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茶文化:识茶,茶事
我对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是在来景谷之后。
以前也爱喝茶,却对茶知之甚少。读书时候买一包二十元一袋的绿茶,感觉是件挺奢侈的事。但关键是热爱。
水烧开加入杯子里之后,捏上一小撮茶叶放进去,然后喝着茶,看着书,既有茶香,也有书香。特小资。
好喝不?
挺好喝的。汤色旖旎,茶香浓郁。
现在才晓得,其实多数的茶,香倒是香,却是放了香精的。细细品,会发现香的鬼迷日眼的,香的不真诚。
甚至于为了求得不错的卖相,商家在茶的成色上也下足了功夫。使得顾客的消费体验会更好。
就好比市场上卖的水果,非要渲染成足以勾起你味蕾的颜色。及至大米也要抛光打蜡,让米粒变得晶莹,亮丽才好。
不得不说针对入口的东西,人们越来越讲究了。可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尖锐。
就说茶叶吧,晓得了这些以后,我确实迷茫了一阵子。
你说要哪样的茶,才能放心的入口呢?对于我这个看书写字都离不开茶的人?
普洱是茶的故乡,很幸运自来景谷认识了有爱姐、简爱姐之后,关于茶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茶是普洱市景谷县当地的生态古树茶,简爱姐家有一大片,及至第一次去到那里我就喜欢上了。
在那里,不施农药的古茶树,与同样不施粉黛的青山绿水一样让人怜而生爱;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甘海古茶园。
海拔在 1700 米的古茶园,年平均气温才 17. 2℃ ,实在是个避暑的圣地。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它凉爽怡人的温度,也远不是景谷或是永平可比的。
在古茶园里常住,它给我的印象就是雨水特别的多,清晨或者傍晚,来上一阵,山间的雾霭即刻升腾起来,恍若仙境一般。
是的,在年降水量可达 1529. 6毫米的地方,确实是古茶树最完美,也是最好最佳的生长乐园。
以致于覆盖着的植被才会郁郁葱葱,满目遒劲,具有百年树龄的古茶树置身于无量山麓的营养滋润之下,鹤立鸡群,英姿飒爽。
而古茶园距离景谷县城,仅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从景谷县城出发走景永路,一会儿就到了。另外一方,从古茶园沿景永路向西去到景谷县的永平镇,仅仅十七公里,而且是一路下坡。
有时,我实在想象不到,只有这么点儿距离,它们各自的气候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当真是十里不同俗呢。
而永平又是一方风水宝地,不仅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同时,永平又是景谷县古佛迹相对集中的地方。像是千糯佛寺、雷光佛寺…
古茶园位于路左侧(从景谷方向来),初一看仿佛是隐居之高人居住的地方。低矮的屋棚,走起来咯吱咯吱的石子路,路旁有掩映的楠竹,右边是一个晒青所用的大棚。看似随心所欲,却又极宽大、讲究。
这就是我对古茶园的印象。而古茶园的主人,简爱姐,刀姐夫,也是极善良、好客之人。之前我在日记【简爱姐其人】里也写过,在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优质的普洱茶,堪称缓慢的艺术。这在我来景谷以后体验尤其深刻。
无论是制作工艺,冲泡饮用,还是后期贮存发酵,都是。
急性子的人,怎么办?
就喝普洱茶吧。
再从发酵上说,普洱茶为什么需要发酵?或者有人有疑问,不是“茶贵在新”么?
不,那是说的其它类茶。普洱茶,则刚好相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普洱茶确是可以入口的古董。
至于经过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发酵之后的普洱茶是否真正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观冲泡之后的汤色即知。这时候你会发现汤色变成了玫红,酒红,入口时,原本普洱茶的杂味,涩味也没有了。
其实,喝这样的茶,喝的是一种情调。你会在茶香里感受到过往的岁月,细品,还有时光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如果是中年人,我建议他喝陈普,最好是几十年的那种。即便是我目前的小伙伴们,我也建议他每年存一些。为什么?
就为了若干年之后的一场惊喜。值得。
个人喜好,我还是喜饮新普。也许他的涩味,正好适合我的年岁。最主要我很是迷恋茶汤里琥珀一样的光泽。我知道它肯定使我生出奋斗的希望了,因为我在琥珀里看到了属于我的梦想。
有爱姐是简爱姐的好姐妹。她老是笑我。她说:“真搞不懂你。你怎么喜喝每次晒青之后挑出来的黄片呢?”
