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散文欣赏 > 哲理散文 >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

时间: 发昌0 分享

对于人生的思考,往往会有不少的感悟,可以书写作文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1)

母亲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她十分贤惠,很受晚辈们的尊重。

母亲很是勤劳,她整天忙碌闲不住,一来到我家就抢着搓洗衣服,还不时为我这一家人缝补鞋袜,尽管我们根本不会穿,她依然要缝要补,她是做惯了,闲着难受。看见碗没洗,她又抢着洗,弄得我被来客说是“不孝儿女”。老母总是抢着解释说:“我的小女爱书如命,最不爱洗碗,洗碗时总是皱着眉头。”晚上,她就和我聊天,说我小时候特别灵气,说话猜事特别准,竟然举出许多事例。母亲夸我时,嘴角上总是露出甜甜的笑意……我那调皮的儿子特别爱听外婆说妈妈的故事,有时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和母亲之间也发生过不愉快,那是为了我儿子的缘故。儿子的优点是嘴甜,会体贴孝敬长辈,缺点是贪玩,学习兴趣不浓,有一次竟然忘记交学校的作业。这件事我知情后十分不愉快,待孩子回家,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然而她的靠山——我的老母亲十分不高兴地说,孩子这么小,不懂事,你只知道骂他,而不表扬和鼓励他去学习,接着她就数落起来,说我们兄妹五个小时候,她从不打骂,可是个个学习成绩都好。老母亲在我儿子面前批评我,虽然助长了孩子贪玩,但母亲的确说得在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可能有些问题,也许是我望子成龙心切吧,光批评不鼓励,这可能要影响孩子的上进心,老母亲比我还明白事理,我深深佩服她,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然而她懂得孩子的心理和教育的方法。

母亲是我一生中认为最有慧心的女人,会缝衣、补衣、绣花、做鞋。母亲所做的布鞋,在我们村子里是最好的。鞋底很厚,由成百上千的碎布层层迭起,每层都有面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麻线穿凿,鞋底上有序地排列着千百个针眼。穿起来既好看又舒适。

母亲总是喜欢住在乡下,有时还下菜园种菜。她说乡下谈心的人多,在城里,我们上班了,她一人在家里难受,在我家呆上个把月就想回老家。母亲的人缘特别好,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乡下的人便要来请母亲去光临,弄得我因对母亲不放心,再忙也只好奉陪。今年家乡的一位远亲出了车祸,母亲无论如何要我把她送回家,她先唉声叹气惋惜一番,又如数家宝似的说这位远亲对我们家的好,说到动情处竟还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这时她又想起了她的大女儿——我的大姐,她夸大姐十分聪明,针线活做得特别好,又有心计,把家打理得有条不紊,以至我姐夫做得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声怨言。姐姐在世时,母亲总爱什么事都对姐姐说,因为姐姐心细且善解人意,母亲经常去同村的大姐家串门,前年姐姐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我们,母亲悲痛欲绝之后,她去我大哥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回她从不提起回家的事,可近来她却又要我送她回家,因为大姐家又添了一个小孙子,母亲十分高兴,我和丈夫决定开车把母亲送回家,看着丈夫搀扶母亲下汽车时的背影,身子一向硬朗的母亲竟有些佝偻,我的心一直颤抖:母亲是真正的年老体衰了,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对母亲我真的很是些负疚,母亲为我们儿女付出的太多,可她从不图报答……

我是母亲的小女儿,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母亲慢慢变老,大哥告诉我年轻时母亲是一个十分漂亮勤劳的女人,诚实的大哥为了证明母亲的漂亮,还拿来一张母亲唯一的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给我看。母亲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人很能干,也很通情达理。我们的父亲是个文人,读过不少书,写得一手潇洒的毛笔字,但体质一向不好,母亲十分坚强,家里家外,田里地里,精活细活,全靠母亲一肩担。母亲十分坚强,靠她坚实的脊柱和顽强的毅力撑起一个家,她白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与大自然抗挣,夜晚则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缝缝补补。一家七口鞋子全靠母亲一人做,有时要做到半夜鸡叫,记得小时候,母亲做针线活常常到深夜,我常常依偎到她怀里睡觉,睡着了,她就把我轻轻抱起放到床上,当我一觉醒来,睁开双眼,就看见母亲的背影在微弱的灯光下,伴随着纳鞋底的动作,样子十分好看,那简直是一幅美妙的图画……那时我就懂得要读好书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我十二岁那年,在离家有五里路的一个乡下中学读书,因为要上晚自习,两天才能回家一趟,母亲总是托人捎上几个热乎乎的荷包蛋和我最爱吃的火腿片。母亲有时还要专程在百忙之中到学校看我,总是在我的口袋里塞满鸡蛋、山芋、西红柿等,是母亲给我增添了学习力量。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宁国师范,母亲亲手给我做了两双新布鞋,临走时告诫我:玲儿,你爱蹦爱跳,夜晚一定要换布鞋,让脚好好休息,还将她口袋里唯一的叁拾元钱掏出来给我,之后,每次返校,母亲总是眼里噙着泪花,将我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爱哭的我,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参加工作后,我因为做不惯农活,帮不了母亲什么忙,每次回家总是买许多菜给母亲烧。母亲总是从地里回来,放下农具,又钻进厨房为我们做上好吃的饭菜。现在我经常有机会上馆子吃饭,可总觉得还是母亲烧的饭菜味道好,连我的儿子,也最爱吃外婆烧的菜。

