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写西藏的文章精选

时间: 淑贤0 分享

西藏,是我国的边疆,那里风景独特,风土人情醇厚,旅游的时候选择西藏,是一个好的去处。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西藏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写西藏的文章一:感受西藏

去年从西藏回来后就想把自己在西藏的感受写下来,可是心里装了太多,反倒不知从何说起了。时间久了,就没有写的欲望了。现在去西藏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凡是经常出门的驴友,都特爱吹吹自己在西藏旅行的经历。前几天同几个去过西藏的朋友聊天,发现每个人对西藏的关注和感受都是不同的,一时倒有了想写写西藏的愿望。

其实西藏就是西藏,只是看西藏的人各有偏好,又带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所以感受也不同,正所谓“风月无古今,情怀各浅深”。就如有人喜欢城市,有人喜欢乡村;有的人喜欢历史,有的人喜欢现代;有人看人文,有人看地理;有人喜风光,有人爱饮食。西藏是一块神秘的土地,不仅有独特的风光、历史和自成体系的文化,还因为高原缺氧的地理环境对于每个内陆人尤其是零海拔地区的人是一种挑战。我总说去过西藏的人都带着一种自豪感,这种感觉不仅仅来自与无限风光、恶劣并变幻莫测气候的亲密接触,还在于挑战自我,站上世界屋脊的那种内心的满足。西藏曾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地区,要更好的了解这片土地,不能不了解佛教在西藏传播的历史,正如要了解西方,应当读读圣经。

拉萨原为“惹萨”,白山羊驮土之意。相传当年松赞干布带兵走到这里,看到这里的景色非常好,就决定在这里建都。他把戒指投在湖中,用白山羊驮土,填平了湖水,戒指投入的地方就是惹萨,后来慢慢叫白了,就变成了“拉萨”。西藏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面躺着,文成公主就在这魔女的心脏以及各个关节处设置寺庙和灵塔,保佑吐蕃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藏族本是一个信仰苯教的民族,自松赞干布起,为了政治需要引进了佛教,中间虽有公元841年藏王朗达姆灭佛的事件发生,但是大体上从那时起佛教在西藏一直兴盛到今天。政教合一则始于格鲁派黄教__五世洛桑嘉措,在同其他教派的争斗中,洛桑嘉措依靠蒙古势力打败了其他教派,建立了统治西藏的政权。

去西藏的时候正好赶上藏族的萨嘎达瓦节,在布达拉宫广场和大昭寺门前的转经道上,满是一手提着佛珠,一手拿着转经筒边走边转的藏民。布达拉宫最早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皇宫,后来作为__喇嘛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现在红宫中安放着历代__的灵塔,金碧辉煌,但缺少人间烟火。喇嘛不太友好,绷着脸,不肯让你多逗留一刻,藏民也不大进去,只是围着布达拉宫广场转经。大昭寺的景象令人难忘,在著名的大昭寺广场,成百上千的藏民睡在那里,醒了就开始磕长头。他们不远万里从西藏各地一路磕到拉萨,许多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够在近处瞻仰释迦牟尼的14岁等身金像。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他的徒弟为了纪念他,依照他圆寂前的模样为他塑造了8岁、14岁、25岁等身金像。25岁等身金像留在印度,后因战乱沉入印度洋底,8岁和14岁等身金像却以不同的途径,机缘巧合的来到了西藏。当年松赞干布政治联姻,同时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带来了佛陀8岁等身金像,供奉在拉萨的大昭寺,文成公主带来了佛祖14岁等身金像,供奉在小昭寺。后来吐蕃和唐朝的关系紧张,据说武则天皇帝要派兵夺回释迦牟尼14岁等身像,吐蕃人为了保护佛像,就把8岁和14岁金像进行了调换,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14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的原因。

如果有人问我,在西藏只能待四五天,应当去哪里。我会问他心里的西藏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是森林、草原、牧场,就去林芝。我心里的西藏是世界屋脊!是荒凉的,几十里没有人烟,笔直的路通向天边,路和天在远处相接,交融在一起,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头上湛蓝湛蓝的天空,飘着三三两两的大块的棉花糖似的云朵,云朵很低,离开了天空,在人的头上,仿佛触手可及。路向上延伸着,人和云、天、大地交汇在远处——这就是我心中的西藏,这就是后藏给我的感觉。

离开了拉萨,先去的是林芝地区,在浅绿色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坐船漂流,峡谷的两侧是草地和几十座连绵不绝的山峰,峰顶罩着白色的积雪,白雪下面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发出耀眼的翠绿,山的下半部背光的地方颜色是墨绿的,厚厚的带状的云彩在山谷中穿行,映衬着白色的积雪和从上至下由浅及暗的层次分明的山峰。在这些山峰中,最突出的是南迦巴瓦峰,海拔大约7700多米,没有珠峰高,但是地势陡峭,直直的山峰向上突起,形成一个锥子的形状,风吹过,冒着冷冷的寒气。它也是至今唯一没有被人类征服的一座雪山,全年的能见度不过百分之三十左右。近四个小时的峡谷穿行,有幸见到了南迦巴瓦峰的不同角度。接近傍晚的时候翻过雪山去到一个叫鲁郎的小镇,半路上再一次领略了南迦巴瓦峰的美,此时只能用一片洁白来形容。站在山顶,头上飘着零星的大片雪花,脚下是厚厚的洁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点痕迹的积雪,远处是滚滚的白色云层,云层的后面南迦巴瓦峰像个羞涩的少女,露出了一点点峰头,半拢云衫半遮面!

