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英语绘本教学方法有哪些
以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通过绘本教学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目的,积极开展英语绘本教学提供思路和帮助。
中小学生英语绘本教学的方法:
(一)图片环游
图片环游本质上是一种分享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故事、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文本故事演绎成生活故事”,以问题为引导,通过封面、扉页、主题图等启发学生主动观察、预测、思考、分享个人的经验,在不断推测和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心理,联系个人生活,使通过图片环游读懂故事的过程成为师生合作探究故事意义的过程,“生成一个深度卷入、思维绽放的教学形态”。川图片环游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教学是完全不同的。
图片环游的教学活动大致遵循以下顺序进行(见图1),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热身引入: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引出文本主题,激活学生己知和阅读兴趣。(2)文本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标题、作者、插图作者等,培养学生的文本概念意识,增强对绘本主题和内容的整体感知。(3)图片环游:引导学生从个人经验出发,根据图片信息,观察、分析和预测,提出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阅读,学习语言知识,体验阅读过程,构建新的概念,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预测想象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总结评论:通过流程图等支架,协助学生总结大意加深理解,内化语言,并通过讨论学生最喜欢的角色、图片、情节等活动让学生对绘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5)默读与朗读:通过默读和朗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充足、丰富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流畅度。分级绘本通常会在同一绘本中呈现几个含有相同拼读规律的词汇。教师可以在默读和朗读环节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汇的相同点,总结其拼读规律,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学习拼读生词,拓展词汇,增强阅读自信心。(6)交流表达:创设不同的语境,通过读后写、读后演、读后画等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对故事人物的评价,给故事续写结尾,或者创编新的图文故事,促进语言运用的迁移与创新。
图片环游适用于各类绘本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也需要有比较充足的课堂时间开展阅读。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基于图片环游的理念,灵活设计和组合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故事类型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持续默读
持续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持续默读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教学活动,即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每天特定的时间段(通常是5-15分钟),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进行自主默读,并且读后不必进行相关阅读测试或报告”。持续默读对发展学生的阅读流畅读、养成阅读习惯、增长丰富的知识、推动个性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有效的持续默读可参考以下几个步骤:(1)读前:教师向学生解释进行持续默读的意义并制定规则;(2)读中:在限定时间内,学生与教师一同默读自己挑选的读物;(3)读后:根据具体情况,推荐拓展阅读材料、讨论或写作。
持续默读活动的实施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可将其融入日常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要做到坚持不懈。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完成图片环游之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默读;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采用建立阅班级图书角或学校绘本馆等方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为自己所阅读的书目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书名、作者、绘图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三)故事地图
故事地图指教师根据故事类读物一般都遵循的概念图式或故事语法,形成相应的视觉图式,教会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使用故事地图去发现和梳理故事的结构和大意,从而学会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和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Ruetzel和Boulineau等认为,故事地图可用于阅读全程:读前用来激活己有知识、激发讨论、导入故事;读中用来帮助学生获取重要信息、理解故事;读后用来讨论和回味故事。
故事地图大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情境、人物、问题、情节发展或问题解决、结尾(如图2)。教师也可以采用大意一细节顺序图(main idea-sequential detail map)、角色对比图( character comparison map)和因果关系图(cause-effect relation map)等其他形式的故事地图。以大意细节顺序图(见图3)为例,构建故事地图需要以下几步:(1)按时间顺序,对故事大意、主要事件、主要角色进行总结排列;(2)将故事大意置于故事地图中心;(3)围绕故事大意画线连接主要事件和角色;(4)围绕主要事件和角色添加次要事件和主题。
故事地图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和各类读物。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特定的故事要素上,帮助学生识别故事要点、理解故事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信,同时也为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提供了支架。使用初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关键内容等,让学生感知和发现具体故事的构成要素,并通过板书示范建构故事图式的方法。
