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数学小文章

数学小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数学小文章

  其实数学课可以很有趣的,数学开放题让学生悟出了生活的哲理.........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小文章:小议数学

  明亮耀眼的阳光一束束洒在闪射着琉璃光的玻璃上,经反射照出一个个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吧,那么这题就是角AOB等于角DOC啦吧,那么接下来怎么样呢……

  老赵依然孜孜不倦地挥舞着明黄色的大三角板,用雪白的粉笔在黑板,噢不,是我们幼小的心灵上滑出一道道笔直的线段,在前几天新安装的黑板上留下一道道“思想的痕迹”,同时,也在我们心上狠狠刻下一道道淌着血的伤口。

  数学依然是我们最为头痛,应该是更为厌恶的科目了,一个个代数,一个个全等三角形,一个个函数,不知疲倦地从一张卷子上蹦到另一张卷子上,呼哧呼哧地消灭着脑细胞,新细胞刚长成还没见到AGG时便被扼杀在铺天盖地的空白卷子中了,被埋得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到底怎么办呀,这该死的烂题,不就是证这俩长得跟亲姐妹似的三角形全等么,一看就出来了,有必要搞什么AAS么。嗯……已经具备俩条件了,还有一角死哪去了!看吧看吧,仔细的看,老赵说的好:证不出来的时候就一直盯着它看,看啊看就看出来了!我信他个邪了我!

  现在电视上都说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修专业有大多数是跟以后工作无关的。就是说,不管现在函数几何学得再好日后也得去洗洗碗拖拖地,好点的就是在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里做个不知名的小打字员,整天打打字喝喝廉价的咖啡乘经理不在登登QQ聊聊天罢了,一不小心被发现了还得扣扣工资顺带炒炒鱿鱼。想着万恶的未来现在还得苦逼地做题。

  老赵啊,我说你都讲了一节课了,一题还没讲完么,就算你兴趣正浓甩着口水,也不要一不小心把手里的甩出去,后面的苦逼同学可遭了秧。还有啊,我神游去会了半天的周公都听得见窗外响得震天的下课铃,你是肿么了?这是早自习啊,我可怜的肚子都唱了半天了。

  算了吧,这种烂题我可没兴趣,还是趁老赵讲课的空隙去短暂的会会周公吧,旁边的童鞋啊,吃饭时叫我一声。翻翻身,铺好卷子,周公我来啦。

  阳光充沛地洒进破烂的教室,挥跑了每个角落的阴暗,可还有中国几千万的阴暗没有阳光来照耀呢。在阳光灿烂的今天,抱怨仍是抱怨,悲催的我们还得苦逼的做题。

  数学小文章:当文学碰上数学

  对数学的赞美:

  数学知识是最纯粹的逻辑思维活动,以及最高级智能活力美学体现。——普林舍姆

  没有哪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地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卡罗斯

  数学是规律和理论的裁判和主宰者。——本杰明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

  对文学的歌颂:

  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别林斯基)

  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

  眼底江山皆净域,毫端兰竹见灵魂(近代?许乃钊)

  ……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叙述到这里,你希望下面有一个数学的继续,还是愿意得到一个文学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数学和文学都将在这里碰上了。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

  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前台侍者的房间最后被腾出来了。

  文学的故事是这样继续的。

  好了,我们回到侍者说“让我来想想办法”的地方。这个文学的侍者理应更富人性和爱心,他当然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启发:事情都是从一个富有同情心、满怀仁爱的侍者的智慧头脑开始:“让我来想想办法……”进入数学的领域,需要的一定是严密的逻辑,合理的推论及精确的求证;来到文学的天地,凭借的却是美好的人性,动人的情节和意外而圆满的结局。但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结局都很神奇——爱加上智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数学小文章: 享受美丽的数学课堂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曾经非常羡慕语文老师丰富的拥有:能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名篇,产生心灵的共鸣。语文课堂,师生在文学的享受中,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境界……

  从教几年来,我常常思考:数学课上,我以什么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我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得到什么?数学教学究竟该做什么?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概念、性质、法则?还是教会学生做习题,去应付考试?不!数学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语言,数学蕴涵着人类文化的美。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给孩子的数学应该是那些孩子利用自己的个体经验能够学习的数学,我们与孩子一起营造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成、洋溢生活气息、呈现灵动色彩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美丽的。