除此之外整个林芝地区给我的印象就很平淡了,森林、草原、牧场、流水,很美,却没觉得很特别。心情有些失落,怀疑此行的价值和自己付出的近半年的体力与精神上的准备是否值得。

所有的阴霾在往珠峰的路上融化了!空旷的大地上,一座座铁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山,还有满是砂石和贝壳的土堆,风吹起来,漫天的扬土,刮的人满身满脸。阳光下兰绿色的高原湖波和杨卓雍湖静静的躺在黄绿相间的群山中间,云彩在群山和湖面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把湖水衬出了柔和的蓝色。在过珠峰最后一道关卡时,轮胎扎了,司机换轮胎的时候,我爬上了附近的土堆。珠穆朗玛峰已经清晰可见,土堆上随处都是石块垒砌的玛尼堆,我也垒了小小的一个。跪在玛尼堆前,面对着珠峰,望着头上的云,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走进珠峰,来到了位于海拔5500米的第一座登山大本营,已接近傍晚日落时分了。近看珠峰,第一眼的感觉是珠峰像汉传佛教的弥勒佛,左膝盘着,左臂放在左腿上;右腿支着,右臂搭在右膝上。傍晚的日光柔和的洒在“弥勒佛”的身上,没有想像中那么高耸,没有南迦巴瓦峰那么险峻,却有着“弥勒佛”般的亲切和慈祥。

起风了,风越刮越大,带着呼啦啦的响声。宿营地上很多人都拿着相机在等着拍日照金山,我走了好远,选好了位置,可惜一直等到太阳完全西下也没有见到,冻的发抖,就回到了帐篷。宿营地上一位藏族小伙子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晚会,虽然动心,可是因为孤身一人,还是谢绝了。晚上躺在帐篷里,身上盖了两床棉被还有羽绒服,仍然冻的瑟瑟发抖,不知是被太沉还是高原的原因,心跳很快,半睡半醒中,远处藏民的歌声夹杂在呼呼作响的风里一路飘来,在耳边响了一夜。两三点来钟的时候,忽然想,不知道这高原的夜空会是怎样的,就披上羽绒服走出帐篷。那晚的夜空,星星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多,但是很大、很亮,几颗流星从头上划过,划到了歌声响起的地方…一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从珠峰下来,来到了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比起前藏的布达拉宫,这里要小很多,也远不如那边的宏伟,几位班禅的灵塔也不像__的灵塔那般耀眼,珠光宝气,但是这座寺庙却飘荡着一股祥和的气息。小喇嘛憨憨的朝你笑着,摆着手和你照相。殿堂里的喇嘛会主动为你讲解,半是中文半是英文。寺庙外有一个很大的展佛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节日,这里会晾晒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画像,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辩经会。这也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整个后藏地区的藏民都会赶到这里。

遗憾的是,在西藏期间,尤其是前藏地区,旅游车所到之处,遍地都是汉人。饭店是四川人开的,开车的也多半是四川和甘肃人。藏民也蛮喜欢吃川菜的,他们的生活很悠闲。五月的拉萨,八点来钟天才会亮,晚上十点多才会黑天。藏民九点上班,可能九点半钟你会在藏餐馆里找到他们。没有公职的藏民转经是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够了回家吃午饭,吃过午饭后下午再接着转。我在拉萨接头闲逛时,就被一位藏民拦住,语言不通,他抓起我的手看了一眼手表,转身离开了转经道。在西藏旅游购物之多,出乎意料。药材、山珍、珠宝、茶叶、啤酒、牛肉干,令人目不暇接的购物店,藏民也跟着在饭店门口卖假珠宝。我带回了一块雅鲁藏布江石和一块海螺化石,据说西藏的绿松石就采自于雅鲁藏布江石。是不是真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那石头沉积在谷底,被江水染成了绿色,几亿几十亿年,是历史和大自然的见证,比珠宝还要珍贵。

每次想起在珠峰的那个夜晚,想起那干净的天空、白色的雪和划过心头的流星,心也变得纯净。5500米是我曾到过的最高的地方,希望它不是我人生的最高峰。


写西藏的文章三:西藏!西藏!

雪峰。圣湖。白云朵朵。

草甸。牦牛。溪流淙淙。

藏银。天珠。磕长头的信徒。

玛尼堆。转经筒。

五彩的经幡。红衣的喇嘛。

阳光下庄严的红墙。酥油灯掩映的经堂。

离天最近的地方,离众神最近的地方,离香巴拉最近的地方。

西藏!西藏!

这就是我心中的西藏吗?

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那片纯净而神秘的疆土吗?

从黄河之宾出发,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妥尔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掠过青海湖、措那湖的碧波;沐浴着楚玛尔河、通天河、沱沱河的浪花;聆听着可可西里和那曲草原的风声,凭借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只用短短的27个小时便完成了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的漫长行程。

初到拉萨已近黄昏时分,顾不得饥肠辘辘便奔布达拉宫而去。屹立在红山之巅的宫墙红白相间那般威严那般静穆那般高不可攀,夕阳的余晖将她涂抹得异常耀眼如天国圣殿。以高天厚土之上的神圣和威严逼仄着每一双仰望它的目光。一座座金顶在蓝天的映衬下似修持的佛陀祈福着众生安泰,万民吉祥。祥和美丽的宗角禄康(龙王庙)公园里炜桑炉轻烟升腾,藏族信众一遍遍围绕着回廊掀动转经筒噜噜作响,圆满着来世的功德。此时,澄碧的天空上几多孤云飘飘荡荡,让蓝更蓝,让白更白,引诱着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

一、大昭寺

“到西藏不去大昭寺等于没有到过西藏”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这样评价大昭寺。

大昭寺是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赞普为他的尼婆罗(尼泊尔)王妃尺尊公主修建的,后经历代扩建形成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在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自大唐带来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造像,此造像与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造像(已损)被藏人公认为进入雪域高原最早的佛像。据称这尊造像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藏人认为见到他就如同见到了佛祖本人。因此,晨曦刚刚照临,大昭寺门前已满是磕头叩拜的男女老少,他们双手合十自头顶、额头、前胸依次而下,然后双手伸展向下铺倒身子五体投地,并且一便便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感慨。而更多的藏人手持经筒或孑身独行、或喃喃低语、或三俩结伴,以顺时针方向沿大昭寺外的八廓街(也称八角街)转经修德。

