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煮茶的文章
煮茶与泡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品茶方式,对茶的标准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赏心悦目的汤色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觉到每一泡口感的变化,而煮茶则追求口感稳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人煮茶论道的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1】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对于喝茶者来说,茶叶本身并无好坏,价格贵贱在于茶叶产量多少而已。
喝茶讲究应为三点,新茶甘泉茶器为一点,环境氛围为二点,品味相近,气味相投为三点。
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不是品茶而为施茶。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2】
煮茶与泡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品茶方式,对茶的标准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赏心悦目的汤色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觉到每一泡口感的变化,而煮茶则追求口感稳定。如果说泡茶丰富变化的口感令人回味,那么煮茶始终如一的口感魅力何在呢?
答案是:丰富变化的体感,讲到这里,资深茶人可能立刻会想到卢仝的七碗茶诗,难怪一直在写身体的感受而不是口感的变化。
煮,是一次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等待着变化,等待着惊喜……
投茶入水,随着温度提升,看热气一点点弥漫,茶香渐渐氤氲,听壶里“咕咕”的冒着泡,茶香了四周。
小口啜饮着茶汤,看着袅袅的汤氲翻腾,体会着由内而外遍及全身的通透感,当是一大乐趣。
1、煮茶法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
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
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
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古人煮茶
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唐宋,正如同她的政治和经济一样。唐宋时期我们的先人喝茶都是煮着喝的,现代人所熟知的冲泡法是在元朝以后形成的。
煮茶在古代分为:宫廷煮茶、禅茶、雅士煮茶和平民煮茶。把茶放在锅里直接煮就是平民的作法,故称之为平民煮茶。宫廷煮茶是程序最多也最为考究的。
个人认为,煮茶除了注重茶、器、水、火的融合统一,更要注重人的作用!茶、器、水、火如何相融合,其中就是人的作用,没有人,它们也只是单独的个体罢了!也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发现、提升他们的价值。
3、择茶
煮茶时,多选择老白茶之类,这些茶品茶性趋于寒凉。烹煮后,用来清热下火再适合不过。
除了直接烹煮干茶,还可以炖煮茶品冲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让冲泡时未能释放的精华充分析出,如此方对得起老茶历经的岁月。
4、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茶叶可直接投入壶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这样更便于事毕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请尽量使用尺码较大的型号,这样茶叶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间,如此茶汤的汤感更佳。
5、时间
推荐20左右分钟。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
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自是别有一番乐趣。《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煮茶也是一样,就拿做菜打个例子,再好的物料,如果厨师不行,那也是做不出好菜的。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话题不在这里赘述。我这里要说的是相同的物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一定是有品级之分的。同样,煮茶也一样,同样的茶,同样的流程,茶师的级别不同、心态不同、体态不同,煮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
择日,跟家人朋友一起煮一壶茶吧!
古人煮茶的文章篇【3】
古人也像我们这样喝茶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冲泡饮茶方法是从明代开始才确定的。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唐代以前的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历史上有记载的吃茶鼻祖是上古时期的神农氏。
《神农本草》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
《衡州图经》有云:“荼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
这里的荼陵,就是今天湖南的茶陵,此地以产茶闻名。
不过先秦时代的人民是拿茶当做一种休闲食品来吃的,他们会把茶叶直接放进嘴里嚼,以消除劳累之后的疲乏。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将茶树枝条和芽叶一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掉茶汤。
这就是粥茶法,所谓粥茶法,就是把茶叶像煮菜叶一样煮成菜汤。
这种茶叶“菜汤”味道苦涩,由此被称为“苦茶。”
《膳夫经手录》有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到了西汉时期,人民开始改良粥茶法。
他们会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和茶叶一起熬煮,
用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自身的苦涩,
但是这依然没有脱离粥茶法的范畴。
到了晋代,人们开始把茶叶碾成粉末熬煮。
中国茶叶史上第一篇完整记载茶叶从种植到品饮的文章《荈赋》就诞生于晋代。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从此,饮茶之风慢慢进入上流社会。
到了唐代,用茶叶磨粉煮茶的“末茶法”已经盛行。
后来,“末茶法”又流传到扶桑。
日本人对末茶法奉为至宝并发扬光大,称为“抹茶”。
茶圣陆羽就生于唐代,他的《茶经》中有云:
“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
又说:“碧粉缥尘非末也”。
由此可知,此时的茶末虽然细,但是还没到细碎如粉的状态。
他还在《茶经》中记载了“煎茶法”,即先在风炉上的茶釜中煮水,
等水微沸之后,就将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
随即用特制的竹筴搅动,等到茶沫满溢之后,将茶汁酌入茶碗中饮用。
煎茶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个人口感加盐来调味。
用煎茶法饮茶时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
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此处所说的“风炉”是陆羽亲自设计的一种茶具。
其状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多为铜或铁铸造。
炉内为泥壁,炉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风,是以称为“风炉”。
窗孔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氏茶”字样,
只因“伊公”伊尹是公认的烹饪始祖,开发出用鼎做饭的方法,
而陆羽则认为在懂得生活方面,自己可以与伊尹并驾齐驱。
此外,唐朝的人们还开始将茶叶制成茶饼。
茶饼的制作方法相当复杂:
分为 “采”、“蒸”、“捣”、“拍”、 “焙”、 “穿”、 “封”七道工序。
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阳还没升起,露水未干之时,
“采”下茶叶,放进专用的甑釜中“蒸”煮,
随后,将蒸后的茶叶用杵臼“捣”碎,
再把它“拍”制成团饼“焙”干,最后将茶饼“穿”起,“封”存。
唐朝拍制茶饼,必须使用相应的模具,称为“规承”。
这其中,“规”为铁制,形状为圆型或方型 ,
“承”也称“台”,一般用石头做成。
到了唐代后期,一种更加新颖的饮茶方法被发明了出来。
此法将茶末置于茶盏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
待水煮沸后,再持茶瓶注入茶盏中冲点,
此法被称为“点茶法”。
此法最早见载于晚唐苏廙的茶书《十六汤品》。
所谓《十六汤品》,是将茶的煮法分解为十六种,
将煮水的沸滚程度分为三种,注水的缓急又分为三种,
茶器种类的不同再分为五种,连煮水用的薪炭燃料也可分为五种,
由是共计十六汤品,且都是点茶之法。
点茶法格外重视点汤的技法,强调注水时水流的通畅,水量的适度,落水点的精准。
在点茶的过程中,还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击拂,
以求生成浓郁而悬浮的泡沫,如细腻的积雪般覆盖在茶面上,经久不散。
看来卡布奇诺也是受了我们点茶法的影响啊~
看过“古人煮茶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禅茶人生文章
2.茶道与人生文章
3.名家喝茶散文
4.有关茶的励志文章
5.茶道悟人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