谁”;或者冒充多年未见的老乡、同学需要救急,要求汇钱或转账。
骗术六:“各种退款、退税、领取补贴诈骗:骗子往往在电话、短信中冒充税务、社保、海关、车管所等部门人员,以政策调整可以所谓的各种退款、退税等,诱骗事主到ATM机上按旨令操作,实则是骗钱转账。
骗术七:“网上银行口令安全升级”诈骗:骗子往往发布网银口令需要安全升级的虚假信息,诱骗当事人登录其提供非法克隆网站进行升级操作,效用当事人的网银账号、密码。
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2016年4月27日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防诈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