我们入乡随俗也依着他们的方向绕八廓街一周而行。整个八廓街上人流熙攘,十米来宽的街道两边各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下到几元、十几元的藏式挂件、手镯、项链,上至几千元、上万元的唐卡、服饰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与商贩们讨价还价,一件要价几十元的小首饰,最终往往以5元、10元的价格便可以成交,可谓价廉物美。在八廓街上时常可以看到裹着护腿、头戴防暴头盔、手持警棍或防暴枪的武警战士沿街巡逻,不远处的商铺屋顶还有一名武警战士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街上的人流。询问导游得知,自08年“3.14”事件之后,不仅拉萨的各广场、主要路口、寺庙及周边加油站都有武警或防暴警察执勤把守,而且有便衣散布于大街小巷,同时规定藏人从此不得佩戴藏刀上街,以防患于未然,维护社会安定。这一情况在我们此后的几天行程中得到了证实。

避开磕头的藏族信众进入寺内,位于正中心的是如同汉人院落中的天井,这里是藏传佛教“格西”(佛教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诞生地。1409年格鲁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大师在这里创立传昭大法会并成为藏传佛教最盛大的法事活动之一,届时各路僧人齐聚大昭寺观看杰出僧人激烈的辩经。整个寺院的底层显得幽暗阴郁,被信徒反复摩擦过的地面光洁如镜。大殿正中两尊塑像,左侧是红教(宁玛派)创始人八世纪入藏传播佛法的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右侧为强巴佛。强巴佛即我们所称的弥勒佛也即未来佛,所不同的是藏传佛教中的弥勒佛为一相貌堂堂的男性,与内地庙堂中大肚酣笑的弥勒佛形象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导游解释游人很本不知其就里。我想这也许才是更真实的,也最接近印度佛教本初的弥勒佛吧。

殿内的酥油灯闪闪烁烁,映衬得一排排金身黄衣的佛像威严而神秘,表情庄重地接受佛徒信众的顶礼膜拜。为酥油灯里添油的藏人目不四顾,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并不时用额头轻触佛台和神柱,如同在与神祖对话。大殿的正后则一小间的佛龛里便供奉着弥足珍贵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像,造像用明黄的丝绸服饰周身层层包裹,藏人信众还为其装扮了镶有千年天珠、绿松石、红珊瑚等名贵珠宝的头冠,尤其是那颗老天珠在昏黄的灯影中如神之明眸,闪动着深邃的幽光,不论是游客还是藏人信众借纷纷挤搡着上前一睹尊容,企冀能够沐浴到佛祖的圣光。另一侧供奉着土蕃王朝第一位赞普――松赞干布和他两位王妃: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们不是普通的国王和王后,他们是菩萨和度母的化身降临人间来渡化藏人的,因而受到极高的宗教礼遇。传说,当年在修建大昭寺时几次被水淹没,文成公主仔细观察后发现整个青藏高原是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是此魔女的心脏,淹没寺庙的便是她的血液,因此必须填湖建寺以镇住其心脏的跳动。后来又选取十二个边远地区修建了共十三座寺庙,治服了魔女的各个关节。为了纪念那些驮土建寺的山羊,便将“吉雪沃溏”(吉曲河下的沃土)更名为“诺萨”意为“羊城”。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赤德祖赞赞普迎的大唐金城公主将原供奉于小昭寺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像移供于大昭寺并随藏传佛教的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雪域藏人的信仰中心,便将大昭寺及周边的八廓街一带称为“拉萨”,意为“神佛之地”,后来又直接用来做了这座城市的名字。

依顺时针方向缓缓而行。在大昭寺里除了强巴佛、菩萨等佛像以外,还供奉着藏传佛教中各派的创始人及杰出人物的塑像,如萨迦派的“萨迦五祖”、白教的米拉日巴、藏医药创始人唐东结布、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及八大弟子、以及为唐蕃结盟而迎娶文成公主立下汗马功劳的松赞干布的大臣禄东赞等等,它们都被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在大殿南侧的昏暗佛堂内供奉着几尊“欢喜佛”,按照藏传佛教,特别是宁玛派(红教)教理,修持的高僧在某一阶段需要“男女双修”(既“交合”)才能达到“无上瑜伽”的境界,这在内地的众多佛教寺院里是未所见闻的,从这种原始的“生殖崇拜”的遗痕中也可以看出“宁玛派”的古老与悠久,这也许是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域和环境所造就的吧。

大殿里一些出自公元七世纪的檀木门框和立柱至今仍保留完好,上面雕刻着的精美的宗教纹饰虽然已经被香火熏染成黯黑色,却更显出一种沧桑与厚重,望着它,如同望着家乡的老宅,令人感到某种亲切的暖意。在檀木立柱上有一些白色的颗粒,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人的牙齿。虔诚的藏人从遥远的地方三步一拜地用身体丈量着高原的土地,也丈量着与佛祖、与天界的距离,他们或许要这样走上许多年,经受过无尽的风雨霜雪和难以想象的磨难才能到达拉萨,有一些人因此而中途夭亡,他的同伴会取下他的一颗牙齿带在身上,如同携带者他的肉身继续接下来的道路直至他们心中的圣地,当抵达大昭寺后,那颗牙齿便会如他的灵魂被嵌入这些立柱上,以圆满陨亡者的今生功德和后世轮回。我被藏民族的这种如牦牛般的执著而震撼着,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在世界之巅与严寒与酷日为邻、与孤苦与寂寞做伴、与星月与虔诚同行,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甚至不惜附出生命的代价而无悔,这一切对于那些在信仰的废墟上无方向无目标的“精神乞丐”们难道不具有深刻的教益吗?

