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回忆故事:金色的朝阳
知青的回忆故事:金色的朝阳
编者按:《金色的朝阳》一文是作者回忆当年与知青们一起工作的日子与故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吧!
知青晨曲
“乘东风,迎朝阳,报刊杂志我车上装,车上装……”
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寇家七队集体户仍然是歌声嘹亮,唱着《邮递员之歌》。1973年4月的一天,刚离开父母两个多月的一群高中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即感到兴奋又感觉茫然,靠唱歌来打发临睡前的时光。
他们都是中国水电一局丰满250工程处职工子弟,年龄都不到20岁,但他们都很懂事,很团结。那个时候,年轻人在一起生活,最大的问题是粮食不够吃。下乡头一年吃供应量,每人每月只有30斤,如果不计划着吃的话,月底就得挨饿!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吃饭问题吵过架,反而会出现:饭少了,让来让去剩了;饭多了,倒是一点不剩!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精神鼓舞下,他们决心团结一心,过好生活关、思想关、劳动关,干出一番事业。
金川是这个集体户的户长。他晚上10点多钟就入睡了,因为明天早晨5点钟就要起床上工,他是户长必须带头。可是,刚睡一个多钟头,就被歌声吵醒。他有心劝同学们马上睡觉,别耽误明天上工。然而转念一想:劝一人容易,劝众人难。本来年轻人就是晚上不愿意睡,早晨不愿意起,硬让他们马上改变习惯,反而会事与愿违。他想,领导同学的最好方法是先顺着他们,要表现得比他们睡得还晚,让同学们反而受不了他。潜台词是:“我比你们睡得还晚还能早起,你们为什么不能?”这就叫做“反其道而行之。”
有趣的是在睡梦中,金川把《邮递员之歌》学会了。他爬起来揉一揉眼睛,就开始跟着同学们大声唱了起来。有的同学笑他装睡,原来是偷摸学歌呢。他也不辩解,就是唱:看谁唱得好,看谁唱得响?刚过12点钟同学们陆续打瞌睡了,他一个个叫同学的名字,就是不让他们睡,一直到同学们一个个向他告饶并保证明早按时上工为止。同学们都睡着了,但他仍清醒着,琢磨起歌词来:“乘东风,迎朝阳”,这不合乎逻辑啊!“乘东风”,意思是东风从背后吹来,那么看到的应是西方,怎么能“迎朝阳”呢?
金川想起了中学时代给小学代课的情景:““””后期,学校“清理阶级队伍”,有一些小学老师被隔离审查,小学四年二班没有任课老师。校革委会决定,选派初中二年二班的金川代课一学期。金川没有教学经验,就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备课、讲课的方法,并请教注意事项。他发现,老师们不敢放开讲课,生怕犯政治错误。比如讲“东方红”三个字,他们就讲:“东,东方红的东;方,东方红的方。”就不敢说“东,东西的东;方,西方的方。”谈“西”色变!但金川不怕,该怎么讲就怎么讲,小学生们都挺爱听……
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上工了——哦!上工了——哦!”姚队长尾音调高的吆喝声,把金川喊醒了。他急忙穿好衣服,就叫同学们起床。同学们一个个那个不愿意啊,叫醒这个,那个又睡了。正当金川无计可施的时候,生活委员周萍从女宿舍跑了过来,对着男同学大喊:“快起来!把昨晚唱歌的精神头儿给我拿出来呀。再不起来,我们女同学进去把你们一个个从被窝里拽出来!”这时,男同学们就好像打了兴奋剂,一窝蜂地爬了起来。
想干一番事业必须有团队精神,而且还要把“起早”作为必修课。金川在中学时代就能起早,开始时是为了钓鱼,后来是为了锻炼。以他在中学时代拜天津知青张元龙为师学拳击的经验看,想早睡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早起开始。所以,开始时他逼同学们早起,逐渐改变生物钟,适应农村的作息时间。并且上工时金川要求,除了留一名做饭的同学外,集体户的同学一个也不能掉队!
