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高三冲刺60天文章

高三冲刺60天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高三冲刺60天文章

  高三最后60天要有所作为,最关键的是心理,其次才是方法。要有适当的紧张度,但更要有一颗平常心........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冲刺60天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冲刺60天文章:高三最后60天冲刺策略

  高三如战场,你选择怎样应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

  高三冲刺,年级第一名、第一百名和最后一名,谁不是怀揣着自己的作战部署呢?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制定战略,不妨在这篇文章里找准位置,坐在不同的阵营中一起向高考冲刺。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案例一 “踏实”型尖子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刚刚考上清华大学的肇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一直发挥很稳定。在复习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心挑选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很有价值。”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爱琢磨的他从进入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届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案例二 “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张子涵考上复旦大学,老师和家长都不感到惊讶,不只是因为她的成绩向来排在文科班前五名,还由于她在复习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能动性。张子涵所在的高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在这里,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Top”的学生。但从客观条件来说,县重点高中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比不上地区重点高中,更不要谈省级重点高中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在学校里得到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多的关注。根据文科生考试的特点,她给自己找到的方法是“联想式系统复习”。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子涵自幼在父母的培养下,文史功底扎实。“文科生的学习是比较强调积累和领悟的,所以我和个别同学能比大家走得快,也是正常的。”升到高三后,她发现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她来说节奏太慢,课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于是,她额外给自己提出“系统复习”的要求,主要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动手梳理了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几科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从大格局上作了整体的把握,以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在高三上期期末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张子涵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内容,“一联想就是一大片。”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能力。

  【名师支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太“浅”了。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听讲”的意义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中等生:在被忽视中实现自我突围

  案例一 期待突破

  “我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里很没话题——在我们学校,中等生基本上都能考个二本,一本挺难的。上大学容易,要进名校却机会渺茫。我们属于被忽视的那一拨人。”卢俊升是师院附中的学生,才上高三。在学校里做个“不上不下”的中等生,卢俊升觉得有些“没劲”:“老师肯定盯着尖子生多一点,都想多几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这种牛校。另外,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得到的注意也比我们多一点,怕他们泄气呗。”卢俊升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进重点,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握,“你说,要是我去找老师谈,他会不会用心帮我分析?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谈到未来一年的复习冲刺,卢俊升打算以老师的授课和复习进度为准。他是这样分析的:自己本身没有很强的挑战难题的能力,基础知识过关,但不是特别扎实,还是跟随老师好。“都说高考时,难题只占总题量的20%。突破中等题,拿好中等题的分数,保证考个过得去的大学吧。”卢俊升的目标很谨慎,但他表示特别渴望能有机会和老师沟通,想知道老师怎么看中等生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我自己当然要努力的,一旦老师肯定我的后劲,多告诉我一些突破自己的方法,我肯定会更努力。”

  案例二 “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吴章辉拿到厦门大学的通知书后,他的父母特意把家教老师请到家里小聚庆祝。对于这个让父母有些意外的好成绩,吴章辉自己并不觉得惊异,他认为这是由合适的计划带来的必然结果。“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吴章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尴尬”——忽略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回顾刚结束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激励自己,树立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中等生在班级里容易感觉什么都很“平”,备考的心态没有起伏,平淡无奇,默认了自己相对被忽视的境地。吴章辉觉得,这是中等生复习最大的瓶颈。“中等生也可以培养好的状态,你就想,我把基础巩固了,分数就有了保证。在这个基础上重点突破,增加自己的得分点,可守可攻,一旦攻出去赢了,自己就赚了。”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同时,吴章辉还有自己的独特一招: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然后加强优势,争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争取拉高到一定程度。”例如,吴章辉“最不保险”的作文部分,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吴章辉就请父母为自己找了一个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每周一次补习,分析自己写过的作文,系统地强化训练。“以前写作文经常离题,只得十几分,半年多以后慢慢提到中等偏上的分数。”高考时,作文果然没有拖他的后腿。