登上大昭寺的金顶,碧天阔阔,白云朵朵,艳阳下的法轮金光灿灿,似昭示、似神诋……

二、布达拉宫

简单用完午餐,我们前往雪域之都的象征: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前宽阔的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除了基座下执勤的武警战士,在广场周边也有两人一伍的武警或防暴警在巡值。广场南侧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鲜花的簇拥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高大而肃穆。我们从南门经过身份检验和安检后进入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座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红山)之颠,山脚下的建筑被称为“雪”,汉语译为“下面”,是各个政府机构以及监狱、酒坊之类的附属设施,专为布达拉宫提供服务。但是现在只保留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南边的部分现在已经被开辟成广场,这样一来虽然更能显示出布达拉宫的巍峨壮观,但也少了一份原始的古朴。布达拉宫的整个宫城主体部分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为__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红宫则是历代__喇嘛的灵塔和经堂,主楼部分高达115米。“布达拉”是梵语“佛陀罗”的意思,因此布达拉宫又被称为第二普陀山。从松赞干布时代到十四世__喇嘛共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__喇嘛在这里施政布道,1645年的五世__喇嘛时期,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由哲蚌寺迁至布达拉宫,并作为历代__喇嘛的冬宫。

沿“之”字形山道拾级而上,高大的内宫门楼绘制有护法天王壁画,色彩浓重艳丽,徒然增添了一种威严。与门楼相连的宫墙厚达三米,里外用石块垒砌,中间填充坚实的夯土。宫墙上开有内宽外窄的了望窗,俯瞰的视野极为开阔,其空间足以容纳一个高大的武士张弓搭箭,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宫殿内座落着五世至十三世(除六世)__喇嘛的灵塔,塔身均为黄金或白银包裹,装饰着各种宝石、珠玉,显得庄严而又金碧辉煌,尤其是五世__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灵塔高达14.85米,仅黄金就耗费了11万两,其中随葬的通灵宝物丰富而珍贵,据说有佛祖的真身舍利指、宗喀巴大师使用的金碗……这也是西藏最为重要的一个灵塔,显示出五世__喇嘛在西藏历史上及为重要的地位和卓越功绩。

穿行在幽暗狭窄的楼梯,闪烁的酥油灯、袅袅的藏香、厚重的围幔、静卧的经书、古朴精美的唐卡、高高在上的法座、无处不在的的佛像、以及诵经的红衣喇嘛,使整个布达拉宫给人一种森严、神圣、神秘以至压抑之感,似乎人的整个身心都被包裹其间了。

在白宫的门廊南侧墙壁上有一小块被玻璃罩单独保护起来。原来整个墙壁上写有五世__喇嘛在晚年封他的弟子桑杰嘉措为执政(第斯)的文告,因为当时五世__喇嘛尚未圆寂,恐僧众不服,因此,特意在文告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而今无疑已成为无比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而在作为十三世__喇嘛起居宫的“东日光殿”里珍藏着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两部佛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它们用黄绫包裹,静静地躺在佛堂的壁格里,像是在苦苦等待着它远去的主人归来,又像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默默注视着世间的风生水起。布达拉宫中的堆廓拉康(时轮坛城殿)令人印象深刻。在此殿内有一座铜质镏金的立体时轮坛城,据称它是密宗佛神们聚集做法的道场。藏传佛教认为在古印度的北方有个叫香巴拉的地方,那是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时轮金刚密法就可以进入香巴拉天国。因此,高僧活圆寂之后安放于佛灵塔内的的肉身均为面朝北方净土之地。就连普通信众也希望在六世轮回中能够达到半人半仙的阿修罗界。在藏人看来,每个人的内心总存有蛇的狡诈、鸡的懒惰和猪的贪婪,而在六世轮回中的下三界将受尽饥饿、灼烧等种种苦难,但在上三界中虽衣食无忧却又极度空虚无聊,只有半人半仙的阿修罗界才是最为理想的境界。我想,在当今物质世界极大丰富多彩的今天,我们(同时也教育下一辈)除了在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之外是否也应该时时经历一些筋骨之劳、身心之苦,并更加注重人间亲情,以丰满我们的精神世界呢?

站在布达拉宫的天台上俯瞰拉萨城区你会发现,整个城市罕有高大的建筑,多为两三层至五六层。我当时想当然:这也许是西藏地域特色和藏民族生活习惯的缘故,也或许是考虑到如我们这些初上高原的人不习惯当地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而采取的人性化设计,但是后来得知是政府有严格的规定:拉萨的所有建筑物不得高于或接近高于布达拉宫。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布达拉宫建筑群的风貌,不致破坏其标志性(这一点在西安的各城门遗址的保护中也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在更好地维护并彰显布达拉宫的历史地位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藏人的民族感情。

三、圣湖“纳木措”

为了对西藏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在出发前一周上网查阅了许多有关西藏的资料,其中对纳木措的介绍吸引了我的目光。纳木措是藏传佛教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其中被公认为最美的一个。“措”即藏语的“湖”,纳木措意为“天湖”,位于念青唐古拉山的北麓,为第三纪末第四季初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高原堰塞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第二大咸水湖。相传这里是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18世纪末,达隆嘎平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在这里修习密宗要法,信徒们传说,每到羊年、猪年,菩萨、护法神会在这里开坛设法,大兴法会,如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则会其福无限,胜过平日转湖念经10万次,每到藏历羊年4月15日这一活动达到高潮。

天边刚刚露出一线曙光,我们便登上了开往拉木错的旅游大巴。

出拉萨城向西,再折往西北,车过羊八井进入广袤的藏北草原。这时,有人突然提醒:今天有日全食。闻声,人们纷纷向车窗外望去。却见天空被团团云朵覆盖,只偶尔透露出几处缝隙,高原的太阳在云层的缝隙中时隐时现。驾驶员加快了车速想赶在云层之前占据良好的观察地点,怎奈太阳像是一位待字深闺的新娘,躲在云层之中怎么也不肯露出她的尊容。此时,透过较薄的云层已经可以隐约感到出现的日亏,好不容易一处较大的云缝出现,司机立即停车,大家纷纷下车拿出相机对准了天空。但仅仅一分钟时间,已经只剩1/6的太阳却再一次地隐入云层中去了。按照经纬度粗略计算,在藏北草原应该是看不到全食现象的,能够看到的只能是刚才出现的日偏食,这样一想也便不再感到遗憾,权当是这次西藏之行的意外收获。