母亲明理世事,润泽子孙。她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弱女子,却能懂得有文化的重要性。她虽然不会说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大道理,她却知道要教育儿女们好好读书,要有出息,有作为,光宗耀祖。她最大限度地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那时人们的生活都非常艰难,许多孩子都要做大量的家务劳动。然而,她从不过多的要求儿女们做家务事,而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儿女们去读书。她希望儿女个个有出息。

母亲朴实节俭,每到年终,她总是和父亲商量给儿女们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过年,而她自己的衣服却总是补了又补,还笑着对我们说:“笑破不笑补”。她节俭,有病从来不愿就医,为的是把省下来的一分一厘用来度日,她常说:“柴多米多没有日子多”。她总是把困苦留给自己,把享乐留让给儿女。因为长期清苦的生活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得了许多难以根治的慢性病,她总是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作斗争。

母亲象是一首诗,诗中总是溢着芬芳、充满爱心,母亲是一首歌,总让我唱了还想唱,母亲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让我读了还想读,母亲,我爱您!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2)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零星零星,是否真的能做到年华无伤。我不禁哑然,看不见的这头,赧颜汗下!年华无伤,年华无伤,很美的誓言,可是没有用,没有用。就跟天天开心这样的祝愿一样,很苍白,很无力。

曾经许下的诺言,一直在努力地去履行,可是,太多的偶然镶嵌在了注定中,叫我们奈何不得,奈何不得。我很惭愧,可是却没有用,真的没有用,因为伤害本身已经存在,我们无力改变!我相信每个人在承诺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很多时候,履行承诺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而一些代价确实是我们这个年纪无力承受的。所以当一些本来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按自己所设定的发生时,我们没有必要去鄙视,去愤恨,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当他选择了时,我想他应该已经做好了要为这个选择而买单的准备。

回忆过去,我们明白,枉然走过了那么多人的身边,意欲停留,但总还是要与他们错肩而过。时间的真相总是那么的吝啬,好多那样的事,我们却早已无迹可寻。期末复习的日子,依旧是在五教后面的寒风中背书度过。某天,纷乱的鸟鸣打破沉寂的天空,灰色的翅膀杂乱的划过,却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掉落的羽毛在空中打着旋。电视中看惯了老北京那鸽子划过的空蒙,响彻了的那一阵阵平和声,并没有上演。

画面定格的,自然要数呜咽的汽笛声。赶集的轮渡最是热闹非凡,我和你坐在甲板的椅子上,迎着江面特有的凉风,低头细语。吹皱的波纹,带着碎银般地光芒,沿着船身向远处一浪一浪地散去,直至消失。偶然的一瞥,淡淡的晨雾中,随着这岸的建筑渐渐缩小,更显得飘渺。要是冬日的黄昏,在猝不及防坠落下来的昏暗天色间,飘着些许细雨,来几艘路船,灯影在散着仙气的水面轻轻摇曳,上面是像刚出炉的铸剑一样横跨在江面上灯火集聚的斜拉桥,再配上不时的火车行驶声,由远及近地传向堤岸上雨中漫步的我们,这算不算是一种安宁?江面很宽,却还是敌不过轮渡的速度,恍惚地跟着人流走上码头。两手空空,暗骂自己白痴,匆忙的跑回去,几近腼腆地向卖茶叶蛋的阿婆要回落下的包裹。迎上你调皮的目光,我从容地拉起你的手,大步地向镇上走去……

我写到这里时,窗外依旧是飘着细雨的黑夜,玻璃反射的只是一张五官端正的脸庞,不帅却很耐看!我想起在记忆深处游离的光斑,洒落每一个角落的空白。原来有些事情真的是不经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命中注定。

我像是在荒芜的风中迷惘地寻找星辰的方向,疲惫亢奋而又停不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对自己和朋友说声,好好过,好好过,生活必然充斥了生命的创痛,我们还可以肩并肩地寻找自己的方向就已经足够了。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3)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__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著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__。绿梅以清淡胜,殊砂以娇一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精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一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__,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__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一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一萧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官。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一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一桃色__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__,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门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情得任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乎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4)