  【名师支招】

  面对着几十名学生,高三任课老师纵然想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进展,也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层的学生相对容易被“忽视”。这对于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注意,也渴望得到老师帮助的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缺乏强烈的突破精神,比如寻找学习方法时的困惑等等。我们给中等生的建议是,要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在复习过程中,中等生可以适当向家庭寻求帮助,让父母起到激励和配合的作用,共同来寻求突破。

  后进生:态度决定你的一切

  案例一 学习兴趣在于培养

  “我的成绩太差了,现在对我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考上一个好点的专科学校。”周正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其实很在乎高考,也在乎高三复习,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高三冲刺复习直接决定后进生能否“脱后而优”,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谁不想牢牢抓住呢?周正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的参考书、习题集,可就是不见起色。他也专门找老师谈过几次心,老师给他的建议是:精选精练,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足球,米卢倡导快乐足球,坚信“态度决定一切!”周正现在对于高考,也是这种心态。“我现在就是按别人介绍的学习经验,经常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我知道,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案例二 放弃高难题目

  余婷婷不喜欢她的班主任老师,总觉得老师歧视她,“老师经常说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也是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还不如不考。哼,我就是不让她称心如意,我偏要考。再说,我还想继续读书呢。”不喜欢老师的她,听课积极性比起其他同学来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不过她暗暗制定了一套自学计划,还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余婷婷最近在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各科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和重点。根据考纲,她准备在复习中有所舍弃,那些比较难的部分,她要暂时搁在一边,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她的口号是,把能拿到的分全部拿到,不能拿到的,不去奢望。“反正我的水平有限,我想考取的,也不过是很普通的学校,那些难题,就留给尖子生去解答吧!”

  【名师支招】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两军对垒,勇者胜”。这里的勇,不是鲁莽,是自信、勇敢。学习,就是人和知识的对垒,你怕了,败下阵来了,知识就不会向你称臣。高考,与其说是和其他考生对垒,不如说是和知识对垒,和自己对垒。而对垒中,完胜的最首要条件就是自信。然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假设你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对生活悲观失望,那等待你的将是什么呢?不用说,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黑暗的世界。所以,现在从改变态度开始,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控能力,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愉悦、积极、稳定的良好情绪中。平时课堂内外学习讨论,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丢掉所谓的“面子”,虚心求学,争取更多地动脑、动口、动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记住,高考中最美的弧线不是优等生们划出的,而是你们!

  偏科生:各科复习讲究均衡

  案例一 “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李强在他们班里有“理科小王子”之称,同时,他还有个绰号叫“英语小跛子”,足见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生。他愤愤地说:“这完全是智商问题,做数学物理,我就是有兴趣、有动力去探究问题。但是要我背单词、练听力,我再怎么强迫自己,也效果不大。最害怕的是英语老师的提问,因为我总回答不正确。”李强认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偏科的情况,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那些怎么学也学不好的科目,干脆别学。他最认同的是韩寒的一句话:“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全面的平庸。”可牢骚归牢骚,高考可是不能马虎的,英语也是无法忽视的。李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可是全国重点,要是英语成绩差了,怎么考得上?

  因此,进入高三后,李强请了一个英语家教,是外国语学校的大学生,每周来给他补习两次英语。家教老师为他制定的复习计划是:每次补习只抓两个知识点。要求李强在补习之前把自己从前与之相关的错题找出来,再好好想想,为什么错?现在做这题目还会不会出错?用老师的话说,这叫“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案例二 一科也不能少

  “我本来都打算放弃数学了,我想的是,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再多花时间去复习数学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说了,还不见得有用处呢。可就在我决心放弃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好像看出来了,他专门把我抓到办公室去‘批’了一顿,让我很受感动。”秦嘉嘉现在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回想起自己的高三,可谓感慨万千。她是个文科生,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二下期开始,一直在及格线徘徊。就在高三上期,她认定了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想要放弃数学,把时间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就在这时候,她的数学老师找上门来。老师说,他认为秦嘉嘉是个很聪明、很有潜力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那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放弃数学,要想考上好大学,一定要各科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建议她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题型,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一边做一边想,解答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些题型里呢?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强……秦嘉嘉按老师教的去做,果然很有成效。她现在已经把数学老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了,还时常写信向老师汇报大学生活呢。