车窗外,左边是草山和更远处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右边是开阔的草原,薄雾轻拢之中绿草如毡、溪流潺潺,散布其间的羊群和牦牛如天上的星子,此情此景宛若画梦。

过当雄县城,大巴车向左驶出国道进入通往山区的道路,这里已经是海拔4500米以上,有些人感到呼吸发窘,即将到达纳根拉山口时导游提醒人们:山口海拔5190米,下车后不能跑跳等剧烈运动;气候寒冷,要穿上外衣防止感冒;山口照相要避免摄入藏人的羊只或牦牛,谈好价钱后再照相。大巴车在纳根拉山口停稳,我仗着身上的一件羊毛绒T恤急急下车,并趁下车的当口抓拍了一张以牦牛作前景的照片,却不料被一阵寒风赶回了车上,在司机和导游的调侃声中才不得不套上一件夹克才稍感暖意。站在山口四顾,左右两边山岩突兀嶙峋;后边山谷逼仄,公路逶迤而上;而在山口的前方却令人顿生一览众山小之感,蓝天白云下纳木措的一角如草原上静卧的一面巨大的明镜,那样浩大又如此安详,湖水的碧蓝与草的褐绿构成一幅绝美的高原图景。我被这美景所陶醉,全然忘记了导游的提醒,恨不得将这里的一山一石都摄入镜头。一位藏族青年走上前来要看我的相机,当看到照片左下角有他的山羊时便笑着指指旁边的一块牌子并伸出五根手指:“钱,钱……汉藏是一家嘛,汉藏是兄弟嘛……”这时我才如梦方醒,当我掏出五元钱递到他手上时,他那张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晒得粗糙而黝黑的脸上笑的更灿烂了,一个劲地向我点头。

从山口下行约30多公里便是纳木措的扎西半岛,岛上有许多藏民牵着牦牛招呼游客照相留念。我脱离众人独自直抵湖边。在这里,湖水更加深邃地蓝着,湖底卵石上的斑纹清晰可见,湖岸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向远方伸展,水天相接处如天地的折痕,亦如天书的两面,湖岸的山岩上经幡交织浩繁,鸥鸟低迴间应和着波涌岸滩,似乎令整个天地间都弥漫着神性的箴言,需要你用整个身心去慢慢品读,慢慢体味。清冽的湖水一波波涌来,荡漾出纯澈的浪花,那是风的脚步,那是来自远古的神诋,引领卓我的思绪随高原的风、随洁白的云飘飘荡荡,使整个身心都如婴孩般浸淫在一种简约与至纯、至净当中……

我发现每当藏人牵引牦牛涉入湖水时必会唱起悠扬的曲调,像是在祷告,又像是在祈福。如果说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名威猛的武士,那么纳木措就像是一位与他紧紧相依相偎的钟情恋人,不分昼夜、不离不弃,在这世纪的高原共同演绎着一曲爱的千古绝唱。

短短的一个小时,看不够的草原景、亲不够的圣湖水,我一次次地将它们摄入镜头,似乎每一波浪涌、每一片云朵,甚至每一丝风、每一缕空气中都写满了经文,引领着我步向灵魂的新的高处。我真愿就此在她的怀抱里沉沉睡去,不再醒来。但我终要走的,我只是如鲁迅笔下的匆匆过客。但是,那木错那神性的高贵与纯粹将是给我最珍贵的赐予,永远昭示着我、携领着我。

四、灵芝江南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西藏的土地必定都被草原、雪山所覆盖,一派“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苍茫景象,我亦不例外。但是,当我到达林芝地区之后这一观念被彻底颠覆了。

整个西藏地区分为牧区(如那曲地区)、农区(如拉萨地区)和以林芝地区为代表的林区。

沿拉萨河向东逆流而行,沿途经过松赞干布出生之地的墨竹工卡。七世纪初,西藏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他在甲马岗这条南北走向的山沟里构筑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松赞干布于公元167年在这里出生。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发现这里地势开阔、水源丰沛,而且北通青海、西连象雄,南靠山南、东通多康,实为雪域中枢,遂决定将都城迁往这里。如此算来,拉萨的历史应该至少有1300多年了。

公路进入高山峡谷区后,两边裸露的山峦渐渐被绿色所取代。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进入林芝地区。米拉山是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发源地,但两条河流却向东、西两个方向相背而流,如一母之子各自怀揣远大的理想离别家乡,坚定地向着不可预知的远方勇敢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公里沿途绿色植被越来越多,虽然大多为灌木和青草,只有少量的高大乔木,但在青藏高原之上这样的景色也足以令人赏心悦目。导游指点大家欣赏车窗外深谷对面的一处地貌,用他的话说:像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那是一处山水长期冲刷坡面形成的水蚀地带。也许是生来愚钝,我没有从中发现画幅之美,只见原本绿色满目的山坡被一道道水流撕扯得伤痕累累,绿意盎然的山坡只有一层厚不过20公分的土层,裸露出的砾岩碎石面目狰狞,毫无生命迹象,显示出高原生态的脆弱。看来,要保护好这世界上最后的唯一的一块未被污染的土地真的任重而道远。