北京建都有了八百年历史。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宫殿、庙宇和花园,留给我们后一代。花园建筑规模大,花木池塘富于艺术巧思,设备精美在世界上也特别著名的,是二百多年前乾隆时在西郊建筑的“圆明园”。这个著名花园,是在九十多年前就被帝国主义都野蛮军队把园里面上千栋房子中各种重要珍贵文物及一切陈设大肆抢劫后,有意放一把火烧掉了的。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是西郊的颐和园。部分建筑乾隆时虽然已具规模,主要建筑群却在一百年前才完成。修建这座大园子的经济来源,是借口恢复国防海军从人民刮来的几千万两银子,花园作成后,却只算是帝王一家人私有。

直到北京解放,这座大花园才成为人民的公共财产。颐和园的游人数字是个证明:一九四九年全年游人二十六万六千八百多,一九五五年达到一百七十八万七千多人。二十年前游颐和园的人,常常觉得园里太大太空阔。其实只是能够玩的人太少,所以到处总是显得空空的。许多地方长满了荒草,许多建筑也摇摇欲坠,游人不敢走去现在一般印象总觉得园子不太大。颐和园那条长廊,虽然已经长约三里路,现在每逢星期天游人就挤得满满的,即再加宽加长一两倍,也还是不够用。

春天来,颐和园花木都逐渐开放了,每天除了成千早万来看花的游人,还有许多自城郊学校来的少先队员,到园中过队日郊游,进行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满园子里各处都可见到红领巾,各处都可听到建设祖国接班人的健康快乐的笑语和歌声。配合充满生机一片新绿丛中的鸟语花香,颐和园本身,因此也显得更加美丽和年青!

凡是游颐和园的人,在售票处购买一册介绍园中景物的说明书,可得到极多帮助。只是如何就可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把颐和园重要地方都逛到呢?我想就我个人过去几年在这个大转来转去的经验,和园子里建筑花木在春秋佳日的印象,概括地说说,作为游园的参考。

我们似可把颐和园分成五个大单位去游览。

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中部大殿外,计包括东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玉澜堂相传是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地方,院子和其他建筑隔绝自成一个小单位。到这里来的人,还可从门口的说明牌子,体会到六十年历史一鳞一爪。参观大戏台,得往回路向东走。这个戏台和中国近代歌剧发展史有些联系,六十年以前,中国京戏最出色__的演员谭鑫培、杨小楼,都到这台上演过戏。戏台上下分三层,还有个宽阔整洁的后台和地下室,准备了各种机关布景。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或白蛇传水漫金山寺节目时,台上下到必要时还会喷水冒烟。演员也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起腾空上升,或潜入地下,隐现不易捉摸。戏台面积比看戏的殿堂大许多,原因是这些戏主要是演给____帝王和少数贵族官僚看的,演员百余人在台上活动,看戏的可能只三五十人。社会在发展中,六十年过去了,帝王独夫和这些名艺人十九都已死去。为人民爱好的艺术家的绝艺,却继续活在人们记忆中,由于后辈的学习和发展,日益光辉而充实以新的生命。由大戏楼向西可到乐寿堂。这是六十年前慈禧做生日大排寿筵的地方。颐和园陈设中,有许多十九世纪显然见出半殖民地化的开始的恶俗趣味处,就多是当时在广东上海等通商口岸办洋务的奴才,为贡谀祝寿而作来的。也有些是帝国主义者为侵略中国的敲门砖。中国瓷器中有一种黄绿釉绘墨彩花鸟,多用紫藤和秋葵作主题,横写“天地一家春”的款识的,也是这个时期的生产。乐寿堂庭院宽敞,建筑虽不特别高大,却显得气魄大方。本院和西边一小院,春天时玉兰和海棠都开得格外茂盛。

第二部分是长廊全部和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这是目下全个园子建筑最引人注意部分,也是全园的精华。有很多建筑小单位,或是一个四合院,或是一组列房子,内部布置得都十分讲究。花木围廊,各具巧思。但是从整体或部分说来,这个建筑群有些只是为配风景而作的,有些宜近看,有些只合远观。想总括全部得到一个整体印象,得租一只小游船,把船直向湖中心划去,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建筑群,才会明白全部设计的用心处。因为排去殿后面隙地不多。山势太陡,许多建筑不免挤得紧一点。如东边的转轮藏,西边的另一个小建筑群,都有点展布不开。正背后把上佛香阁的路两边,作之字形盘旋而上,地势还是过于迫促。更向西一点的“画中游”部分建筑,也由于地面窄狭,作得格外玲珑小巧。必须到湖中看看,才明白建筑工人的用意,当时这部分建筑,原来就是为配合全山风景作成的。船到湖中心时向南望,在一平如镜碧波中的龙王庙和十七孔桥,都若十分亲切的向游人招后:“来,来,来,这里也很有意思。”从这里望万寿山,距离虽远了点,可是把那些建筑不合理印象也忽略了。

