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励志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激励,激励自己不断向前才能走向成功,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文章_激励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文章_激励文章:没有磨砺过的锋芒是无知,撑得起你骄傲的只有实力
先讲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曾经带过两个实习生。同一时间进到公司,一个名校毕业,成绩优异,曾任学生会副会长,叫小杨;另外一个普通本科毕业,做事细心沉稳,叫小林。小杨脑袋聪明,风风火火,喜欢出风头。有一次做一个项目,我让组员一起分工处理,她跳出来说自己一个人能搞定,让大家配合她。会议现场她就这么直接说出来,弄得我都有点尴尬,但架不住她的一腔热情,我也想看看她的潜力如何,就答应了。可结果工作汇报的时候做的一塌糊涂,出现多处逻辑错误,解释不明,数据不准确。并且那天我们亚太区的老板到公司视察,恰好看到我们在开会就过来旁听,当场就指出这些问题。小杨现场脸涨得通红,我赶紧帮她打圆场。后来我重新给组员分配工作,让小林去负责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后来我发现,别看小林平时闷声不响,但做事很细心。例如她每一个数据都会去考证来源,并且标注在PPT里,以便我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查阅;对于我列举出的问题,她都会从两到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和说明,虽然有的角度并不准确,但是至少让我看到她是思考过的。这些都是平时在工作中,我不经意间和组员说明过的要点,小杨没有记住,可小林记住了。
后来我慢慢发现,小杨和小林的性格,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职场新人。一种人,敢想,敢说,敢做,确实比起很多70,80后而言,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不受拘束的想法能够打破常规,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另一种人,沉静,懵懂,就像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关关一样,做事循规蹈矩。很多时候人们颂扬第一种人,但我认为恰恰是第二种人才是维系一个公司乃至社会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
一个企业的运转靠的不是热情和出位,而是靠规则。这是隐藏在你日常工作中,方方面面对你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东西。往最小了说,项目有项目的规则,部门有部门的规则,往大了说,公司有公司的规则,行业有行业的规则。每一种规则就是一个模具,刚出社会的你就是一杯清水。无论你是普通的自来水还是高逼格的依云水,最初大家进入的都是相同的模具,比的是谁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模具然后晋升到下一个模具,而不是如何击破这个模具。
当一个职场新人踏上工作岗位,首先想的不应该是“我该怎样改变世界”,而是“我该如何先了解这个世界”。
只有适应了规则,才能了解规则;
只有了解规则,才能发现规则的不足之处;
而当你了解了规则的不足之处,才会想到如何去打破规则,甚至创造新的规则;
这个过程,是你不断磨砺自己的过程。没有人生下来就全知全能,即使你在学校再聪明,奖状证书拿到手软,走上社会之后依然是小白。因为学校里的规则,和职场上的规则,totallydifferent.
我们颂扬乔布斯改变了世界,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在创立传奇之前他也被公司扫地出门,经历创业低潮期,可正是这一系列经历让他重新正视新的市场,逐步反思,最后重整旗鼓,带来了苹果“辉煌的十年”。
乔布斯是不是天才,他的锋芒够不够亮眼?毫无疑问。但他却说: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后面的成长很有帮助。
中国人说厚积薄发,是先有积累再有爆发。无论你天赋异禀还是平凡普通,都请先磨炼自己,适应规则。这篇文章是鸡汤,最后就说三点。
1.即使你再聪明再有能耐,先把布置给你的手头工作做好。
倘若给你的工作是写一份研究报告,那么问清楚报告的目的,把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再三考核确认,资料信息来源标明清楚,格式排版工整;倘若安排让你接待客户,弄清楚客户的行程安排,个人喜好,生活习惯,最好连客户老家是哪里的你都去弄清楚。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小事,你那么聪明,先把这些小事做好。老板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小事做好才敢交给你大事。
2.任何一项工作,在你没有看清楚它的全貌之前都不要妄下断论。
