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怎么做都做不对的英语阅读

时间: 巩诗621233 分享

  英语阅读看懂了,题却依旧做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相当诡异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位资深考研教师的回答,可能情况不一样,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起悟,为大家的下一次考试多争取一些分数。

  为什么这文章全都看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

  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奇怪,这些学生怎么可能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做错这么直观的题目呢?我大约花费了两三年时间才彻底弄清楚所谓的“读懂了”其实只不过是这些做错题目的考生的幻觉而已。

  这种幻觉是如何产生的呢?我翻阅了很多英语领域之外的文献,最终在心理学文献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特殊且有强大的功能,叫做“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zation)。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张很多人的合影中迅速识别出某个特定的人,即便照片上的那个人可能与现在看起来很不一样(比如比现在年轻20岁),这样的时候,我们运用的就是模式识别能力。

  人类太依赖这种能力了,乃至于模式识别还有一种模糊处理的变体,叫做“模式拼接”。当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有些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功能。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过一会儿,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就开始自动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毫无意义的几个斑点、纹理开始变得“有意义”起来,比如,你好像看到了一张人脸,或者别的图案什么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做错题目(实际上那些题目非常直观,只要真的读懂了文章,那题目不可能做错)的学生坚信自己读懂了文章。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读懂,他们只能读懂文章中的某些部分,而另外一些部分他们读不懂。

  然而,那些读懂了的部分就好像是天花板上原本无意义的斑点一样,在这些学生不知不觉启动自己的“模式拼接”能力之后,变成了貌似有意义的模式——其实是在调用这些学生过往曾经存储过的某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实际上他们正在阅读的文章的真实内容无关,甚至干脆相左。于是,他们“觉得看懂了文章”,实际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鬼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对题目?!”

  我自己当时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做阅读。我曾经每天做10篇甚至10篇以上左右的模拟题,但是发现我的正确率总是没有一个规律性的上升,基本有的时候还是全错,对答案的时候发现其实有时候连题干都没有看懂,就这样对完答案了事,只留下了对下一篇文章的期待。

  如同一个绝望的赌徒,拿着宝贵的时间作为下一轮的赌注,输光以后红着眼,自己跟自己打着“天道酬勤”的鸡血,继续下一轮注定失败的赌局,而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自己面临的对手到底是什么来路,从来没有真正仔细研究过对手,没有反问自己到底输在哪里?为什么会输?这样的赌局怎么也不会赢啊。

  为了印证这种思维模式的真实性和破坏性,我曾经做过几次测试,都是考研真题,一人四级没有过,只看阅读理解的中文译文,选项也是中文,全中文的环境下所有阅读理解只错了一个;另一人四级水平,限定的时间也比较宽松,而且是开卷考试,可以查词典,但是发现基本上每篇还是要错1-2个以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差别会这么明显?

  我当时的想法是:肯定是学生还是启动了自己的惯性拼接思维,在按自己的思路走,因为即使知道每个单词的具体意思,但是这些单词放在一起以后就无法按照英语语法思维理解句子的意思,而是用这些单词的中文意思作拼凑,然后就开始做题。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我要求一个现在跟我学英语的学生做了一个小试验(此君今年已考上某985和211院校,英语一54分),不限时,让他查了concertgoer和substitute这两个单词的意思,下面是他的思路和翻译文字。

  Devoted concertgoers who reply that 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are missing the point。(2011考研英语一阅读part1)

  1、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正在失去这种观点。

  2、这些人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

  合并得出最终译文:

  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的观点正在消失。

  正确译文:那些回答说:“录音无法取代现场演奏”的音乐会忠实听众没有真正抓住核心问题(摘自黄皮书)。

  大家看问题出在了哪里,第1步和第2步其实勉勉强强,但是至少大方向不会错,但是到了第3步,居然发现跟正确的译文完全不一致,甚至意思似乎刚好相反。

  问题出在了哪里?我拿着这个译文问了他,他说:“不会码呗”。

  也就是说在将两句句子合并时,他把修饰“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这个定语从句的所修饰的对象从“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强行与主语一起居然做成了“point”的定语。诚然,missing the point如果没有见过的话,确实不怎么好理解,但是问题是第1句已经把主干意思基本理解出来了,但是在合并的时候,他仍然启动了“自由拼接”功能,而无视各种成分的有序归属。