“黄片”,是老叶,严格来说,它又不属于陈茶一类,它不够温雅,也不够细嫩,长相粗鄙…外形上说,简直一无是处。但奇怪,我总爱喝它。
因为它够甜,又微涩。属于温吞厚重,不卑不亢的那种。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有道是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至于用多么华丽的词去描述,都嫌不够。渐渐的由爱喝茶,到接触到普洱茶以后,我对陆羽的【茶经】也变得爱不释手起来。
包括茶的历史渊源,茶道一类的文献、书籍、对联,诗词歌赋,兴趣渐浓。
像唐代元稹著的宝塔诗,意境真美,几行便道出了茶的韵味、风姿,以及人生于世的思想跟境界: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再说茶的发现利用。茶的发现利用,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而最早记载茶事的书籍则是【神农本草】。
【神草】里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是茶的古字,茗,苦荼。味甘,微寒。
这些记录向我们提供了茶的最早起源,以及茶之于人最早的功用。
茶,最初是拿来解毒的。
而陆羽在【茶经】的开篇里又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又肯定了茶树原产于我国的江南之地。
然后陆羽陆前辈又描述了茶树的类型:从一尺两尺的灌木直至高达数十尺的乔木。并用“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桐,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形象不?
类似这样生动的比喻,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对茶树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完整的形象。
那么茶要怎么烹煮,怎么饮用呢?
从煮沸程度上来说,煮茶有三个步骤,如鱼目而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水过三沸,则老而不可食了。
老而不可食的,这时就可以拿去给花花草草做肥料了,或者用作茶熏,茶浴,对肌肤也是相当不错的。
通常茶在形态上又分四大类,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而想饮出有质量的茶,又要遵循几点,首先制造、鉴别,你要知茶究竟的品质。其次还要讲究饮茶时的火工、用水,跟器具选择。是要烘烤,还是碾末?火是电磁炉,还是炭火?水是山泉水还是自来水?这些都会影响到茶的品质跟口感味道。
说到水,茶经里有记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水是茶的灵魂,好的水可使八分的茶变成十分。差的水,同样能使十分的茶变为八分。这个不一而定,具体看自己的条件。
确定了以上,最后才是烹煮、饮用。茶盛在饮用器具里之后,可先眼观、鼻嗅,然后才口尝,这是喝茶的步骤。而之后“啜苦咽甘”的体验程度,会充分的体现出来你之前对于细节的考究。
好的茶,回甘特别迅速。三泡下肚,不仅仅口腔有一丝丝的绵柔甜香,甚至于背后还有蒸腾的热气出来,特别殊胜。
很有幸,我饮黄片时,时常有这样的感出来。
两颊生津,背后淌汗,像是溪水潺潺,尔后又清凉感十足,伴随着一股冰糖滋味,口腔里回甘不断。
所以,别人说饮茶可除体内湿气,我是相信的。
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什么意思?
就是健康的身体,未必就是胡吃海塞出来的,恰恰相反,规律且精良,食少而营养就足够了。而后一句我们大概更容易理解,诗,统指搞艺术的人,搞科研的人,兼有饮茶的嗜好,是有事半功倍、如虎添翼的作用。反观从古至今,醉心于茶的人,多有建树。
对于这样一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茶的确可以清神健脑。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也许我对于普洱茶的体悟跟解读,原本并没有这么深刻,及至来到了千景千谷,并且目睹到了简爱姐,有爱姐俩人的做事态度跟思想境界罢。
人之于茶,是一种促进。
你怎么赋予它,它便如何回馈于你。
用心做事的人,不眼羡,不攀比,不妒忌,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定有一种无可替代的灵魂,那么假以时日,坚不可摧的不光是品质,还有思想。它会感染一切,塑造一切。这时,茶于人,或是人于茶,已然合二为一,达成了更高的境界。
所以感谢一切遇见,感谢千景千谷,感谢甘海古茶园,感谢心存爱意的茶人简爱。
感谢可以一直喝到这么美妙的生态古树茶。
【本文章由微信公众号:北地原创(id: bdyc001)】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