汽车下山与尼洋河一路同行。尼洋河在传说中是神山流出的眼泪,它是雅鲁藏布江北测最大的支流,也是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五大支流之一。尼洋河水呈白灰色,河岸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河水随河岸的开合时而威猛跌宕,如武士、如烈马;时而又优雅舒缓,若处子、若谣曲。水中生长着许多灌木和乔木,山拗间红绿屋顶的藏式民居与蓝天白云、与青青山峦相得益彰。这些民居与西藏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因林芝地区海拔和纬度均位于西藏的最低点,平均海拔只有3000米,是西藏的“绿色宝库”,含氧量达到80%以上,尤其是受到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降雨丰沛,因此,民居均采用“人”字形屋顶。据介绍,国家先后召开四次西藏工作会议,对加快整个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决定由内地发达省市对口帮扶,并出台了许多极其优惠的政策。现在的民居都是在国家“新农村建设”中由国家出资80%、个人出资20%修建的。假如个人无力出资,还可以由国家帮助贷款解决,贷款到期后仍无力归还的,便予以核销。我们在沿途看到的“阿沛新村”(国家人大原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出生地)就是由福建省援建的。新村内一色砖石结构的两层藏式楼房整齐漂亮沿公路北侧一字排开;窗楣和大门上的彩绘古朴而艳丽,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养植着盆花;村内道理整洁平坦,房前屋后种植着各种花草,显示出生活的安宁与幸福。这样的状况在西藏其他地方也很普遍。

林芝地区的藏人多信奉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苯教。“苯”是一个通称,分为“交尔苯”、“都尔苯”、“庞苯”等,苯教“是吐蕃的巫教”(图齐语),苯教历史悠久,崇尚“自然崇拜”,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就已经存在,虽然在一个时期曾经被禁,但是并未能完全遏制它。苯教的教理结构形成较晚,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才有了成典的仪轨。苯教现在主要集中在西藏东部地区,其它地区较为少见。

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意为“绿色的水”,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这里湖面海拔3700多米,与拉萨市相当。用木板搭成的浮桥将湖心的扎西岛与湖岸连接在一起,岛的中心有一座面积不过200㎡,却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掩映在绿树丛中。寺庙名为“错宗工巴”,属宁玛派(也称宁玛巴)。据西藏历史问题专家、意大利人图齐所著的《西藏――宗教之旅》所载,“宁玛”意即“古旧”,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古老的一个。宁玛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中形成的,它继承了从前弘期流传下来的密教思想以及相关仪轨,之所以被称为“古旧派”,是与后弘期发展起来的其他教派相区别。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前弘期”的印度人莲花生。图齐认为,西藏佛教从一开始就分为两派,一派偏爱汉地佛教(禅宗),而另一派偏爱印度佛教(密宗)。吐蕃前弘期的巴赛朗(教名益西望布,即天资智慧)曾往天竺(印度)邀请莲花生来吐蕃“降服仇视佛教的诸魔”,因此,莲花生最初的形象具有服妖降魔的巫士特征。但是,他“在吐蕃传播佛教的作用远没有晚期史料所赋予他的那样大”,仅仅到了吐蕃佛教的后弘期,莲花生的巫士形象才得以改善。因此,吐蕃宗教中关于莲花生的许多“假设的故事”形成了一部“以驱魔为基础的浪漫史诗”。十一世纪时被称为“大素尔”的封建主素尔波且(本名释迦迥乃)及父子三代系统地整理了宁玛派经典,并建立了邬巴垅寺,从此宁玛派形成为一个教派。十七世纪,在五世__的积极支持下,宁玛派在西藏得到一定发展,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六世班禅的一位兄弟沙玛尔巴为宁玛派活佛,他因勾结廓尔喀人,而使宁玛派在西藏被禁止转世,现在主要集中在四川甘孜地区、西藏山南地区以及不丹、尼泊尔等地。

因为宁玛派教理中有“男女同修”之说,因此错宗工巴寺大殿内墙壁的壁画中可以看到男女金刚拥抱交合的画面。大殿门前的台阶两侧也分别摆放着的男女生殖器官木雕,但做工粗陋。查阅宁玛派的相关资料中均会发现有精细的生殖器官石雕,这也成为该派寺院区别于其他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个明显标志。有人因此而认为:“生殖崇拜”是该教的一大特点。其实这只是因为宁玛派的高僧大德在修持过程中为达到某一种更高境界(或层次)而必需要经历的过程这一仪轨使然。虽然其中也含有远古“生殖崇拜”的遗留成份。宁玛派的基本教理与藏传佛教中其他教派有很大不同,“色情的象征控制了密教的修持,所以,女伴的存在变成了其仪轨的基本内容。”(图齐语)他们把密宗经典分为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三小类。在第二大类的“无上――瑜伽”中,“男女同修”是其基本的修持仪轨,也是其三种“灌顶”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在第二种灌顶中,女伴代替了喇嘛;在第三种灌顶中,热恋的拥抱中的喇嘛及女伴的神话代替了召神)。

在寺庙左侧有一棵“桃抱松”,一棵较大的桃树将一棵松树紧紧环抱在中间,桃为阴,松为阳,似在以自然界的这一奇特现象阐释着那幅“男女同修”的壁画所隐含的要义。宁玛派僧侣区别于其他教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头戴红色僧帽,因此俗称“红教”。内地许多不了解藏传佛教的人在很长时间里认为“__喇嘛属于红教,班禅大师属于黄教”,完全是错谬之极。这个问题在下一节中还要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在大殿后小岛一侧的地面,随着人们轻轻叩击,地下会发出阵阵空洞的徊响,如整个小岛无根无基,悬浮在水面上似的。沿环岛小路而行,头顶浓荫葱翠,脚下树根袒裸蟠结,五彩经幡交横斜逸,在阴郁中徒增点点亮色。立于小岛之上眺望,湖水波光敛艳,翡翠般由浅渐深,与远处的山色一淡一浓相得益彰。更远处,雪山与白云相连。浮桥、碧水、青山、雪峰、云朵、蓝天构成天地间巨大的画幅,令人陶醉,令人痴迷。

林芝地区山青水美,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不仅是巴松措,在嘎定沟、在柏树林、在尼洋河沿途……你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置身于内地的某个风景名胜之中了。