  强行对其他词的修饰成分进行直接,拼接成自己相对觉得相对比较舒服和满意的形状。

  原文中的主干是:Devoted concertgoers are missing the point.剩下的部分who reply that 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是一个定语从句中嵌套了一个简单的宾语从句,如果稍微知道一点点的语法知识:

  定语一定是来修饰某个名词的,不论是前置定语还是后置定语还是定语从句,定语存在的价值就是修饰某个特定的先行词,这个先行词只能是名词或者代词。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个who肯定是修饰前面的concertgoers,而且他自己也已经翻译出来了,但是在拼装的时候,他把定语从句中的先行词“concertgoers”悄然地换成了“the point”,定语从句眨眼间就成为了“the point”的定语或者是同位语。

  很显然他受到了“the point”的干扰,认为这个“这个观点”必有所代指,但是他没有掌握这个定语从句其实已经不可能是跟“the point”走了,它已经跟“concertgoers”结婚了,再怎么也不能先打它的主意。

  同时后面他又说,虽然自己找出了主干,但是在阅读的时候,Devoted concertgoers who reply that 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are missing the point。

  他把红色标记的文字连着念了过去,而无视主干的存在,把红色部分内容强行代替主语“concertgoers”,把本来毫无直接联系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他把定语从句中的内容没有进行结构上的分析,按照感觉作了理解,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 are missing the point.

  稍微有点句法规则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其实两个部分根本不能直接联系在一起,@之前的部分属于前面的从句,@后面的部分属于句子的主干句谓语部分,但是读着读着,recordings似乎也可以跟后面的missing the point连上来了,然后索性带着recordings后面的一起做了“point”的同位语。

  因为你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吧:

  You are my friend are handsome are nice.

  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找出句子主干

  为什么要找句子主干,因为英文是“形意双合”的语言,句子形式上的主干要表达该句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说,找出了句子的主干,这句话你基本上看懂了80%,句子中的其它修饰语都围绕主干中的成分展开。

  英语有着中文完全不同的写作规律,有时候甚至是非常死板,如

  1、英文的主干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要出现其它谓语动词,必须要动用从句形成主从复合句,或者动用连词形成并列句。

  2、并列连词连接的结构如同中文的对联一样,不但形式要对称和工整,连意思也要基本相近,光是这点就能解决不少生词难题。

  3、所有分词、不定式、动名词都是由相关的从句简化而来。

  4、形容词和定语永远修饰某一个特定的名词和代词,介词基本上都和名词在一起,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通过主干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

  上句中即使你不认识主语concertgoers以及从句中的substitute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通过关系代词who肯定能知道这个先行词肯定是人,于是至少可以得出作者对于“主语concertgoers”这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后面的missing明显是一个消极意义的词汇。通过仅有的信息判断作者的好恶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后面的文字补充理解首句内容

  从上面的角度出发,至少不会发生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这句是首句,后面作者肯定还会展开,通过简单的逻辑思维,你仍然可以通过后面的文字对本句进行补充理解,还原生词的本来面目,我们平常在阅读时就要做类似的猜词训练,在查词典和看答案之前,先认真猜猜生词的词义是阅读的必备技能,但是很可惜,绝大多数人看见一个稍微不认识的词手心就开始出冷汗,心情跌入到谷底,而不是冷静地进行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你永远不要期望你在阅读过程中会认识所有的词,因为即使你知道某些单词的某一个意思,在语境中它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而这个方面正是考研英语的重点考查内容。

  ▶总结

  考研英语尤其是英语一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考试,你不要期望阅读理解中的所有词汇你都认识,即使是你认识的词汇,极有可能也是熟词僻意,如何根据大部分的单词信息,掌握英文的语法框架和写作规律,大部分问题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都能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在考研这场赌局中,命题老师发到每个人手上的肯定是一副相对比较滥的牌,如何利用各种方法打好手上仅有的烂牌,你就是胜者。

17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