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经典优美文章:童年的小巷

时间: 曾扬1167 分享

  童年的小巷

  杨鹏杰

  岁月的指触挥洒着流年的砂粒,虽轻犹重地划拨着一段段支离的过往,如绘就一幅旧日图景的沙画般轻轻推起心海即将归航的小船,沿着逶迤清澈的扎达盖河水,将记忆中的童年愈来愈近地延伸至儿时居住的那条并不算古老的小巷——德胜街。这条南边串着“小召后”,北头连着“吕祖庙”,半道上还朝东旁支出一条“上栅子”的小巷,于弯延舒展中,将一座座沧桑的院落和一段段斑驳的围墙缀满了青涩的童话,历经风雨、渐行渐远中怎么也抹不掉单边布鞋擦过脚下从泥泞到柏油的苦乐酸甜的印迹,轻轻踢踏出一份轻浅又深沉的成长穿梭着日月星辰与乡愁守望的美好时光。

  儿时的我,满眼都是无邪与好奇,从大青山顶的蓝天白云到八拜湖畔的碧波苇荡,从哈拉沁沟的溪水潺潺到南郊田野的广袤无垠,从庄严宏伟的新华广场和当时少有的联营百货大楼到伴我一路长大的童年小巷,仿佛世间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可亲动人,全然没有因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进门就上炕、出门靠步量,衣着简陋、饭菜单一的拮据生活而懊恼不悦。每每穿行在德胜街的弯转巷道,总会不经意间闻到某处院落里丁香花开的芬芳,嗅到一簇簇或方或圆、错落有致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袅袅之余的饭菜清香,看到或高或矮、砖土结合的院墙上探出头来的青青的丝瓜、红红的小果,还有一扇扇历经风雨侵蚀、洗尽岁月铅华的各式木质院门,有的斑驳如龙钟老叟在褶皱中尽显沧桑,有的娇羞似窈窕淑女半掩门扉让你春心萌发。尤其喜欢夏日夜晚,借着几盏圆形路灯的昏黄幽光,凝望着人们经过悠长小巷回家的匆匆身影,期听着父亲下班回来时的单车铃声会按时响起,便又能和小伙伴们挤坐在小板凳上,听他讲那离奇玄妙的神话和抗日英雄的战斗故事,随着月光如碎银般的洒落和我们时不时地忘情欢笑在街巷里久久回荡。

  童年的小巷,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那里到处是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一群小小孩儿跳皮筋、玩老鹰抓小鸡的欢叫嬉闹;到处是我们半大小子成群结伴撞拐拐、甩方宝、滚铁环的忘情无忧;到处是我们恶作剧地捉弄同伴,其实只是为了能够在一起玩耍,即便吵闹过后,依然还会和好如初的纯朴友善;到处是我们因贪玩而忘记回家吃饭,被大人一顿“臭骂”后,仍然开心快乐的憨笑;到处都留下了我们最怀念的那一封封彼此分别后,用稚嫩的笔迹给昔日好友寄出的笺笺墨香……童年的小巷,一直让我觉得很长很长,行走在小巷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幻想。有时想象自己就是那神话传说中飞掠苍穹的化身小鸟儿,为了给家乡亲人找寻生命之泉,挥动着羽翼渐丰的翅膀在蓝天上像草原雄鹰般翱翔远方;有时又觉得自己就是小巷尽头那棵嫩绿的小树,在阳光雨露、街坊四邻的哺育、浇灌下和伙伴们一道茁壮成长,在炎炎夏日里给辛勤劳作的家乡父老摇曳去一份清凉。

  走过童年的小巷,我们都已在风雨飘摇中逐渐长大。仿佛一首听不厌的老歌,即便淡忘了歌词,依然有着熟悉的旋律悄然重温于梦醒时分,任时过境迁,惟愿相信童心未泯能够穿透生活的迷惘而变得稳重内敛,惟愿相信童话存在可以穿越岁月的迷障而懂得平淡豁达,生命的历练与成熟最终化作一份丁香绽放的从容、一种天籁草原的纯美,定格在了那条永远青春不老、至臻不渝的童年小巷。(作者:杨鹏杰)

  作者简介:杨鹏杰 男、汉族、1973年出生。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城党风廉政》编辑部副主任,兼任环球出版社编审。至今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报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评论、通讯等千余篇,多篇文章获不同奖项。作品散见于《心理与健康》《中国职工教育》《中国文学》《杂文月刊》《思维与智慧》《散文时代》《青春美文》《华文百花》《九州诗文》《现代家庭教育》《椰城》《百家湖》《观察与思考》《时代风纪》《学生·家长·社会》《呼和浩特文艺》《金田文学》《大公报》《中国社会报》《法制日报》《贵州日报》《四川政协报》《团结报》《福建日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北京晚报》《燕赵晚报》《渤海早报》《今晚报》《潮州日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40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