(四)拼图阅读
拼图阅读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合作阅读模式。拼图阅读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工阅读一个故事或短文的不同部分。然后,全组再一起把这个故事按逻辑顺序拼接完整,合作讲给自己小组的成员或讲给全班听。第二种是教师将学生按照文本的段落或部分组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平均安排人数。然后,教师为每组按其人数打印故事或短文中的某一段文本。这个小组也称为“基础组”。基础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顺序编号,每个基础组的顺序编号都一样。基础组成员阅读同样的段落内容,当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完成阅读后,组内可以进行简短的交流,确保理解到位。然后每个基础小组的成员按照自己的编号与其他小组的同一编号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个新成员都把自己阅读内容分享给新组员,新的组员在小组内完成对整个语篇文本的拼接,确保逻辑和意义连贯、完整。最后,学生再回到基础组,阅读和交流完整的故事,互相帮助。罗少茜和谢颖总结了拼图阅读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流程:(1)学习任务讲解和分配;(2)建立基础组并明确任务分工;(3)组建专家组和实施课题研修;(4)返回基础组进行组内互助;(5)教师反馈;(6)成绩评定。
一般来说,拼图阅读比较适合篇章较长的读物。通过拼图阅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加互助交流、体现合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拼图阅读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学习和探究方式,既能节省时间,阅读也能丰富学习方式。除了篇章阅读,拼图用于句子阅读和词汇学习,教师可将其融入日常英语教学和图片环游教学中。
(五)阅读圈
阅读圈或文学圈指读者基于不同角色组成小组深入研读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学习活动。阅读圈始于16世纪,20世纪80年代风靡美国,21世纪才开始进入外语课堂,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支架,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基于不同角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自主与合作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阅读圈活动由多个基础角色和备选角色组成。在组织阅读圈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选择4-6种角色开展阅读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常见角色主要包括:(1)总结员,对文本进行总结并与组员分享,帮助组员理解文本;(2)讨论领队,基于文本内容设计问题,引发组内讨论,讨论领队的其他工作还包括负责从文本中摘取优美、有意思、难以理解或能激发深思的某些句子或某个段落,供小组内欣赏或讨论;(3)评论员,负责对文本主题或者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或评论;(4)文化搜集员,负责对文本的文化知识及其含义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关联,进行文化比较,开展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5)结构分析员,基于文本内容或结构绘制图表或插图,梳理文本结构与内容,整理文本脉络,加深文本理解;(6)词汇专家,负责摘录并解释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发现并整理文本中出现的比喻、拟人、谚语等修辞手法,供组员讨论和学习。
英语绘本的实用技巧:
1、绘本阅读重在“讲故事”
一个绘本故事,文字可能不会占据大量的篇幅,如果纯粹的逐字逐句的读文字,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予以纠错或点评,这样的绘本课就和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没有什么区别,也就失去了绘本教学的独特性。所以这需要绘本教师要潜心解读绘本,通过画面,结合文字,将故事讲出来,将学生带入的情境,引发思考。
2、主线明确,有取有舍
一个绘本,都暗藏着一个或几个主旨,而老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根据授课群体特征来进行取舍,选取一条主线重点展开,而弱化其他主旨。一个绘本主线的落脚点,应根据受体的年龄特征,结合社会现状进行设计,让学生懂得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就好。
3、以学生主体
根据授课主题的年龄特征着手,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入手,成人的阅读往深度挖掘式,成人与孩子同看一本绘本,思考角度肯定不会完全相同,理解也有深有浅。然而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往往讲的过多、过急。
例如,画者通过大量的暖色调构成温馨感人的氛围、通过灰白阴暗的冷色调凸显悲伤和压抑的情绪,低年级的孩子们可能不会那么快速直接地反应,老师就将答案直接讲出来,其结果就是这还是老师的理解,而孩子们被动地去接受,就违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4、应注重绘本故事的整体感知
不管是故事性较强的绘本,还是文字比较诗意化的绘本故事,都需要学生在整体上感受绘本。老师可以给孩子们独立阅读的时间,如果学生对绘本不了解,就不会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5、课堂上师生交流方式应是对话式的,而不是“我问你答”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老师是发问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接受问题。绘本教学要打破这一模式,课堂上的语言交流不是问答式的,而应该是对话式的。“谁来说一说?谁想谈一谈?”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
教师给出的问题不宜多,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整体性和思考价值,避免问题琐碎和简单化。课堂上要有放有收,不能随便否定学生的观点,要尽可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而当有些观点偏离航向时,又要能及时的收回来,使之不背离主题。
6、注重细节,关照每个个体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板书设计相当重要。设计好的板书可以让学生抄写下来。让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在板书的书写内容的上,不限于提前设计好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有好的答案课随手写在黑板上,会让学生更有参与感,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