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排版的基本知识
一般来说,论文都是要求打印在16开纸(184mm×260mm)或者A4纸(210mm×297mm)上。直观一点来说,一般的作业本纸或者学校印发的论文纸都是16开的,而打印店最常用的打印纸或者复印纸,是A4的。A4纸比16开纸略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WPS文字论文排版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论文排版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认识纸张
首先了解需要打印在什么纸上,再在WPS的页面设置中设置好它。默认情况下,WPS新文档是采用A4大小的纸张。
如果学校提供了16开大小的封面,要求用16开纸打印,但是在打印店需要用A4纸进行打印怎么办呢?下面有两个办法。
一,设置为16开张,打印并装订好之后将多余的部分切除,这种方式简单,适用于单面打印。
二,设置为A4纸,并通过页边距来将论文内容限制在16开纸范围内,这种方式需要计算边距,但设置好装订线和页边距之后可用于双面打印。
页边距和版式
页边距主要设置论文页面的装订线位置和四周所留的空白。版式中则主要设置页眉页脚的位置,以及是否需要双面打印。
页面设置的装订线,页边距位置和页眉页脚位置参与下面和图示。如果需要双面打印,在设置好页边距(主要是左右边距)之后,在“版式”选项卡中选中“奇偶页不同”,则偶数页的页边距自动按奇数页的页边距设置进行水平镜像。
假设将页边距上下设置为25.4毫米,左右设置为31.8毫米,装订线宽10毫米,页眉15毫米,页脚17.5毫米。现在将上图标记的两处放大,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装订线并不包含在页边距之内,而页眉页脚的位置跟页边距没有关系。还要注意一点,页眉页脚参考线到纸张边界这段距离,没有包含页眉或页脚的内容。
说到这里顺便再提一点:如果页眉或者页脚设置过大,会影响到页边距的实际位置。页眉和页脚内容一定是在页边距之外的
页和节
在长篇论文排版的时候,分经常遇到“页”和“节”的概念。
页的概念非常清楚,打印出来的每一页纸,就是一页。而“节”是一个逻辑概念,并不能直观的表现出来,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所以理解起来需要费点周章。
要说节,先从整篇文章说起。对于页面设置,通常是应用于整篇文章的,比如页面方向、页边距、页眉页脚等,不需要为每一页去设置。但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需要对某部分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论文中间有一页需要将纸张横过来放一张超宽的图,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节”就能起到作用了。如果将需要横过来的这一页设置为单独的一“节”,那么就可以对这一节进行特别的页面设置,比如横向纸张——所以,节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对文章中各个部分,进行不同的页面设置。
下面就来说说分页和分节的问题。
分页和分节
如果段落内容过长,超出页面范围,WPS会自动对段落进行分页。除此之外,有些时候也需要手工进行分页处理,比如封面单独一页,目录之后分页,大型图表前后分页,大章节从新页面开始等……
经常看到的做法是回车、回车、回车……虽然这样做也能达到目的,但是在论文写作后期对细节进行调整的时候,这若干连续的回车往往会把页面布局搞乱。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插入分页符或者分节符进行分页。在“页面布局”的“分隔符”处,可以找到“分页符”(快捷键Ctrl+Enter)和4种分节符,其中可用于分页的分节符有“下一页分节符”、“偶数页分节符”和“奇数页分节符”。
“分页符”和“下一页分节符”在表现上几乎一样,而他们的区别,就如上一节描述的那样,分节符会将后面的内容划分为新的“节”,而新的“节”可以拥有新的页面设置。
这个时候回答上面的问题,论文中间需要向其中一页横向怎么办?先插入一个下一页分节符,再插入一个下一面分节符。这时候论文被分为了3节,其中第2节只有1页(当然也可以是多页),现在将光标置于第2页上,从“页面布局”→“纸张方向”选择“横向”即可(2012风格界面)。或者在打开页面设置,选择纸张方向,注意选择“应用于”→“本节”,确定即可。
现在来说说偶数分节符和奇数页分节符。这两个分节符主要用于需要双面打印的文章中。这里先强调一个概念:双面打印的论文和图书一样,翻开之后,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
插入“偶数页分节符”之后,后面的内容会在新的偶数页开始。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分“篇”时,在篇起始页(偶数页,翻开的左边)一页范围内设计篇名称、简短介绍或插图。而篇的内容可以从右边奇数页开始。
插入“奇数页分节符”类似,后面的内容会从奇数页开始。很多时候大章节需要从奇数开始,那么“奇数页分节符”正是起到这个作用。
按照上面的方式排版,大概就是下图展示的效果:
段落格式
段落格式中最常用的就是缩进和间距。以前设置段落缩进和间距,通常都是打开段落格式对话框。但WPS提供了“文字八爪鱼”用于段落布局,这就使得段落布局变得简单。下面就以“文字八爪鱼”的图加上图示来介绍段落布局中的各项指标。
除了缩进和间距之外,还有一个“行距”的概念。行距就是同一段落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其计算方法是从一行的开始(文字上边)到下一行的开始。如果行距大于一行,则空白是往下添加。这个读者可以自己在WPS里尝试,就不截图说明了。
然后这里出现了一个排版技巧:假设,为了使段落分隔明显,设置了段前段后均为1行的间距。现在论文中插入了一段代码,需要紧凑排版,应该如何处理?
方法一,选中这段代码,将段前段后间距设置为0。重点是方法二,选中这段代码,将^p替换为^l(查询替换功能本文不作描述,请找度娘)——这里用到了“换行符”(快捷键Shift+Enter)。
换行符与分段符(直接Enter产生分段符)类似,都起到新起一行的作用,但换行符虽然产生了换行,但新行仍然属于本段之内,应用的是本段的格式;而分段符则产生了新的段落,两个段落可以应用不同的段落格式。如果打开了“显示编辑标记”功能,并在选项中允许了显示“段落标记”,那么可以看到段落符显示为一个向下并左弯的小箭头,而换行符则是一个向下的小直箭头。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