四,从英雄城到日喀测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哪里有条美丽的河。

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是藏族歌手韩红唱给他的家乡日喀则的。人人都知道珠穆朗玛峰,但知道珠穆朗玛峰就在日喀则境内的却并不多。日卡则位于西藏南部,藏语是“最好的庄园”,为西藏第二大城市(属县级市),虽然人口只有不到10万,但是作为班禅大师驻锡地的扎实伦布寺就坐落在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因此,来西藏一定是要到日喀则的。由于拉萨与日喀则相距6、7个小时的车程,因此我们又起了个大早,不待天色放亮就已经出发了。好在初进西藏,因为含氧量很低,晚上睡觉不是很踏实,但每次醒来却异常清醒,不像在内地,即使一直睡到大天亮,早晨起床时仍会觉得睡眼朦胧。

从西藏到日喀则要翻越海拔约5100米的冈巴拉山。在山口的高地上,与雅鲁藏布江一山之隔的羊卓雍措尽收眼底,那蓝如天空样的湖水似丝绸、似少女娇嫩的肌肤,安详在群山的怀抱之中。羊卓雍措也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意为“天鹅池”,湖面海拔达到4441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在它的远方便是海拔7200米的宁金抗沙峰。令人想不到的是,湖里繁衍的细鳞鱼、裂尻鱼和高原裸鲤等鱼类的储量竟然达到2、3亿公斤。穿过山口下行,一路欣赏者羊卓雍措的美景,云朵和草山投射在水中,分不清哪个是真,那个是影。在湖边,不时可以看到水鸽、斑头雁和鱼鹰悠闲地觅食,在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想,它们才是这高原圣湖真正的主人吧。

在浪卡子县用完午餐继续上路,山间云雾缭绕,车窗外的雪峰越来越近,拐过一个大弯,一座近在咫尺的雪峰立即唤醒了车箱里昏昏欲睡的人们,那便是卡若拉冰川了。距离公路仅仅2、3百米的卡若拉冰川高傲地挺立,峰顶如直抵天穹的白色尖锥,它脚下的白塔和彩色的经幡将它的身姿衬托得更加雄伟,人们无法抵御如此近距离的瑰丽冰川的美景,纷纷以它为背景拍照留念。

大巴车在公路上疾驰,两边满目的绿中黄色的油菜花点缀其间煞是好看,田野上牛羊悠闲地吃草,放牧的人们躺在草地上似在梦中。远远地,一座立于山岗之上的城堡映入眼帘,导游告诉大家:前面就是著名的英雄城――江孜。江孜,这个熟悉的名字让我立即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红河谷》。1904年,英帝国主义者调集3000多人在荣赫鹏上校的率领下进犯拉萨,在江孜遇到了莱丁色代本等人率领的藏军僧众的顽强抵抗。此时,晚清政府的驻藏大臣裕钢不仅龟缩不出,反而在给荣赫鹏的复信中称自己对西藏军民“开导无方”。荣赫鹏便以极其卑鄙的欺骗手段在藏军失去警觉的时候突然发起了残酷的打击,使战争变成一场血腥的大屠杀,1400多名藏军军官和士兵阵亡。但藏族军民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在江孜城以宗山城堡为依托进行顽强抵抗。藏军用手中的火绳枪和长矛大刀甚至石头与侵略者先进的快枪和火炮展开了几天几夜的殊死较量。最终,孤军奋战的藏军弹尽粮绝,除少部分退守白居寺,其余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江孜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粉碎了荣赫鹏等人“改变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的险恶企图,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悔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英勇的西藏军民为了捍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主权,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坚不可摧的意志筑起了一道反帝抗英的历史丰碑。就连侵略军头目荣赫鹏也不得不承认“西藏军民的英勇是无可争辩的”。

百年后的今天,我仰望着高高屹立的宗山城堡,似在仰望着一个历史的高度,那上边镌刻着英勇与无畏、苦难与荣光,镌刻着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镌刻着维护祖国统一的无限忠诚。

告别这座英雄的城市继续向西,我们来到了“最好的庄园”――日喀则。到达日喀则城西尼色日山脚下的扎实伦布寺虽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但这里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进入扎什伦布寺大门是一处可以容纳2000多人的广场,地面用石板铺成并划着各种符号和线条,每年由班禅大师主持的辩经法会就在这里进行。札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主寺,于明代正统年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弟子根敦朱巴创建,是后藏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它与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塔尔寺、拉卜楞寺一同被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格鲁派僧人头戴黄帽,因而俗称为“黄教“。上文说到有人以为”__喇嘛和班禅大师分属红教和黄教”,还有些人常常提出一个问题:“__和班禅哪一个地位更高?”,这都是由于不了解藏传佛教而造成的。在藏传佛教的“后弘期”由宗喀巴大师首先对原有的印度教教理、仪轨进行了大胆改革,创立了格鲁派(因头戴黄色僧帽,俗称“黄教”),“开始了改革派的历史”,使格鲁派在西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正如图齐所言:“试图粉碎被人认为是不可触犯的传说之模式的具有创造性的学者,即能够为思辩打开新的通道或者说是把一些新的教律强加给宗教团体者,这就是宗喀巴。”索南嘉措使阿勒坦汗的蒙古人皈依佛教后,设立了__喇嘛这一尊号,之前的更敦朱巴(宗喀巴弟子)和更敦嘉措分别被追认为一世、二世__喇嘛(索南嘉措为三世)。五世__喇嘛洛桑嘉措受清朝政府册封后,借助和硕特蒙古贵族的势力终至了吐蕃地区的内讧,重新恢复了政治上的统一。从此之后,西藏地区漫长的“政教合一”的体制更加完备。这一时期,在格鲁派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最高宗教领袖,这便是被清王朝驻藏地方首领固始汁赠予“班禅博克多”尊号的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宗喀巴另一弟子克珠杰·格勒巴桑被追认为一世班禅)。康熙帝后来册封第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是历代班禅正式称谓“班禅额尔德尼”的开始。班禅这一尊号来自梵语的“大班智达”,被认为是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在人间的托付者(或称之为“化身”),其主寺便是札什伦布。__喇嘛和班禅大师分别治理前藏、后藏地区,它们虽然同属于格鲁派,都受中央政府的册封和直接领导,但两者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更无有些人讹传的“师兄弟”关系。也许是因为前藏地区人口多、经济相对发达,也是整个西藏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造成了误读。

