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故事2020汇集
我们的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每一次发明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努力的为所有人创造新的东西带来了那么多的便利,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发明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发明的故事1
在安姿家住了四个月后,他知道安姿的理想是拥有一个农场,因为安姿和她的姐妹们都喜欢鸡蛋。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莫扎斯基却为“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梦想”而激动不已。莫扎斯基经常称赞他的战友:“喜欢吃鸡蛋的女孩一定是特别的女孩。”他常常躺在船舷上,望着远方的幻想。
不久,他知道安子喜欢做梦。她最大的梦想是飞上天空。她告诉她的朋友,无论谁带她飞,她都会嫁给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莫泽斯基发誓要让他的儿子飞起来。
从那时起,海军军官莫泽斯基的业余时间就是拿起斧头,抱着一只老母鸡,走进圣彼得堡的森林,发呆地望着天空。他举起斧头砍倒了几十棵树,为飞机的机翼找到了最坚硬、最轻的树。他观察过许多鸟类的翅膀,如母鸡、鹅、孔雀、海燕、猫头鹰、夜莺,并试图弄清楚什么样的翅膀可以使他的“飞机”飞行。当然,这时他还不知道该叫飞机。他只是把自己心里造的飞机叫做“阿子的梦”。
经过10年的探索,莫泽斯基于1882年设计并制造了一架单翼飞机。翅膀的形状就像夜莺在夜间飞翔。在俄罗斯诗歌中,夜莺是专门歌唱爱情的。翅膀的颜色在秋天是金色的。这是安姿喜欢的颜色。飞机配备了四轮起落架,他不得不飞,当然,降落在他的快乐的巢里。他还在飞机上做了一个鸡窝。他的意思是有一天他会给安子买一个大农场。
1882年春天,莫泽斯基驾驶飞机在圣彼得堡郊外试飞。他特别叫他的情人安子。随着飞机的声音,飞机上下颠倒地飞向天空。莫扎斯基很高兴,尽管他只飞了二三十米。莫泽斯基抱着安姿大喊。他跑过去拉着安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圣彼得堡的所有人。
莫泽斯基非常高兴,他没有在试飞过程中拍照,也没有找到看到试飞现场的目击者来记录他们的证词。尽管他的发明比莱特兄弟早了21年,但历史并不承认他的发明。
但莫泽斯基对此并不在意。试飞结束后,他带着儿子在圣彼得堡附近买了一个农场。他的农场养了很多鸡。那是为了安姿吃鸡蛋。他的飞机停在农场的屋顶上。这就是他和安姿一起飞翔的梦想。
发明的故事2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1661年,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669年,年仅27岁,就担任剑桥的数学教授。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5~1687年,在天文学家哈雷的鼓励和赞助下,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7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牛顿,小时候竟被人称为“呆子”。要不是外婆、母亲、舅舅的赏识,他可能永远都是一个笨小孩。
牛顿5岁上小学,那时的小学是私人办的,带有私塾性质,而且是一种教鞭教育。学校请了一男一女两教师分别教孩子们的文法和算术。孩子们稍有不听话,或者回答不出问题,就要挨打。特别是那位穿着黑色长袍的男教师,像个神父一样,一脸的严肃,讲话时一点表情都没有,动辄发怒,教鞭打在讲台上啪啪直响。孩子们个个感到害怕,一上他的课,就神经紧张。牛顿最怕上他的课,他怕听他的大声吼叫和教鞭拍打讲台的声音,所以总是低着头,眼睛不敢望着他。越是这样,越是被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一天,是新生入学第一堂算术课,老师拿了一根粗粗的教鞭,不停地拍打桌子以镇住这些刚进学堂的毛孩子。
“伊萨克61牛顿,你站起来回答,一加二等于几?”
