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感悟文章:领悟“文人三有”
文人的感悟文章:领悟“文人三有”
省城专家教导:文人须“三有”:脑袋里要有“金点子”,心中要有“香玫瑰”,手上要有“绝活儿”。联系三十多年来业余文学创作实际细细领悟,深感意味深长。对于我们文学爱好者、业余作家来说,热爱学习、勤于思考、修心养性、乐于吃苦,就奠定了成就“文人三有”的基础。
悟出的“金点子”
“生活是创作的土壤,思索是开拓的犁铧”。只有勤于观察、思考,才能“快半拍”扑捉到与众不同的创作灵感;只有善于调研、琢磨,才能“悟”出有调动创作激情、升华作品主题、提高作品魅力、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核心材料”。也就是专家所指的“金点子”。
“金点子”是创作激情的“导火索”。写文章、搞创作往往是灵感开路、“金点子”导入。诱发灵感的因素很多,如突发事件、某种有价值的改变,更多的则是因为对比分析、深思熟虑“悟”出的“火花”,因此产生写作动力。一旦灵感闪现,你就会产生创作激情,再也坐不住了,生怕时过境迁而丢掉了灵感,从而赶紧去记笔记、敲键盘,甚至半夜三更爬起来挑灯夜战、一气呵成,把“金点子”变成语言文字,让“生米”变成“熟饭”。作品构思一般要经过启动期、苦闷期、明朗期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作者很痛苦,冥思苦想、坐立不安、无从下笔,一旦灵感出现,构思就进入了明朗期,作者豁然开朗、文思泉涌、滔滔不绝。
“金点子”是主题思想的“擎天柱”。一般来说,作品的主题大多来源于作者脑袋里最初“蹦出”的那个“金点子”所产生的创作冲动,也就是作者最初的创作设想、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创作过程中,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作品始终,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去发展、烘托、完善。在谋篇布局上,作品的通篇必须围绕主题而展开,充分突出和衬托主题。在我们的作品里,主题就像大蒜砣的中柱,其他素材、故事好比蒜瓣,都紧紧围绕在“中柱”四周,从生长到成熟,相依相偎、不离不弃,形成一柱擎天的“蒜砣效应”。
“金点子”是烘托高潮的“点睛石”。优秀的作品一定有精彩的故事、情景、闪光点。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一台戏,总有她的高潮部分,有一个甚至几个吸人眼球、引人入胜、让人心动的“包袱”,而这些“包袱”就是来源于“金点子”的发酵,从而助推出作品的“浪尖”,要么让观众、读者捧腹大笑、难以忘怀,要么让人热泪盈眶、愤愤不平,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很多小说、剧本的作者,抛出一个扣人心弦的大悬念或者某种信号,让人急切地想知道结果,后来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逆转,给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之感,形成高潮。这都是作者利用“金点子”对作品实施“画龙点睛”。
修成的“香玫瑰”
作为业余作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严格自律,修心养性,饱经性格的修炼、人性的考验、良心的历练,在学习、生活、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日积月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中自然就有了“香玫瑰”,政治站位就高,作品的思想就健康,人情味就浓,就会散发出玫瑰清香。
“香玫瑰”是作者品行的“反光镜”。常言道:“文如其人”“一滴水见太阳”。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剧本,每一件作品都会清楚地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政治立场。你的作品代表谁、为了谁?歌颂谁、反对谁?字里行间清晰可见,有人形象地说,作者的“嘴巴”一张开,读者就能看清他的“喉咙”。“什么和尚念什么经”。作品有没有“玫瑰香”,就是作者自身品行的“反光镜”。其实,作品就是作家的“影子”,只有“身正”才不会“影子斜”;只有作者心中有了“香玫瑰”,写出的作品才能溢出“玫瑰香”。
“香玫瑰”是作品思想的“定盘星”。每一件作品必须首先确立主题思想,做到观点明确、定位准确、旗帜鲜明,必须充分反映时代主旋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无比热爱,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立主题思想、找准作品的定位,受作者自身的思想素质、主观意识的支配。业余作家要想让作品的主题充满正义感、正能量,爱憎分明、爱心四溢,其内心世界必须充满对人民的真爱,有一朵“玫瑰香”,否则,作品主题就会南辕北辙、“出轨跑调儿”、误人子弟。这就是“香玫瑰”在确立作品主题思想中的“定盘星”作用。
“香玫瑰”是引领读者的“风向标”。文学艺术是党和政府的传话筒、正能量的传播器、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人民群众的开心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播种机,每一件带有玫瑰之香的作品都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驿站、获取政策理论信息的“风向标”,人民群众通过读我们的文章、看我们的节目、听我们的广播,其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和震撼,受到感化、得到教化、不断净化,在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界定上逐步清晰、明朗、准确,从而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向前、向善、向美。从而作者心中的“香玫瑰”也就通过作品实现了导向引领、凝聚人心的夙愿。
练就的“绝活儿”
“梅花香自苦寒来”。业余作家要想手上有“绝活儿”,必须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勤于练笔,勇于吃苦,甘于奉献,通过勤学苦练、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使自己的创作得心应手,有能力出精品力作。
“绝活儿”是文艺战士的“基本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般来讲,业余作家应该具备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灵活的创作思维、巧妙的创作手法,有了这些基本功,才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作品,甚至成为“多面手”,对多种体裁的文章都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可谓“身怀绝技、能征善战”。在当今信息时代,文化人还必须学会电脑、网络技术、新媒体的运用,这些技巧都是业余作家必备的基本功。有了写作基本功,才能有较强的战斗力,才能出手不凡,多出作品、快出作品、出好作品。
“绝活儿”是作品魅力的“传感器”。手上有了“绝活儿”,就有了灵活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作品就会语言流畅,结构新颖,有美感、接地气,让人喜闻乐见、百看不厌、回味无穷,不知不觉就增强了作品的魅力。有魅力的作品、产品就能给读者、观众以心动的感觉、美的享受,心里热乎乎、沉甸甸、美滋滋的,真正起到入脑入心、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的作用。
“绝活儿”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没本事,难成事”。古往今来,大多数有所作为的文化人均有其特长,或者在某一方面有其过人之处。作为一名现代文化人,应该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独到之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真本事”,或擅长文艺创作,或擅长艺术表演,“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上有了“绝活儿”,在文艺界就有了立足之地,就有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本文作者:王合意(微信公众号:随州文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