庞大的札什伦布寺外围是数量众多的僧舍(康村),据说有64个。这些僧舍按照居住来自不同的地方而命名,一般同一个地方前来札寺修习或游历的僧人居住在同一个院落,藏语称为“札康”或“康村”。扎寺的主体部分分为班禅拉丈、堪布会议(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和经学院。沿康村的石板路向左,首先看到的是强巴佛殿,藏语称“强巴康”,即弥勒佛殿。30多米高的殿堂建于1461年,一尊世界最大的镏金青铜强巴佛坐像占据了大殿内2/3,佛像高22米,连同莲花基座达到26米多,在逼仄的空间内你必须高高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强巴佛的尊容,无形中让人们在“佛”前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整座佛像镶嵌着30多颗钻石及近2000颗珍珠、琥珀、绿松石、天珠等珠宝,共用9年时间方才完成。强巴佛面容端庄、祥蔼、生动,佛像前酥油灯层层环绕,两边分别摆放着青稞等“吉祥八宝”,四周墙壁的红色背景上绘制了上千尊强巴佛金粉画像,每一尊神态姿势各不相同,反映了藏民族画工的高超技艺以及对佛的无限虔诚。

强巴佛殿东侧是十世班禅的灵塔殿,十世班禅额尔徳尼确吉坚赞圆寂于1989年,他继承了历代班禅爱国爱教的传统,是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曽位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在藏族民众中享有极高威望。大师生前曾说,他的本愿就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西藏进步、佛法兴隆、世界和平,并多次发誓要为此奋斗不息,“是世不成,转世再来”。大师圆寂后中国佛教界人士,尤其是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及广大信徒,通过各种方式祈祷、祝愿,希冀班禅大师英灵早日“幻化肉身,乘愿再来”。大殿内正中由中央专款修建的灵塔用黄金包裹,灵塔宝瓶位置的佛龛内安放着按照大师圆寂时的样子塑造的纯金坐像,而大师的法体则安葬在宝瓶内,面朝西方“香巴拉”极乐世界。仅从灵塔的型制、高度和镶嵌的各种珠宝的数量等与其他高僧大德灵塔的不同,便显示出十世班禅的崇高宗教地位和历史地位。

此外,扎寺还修建有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合葬灵塔。

当天恰逢十一世班禅提前从北京回到他在札寺的行宫,宫殿前后及屋顶上散布着担任安全保卫任务的防暴警察,我们只能在行宫的门前了解六世班禅修建行宫的故事。就在这时,风云突变,狂风夹带着细小的砂砾横扫而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十多分钟后也不见风势减弱,我们只得进入旁边的六世班禅灵塔殿。从灵塔殿出来,风势依旧,但我们都不想因为天气原因而使这次参观半途而废,于是顶着狂风继续前往措钦大殿。这是扎寺中最大的建筑,也是一出复合式建筑,前部的大经堂地上一排排放置着喇嘛们念经打坐的鞋子和袈裟,经堂后面分别有释家牟尼殿、度母(卓玛)殿和强巴佛殿,据说在释家牟尼殿内5米高的铜像体内有释家牟尼的舍利和宗喀巴的头发。大殿前讲经场有回廊围绕,回廊的墙上不例外地绘制着几千尊佛像。这里不仅是班禅大师讲经说法的地方,还是举行重要法事活动和节庆活动的场所。当天就遇到僧侣正在准备一场加持开光活动,但因天色渐晚,而狂风黄沙仍无去意,我们最终无缘亲见。

后记

西藏,一个古老而圣洁的地方,雪山、圣湖、草甸、险峰;寺庙、金顶、袈裟、经幡;天与地的恢弘、人与自然的和谐;淳朴的民风、深厚的藏文化……注定对每一个人都充满诱惑,又使多少人流连忘返。西藏,总是与神秘连在一起;总是与庄严与肃穆连在一起;总是与凝视与仰望连在一起。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是离众神最近的地方;这里也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吗?我不是一名朝圣者。但是,面对西藏,我却一次次禁不住泪满眼眶。

西藏,是异乡,也是故土。在这里,我们都是人类的原初之子。面对西藏,似有一些什么东西正远离我们远去,又有什么东西正在向我们走来。

西藏啊,我以一种朝圣般的虔诚一步步靠近你,仿佛一枝小小的草芽怯怯地体悟你宽厚胸膛的温暖,也感知着你的苍茫与深邃、辽远与醇厚、宁静与孤独。那远比阳光更加耀眼的金顶直刺我追寻的眸子,灼烤着我激荡的内心,西藏,我情愿做你额顶的一片云,我情愿做你肩头的一缕风,我情愿做你怀中的一粒沙,我情愿做你山巅风口上雪浸霜蚀的一枚玛尼石……

补记:

前一日在日喀则领略了在西藏也不多见的狂风黄沙,第二天回到拉萨的当晚又迎来一场持续一整夜的大雨,直到我们离开的那天早晨仍不见停歇,宾馆的服务员说,这样长时间的雨在拉萨是少见的,同行的人们庆幸自己在这场雨前结束了全部的行程,而我望着窗外宁愿相信只是一场神雨,它是在濯洗我们昨日的风尘,让我们怀揣一刻洁净的灵魂继续接下的人生旅途。

看过“写西藏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西藏感悟散文

2.关于拉萨的散文

3.有关藏族的节日风俗作文4篇

4.历年西藏中考作文范文5篇

5.布达拉宫散文

141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