又是一个晴天,太阳从东方升起,霞光万道。金川领着同学们与社员们一起到村东头做水稻苗床。一路上,同学们唱起了新学的歌:“乘东风,迎朝阳,报刊杂志我车上装,车上装……”
后 记
寇家七队当时住有26户农民,能有百十号人口,七八十垧耕地,大部分是水田。生产队劳动力男女老弱都算上不到60人,其中集体户的知青将近占年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生产队任命金川为民兵排长,他还被选为生产队团书记、寇家大队团总支副书记(第二年被选为寇家大队团总支书记)。插秧季节刚过,大队下来调整生产队班子时,社员们又把刚下乡仅有三个月的金川推选为生产队副队长。刘利民同学接任了集体户户长工作。年底,寇家七队集体户被九站公社评为先进集体户,金川本人被评为全公社的知青标兵、吉林市郊区先进个人,出席了吉林地区首届知识青年“双先会”。
第二年春节期间,金川领寇家七户知青挨家挨户拜年。男女同学在一起有说有笑,洋溢着纯真的友情。突然,有一个同学严肃地问金川:“金川,你知道你什么时候最恨人吗?”当时他蒙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因为他平时对同学们要求得特别严格,得罪人是常有的事。他不知道同学指的是哪一件事。这时,另一个同学笑着说:“早晨,我们都不愿意起床,你硬把我们叫起来上工,太恨人了!”说完大家开怀大笑。
金川听后也跟着笑了,他心里清楚同学们和他一起干,吃了不少苦头,同时也有骄人的收获。 金川想起了当初家长单位水电一局丰满250工程处动员应届毕业生下乡时的情景:当时,他们知青下乡地点可供选择的有寇家七队和另一个生产队集体户。因为寇家七队比较穷——遭受早霜灾害吃返销粮,集体户的住房是比较破旧的土坯房,附近连分男女蹲位的大厕所都没有。同学们的家长都争着抢着要让自己的子女去另一个生产队集体户——公社先进集体户,知青中有小队队长和大队团总支书记;知青住房是新建的砖瓦房,附近还有砖瓦结构的大厕所!那时,很多家长向单位领导表示:“如果让我孩子去寇家七队集体户,我就不同意孩子下乡!”
当时,金川受天津知青元龙兄“夫志当存高远,有不可夺之志,事则无不成”的赠言影响,壮志凌云!他认为,条件越不好,越有发展空间。所以,他动员集体户同学和他一起去改变寇家七队的落后面貌!集体户同学讨论的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赞同金川的意见,可是同学的家长们坚决反对,都不肯拿出户口薄和粮本(当时供应粮食的证件)让子女办理调转手续!为此,金川挨家挨户做同学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星期不懈地努力,终于说服了大部分家长。当时他说:“现在寇家七队落后咱不怕,只要我们集体户的同学团结一心,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一定能改变寇家七队的落后面貌!”
当年年底,金川的预言灵验了:由于金川他们集体户的知青和社员们共同努力,寇家七队当年就翻身,摘掉了后进队的帽子,并且每个知青扣了口粮款之后还剩余一百多元。所以,同学们的家长对金川表示满意。特别是家长们看到金川他们集体户同学之间关系这么融洽,感到欣慰,到了谁家都盛情款待!
为了同学们的今天微笑,让同学们的家长放心,其实金川做足了功课:一是集体户实行民主管理。集体户规章制度的建立,大事情的决策,全户同学共同讨论,表决通过后实施。二是实行集体户用工年终分摊制。即集体户日常生活所发生的做饭、买粮、买菜、种菜、打柴等用工费用与生产队工分挂钩,年终每人分摊,多退少补。让每一名知青感到在集体户干活与到生产队干活是一回事!三是要了一套房子,把老户知青请了出去。因老户知青吃大米,新户知青吃供应粮,老户知青不愿意合伙做饭吃。为了解决“貌合神离的同居”局面,金川反复做大小队领导的工作,最终在短期内给老户知青要了一套独门独户的房子,让她们高高兴兴地搬了出去。四是带领寇家七户全体知青到丰满湖上打了一解放车烧柴,解决了刚下乡时集体户烧柴短缺的问题。五是到家长单位水电一局丰满250工程处找领导,请来了一名木匠师傅并要回来一解放车板材,在集体户房后建成了一个区分男女的大厕所,解决了十多名男女知青,每天如厕难得问题。
事在人为,条件并不能决定一切!有时候不利的条件,反而能激发人的斗志,创造出辉煌业绩。金川正因为在下乡时选择到落后的寇家七队,才有可能在上千名知青当中,脱颖而出,下乡当年就成为九站公社的知青标兵。同时,我们必须承认金川是福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他肯努力,不仅知青和社员支持他,而且老天爷都在帮助他。后来1975年1月1日(元旦)那天,金川被调到雹灾重灾区寇家六队当队长的时候,不仅以曾宪才同学为首的二十来名新老户知青支持他,广大社员也拥护他。他与同他一起调去的管生产队长刘忠富密切配合,以“三项指示”为纲,抓革命促生产,实行定额管理,有效地调动了社员和知青们的生产积极性,寇家六队当年就大丰收,生产队被选为公社的先进典型,集体户也被评为公社先进集体户,社员们的年收入人均达到了五百元左右(当时国营企业一般工人月收入三四十元,年收入不到500元)!
自助者天助,有志者事竟成!金川认为,任何成功都是努力的结果。如果你没成功,要么是你努力不够,要么就是你缺乏领导艺术。所谓的领导艺术,就是强迫人的艺术!为了被强迫者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让他干他眼前不愿意干的事情。只要你出于公心,心怀坦荡,维护大家的根本利益,即使你平时做了一些得罪人的事情,大多数的人仍然会拥护你。
【作者:姜星桓(公众号:咱们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