第三部分就是湖中心那孤岛上的建筑群,龙王庙是主体。连接龙王庙和东墙柳荫路全靠那条十七孔白石虹桥,长年卧在万顷碧波中,背景是一片北京特有的蓝得透亮的天空,真不愧叫作人造的虹。这条白石桥无论是远看,近看,或把船摇到下边仰起头来看,或站在桥上向左右四方看,都令人觉得满意。桥东有个大亭子,未油漆前可看出木材特别讲究,可能还是两百看前从南海运来的。岸边有一只铜牛,卧在一个白石座上,从从容容望着湖景,望着远处西山,是两百年前铸铜工人的创作。

第四部分是后山一带,建筑废址不少,保存完整的房子却不多。很明显是经过历史事迹的痕迹没有修复过来。由后湖桥边的苏州街遗址,到上山的一系列殿基,直半山上的两座残塔,这部分建筑也是在圆明园被焚的同时焚毁的。目下重要的是有好向导条曲折小山路,清静幽僻,最宜散步。还有好几条形式不同的白石桥和新近修理的赤栏木板桥,湖水曲折地从桥下通过,划船时极有意思。

第五部分是东路以谐趣园做中心的建筑群,靠西上山有景福阁,靠北紧邻是霁清转清轩。这一组建筑群包括有北方的明敞(如景福阁)和南方的幽趣(如霁清轩)两种长处。谐趣园主要部分是一个荷花池子,绕着池子有一组长廊和建筑。谐趣园主要部分是一个荷花池子,浇着池子有一组长廊和建筑。谐趣园占地面积不大,房子也因此稍嫌拥挤,但是那个荷花池子,夏天荷花盛开时,真是又香又好看。欢喜雀鸟的,这里四围树林子里经常有极好听的黄鸟歌声。啄木鸟声音也数这个地区最多。夏六月天雨后放晴时,树林间的鸟雀欢呼飞鸣,更是一种活泼微型机。地方背风向陽处,长年有竹子生长。由后湖引来的一股活水,到此下坠五米,因此作成小小瀑布,夏天水发时,水声哗哗,对于久住北方平地的人,看到这些事物引起的情感,很显然都是新的。霁清轩地位已接近园中后围墙,建筑构造极其别致,小院落主要部分是一座四面明窗当风的轩,一株盘旋面上的老松树,一个孤立的亭子,以及横贯院中的一道小小溪流。读过《红楼梦》创作时代略早一点。有人到过谐趣园许多次,还不知道面前霁清轩的位置,可知这个建筑的布置成功处。由谐趣园宫门直向上山路走,不多远还有个乐家轩,虽只是平房一列,房子前花木却长得极好。杏花以外丁香、梨花都很好。景福阁位置在半山上,这座重屋曲折“亚”字形的建筑,四面窗子透亮,绕屋平台廊子都极朗敞。遇着好机会,我们可能会在这里看到一些面孔熟悉的某种文艺工作者、电影、歌剧、话剧名演员,他们也许正在这里和国际友人举行游园联欢会,在那里唱歌跳舞。

颐和园最高处建筑物,是山顶上那座全部用彩琉璃砖瓦拼凑作成的无梁殿。这个建筑无论从工程上和装饰美术上说来,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作。是近二百年的建筑工人和烧琉璃窑工人共同努力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在建筑规模上,它并不比北海那一座琉璃壮丽,但从建筑兼雕塑整体性的成就说来,无疑和北京其他同类创作,如北海及故宫九龙壁、香山琉璃塔等等,都值得格外重视。上山的道路很多:欢喜热闹不怕累,可从排云殿后抱月廊上去,再从那几百磴“之”字形台阶爬到佛香阁,歇歇气,欣赏一下昆明湖远近全景,再从后面翻上那个众香界琉璃牌楼,就到达了。欢喜冒险好奇的,又不妨从后山上去。这一路得经过几层废殿基,再钻上几个小山洞。行动过于活泼的游客,上到山洞边时,头上脚下都得当心一些,免得偶然摔倒。另外东西两侧还有两条比较平缓的山路可走,上了点年纪的人不妨从东路上去。就昌从景福阁向上走去。半道山脊两旁多空旷,特别适宜于远眺,南边是湖上景致,北边园外却是村落自然景色,很动人。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长到西山尽头,到秋八月后,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村庄前后也到处是粮食堆垛。