  一、数学课堂应充盈生命活力。

  课堂是一面镜子,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反映了他的教学思想。充盈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人为本 的课堂。尊重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 起点,人受到尊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尊严的权利”就会伴随产生责任感,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听过一节“百分数意义与写法”的教学,很有触动。课前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找百分数,课堂上,就有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有学生感兴趣的足球赛里的百分数的探讨,有某种药品的疗效和经济增长率的感想等,这些丰富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充分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又在开放的策略中,展现学生奔放的思维。有一学生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演绎了一段教学小品呢。教学一旦唤醒了学生的主体生命意识,课堂便呈现勃勃生机。潜能的开发、精神的觉醒、内心的敞亮是独特个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课堂上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视界的融合,体验的共享与心灵的共鸣,这样的课堂也使师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二、数学课堂应促进智慧生成。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全部教育的智慧。”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在于创设开放的情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在课堂,让新奇、独特的思维打开创造的心门,让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在课堂上驰骋。教师最重要的是认真的倾听,适时的点拨,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材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的智慧就闪耀在主体的创造中:当我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启发学生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在合作中,不仅仅把圆转化成了例题中的长方形,还转化成三角形、梯形等。又如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学生竟找到了六、七种解题方法,我惊叹于学生奇妙的思考,与学生品味着探索的乐趣,享受甘甜的收获,也一起生长智慧。

  三、数学课堂应洋溢生活气息。

  数学只有契合学生的经验系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富有挑战性的。溢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数学知识与生活的链接更让数学学习有了实际意义。如:结合统计图、表的教学,在学生春游之前,我让学生统计人数、预算车辆,并制成统计图、表,然后设计合理的租车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用生活问题激活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巧用于课堂,生动的生活数学事例活用于课堂,数学课堂 有了生活之水的滋润,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

  四、数学课堂应充满灵动色彩。

  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包含有猜想、错误与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数学教学是活的、动态的、可能有错的数学活动结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结果。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这些知识发现出来。数学课堂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浓缩的经历当初人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老师的教案只是课堂的预设,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思维主体,有着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 属于自己的发现。教师在营造的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的课堂气氛中,让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把一次次的再创造演绎得多姿 多彩。教师应把这些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挖掘出来,使课堂在预设 中生成,在动态生成中幻化出灵动的美。

  听过不少成功的数学课,也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着。我渐渐喜欢数学课堂,虽然不如语文课堂那么感性,但学生在倾听中产生的灵性,在思考中展现的智慧,在体验中生成的情感,在相互尊重中绽放的灿烂的生命之花,无不让我欣喜和感动。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体验互动,享受美丽的数学课堂吧!

  “文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打开数学教科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例题,一道道练习题,虽然也有色彩鲜艳的插图,但却是“冰冷的美丽”。如果教师只是教教材,由例题讲解—练习—再讲解,那么数学课堂就成了解题教学,学生也会对数学产生枯燥与厌倦之感,这与高质量的课堂生活相去甚远。《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总目标中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可见,突出数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是新课程的主流。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死”知识激活,教给学生“活”知识, 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一、补充生活背景,激活数学课堂。

  1.谱写新知教学的前奏。数学教材内容比较抽象,语言精练,概括性较高。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适当扩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周围的生活世界中。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课前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有目的的思考。在课堂上不仅举出了很多例子,而且把找到的圆形物体带到了课堂上,有硬币、手表、赛车的车轮。学生还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比较多。我便问:“你们猜猜看,为什么许多东西要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想出许多理由:“人们喜欢圆形,它看起来很美。”“圆形的东西便于滚动。”“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为什么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呢?”于是,我和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流淌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喜悦之情。又如:学习圆的周长,多媒体出示学生沿圆形操场跑步的情景,让学生明确周长是指什么?怎样求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立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

  2.引入社会生活中的时事。将社会生活中的时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感受时代脉搏的同时,学会数学知识。“如果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田地就开阔了,儿童们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国前进的巨大步伐。”①例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教者结合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用多媒体出示“神州5号”的图片,并用激动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我国首次航天载人实验成功了!”孩子们与老师一起高兴、激动,感受科技的力量。老师接着问:“看到‘神州5号’,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出了许多想法,真是好极了。“神州5号,你真棒!”“神州5号,你成功了。我要好好学习,也要像你一样。”“长大后,我要坐上神州6号。”随后,多媒体又出示“神州5号”不同部位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以此导入新课 。可见,课堂教学是没有边界的,数学课也可以像语文课一样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表达。科技发展的现实是振奋人心的,更使课堂增添了一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祖国如此辽阔,世界如此博大,宇宙如此神秘,各种新闻时事层出不穷,教师要善于捕捉其中蕴涵的数学信息,载入课堂,使课堂成为生动的生活磁场。