平时,外婆教过牛顿初步的算术,在制作小箱子、小桌子时也遇到过简单的加加减减,牛顿觉得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但他性格太过于内向,平常很少与人交往,说话更少,在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讲话是从未经过的,就不由得紧张起来。心里一急,便忘了该怎样回答,张口结舌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憋出个“二”,立刻就听到哄堂大笑,接着是“噼噼啪啪”的教鞭拍打桌子的声音。牛顿又战战兢兢地答道:“是……是三。”
“到底是二还是三?”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还来上什么学。过来,脸朝那一边站好。”老师一边挥动着教鞭,一边走过来,拉起牛顿,让他在讲台边上罚站。顿时,牛顿感到血液像火一样往上直蹿,脸刹那间变红了。屈辱、自卑感像尖锐的刺扎痛了牛顿幼小的心灵。牛顿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
牛顿噙在眼里的泪止不住地落了下来,心里感到十分委屈,却听到老师奚落的话语:“嚯,你怎么这么懦弱,这么容易掉眼泪,真没用。”接着又响起不少男同学的附和声音。
经过这件事以后,牛顿每次上课都很紧张,老师讲的东西一句都没有听清楚,也听不懂,所以每次回答问题都是结结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也听不懂。对牛顿的提问,差不多都是以牛顿遭受一通大声训斥或打手心而告终。学校的这种环境使他愈来愈厌恶上学,越是不想上学就成绩越差,成绩越差就越被老师训斥和同学们讥笑。
牛顿经常被列入差等生的行列。虽然人们非常关心、同情这个可怜的孩子,可是,同学们却常常歧视他,有的甚至还欺负他。牛顿在学校里不知听了多少讥讽的话语,也不知挨了多少次同学的拳打。同学们还给牛顿起了一个绰号:呆子!一些调皮的孩子常常拿他开玩笑,搞恶作剧。
牛顿的那种孤独内向的性格本来是个缺点,但是和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天性结合起来,缺点变成了优点——他总有一种探究自然奥秘的欲望。牛顿最开心的时候是他放学之后。这个时候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按照别人的规定去想去说去做。只有这个时候,他是自由的、自在的。他有时连书包都不放便径直到河边树丛里去玩,去观赏大自然和遐想。有时一进屋就扔下书包开始做他心爱的木工活。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所做的东西也开始复杂了。由开始做小桌子小凳子小箱子等这些模仿性的东西,到逐渐做一些带有设计性的东西。
虽然牛顿在学校里不用功学习功课,但是小牛顿极善于观察,极善于设计。于是,在家中,尤其是在他那间小屋子里,却摆满了各种各样倾注了他心血和智慧的小东西。可能是由于经常观察自然现象以及爱沉思默想的缘故,他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和新奇事物。于是,当他一有新的想法,他开始动手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他不知是从哪里搞来一些工具:小锯子、小锤子、小起子、小刨子……还做了一个小工具箱。一到他突发奇想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搬出来,还有一大堆木板、木条、钉子、铁丝等,弄得一地的东西,横七竖八,有时搞得外祖母走路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小牛顿呢,却趴在地上,一声不吭,埋头苦干,十分投入。就这样,入学后的牛顿在学校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却在自己的动手制作中独自摸索出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眼中的“笨”牛顿,而在姥姥心中,却是一个无比聪明的孩子。
14岁的时候,妈妈打算让牛顿辍学在家帮助维持生计。
可是,热爱钻研的牛顿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务农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的问题。他每天都心不在焉的干活,以致于闹出许多笑话。
有一次,他牵了一匹马在路上走,走着走着,那匹马脱掉了缰绳,跑回了马厩,但牛顿全然不知,仍在专心致志地思考自己的问题,手里一直牵着那根空绳子往前走。
另一次,牛顿骑马到了一处特别陡的山坡,他只得跳下马,牵着马上坡。当他和马走过坡顶后,牛顿竟忘了再上马,一直走着把马牵了回家。
一有时间,牛顿就抱着书看,在田头、在树下、在草地,牛顿一看书就忘记一切,根本不知道还有别的事要做,有时候鸡羊跑到田间把庄稼吃了他也浑然不觉。有时,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使他能熟悉市场行情和讨价还价的艺术,但是,每次走近镇子的时候,牛顿就恳求佣人一个人去镇上做交易,自己则躲在小树丛后面读书,待佣人转来的时候叫他。有时,佣人做完交易后到处找不到他人,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只得一人回家。牛顿忘情地看书,一直到肚子饿了或者天黑看不见了,才想起来要回家。
有一天,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看他究竟在做什么。他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还在聚精会神地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活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研究自己的问题——确实,相对于同龄的孩子,牛顿完全可以称得上学者了。
有一次牛顿在放牧的时候,把羊群赶到村外的一片草地上,任其吃青草,而自己则抱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书,躺在草地上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牛顿完全沉浸在数学王国里,不知不觉已临近中午。这时,牛顿当牧师的舅舅威廉61艾斯库恰好去他家从这里经过。艾斯库看到羊四处跑散,牛顿连管都不管地趴在草地上,就十分气愤地走过来。他一边叫喊着牛顿的名字,一边紧握着拳头,想要替妹妹好好地教训一下牛顿。而牛顿好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只顾埋头读书。尽管舅舅已走到身边,他也没有察觉到。舅舅怒气冲冲地说:“牛顿!你还在睡懒觉,羊都跑丢了。”听到舅舅的喊叫声,牛顿急忙转过身,放下手中的书,一骨碌地爬起来,拍拍脑袋便去追赶跑散的羊群……这时,艾斯库才发现草地上那本厚厚的数学书。舅舅恍然大悟:原来牛顿正在研读一本数学书啊!他抬头望着牛顿远去的背影,想到妹妹在信中谈到有关牛顿的情况,此时,他不但怒气全消,而且还被牛顿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他没有责怪牛顿,反而跑去帮助牛顿把跑散的羊群拢到一起,然后同他回到家里。
