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计划 >

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时间: 巩诗721232 分享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读的书太多,不知道怎么开始读,或者没读完半途而废。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制定阅读计划?

  首先,要对已获得的学习资料做初步筛选,剔除明显不需要的内容。成人世界的学习都是以实用为目的,为了学习而获取大量资料,不一定都和关注的问题相关,所以需要有所遴选。至于如何获取学习资料,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大致上也就是书店买书、网上收集资料、朋友和专家推荐书单等等。

  第二,测试自己的集中时间,考察自己的具体能力。普通人未经过训练,最长的集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学校课堂一节课45分钟,只有很少的学生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打过瞌睡。打瞌睡是正常现象,因为45分钟时间太长了,普通人无法维持高度集中。举个例子,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精力管理的方法,指的是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样的方法就兼顾了效率和集中力。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集中25分钟也很困难,间隔5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充足。那么怎么办呢?自己测试一下即可,阅读一本书时,记录开始时间,一直集中精神阅读,发现自己走神了,记下当时的时间,二者相减就是集中时间。多测试几次,取平均值。

  第三,拆解任务。制定学习计划,要安排好预习、学习、复习各个环节。我的阅读计划建议是将阅读这件事拆分成具体的任务,可以电脑上新建一个Excel表格列出来。选定书,确定要读之后,开始制定任务。第1个任务当然是总览全书,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其他自己用着顺手的笔记法,翻阅或浏览全文,找出大致的脉络。然后,计算每个章节的页码,确定每次读多少页。既然已经要制定任务了,不如按照一本书本身的结构来制定。举个例子。例如一本书有300页,共10章,平均每章30页。但作者不一定完全按照页数写作,可能一章有15页,另一章有45页,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分。

  先估算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大致是每分钟200-800字,经过训练的人往往可以达到每分钟数万字,但也要看文本的难易度,专业性强又全是术语的书,外行人很难高速阅读。可以先试着读一下,看看自己的真实水平,再用每次的阅读时间(上述第二步确定的时间)乘以阅读速度,再用这本书每页的大致字数除以刚刚得到的数值,得到的就是每次大致上需要阅读的量。根据我个人经验,通俗读物,从开始读到产生疲劳感,通常在20页以后,所以我每次制定的任务都是十几页的样子。如果一章有30页就拆分成2次,有40页就拆分成3次,也就是保持每个“小块”都在十几页左右。

  按照上面的建议,现在就已经列出了每次阅读的小块内容。但就像上面说的,要安排复习计划。大致上每5-10个小块就要安排一次复习,要保证复习所需的时间也要和集中时间差不多才好。至于具体是读几个小块安排一次复习,要看自己阅读时使用的方法。阅读也是要有策略的,我以前阅读就是把字看一遍,但是看完就忘,之后再回顾,还是和新读一样,记不住。可以适当做笔记,明确重点。做笔记的方法也有很多,关键在于自己适合怎样的方法,例如摘抄重要段落、心得记录等等,还有制作思维导图。不过这些方法我都觉得麻烦,我自己的方法是,读完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全文要点,将重要观点用金句的方式写下来,下次复习时只要看这些句子就行了。另外,有些书是技能性的书籍,书中会要求读者进行一些方面的练习,例如学外语的书上会要求做习题、学做菜的书要实际去制作,那么这些练习的内容也要加入学习任务当中,并且同时也需要考虑集中时间。如果练习任务不加以考虑,想着有空时再练习,那么非常可能的结果就是忘了练习。

  根据上面讲的,读一本书第一个任务是拆解全书,制定阅读任务,阅读任务中间还要穿插复习任务和练习任务。然后在全书的阅读任务、复习任务和练习任务后,还要安排一次总复习。总复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回顾全书内容,另一方面是抽取出精华部分,用于指导后续的行动。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之前阅读时已将要点总结成金句,但这些金句事后看的时候仍嫌累赘,仍然有空间进一步精简。为什么还能精简呢?因为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已经内化了,不需要用文字赘述了,能省则省,可以提高效率。

  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

  这次我准备和大家具体讨论一下:如何从书海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看?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

  像刑警找犯罪动机一样,找到自己的阅读动机

  看过刑侦剧都知道,警方破案一定要找到犯罪动机,没有动机,行为是不会发生的。读书也一样,一定要找到阅读动机,很多人无法坚持读完一本书就是因为阅读动机不够强烈。

  如何找到自己的阅读动机呢?试着建立你和书的相关性。

  看一本书之前先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本书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我对哪个议题感兴趣?我想从这本书里找到哪个问题的答案?我碰到困境急需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可以提供吗?如果这本书不能提供,是否有更好的书能帮我解决问题呢?

  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你的阅读动机。能不能坚持读完一本书,取决于你能不能找到一个足以支撑你读完整本书的动机。

  我主张先找到阅读动机,是因为我认为阅读不能以书为中心,而应该以自己为中心。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听说这是一本好书耶,那我也找来看看吧,却经常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后来才惊觉,正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害苦了我。看哪一本书、看还是不看某本书、什么时候看某本书,应该取决于我的好奇心、我的求知欲、我的某个具体的需求。

  自己选的书,跪着也要看完

  读书,最大的投入就是时间,所以选书一定要慎重。好的书是以一敌百的,可以让你事半功倍。那么找书以及如何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呢?

  1、看出版社。

  买东西看牌子,但买书好像挺少人看出版社的。像上海译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这样的老店肯定是爱惜羽毛的,一般不会坑你。

  2、看出版时间。

  有一种说法是出版50年以内的书不看,这当然有点极端,但背后的道理是没错的,经过时间洗礼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更简单一点就看再版次数,一本书再版很多次,说明是经过时间洗礼且获得市场认可的好书。

  3、被反复提到的书。

  从众心理一直被当成贬义词,但我一直觉得从众,很多时候就像电脑的快捷键,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做决策。大家反复提到的书,就算不是顶级好书,也有二三可取之处。

  4、豆瓣。

  豆瓣读书经营多年,豆瓣评分和豆瓣书评,还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

  5、书单。

  特别是名人大家的、名校、行业大拿的书单,相当有指导性。对了,还要安利一个公众号:书单来了,书单质量很高。我一般不太信任那些来路不明的书单。

  不过不论是什么书单,你都很难完全跟着书单去看,读书是很个人的事,众口难调,书单不过提供选择,大家各取所需就好。(相关性很重要、相关性很重要、相关性很重要)

  6、按图索骥。

  已读的书或正在读的书里提及其他优秀书籍、优秀作者的其他作品,由此及彼,顺藤摸瓜。

  7、预读。

  好不好,自己看了才知道。看书名,看作者,看出版社,看序文,看目录,再看一个最感兴趣的章节,通过自己预读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应该是最靠谱的办法。

  不过所有的方法都是参考的,不是绝对的,但是综合起来就很少会看走眼了。

  如此慎重地选书,就是为了开始看之后,没有理由再忸怩作态、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自己选的书,跪着也要看完!

  我的原则是一次只看一本书,不看完一本书,不看另一本书。

13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