从北边走可先逛长廊,到长廊尽头,转个弯,就到大石舫边了。大石舫也是乾隆时作的,六十年前才在上面加个楼房,五色玻璃在当时是时髦物品。除大石舫外,这里经常还停泊有百多只油漆鲜明的小游艇出租。欢喜划船的游人,手劲大可租船向前湖划去一直过西蜂腰桥再向南,再划回来。那个桥值得一看。比较合适的是绕湖心龙王庙,就穿十七孔桥回来。那座桥远看只觉得美丽,近看才会明白结构壮丽,工程扎实,让我们加深一层认识了古代造桥工人的聪明和伟大。船向因划可饱颐和园万寿山下面全部风景,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去,才会发现绕前山那道长廊,和长廊外临水那道白石栏杆,不仅发生单纯装饰效果,且像腰带一样把前山建筑群总在一起,从水上托出,设计实在够聪明巧妙。欢喜从空旷湖面转入幽静环境的游人,不妨把船向后湖划去。后湖水面窄而曲折,林木幽深,水中大鱼百十成群,对小船来去既成习惯,因此也不大存戒心。后湖在秋天里在一个极短时期中,水面常常忽然冒出一种颜色金黄的小莲花,一朵朵从水面探头出来约两寸来高,花头不过一寸大小,可是远远的就可让我们发现。至近身时我们才会发现花朵上还常常歇有一种细一腰窄翅黑晴蜓,飞飞又停停。彼此之间似相识又似陌生。又像是新认识的好朋友,默默地又亲切地贴近时,还像有些腼腆害羞。一切情形和安徒生童话中的描写差不多,可是还要美丽一些,一时还没有人写出。这些小小金丝莲,一年只开花三四天,小晴蜓从湖旁丛草间孵化,生命也极短暂。我们缺少安徒生的诗的童心,因此也难更深一层去想像体会它们生命中的悦乐处。见到这种花朵时,最好莫惊动采折,让大家看看。由石舫上山路,可经过画中游,这部分房子是有意仿造南方小楼房式做成,十分玲珑精致,大热天住下来不会太舒服,可是在湖中却特别好看。走到画中游才会明白取名的用意。若在春天四月里,园中好花次第开放,一切松柏杂树新叶也放出清香,这些新经修理装饰得崭新的建筑物,完全包裹在花树中,使得我们不能不对于创造它和新近修理它的木工、瓦工、彩画油漆工,以及那些长年在园子里栽花种树的工人,表示敬意和感谢。

颐和园还有一个地区,也可以作为一个游览单位计算,就是后山沿围墙那条土埂子。这地方虽近在游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过去。这条路是从谐趣园再向北走,到后湖尽头几株大白杨树面前时,不回头,不转弯,再向西一直从一条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条能够满足游人好奇心的小路。一路走去可从荆槐杂树林子枝叶罅隙间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还种得好些有了相当的月的马尾松,松根凸起处,间或会有一两个年青艺术家在那里作画。地方特别清静,不会有人来搅扰他的工作。更重要还是从这里望去,景物凑紧集中,如同一个一个镜框样子。若是一个有才能的年青画家,他不仅会把树石间色彩鲜明的红领巾,同水上游人种种活动,收人画稿,同时还能够把他们表示新生生命的笑语和歌声同样写入画中。其实这些画家在那里本身也很像一幅画,可惜再找不出画他的人。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5)

泪流回眸天长难收,夜深悲痛的相逢爱上了地久,离开的渡口有誓言的注定,却没有缘分的承诺,回眸的泪水让什么说出了分手,徘徊的边缘丢失了委屈的回忆,难得的泪滴依然卷走相随的梦念,陌生的清晰画面依然拥抱婉转的惜别,隔着的颤抖梦想在容颜上的街口,话语的辞别泪许芬芳的境界,换来心碎的祝福,希望的缘分在崖口能听到梦的声音,回忆的痕迹戒不掉表情的声音。

卑微的包围重温了旧日的约会,冷淡的衰落见到了偷心的泪,曾经的入睡拥抱悲哀的体会,难舍的选择唱着情歌,熟悉的着迷已经珍惜着陌生的温柔,煮沸的思念开始起航断梦的延续,旋律的魅力舞动着咒语的麦克风,匆匆的内心牵着瞬间的泪水,选择的祝福一直后悔的照顾巧语,思念瑟瑟打翻了沧田,秋风卷卷改变了容颜,飞跃千山改变了眉间的眼眶,失落的鸿雁一如从前。

起初的摸样灌溉尘世的流芳,断曲的交流是聚散的千古流芳,传说十载梦易伤,神游一方泪两行,阳光下的愿望没有初见的筹码,青春是一个单翼的翅膀,无法属于自己的飞翔,放手的消失走进了泪水,蓝天的渡口有一步奈何,夕阳的最初是黎明的彼岸,无忧的'天空遮住了彩虹的忧愁,卷走的伤痕,留下的泪水还是那么无情,心儿向梦流淌,约儿向醉凄凉。

千言愿意的甜蜜唱出了害羞的勇气,万语的方式相依表达,浪漫的夜空没有阳光的灿烂,希望的雨滴难以看到祝福的彩虹,喜怒着开花的情绪如何结果,欣赏着软禁的疲惫,无法入睡,陶醉的裂痕让资格无法加温,暴雨的地平线是遥远的终点,清醒的安稳失望着生活的快乐,感觉着沉淀的空闲开始改变,发现的考卷没有落墨的心弦,时间的黑夜挽救着心灵的回答。