1658年9月,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去世的前几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雨袭击了英伦三岛,河水泛滥,树木在狂风暴雨里拼命地挣扎,枝条像吹乱了的头发在风中乱摆。树木都无法站稳脚跟,更别说人了。门窗在狂风中颤抖, “嘎吱嘎吱”地响。大风刚起的时候,汉娜怕库房的门闩没有扣牢,被大风刮开,叫牛顿去关门。可是,出去了好一会儿,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呢?他去干吗了?汉娜提心吊胆地等着他回来。
风一阵紧似一阵,雨借风威,也哗哗地下个不停。汉娜实在放心不下,披上雨衣,连肩裹起,就向库房冲去。待她看到牛顿时惊呆了:被淋成落汤鸡得牛顿在暴风雨中跳来跳去,每跳一次,在落地的地方做上记号。
“伊萨克,伊萨克,你在做什么?”汉娜急切地呼唤着,冲上前去拉起儿子的手就往库房里跑。她生怕儿子发疯了。
牛顿跟着妈妈进屋之后,才用双手抹着头发上和脸上不断往下淌着的水,笑吟吟地说:“妈妈,我在做实验呢!”
汉娜心疼地看着儿子,不解地问:“做什么实验?”
“我在测风力。我看顺着风跳和反着风跳差距有多大,然后就可以计算风力有多大了。”牛顿说。
汉娜虽然不懂用这种方法怎样去计算风的大小,但是她明白这是儿子又钻研什么问题着迷了。通过牛顿这次“暴风雨中的试验”,汉娜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让牛顿回家帮助自己干农活,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农民,这个计划实在是错误的。因为牛顿完全被学习与研究迷住了,对于农活他毫无兴趣。虽然他不拒绝家务和农活,但精神上的兴趣和干农活之间的冲突,已经越来越激烈了。的确,如果对这样渴求读书和研究的孩子,继续强迫他于农活,那么,说不定能真的使他变成一个疯子呢!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牛顿在少年时代就具有发愤图强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及善于构思和动手实验与操作的素养,为他后来重视实验和鄙视无根据的假设与空想作风打下了基础。
牛顿的母亲也渐渐地看出来了她的儿子不是一个种田的人。
于是,妈妈和舅舅不得不重新考虑牛顿的前途问题。牛顿的舅舅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他劝妹妹把牛顿送到学校去读书,牛顿很可能不是一个粗俗的乡下孩子,他的表现与众不同,可能会成为一个特殊的人物,不要在这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牛顿从此又上学去了。
如果当年不是牛顿妈妈和舅舅的转念一想,如果不是他们看重牛顿的研究精神,或许世上就永远不会有大科学牛顿,只能有一个失败的农人牛顿吧!可见,天才是赏识出来的,没有赏识哪有天才?
发明的故事3
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对呀!我们自我也能够做。走,奥维尔,我们回去!于是,两个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飞快地跑去。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大的叫维尔伯,小的便是奥维尔。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经常在一齐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所以,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十分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来。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齐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啥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能够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画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我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莱特兄弟十分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貌好怪好怪的。
发明的故事4
瓦特——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 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 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1769 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1782 年瓦特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1788 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 1775 年到 1800 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 183 台蒸汽机,全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推向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
发明的故事5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 盖天说 、 浑天说 和 宣夜说 。
盖天说 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
浑天说 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
宣夜说 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 浑天说 比较符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 浑天仪 。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通过它的等速旋转,可以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 的计算结果,和近代天文学非常接近。
发明的故事2020汇集相关文章:
发明的故事2020汇集
上一篇:发明的故事精选汇集
下一篇:发明的故事2020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