  【名师支招】

  对于偏科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弱科目的恐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人说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少同学天天盯着这块“短板”惶惶不可终日。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我们手头的优势科目并不会像木桶里的“长板”那样没有作为,他们也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偏科生连原有的阵地都失去了,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巩固阵地的同时,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倘若理科强文科弱,那么可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再大量操练,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语法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提高这种长线科目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那么在冲刺阶段更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题型,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从对知识“点”、“线”的巩固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脚乱、心惊胆战。

  高三冲刺60天文章:如何面对高三冲刺的最后60天

  亲爱的同学们: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是一个触摸梦想的季节。高三已走过大半时间,辛苦与疲惫,寂寞与泪水,无措与失落,当经过一轮轮打击,从自信坚持到疑惑脆弱,心力和体力都在透支……

  最后60天,我们该如何面对?最后60天,可以有什么作为?

  我送你们二十四个字:竭尽全力,用心坚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准确熟练,拥抱成功。

  1、 竭尽全力用心坚持

  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才能帮助你更好地树立自信心。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把你打败,除非你自己。

  如果你没有自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那你肯定会一事无成。

  那么,怎样树立自信心?

  首先,最根本的是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把各科内容分解到每一天,认真地去完成.

  另外,特别要注意高考前几天应多看书少练题。看书只是巩固已有的知识,容易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题目如果太难,自己作不出来,一方面会挫伤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耽误许多时间,使该复习的知识来不及复习。特别是最后两天,最多只是翻翻书,看看常识和公式,做几个简单的题,千万不要死抠难题,使得心情过分紧张,精神疲劳,影响考试。

  其次,清点你的积极因素。

  有的同学讲:我一无所长,没有可自信的地方。总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复习的好,做题比自己快,记得也比自己好,自己的状态糟糕透了。其实每个人在复习中都会有不好的时候,重要的是尽快调整,不要把别人看得过高,而把自己看得过低。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这时就应该有点阿Q精神,多找找自己的优点。具体措施:

  列出自己的各种积极因素,每天站在镜子面前、清清嗓子、富有表情地大声朗读。如:

  我的字写的很漂亮;

  我看重自己;

  我做完试题有认真检查的习惯;

  我的复习计划大部分都能完成;

  我的计算速度特别快;

  我今天比昨天多记了一个问题;

  ……

  第三,暗示自己能够考好,确定“相信我自己”的信念。

  积极的暗示可以增强必胜的信心。具体方法是:

  (1)过门的艺术. 从今天起,每经过一个门,比如教室的门、公共汽车的门、校门、厨房门、卧室门等都对自己说:我一定能高考过关,就像过门一样轻松如意!

  (2)60秒自豪法。每天花60秒的时间,以演讲的形式简洁地描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以及自己应达到的成功目标或每天复习的成功之处。

  (3)每天睡觉前用缓慢的速度反复暗示自己: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我有考好的信心和勇气。我现在开始想睡了,好好休息,才有精力参加复习和考试,明天醒来一定精力充沛、信心倍增……

  树立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尤其重要。自信心的丧失,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当考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时,自信心就发生了动摇;有的同学由于基础差,考试总是排名在后,一次一次的失利导致了自信心的丧失;有的同学由于个别学科学不好,通过努力一时又没有明显的效果,由此就对某一学科丧失了信心;还有的同学可能压力过大,一时乱了方寸失去了信心。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都是有等差的,第一总是只有一个,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去不了北大清华,可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我们考不上一本,但还有二本。

  不要眼睛总盯着第一看,要清醒地反思自己的现状,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道理谁都懂,现在最怕的就是惶惑动摇。只要竭尽全力,用心坚持,就能笑拥6月的幸福。

  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的斗志

  革命前辈徐特立四十多岁学法文时,曾用“日学一字,五年为成”作为座右铭。在这种动力的支持下,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三年就掌握了法文基础。青年时代毛泽东有一句座右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晚道,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是名人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奋斗目标,重新刷新自己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在冲刺高考中不断进步。你身后墙上就有你思想的火花。记住:你洒下的汗水、你跑过的路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

  同学们可经参照一下原2004级阳光班伍根同学的《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与众不同》一文。