飘逝的海洋却有怀疑的风浪,讲起的梦想追逐时间的彷徨,醉人的收获无法坚强,哭泣的躲避背叛了太多的委屈,打击的祝福变成了泪水的流逝,淋湿的醉过逃离在梦想的命运里,故意的陷阱有着痕迹的呼吸,吻戏着空气的美丽,黑夜再绘,也画不出往常的相遇,戒不掉的落脚地,强烈的风景卷起思念的冻结,绝望的选择孤单的沉默在享受,迷惑的仅存哭泣在无言的风雨里。

飘出的故事无法改写历史的泪水,重来的最初只能温存在梦的含泪里,浮写的全部不是心中的描述,放佛往事历历快乐,谈起名字的弦,哭泣不止,难以开始,何必结局,续演的台词在内心收拾,错觉的结尾有一张失眠的照片,座位的冒险是眼角的感谢,仅有的习惯已经改航布痕,来不及的陪伴无法相随追忆太多,删除的快乐已经开始流泪,躲避的等待卷入残梦。

不会降落的感动还是那样带动着风景,断了的北极星擦过北极的拥抱,是相望的回眸,流泪的爱没有明天,亲吻的昨天已让心残,孕育的泪容依依不离,弹奏的故事那么神奇,约会的传说无法穿梭,打扰着假装的好戏,想念着熟悉的陌生,还是那么着迷,记不住的寻常路依然醉的走了过去,想象的天堂不会歌唱等待的梦想,疲惫的转角画上无谓的风吹,无期的风月还是那么执着。

心中表达了太多的过往,不知何去心随,看着花开的年代,心中芳香的彼岸走不到天涯的梦想,随着时间的安排,看见了太多的画面,走在风景线的边缘,还是依然那么的脆弱,淋湿的回眸看不到影子的起落,当风月再来,十指摊开,来去的时间擦去太多的皱纹,呼吸着背叛的迷宫,走在离人的涯口,人不来该问,话不来该应,多少的彩虹没有让那颗等待的心看到,多少的时间无法抹去现在的模样回到年少的醉梦,琳琅的剔透依然回味过多的镜子,看着俗语的表达,想着梦想的位置,走的来到了念里的泪中,来的朗诵不了曾经的曲子,时间还是那样明亮,夕阳还是勾魂晚睡的淋漓,时间不语,地点无声,曾经还是的曾经,现在已经没有曾经的芳香与温馨的无知,那份淡薄,让现在的心如此的冷落,那份美丽,没有因为现在固定而灿烂,残留的余温照亮出发的未来,却无法点亮拥有的减少。

墨语不还,思念如旧,曾经的发展已经变成现在的追求,过往的转动不是今天的收获,泪滴的卷轴依恋着芳香的年少,却无法回到时间的温暖,醉还是那个醉,醒来已经无法体会从前,看着幸福的光轮,夺走的幸运的时间,福气却让背后的影子哭泣,味道的渲染无法改变丢失的泪滴,让思绪整理,话语相送的时间还是回眸在曾经的仿佛里,这样就埋没着眼前的画面。

抒写的草原看不见回眸的期待,思念的情海多少的遥远,风月曾践踏,泪水难追忆,花开是年华的一代,岁月不留恋,心门却走远,爱意的灌溉看不见属于内心的欺骗,背叛的眷恋已经画牢垂心系成了情债,什么样的改变是内心的期待,什么样的话语是彩虹的约会,情海依然是那个情海,泪水不是洗刷容颜的时间,相约,难约,再见,在时间的泪水里见不到眼前的话语。

呼吸着体会的奢求,相拥的狼狈躲避在时钟里,模糊的广场让心痛沉默,漫天的牵手哭红了快乐,偶遇的理会成了此世的思念,星光下的故事没有逗留,爱慕的闯影下诉写心扉,再见的无奈一直安排,轻易的苦泪猜来一个“断”字,冷静的感觉放弃了结束曲,流水是不回家的童话,秋天的美丽让孤单一过再难,努力的明白却依赖的伤害,惩罚着安慰的呼吸。

情是谁的爱,爱上了谁的债,辗转回眸伤了谁的心,感是谁的梦,梦伤了谁的念,风月溅起勾魂谁的醉,泪是谁的许,许下的誓言丢了谁的承诺,缘份注定再也不见,心是谁的命,令出勾走了谁的泪,纵横身影摆动了谁的运,容是谁的面,醉了谁的谁,为谁谱写红尘倒写尘埃,谁的十指不连心,谁的相约不连梦,谁的相望不流泪,眷恋的情海难以倒退身影,迷情的眼神难以转身。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6)