全貌是什么意思?这份工作在整个项目,整个部门,整个公司的意义是什么?做的好不好会造成什么影响?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有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什么资源配合?整体时间规划是怎样的?就算是小到让你每天把茶水间收拾整齐这样一个“工作”,你都不要觉得“屈才”,“低就”。我朋友公司有个老板,没事就喜欢在茶水间盯着,看谁拿了东西不会放回原位,看谁开了冰箱不关门,看谁倒水的时候洒地到处都是,最后年终评估工作表现专门列一条叫“办公室行为礼仪”,不合格的人年终奖统统减半。你觉得这个是小题大做吗?恰恰不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茶水间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和做事的态度,放在工作上有时候就是不得了的事情。职场里这种'小处见真章'的例子不要太多,你轻视它,指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吃闷亏。
3.谦虚不是示弱,是为了以后更强。
不懂的事情虚心去问。就算你看不起这个人只会拍马屁,那个人学历没你高,另外个人英语没你好,但是别人能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你与其瞧不起别人不如去研究一下为什么别人能混到这个位置,要是你你能不能做到。把你的聪明用在琢磨和分析上,用在适应规则上,用在反思和学习新事物上,不要用在出风头上,不要用在邀功论赏上。我以前带过一个实习生,三本学校毕业,论聪明程度在我带过的人里面算倒数的,很多事情我要和他说两三遍他才明白。但是每次开会他都认真记笔记,结束以后会逐条过来和我确认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及方法,然后征询我的意见,而不是像有些人一副“我都懂了”的样子,想都不想,问都不问就开始去做。虽然他脑子比不上其他人活络,但是他自己培养出一套做事的方法,我教给他的都是点,他自己把这些点连成一条线。后来我听说他现在已经能够在别的公司独当一面了。
就到这里,以上。
励志文章_激励文章:每个想飞的人,都是一条向往翅膀和天空的鱼
文/曾颖
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主讲的心理学家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鱼,它每天都对着天空发呆,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像鸟儿那样飞到天空去,在白云和蓝天之间翱翔。同伴们对它的愿望都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鱼儿本应该生活在水里,在山涧和水草间嬉戏,在清澈的河水里,有吃不完的食物和吸不尽的氧气。在水中悠闲自在地生活,本应是鱼儿的本分,而天空,是鱼儿不该有的梦想,除了让自己不开心之外,便再无别的用处。
小鱼儿并不这么想,它觉得天空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的遥不可及,在水里,在一眼望得到底的现实里,没有梦想的生活跟一块石头有什么区别?于是它开始向自己梦想的天空飞跃,一次次努力挣扎着跃出水面,拼命摆动着尾巴,努力向上挣扎着,体验一次又一次短暂的飞翔,它的头,一次一次地撞在水面和山涧边的岩石上,鲜血和鱼鳞四散飞扬……
心理学家讲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对在场的朋友说:接下来的故事,我想请大家来帮我讲,看看大家能为这只小鱼设计出怎样的结局?
坐在前排的一个中年男人说:
也许小鱼在撞了几次之后,发现天空真的如伙伴们所说的那样,除了带来伤痛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它从此不再飞不再跳,安安心心地待在水中,渐渐适应以往那些看不顺心的水中生活,并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鱼本来应该过的日子……
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说:
小鱼摔伤摔痛,但它觉得每一次的痛苦挣扎,都离它的目标更近一些,在一次比一次高的跳跃中,小鱼渐渐体会到了飞翔的感觉,尽管是短暂的一瞬,却让它看到水里没有的山花、树林和冒着炊烟的小木屋,还有偶尔从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和萤火虫,这些东西,是在水中生活几辈子也看不到的……
一位老者说:
鱼儿跳出水面时,它不知道自己的周围充满了危险。一只在岸边观察了许久的鱼鹰终于决定动手,在空中将它抓住,在水面上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然后逆向展翅高飞。在鹰的铁爪下,小鱼看见自己生活的山涧一点点变小,周围的高山村庄和田野都在脚下,它终于如愿地以鸟的视点审视了世界,它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临死前,它半是悲伤半是欣喜地长叹了一口气……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说:
为什么把结局想得那么悲惨呢?也许是因为小鱼的京英和执着感动了上苍,上苍派鱼鹰来实现它的梦想,像猫妈妈叼着小猫那样,鹰小心地拎着鱼,让它在天空尽情地体会飞翔的快乐……
另一个更稚嫩的声音说:
那上苍为什么不再慈悲一点,干脆把小鱼直接变成一只鸟?