  2、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高考要有一个战略思考。高考是各学科的总体仗,有强势学科固然好,但也最怕出现弱势学科。因此,保障学科均衡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有些同学对弱势学科总是心存畏惧心理,结果越是担心越学不好。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弱势学科上升的空间大,通过努力见效快,这样就会化劣势为优势。再者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战略思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分出优劣高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清华,因此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我应该会,什么样的问题我不需要会,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有舍才会有得。

  比如说语文学科的名句默写,这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我们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把分拿来。而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题,是否就应该考虑少花费时间。其它学科我想也是如此。

  如果遵循百分之八十的策略,舍去百分之二十,学习任务减轻了,也避免了徒劳无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把我们应该会的知识学得更好。把那些硬骨头留给拼北大清华的同学去啃好了。

  3、梳理整合查缺补漏

  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考前两个月,各学科都进入综合训练。我们要反思,学科知识是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此,我们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整合。某一学科涉及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之下又涉及哪些小问题,之间又存在哪些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学科知识作形而上的思考。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学会跳出来,方能识得所学知识的真面目。

  我们要研究考题,懂得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有些同学总是机械地做题,一套又一套,可是又总不见提高,原因可能就是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在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要提升到研究题的境界。要对所学知识所做题进行类化,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最后阶段的查缺补漏是必要的。无论哪个阶段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较”。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

  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尤其是文综科目,看看课本的目录,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努力加强。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把历次月考试卷拿出来,整理整理,看相同题次的题,看自己的经验教训。印象会很深刻,也会大有收获。

  近一步强化学习意识

  再强调一遍:“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最后的60天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

  ① 拒绝急躁,学会清醒。花费一个小时,坐下来,将高中三年的书籍一本一本地清点出来,看到底有多少本,然后逐一分类,明确高考所考模块教材,并形成一个总的印象。

  ② 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最后二个月是知识点、信息点、应考方法全方位奔向你的时候,课堂不认真就无法牢牢把握住复习的主动权。

  ③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要平实而不要花巧。重视“周考”、“月考”以及平时各种模拟考试。从何时上厕所开始训练,否则有些同学进考场半小时就有问题。把平时的训练场当做战场,你的意志、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在测试中有意识地按照“四审”(审题干、审题意、审题注、审题分)和“四字审题法”(读、划、联、挖)训练自己,训练考试常规——卷面书写、学科语言的运用等,确保零失误,将分控制到最小值直到趋于0分;做好每次考试后的总结反思,建立并用好错题本、纠错本、随记本。

  ④ 珍惜时间。剩余的日子,还有很多机遇掌握在你手中,还有很多奇迹等待你去创造,泰戈尔说过“错过太阳的时候,你在哭泣;可是当你哭泣的时候,你又错过了星星。”因此,对自己的时间应该像守财奴一样,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更不要拖延。把握现在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如何克服高考复习10种弊病

  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成绩提高的弊病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大家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纠正,才能轻装迎战高考,从而取得不断的进步。下面列举十种常见症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弊病1:喜欢钻研偏难怪题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不考偏难、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一个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口诀: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难题,针对训练、重点专练。

  弊病2: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表现:许多同学漫无目的的做题,做得都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解药: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础题,还有注意一些规范的表述。

  口诀:回归基础、精选练习、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弊病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表现: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难有头绪,各知识之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那些地方自己没有学好,心中无数。

  解药:第一轮复习以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那些有难度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口诀:梳理知识、形成线索、串联线索、形成网络。

  弊病4:不注重抓住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解药:当基础知识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是一方面抓住重点学科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终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各个知识的板块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掌握,高质量的训练好一些相关的题目,不贪多、只求精。

  口诀:合理取舍、深化重点、追踪热点,有的放矢。

  弊病5: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解药:首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个境界:

  看书的第一境界就是“记”,记住那些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

  看书的第二境界是“联”,就是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

  看书的第三境界是“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

  解题的第一境界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解题的第二境界是“思”;就是解题以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解题的第三境界是“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这种境界,看书时候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时的情形,做好配套练习,做题时候多想书本和知识联系,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口诀:学会看书、提升境界、有效解题、改进方法。

  弊病6:不善于总结归纳

  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结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面就广了,题型练得多了,方法就多了,居然还有一些高三老师也一直这样认为。其实题海茫茫能做得完吗?