半夜时分,在睡意朦胧中,突然听到一声“豌豆都熟”,惊慌失措的叫着,像急急匆匆地逃离。

在城市生活,多少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了。呼啸而过的火车,一路鸣笛的汽车,周而复始的叫卖,尖锐刺耳的卡拉ok,构成巨大的轰鸣。我们一直生活在喧嚣之中,退化了各种感官。

还是农村静美,在我的家乡,当走入田园的深处时,感官可以酣畅淋漓地发挥到极致,可以看到碧蓝的天空,可以嗅到幽远的花香,可以感到清风拂过肌肤,最美的是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鸟鸣。

当“布谷——”“布谷——”的叫声响起的时候,春天就来到了家乡。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在田间或是在村头,布谷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不知是一只还是两只,它们总是把自己掩藏起来,在某一个地方,非常直爽地叫着,像一阵一阵的春雨洒遍家乡的各个角落。那叫声就像乡民的性格,不会敷衍应付,不会炫耀卖弄,羞涩的后面是豪爽。声声“布谷”催得乡民们心里发焦,于是,家家户户都扛起锄头,拿起铁锨,开着拖拉机或是赶着牲口,到田间开始了春忙。田地里,羊儿跑,狗儿叫,小孩满地跑,惊得麦田里的野鸡惊叫地拍打着翅膀飞跑。

也许是三五天,燕子就飞来了。它们仿佛城里人,回来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一套房子的房价不菲呢,他们夫妇俩要建好几天。找到去年旧巢的,兴奋地叫着,呼朋引伴,邀请做客;没有巢穴的,忙碌地在水洼边叼着新泥,只有休息的时候才叫几声,算是同主人打招呼。燕子的社会生活同人类没有什么两样,建好房之后就是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久,就会见到两三只小脑袋探出巢来,叫声又细又小,充满了童稚;而当父母回来的时候,它们都变成了大嗓门,叽叽喳喳地高叫着,欢闹着,整个庭院都充满了天伦之乐。

不久,麦梢黄了,黄鹭鸟来了。黄鹭属于高端大气那种类型,它们常常停在村庄的树枝上,卖力地叫着:“各家各户,豌豆都熟。”有时候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小巧的身体,穿着黄色的外衣,披着黑色的围巾,卖力地引吭高歌。它们生长乡村长在乡村,性格质朴,懂得感恩。庄稼哺育了它们,此刻,它们不停地催促乡民收获庄稼,“各家各户,豌豆都熟”,声音中充满了期盼,掩饰不住焦灼。

喜鹊在乡村最常见,乡民们都叫它们“脸墨喳子”,别看它们的脸黑,在乡民心中可是报喜的使者。“喜鹊叫,亲戚到。”喜鹊要是在谁家的枝头叫几声,主人的心里一整天都是甜甜的,家里要有喜事了。独特的身份使得喜鹊很高雅,它们不随意叫,叫的时候也是“喳喳”两声,余下的就是沉默。平常的时候,他们都躲在田野里,在无人的树林里筑巢生活,很少看到它们的行踪,就像是名人。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它们才回到村子,站在各家各户的屋顶,“喳喳”地叫着。要过年了,得给乡民们送点贺礼,捎来喜讯。

而在城市,是听不到这样的鸟鸣的。偶尔听到的一两声,要么是从鸟笼里传出,撕心裂肺的;要么是从公园里传出,声声哀怨,充满乡愁。在城市可以看到的鸟就是麻雀,它们是一群流浪汉,失去了生活的土地,它们只能在垃圾废品中谋生。即使听到了它们群居的叫声,一点也感不到快乐和谐。就像生活在被钢筋水泥隔成方格空间里的市民一样,它们各扫门前雪,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而听到这样的鸣叫,是需要有淡然的心情的。城里人太忙碌了,他们要忙着挣钱,买房,结婚,生子,音乐厅他们都不愿去,谁还会停下来听一听鸟鸣呢?没有人懂得鸟的语言,没有人听出鸟的亲切,鸟的欢乐,鸟的期盼,鸟的忧伤,他们和鸟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实际上,他们何曾倾听过同类甚至自己的声音呢?城市很繁华,信息很发达,他们却封闭自己,与世隔绝。

在城市生活,我却常常怀念乡村,怀念乡村的鸟鸣,聆听鸟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片段赏析(精选篇7)

人们在,特别是在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某种自认为是冒犯或是伤害的对待时,总是难免会产生出一种情绪,尤其是那些从不省醒自己因而缺少内敛,盲目自信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又受不得一点委屈的人们,每当这个时候,这样的一种情绪就会愈发得激烈而积聚成一种极端的情绪——恨。