  二、巧用生活经验,活化数学文本。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瞄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化“冰冷”为“火热”,化呆板为生动,使学生体验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是那么有趣和有用。

  1.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牙签、火柴、硬纸条等,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长边。有的学生量出5根半火柴长,有的量出的是3根牙签长,有的量出2个硬纸条的长。教者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刚刚测量的经验,发现这些材料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看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尺子,这是在生活中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习的愿望。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又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创设购物情境,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购物经验,让学生体验小数加减法题的生成。

  2.对教材内容进行“编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现行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有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可以适当进行改编、重组、删减、增补。如有这样一道例题: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人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对修路不熟悉,不能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我把它改成:两个同学要完成60朵小红花的制作,小军单独做10天完成,小丽单独做15天完成,如果两人一起做,几天能完成?出示此题后,可配上图,让学生形象的感知、理解。然后把“60朵”这个条件去掉再解答,学生很快理解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生活中熟悉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建立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意。

  3.把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师在讲解新教材时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就能使理论和实际接近起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利于他们在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② 教师如果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难找到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和感悟出一定的思想方法的实例 。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用同学们熟悉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问题:算一算,早上3个,晚上4个,共吃几个?早上4个,晚上3个,共吃几个?学生发现:3+4=7,4+3=7,3+4=4+3。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有那些交换的例子?学生马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交换。比如:买文具时先买笔,再买橡皮,和先买橡皮再买笔,总价钱不变。为了理解“约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举出:王华和钱青是一对好朋友的例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动说明: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教学简便运算时,凭借购物付款的经验形象理解163-98=163-100+2的简算算理。

  三、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利用数学方法服务、改造客观世界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文本知识只有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会使知识产生质的转变,真正根植于学生心中,并在其头脑中成活起来。

  1.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如:学习了小数后,可以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买东西的价钱。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养成留心观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于是,才有学生主动研究彩票里的学问,把概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创设生活情境,把有限的生活知识源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如:教学“探索交换律”一课,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让四位学生到讲台上,每人拿一把长柄勺,模仿舀汤喝。但他们怎么也不能把汤送到自己的嘴里。一番思考和讨论后,学生想到了交换,于是得出来一个规律: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不能为自己做事,却能为别人做事,这样我们得到的收获总和是一样的,这就是生活中的“交换律”。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堂即将结束时,教者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生活中的测量。学生测量自己身上的或别人身上的手指、手掌、腿、头、裤子的长度。孩子们在生活的课堂里解决了身边的问题,体验了身上藏着的神秘的尺子,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3.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可以美丽人生,数学可以智慧人生。例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 ,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设计自己房间的平面图。研究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我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在生活中的研究、发现,以数学小论文、数学童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我们的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

  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使数学与生活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不再神秘莫测、深奥难懂,使数学课堂充满魅力,这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走向生活数学的教学,并不是要丢开文本,而要在现行教材和课堂教学上做文章。敢于挑战教材,活用教材。更要注意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趣的数学。美国教育家彼得.克来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由“文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的教学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成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自我发展过程,课堂在这个动态过程里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片段与反思

  学习是一种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展孩子的潜能?为什么我们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他们却不能估计一只鸡蛋有多重?为什么学生会解数学应用题,而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无法解决?数学课堂应该改变她一贯严肃的面孔了,不能再捆绑孩子思维的羽翼。构建开放式数学教学,让我更多的领略到来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思维,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尊重学生,开放时空,开放数学视野,开放问题设计,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挥洒自己的灵性,数学课堂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精彩世界。课堂是千变万化 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丰富的资源。本文摘取《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的几个片段进行分析,以此反思“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片段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百分数的例子。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谁来说说,你是在哪里找到的?

  (生汇报:在报纸、衣服、酒瓶、醋瓶、绒线盒、饮料袋、包装纸等上面找到的。)

  师:你知道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请选择你喜欢的百分数的例子,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拿着一些原始材料进行积极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生1:(拿一衣服上的标签)这件羊毛衫上标的羊毛70%,说明其中羊毛占这件衣服的70%。

  生2:(拿一果汁瓶)这里标的果汁>20%,指这瓶饮料里的果汁占饮料总量的20%,或者多一些,但不会少于20%。

  生3:这瓶白葡萄酒的酒精度是11.5%,指酒精度占这瓶酒的11.5%。

  师:酒精度指酒中含酒精占这瓶酒的11.5%。这里的11.5%应该指什么?