  解药: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和归纳一些知识系统,也要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重要解题思路,并总结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口诀:由表及里、总结得失、总结方法、举一反三。

  弊病7:学习计划不合理

  表现:有些同学糊里糊涂的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把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这时候新任务就来了,导致自己无所适从。

  解药: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内学习的大体安排。其二是短期计划,常常为天计划,可以具体设计自己的时间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制定好以后严格执行。并使自己过得充实起来。第三是整体的计划,包括成绩的分数,名次等,这样使自己永远会有目标。

  口诀:分段计划、科学有序、保证落实、严格执行。

  弊病8:根据个人喜好下功夫

  表现:许多学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只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只对某个老师所教的课感兴趣。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或者对自己不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漫不关心,导致成绩无法提高、学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解药:要想提高总分,应在弱势学科和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功夫。

  口诀:优势学科、稳步提高、弱势学科、强行入轨。

  弊病9:纠错屡犯,成绩难以提高

  表现:有些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的习惯,所以没有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一味的认为自己没有记住。

  解药:在纠错过程中,既要总结错误原因,更要分析其原因,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同时,要抓住典型对正确解题进行分析,对答案进行检验。事实证明,练习是实践,分析是升华,只做不分析,练习往往走过场。要分析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等。

  口诀:分析错题、追根求源、反思错题、塞翁失马。

  弊病10: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表现:高考当前,有的学生因为过度紧张导致状态不佳,甚至病倒。

  解药:考前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过度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二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过度劳累,这些方面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以后再做总结。

  口诀:调整心态、保持平衡、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合理饮居、一张一弛。

  4、调整作息学习习惯

  习惯是各个方面的,但对高考来说,尤其是两个月的时间内,希望同学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加以调整。

  首先是作息习惯。学习最主要的阵地应该在课堂,课下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的同学拼时间,常常开夜车,有的甚至熬到后半夜一两点钟,结果导致生物钟紊乱,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课上听不好课,课下再去补。恶性循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来说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一种做法。因此,在最后的学习阶段一定要调整好作息时间,晚上不要睡得太迟,上课保证精力充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保障考试的正常发挥。

  第二是学习习惯,主要涉及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这是保证学科均衡发展的条件之一。要注意培养解题的规范性,确保会的题目不失分。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重视,丢的分数不仅很多,也更可惜。如果不信,当考完一次试以后看一看就明白了。

  此外还要注意运动及饮食习惯的培养。高三最后阶段,体能消耗很大,因此要格外重视体育锻炼,争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慢跑,或其它体育锻炼,但避免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同时要加强营养,合理饮食。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保重身体最重要。

  加强营养并不是说整天大鱼大肉,荤菜素菜合理搭配,最好不要相信什么营养液、补脑液之类,一日三餐按时吃好饭最关键。睡眠好,身体棒,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总之,最后60天要有所作为,最关键的是心理,其次才是方法。要有适当的紧张度,但更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是距高考只有60天,而是离成功只要60天。

  同学们,离高考还有60天,60天能做什么?60天的奋斗能使你从二本上升到一本,60天的奋斗能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60天的奋斗能发生一个谁都意料不到的奇迹;60天的奋斗能使自己的命运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我们也许已经吃了很多苦,已经完成了播种、灌溉、除草的任务,到了收获的季节,高考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更应该带着从容的微笑,去迎接志在必得的胜利,让我们全力以赴,携手并进,抓紧60天,奋战60天,始终坚信6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有理想、有良心、能担当大任的热血青年!