心里产生了恨意的人,如果他有一定的财力物力或权力,通常他会立即采取报耻雪恨的举动,特别是那种因欲望破灭而生出的恨,更会令他变得百倍地疯狂!而那些既无财势也无权势的人也会将此恨埋入心底寻找或者等待时机以牙还牙!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还击的方式,都不会给实施者带来任何的胜利的喜悦!因为恨,就象一颗不良的细胞,随着实施者复仇计划的实施,这颗不良细胞也在不断地得到养分而逐渐成长为一颗最终将浸蚀掉实施者心灵的毒瘤!因此,从他心里产生恨意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就再也无法得到平静!所以,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在我读技校的时候曾遭遇到这样一件事。我似乎有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称呼身边的人,也许因为那些称谓常常介于昵称与诨号之间,所以通常被我特殊称谓的人都很乐意接受,久而久之那些称谓也逐渐为其他人所借用,因此也就纵容我更加地随心所欲起来。记得那时正上映《甲午战争》,里面有一个“大人”的称谓,也许是因为那些个大人的威严与我们班主任的威严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吧,不觉中我便把“大人”一词与我们的班主任联系在了一起,班主任姓熊,我便在私下里称她为“熊大人”。渐渐地,也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在私下里把班主任称作熊大人。真是习惯容易成自然,自然之事又有谁会再去在意呢?我就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对老师不恭!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被班主任传唤到她跟前。班主任压抑着气愤一脸严肃地责问我为什么给她起外号?外号,在我的心里一直被认为是含贬意之词,而我从不认为“大人”一词含贬意!所以,经班主任一问,我一时没有回过神来。班主任继续问为什么叫她熊大人?我才恍然。因为事发突然,我完全找不到辩答之词,只能低着头任由班主任发落。

自从读书以来,我从不记得曾被老师批评过,更不用说是被班主任如此数落,当时的那个郁闷的心情真是无言可述。很快就被同学告之原来我挨的这轮冰雹应该归功于一个知青学姐为表现自己去班主任那里邀功。这位学姐虽说是我的技校同学,但她弟弟却是我初高中的同学,所以我与她的关系自进校认识之后一直都还算不错。完全料不到她会来这么一着,真是把我气蒙了!我恨她恨得真是咬牙切齿,巴不得她立刻从地球上消失——幸亏我当时没有那个能耐!我以为我会永远记恨她——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我曾经在《幸运的女子》中提到过,我技校的同班同学多是大我们这几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许多的知青哥姐,所以,尽管我们还处于少不更事,但他们都早已到了可以谈论婚嫁的年龄。那个知青学姐其实是个很热心的人,尽管她也因为丢了多年的书本而学得很吃力,她却仍然乐意去帮助同桌那个对学习更感头痛的知青难友,不仅如此,还从生活上也给予关照,比如帮忙缝补衣服之类的。也许是处于他们那个年龄,这样的举动难免会引起人们的猜测。所以,受到学姐那个门第思想尤为严重的母亲特别嘱托的班主任,很快便把这个情况作了反馈。这下真是不得了了,学姐母亲大发雷霆,非让学姐道个一二三来。学姐被逼急了,一赌气,索性来了个假戏真唱,开始跟那个知青学哥真正交往起来。

然而,爱情却不是靠赌气就能产生的!随着交往的进行,学姐越来越觉得自己与学哥格格不入,便提出分手。分手却不象牵手那样容易。学哥的父亲是“我的工厂”的一名老工人,所以膝下儿女有好几个陆续进了“我的工厂”,相比于外单位子女的学姐来,可谓有点势力了。所以分手不但遭到学哥的拒绝,更招致学哥兄弟姐妹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学姐因随便与人牵手得罪了母亲,这时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真是有点走投无路了。

我从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如此强烈的女性思想,学姐处境艰难的消息把我对学姐曾有的恨意驱散得无影无踪。我与其他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声援学姐,学姐在大家的支持下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把自己从因冲动而困入的泥潭中解放了出来。

从那件事情以后,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令人不快的事情在我的身上也时有发生,但即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即使在一时间令我产生了无法排解的极大的怨气,但恨意,似乎再也无法产生出来!

很多年过去了,我总是在想,当初自己以为会长久的恨意为何会消失得那样的迅速那样的彻底?恨与谅解相比,究竟是哪一个的力量更为强大呢?表面上看起来,恨,似乎更有力量,然而,恨,却更具有毁灭性——对人的心灵的毁灭!因为,我们在恨的时候,我们的心胸会越来越狭窄,目光会越来越短浅,所以,我们在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并不快乐!而谅解,却会促进我们放开心胸,把目光投向远方,所以谅解,会令人的心灵复苏!因此,对人而言,复苏的心灵比毁灭的心灵更有益更积极更上进!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天天快乐,但是,我们可以缩短自己不快乐的时间!无论遭遇到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省醒,能够内敛,能够自尊自信,能够换位思考,能够逆向思维,也许,我们就能够自立自强,能够敞开心扉,能够放眼四野,能够豁达大度,让恨意无影让怨气远离。

167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