  生3:我知道了。应该说,酒精占这瓶酒的11.5%。

  师:我发现有许多同学找到了有关酒的百分数,你们找到的和他说的一样吗?

  生1:我这儿的一瓶白酒上标的酒精度是52%,说明这瓶酒中的酒精是这瓶酒的52%。

  生2:我这儿一瓶啤酒的酒精度是4%。

  师:你认为哪种酒最厉害,容易使人喝醉?哪种酒最不厉害?不容易醉?为什么?

  生:52%的白酒最厉害,酒精度最高,容易使人喝醉,4%的啤酒最不厉害,不容易喝醉。

  师:虽然,酒精度不高,但还是不能多喝,过量喝酒有害健康。

  师:如果酒瓶上酒精度不写上百分数,而写上一个最简分数,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来哪种酒最厉害?

  生;不能。分数的分母不同,要通分才能比较,百分数的分母都是一样的,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师:(领悟地)噢!看来百分数有他的优越性,因此,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反思:

  数学应回归生活。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往往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激起数学思维的灵感。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百分数的了解,学生应该有他们的生活经验。放开探索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的经验,走向新知学习,这样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定格在各自已有的经验上,他们才能接受自己的经验去建构新知。学生走进课堂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于是,我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的百分数的具体例子中,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就在具体的实例 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在探讨哪种酒容易使人喝醉中,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越性。由于设计的探索情境是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让学生感到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百分数,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的倾听和适时点拨,使学生思维的羽翼张开了,课堂上呈现的是动态生成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待续)

  开放的课堂,灵性的飞扬

  片段二

  当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索了百分数的意义后,老师让学生写十个不同的百分数。

  师:你能用上你写的百分数说一句话吗?

  生1:我们学校六年级的升学率达到100%。

  生2:我班三好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12%。

  生3:我在网上看到,北京市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绿化率将会达到43.1%。

  师:让我们为2008年的 “绿色奥运”而努力。

  生3: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

  师: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生4:我们要植树造林,不能乱砍乱伐森林。

  生5: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日本学习。

  生6:我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4%。

  师:你真会动脑筋。全班有50人,女生有27人,女生人数正好是全班人数的54%。

  反思

  实现学科间的整合是新课程的理念。以上设计的让学生说一句话,似有语文课训练的味道,但却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并感悟到它的应用。学生生活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在课外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获取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学校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信息交汇 的场所,成为师生一起分享精神生活、心灵相约的场所。百分数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往往反映了很多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搜集,于是获得了一手资料,在交流中开放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数学也多了几许生动。尤其是一位学生通过计算,找到了表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4%的例子,更使我看到了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智慧的生成,孩子们创造的灵性被激活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片段三

  课即将结束时,老师出示一道题:

  迎“国庆”,许多商家绞尽脑汁开展促销活动,现在有两个商场,有如下优惠活动:A商场逢人送礼,中奖率为100%。B商场抽签摸奖,中奖率为30%。如果是你,你会到哪个商场去购物?

  生1:A商场中奖率高,我会去A商场,多获些奖品拿回家。何乐而不为呢?(有学生笑,有学生赞同)

  师:有道理。你们都去A商场吗?难道你们都冲着奖品?

  生2:B商场虽然中奖率低,但也许商品质量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便宜没好货,我想去B商场。(有学生点头赞同)

  生3:我想去B 商场,我想碰碰运气,也许B商场的产品质量要好。

  师:噢,你是猜测B商场的商品会好些。

  生4:我想,要先考察一下,究竟哪个商场质量好。如果质量一样,奖品也差不多。我还是去A商场。如果B商场的产品质量好,我宁愿去B商场,而不稀罕奖品。

  师:我真佩服你们!会动脑,不去盲目购物,而且用上了数学知识,用你们的智慧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不能仅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表面看本质。

  反思

  一道数学开放题让学生悟出了生活的哲理。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学习上展示出创造的活力。开放式的问题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给了学生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考在交流中逐渐完善,逐步优化自己的认识。我坚信,只要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定会变得浓厚,数学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课堂的终极目标应指向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用事先预设的框框圈住学生,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课堂才会“出彩”。源于学生的精彩是课堂真正的精彩!学生创造着课程。是学生的积极参与、互动,才生成智慧,数学课堂也正因为营造了开放的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才生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

  
看过“数学小文章”的人还看了:

1.数学小故事

2.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3.数学小论文范文

4.数学小故事 关于数学符号的的故事

5.数学的小作文:数学小博士

1006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