各式各样的答案还有很多,心理学家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只鱼,我们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个梦想,它就像鱼儿眼中的天空一样遥不可及。有人因为它太遥远,而根本不去想;有的人,因为其具备挑战性,而挣扎着去接近;有人因此受伤甚至付出生命;有人牛刀小试之后发现不过尔尔,而重新回到了以往的生活中。有人被遥不可及的梦想逼迫,每天过着焦灼紧迫的生活;有人则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鱼和天空,永远是一对矛盾体。向往天空的鱼,注定是痛苦而挣扎的鱼,只是因为挣扎的方式不同,悲伤和痛苦的程度也不同。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做的,便是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
励志文章_激励文章:沙漠里的千里马
一个着名老中医的女儿,天生丽质,因为生在医学世家,自幼就对医术有所感悟。后来小姑娘上了医科大学,又读了研,毕业后,顺利地进了市中医院。工作两三年,业绩不错,又因为貌美,她慢慢在中医圈里小有名气,有些患者甚至慕名去找她看病。
本来就应该这么顺风顺水发展下去了,不料因一次偶然,她的人生出现了大转弯。
那天,一个电视台的导演去看病,正逢她当班。导演见她端坐那里,气质不凡。正好台里要拍城市宣传片,需要一个女医生的形象,导演便请她出演。这当然是个好事,她欣然应允。本色出镜,她表现得相当不错。后来电视台做一档医学健康节目,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导演想起她来,力邀她去试试。
这就不是闹着玩的了,如果去了,就等于换了职业。虽然也还跟医学有关,但那是电视台的主持人,可不是医院里的医生。而这两个职业比较起来,当然还是前者对一个女孩子的诱惑更大。反复思量之后,她决定放弃多年研习的专业,去接受那个光鲜的挑战。
试镜通过。她就这么摇身一变,从一个每天给病人把脉看病的美女医生,变成了在镜头前滔滔不绝的主持人。
最初,她非常满意自己的这次华丽转身。尽管做电视压力很大,但那种成就感也是空前的。她忙着给自己充电、练习发音,加快脚步适应工作节奏。
电视台那是什么地方?美女扎堆,人才如流。她这样的,放在医院里非常出众,一扔到电视台,立刻就没影儿了。
她也渐渐感觉到自己做主持人完全没有做医生那么游刃有余,每次做节目时都是绞尽脑汁、胆战心惊,仿佛每天都在爬一座看不见顶峰的山。但不管怎么努力,台领导还是对她有种种不满——嫌她脸圆不上镜,嫌她语速慢,嫌她声音哑… …从容貌到应对能力再到专业素质,都只能给她及格分。每次审片会上,各种各样的意见都会劈头盖脸落到她身上,面对那些挑剔指责,她真是郁闷得要死。但那也不能怪领导,人家说得都有道理。而有些东西,真不是依靠后天努力能修炼出来的,比如声音,比如口才。所以尽管难受,尽管委屈,她也只能憋在心里,哀己不幸,怒己不争。
外人只看到她的光鲜亮丽,哪里知道那背后的辛酸眼泪。
她后来回头想,觉得那些做医生的日子简直太轻松愉快了。那时候她有从小到大的专业积累,也有天生的对医学的悟性,加上貌美懂事,患者和领导都对她欣赏有加。那才是属于她的土壤。她想,如果一直留在那里,她的人生要比现在快乐一百倍。但是显然,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
就好像一匹千里马,本来在草原上跑得好好的,却忽然被人发现有耐寒耐渴长途跋涉的能力,于是经不住诱惑,投身到了向往已久的沙漠。可是在沙漠里的千里马,哪里是骆驼的对手,它的优势被埋没,成了队伍里最差的一员。可是等它承认自己不是在沙漠里奔跑的料,却已经置身沙漠腹地,不可能再回到草原重新起跑了。
其实社会进化到这个份儿上,分工已经极其细化、精准,实在容不得你三心二意、临阵磨枪了,你必须拿出自己最强的强项来,用最大的时间和精力来打造,如此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你是说相声的料就全心全意把相声说好,不要因为歌唱得也不错就想着改行去唱歌。一副好嗓子对你说相声可能是个很好的辅助,但拿它当主业就未必能成事儿了。
这是很多优秀的人一生碌碌无为的原因。他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不知道自己最优秀的地方在哪里,也不去坚持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弃优从劣,颠倒主次,于是你成了沙漠里的千里马,貌似怀才不遇,其实是选错了路。
看过“励志文章_激励文章”的人还看了:
1.经典励志文章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