  恩施高中2007级(1)班

  高三冲刺60天文章:名师支招考前60天应该做点啥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是一个触摸梦想的季节。高三已走过大半时间,辛苦与疲惫,寂寞与泪水,无措与失落,当经过一轮轮打击,从自信坚持到疑惑脆弱,心力和体力都在透支……

  最后60天,考生该如何面对?最后60天,可以有什么作为?厦门集美中学高三年段段长冯德林老师想要告诉你的是:竭尽全力,用心坚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拥抱成功。

  名师档案

  冯德林 厦门集美中学高三年段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竭尽全力用心坚持

  树立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尤其重要。自信心的丧失,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当考试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时,自信心就发生了动摇;有的同学由于基础差,考试总是排名在后,一次一次的失利导致了自信心的丧失;有的同学由于个别学科学不好,通过努力一时又没有明显的效果,由此就对某一学科丧失了信心;还有的同学可能压力过大,一时乱了方寸失去了信心。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都是有等差的,第一总是只有一个,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去不了北大清华,可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我们考不上本一,但还有本二、本三;即使本三考不上,还有高职。

  不要眼睛总盯着第一看,要清醒地反思自己的现状,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道理谁都懂,现在最怕的就是惶惑动摇。只要竭尽全力,用心坚持,就能笑拥6月的幸福。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高考要有一个战略思考。高考是各学科的总体仗,有强势学科固然好,但也最怕出现弱势学科。因此,保障学科均衡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有些同学对弱势学科总是心存畏惧心理,结果越是担心越学不好。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弱势学科上升的空间大,通过努力见效快,这样就会化劣势为优势。再者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战略思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分出优劣高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清华,因此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我应该会,什么样的问题我不需要会,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有舍才会有得。

  比如说语文学科的名句默写,这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我们就应该不折不扣地把分拿来。而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题,是否就应该考虑少花费时间。其它学科我想也是如此。

  如果遵循百分之八十的策略,舍去百分之二十,学习任务减轻了,也避免了徒劳无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把我们应该会的知识学得更好。把那些硬骨头留给拼北大清华的同学去啃好了。

  梳理整合查缺补漏

  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考前两个月,各学科都进入综合训练。我们要反思,学科知识是否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此,我们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整合。某一学科涉及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之下又涉及哪些小问题,之间又存在哪些联系,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学科知识作形而上的思考。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学会跳出来,方能识得所学知识的真面目。

  我们要研究考题,懂得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有些同学总是机械地做题,一套又一套,可是又总不见提高,原因可能就是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在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要提升到研究题的境界。要对所学知识所做题进行类化,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最后阶段的查缺补漏是必要的。无论哪个阶段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 “分毫必较”。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

  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尤其是文综科目,看看课本的目录,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努力加强。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把历次月考试卷拿出来,整理整理,看相同题次的题,看自己的经验教训。印象会很深刻,也会大有收获。

  调整作息学习习惯

  习惯是各个方面的,但对高考来说,尤其是两个月的时间内,希望同学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加以调整。

  首先是作息习惯。学习最主要的阵地应该在课堂,课下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的同学拼时间,常常开夜车,有的甚至熬到后半夜一两点钟,结果导致生物钟紊乱,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课上听不好课,课下再去补。恶性循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来说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一种做法。因此,在最后的学习阶段一定要调整好作息时间,晚上不要睡得太迟,上课保证精力充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保障考试的正常发挥。

  第二是学习习惯,主要涉及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这是保证学科均衡发展的条件之一。要注意培养解题的规范性,确保会的题目不失分。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重视,丢的分数不仅很多,也更可惜。如果不信,当考完一次试以后看一看就明白了。

  此外还要注意运动及饮食习惯的培养。高三最后阶段,体能消耗很大,因此要格外重视体育锻炼,争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慢跑,或其它体育锻炼,但避免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同时要加强营养,合理饮食。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保重身体最重要。

  加强营养并不是说整天大鱼大肉,荤菜素菜合理搭配,最好不要相信什么营养液、补脑液之类,一日三餐按时吃好饭最关键。睡眠好,身体棒,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总之,最后60天要有所作为,最关键的是心理,其次才是方法。要有适当的紧张度,但更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是距高考只有60天,而是离成功只要60天。

  
看过“高三冲刺60天文章”的人还看了:

1.高考60天冲刺演讲稿

2.高考60天冲刺演讲稿

3.高三冲刺励志文章

4.关于高三冲刺的励志文章

5.高三冲刺的励志文章

109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