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时间: 维维20 分享

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中国地理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中国地理的知识点1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疆域和邻国

(1)概况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2)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3)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地理的知识点2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界线——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mm的年降水量线。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水位(汛期)、流量、含沙量、冰情、流速或水能。

3.河流的水系特征——指源地、流程(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与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水系形状等。

4.我国四类地区河流的判断:①春汛、夏汛→东北地区河流;②流量小、冬季断流→西北地区河流;③流量大、汛期长→南方地区河流;④流量小、汛期短、季节变化大→华北地区河流。

5.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①地形起伏大小;②气候因素中的降水强度;③植被覆盖状况;④土壤质地;等。

6.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及防治

A、洪水的来源——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上游的干支流,二是南面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三是北面的汉江。在有些年份,若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B、长江中下游洪灾严重的原因——①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这是因为:流域内气候湿润,雨季长,暴雨多,加之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使长江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干支流多股洪水汇合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原因:一是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二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③河道宣泄能力不足,原因:中下游地势低洼,且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等),使河水流速较缓,水流不畅,排洪不畅;中上游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此外,由于人们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还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加大了河流的洪峰流量。可见,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首先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灾害的作用。

C、防治措施——①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②中上游兴修水库,中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分洪等);④长江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⑤修建三峡工程——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7.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的原因——①径流量小。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且流域面积较小,支流少,使黄河年平均径流量较小;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少有支流汇入,使下游水量更小;另外,黄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使枯水期和枯水年下游易出现断流。②工农业用水和人口生活用水量大。黄河沿岸工业以煤炭、钢铁、纺织、化学等工业为主,耗水量大;农业灌溉多以漫灌为主,需水量大;黄河流域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极大。黄河沿岸大量的用水消耗,使下游径流量进一步减少。③由于节水意识不强和管理及技术落后等原因,使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浪费较大。④由于蒸发和渗漏损失,也是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8.黄河水害及治理

A、黄河水害及成因——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地上河。

B、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治理黄河水害的措施——①水土保持。在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生物措施(造林种草)和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②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对拦沙、调沙、防洪、防凌、解决下游断流问题将起到作用)。③兴修、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9.黄河凌汛

A、发生河段——①上游河套一段(宁夏、内蒙古境内);②下游山东境内一段。

B、发生时间——冬季(河水开始封冻时)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10.黄河下游流域狭窄,几乎无支流的原因——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

1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原因:地势起伏大,或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②河流径流量大(原因: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12.建设水电站(基地)的条件: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①水能是否丰富;②建坝难易及工程投资大小(地形、地质条件);③移民规模及难度;④淹没损失(耕地和城镇等)大小;⑤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或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

13.河流洪涝灾害的一般成因

(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a、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b、地势低平,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c、地上河两岸河堤易决口溃堤;d、扇状水系或东西对称水系使各支流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洪峰叠加;e、河道泥沙淤积或入海河道单一,使排洪不畅。②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b、河流含沙量大,淤塞河床;c、干流汛期长,水量大。③气候特征: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多暴雨;b、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

(2)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及植被破坏导致的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4.河流洪涝灾害的治理原则、措施

(1)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2)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1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

(1)自然因素:①地形——水流速度:地形影响落差进而影响水流速度。流经平原的河流河宽水缓,有利通航。②气候——径流量及变化、结冰期或封冻期:a、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及季节变化。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b、气温——影响水温,从而影响结冰期或封冻期,影响通航时间。③水系特征——河道宽阔,河网稠密,有利于航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航运发展。

16.我国的两大湖泊分布区是: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17.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1)干旱地区的湖泊——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使湖水减少(或由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使湖水减少);(自然原因) ② 工农业和人们生活大量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水量减少。(人为原因)

(2)湿润地区的湖泊——①流域内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湖泊中淤积;②人类大量围湖造田,使湖面缩小。

中国地理的知识点3

中国的气候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①冬季: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成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少于南方,气温低得多;同时,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②夏季:特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的时间长,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此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所以,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我国的一月均温0?C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成因——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最低。

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①深居内陆,受大陆影响增温快;②海拔低,气温高;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气流越过山地进入盆地时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④沙漠广布,吸热快;⑤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我国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垂直温度带四个温度带。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因为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得到的海洋水汽多,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得到的海洋水汽越来越少,所以降水量逐渐减少。

7.我国几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③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青藏高原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一线。

8.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9.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阴贺巴冈”一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0.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①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②推移规律:五月——夏季风在南部沿海登陆,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华南地区进入雨季;六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移到长江流域,雨带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持续到七月上旬),4—6月华北出现春旱;七、八月(七月中旬以后)——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先后推进到华北、东北,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九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南撤到长江以南;十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在大陆上消失。(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11.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烧寮,成因——①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冬、夏季风均带来大量的海洋水汽;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③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有台风雨;④附近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该地还是我国少有的多冬雨的地方。因为,冬季该地盛行的东北季风来自海洋,饱含水汽的海洋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就形成绵绵冬雨。)

12.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成因——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1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我国跨四类干湿地区的省(区)——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

1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①位置的影响(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②地形的影响;③季风的影响。

15.我国的气候特征——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16.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有利影响:①夏季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等种植区大大向北扩展;②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③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B、不利影响: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④高寒、干旱气候区广,不利于农业发展。

17.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①江淮地区六、七月份的梅雨;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的伏旱;③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④华北地区春季和初夏的春旱;⑤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寒潮;⑥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的倒春寒(春季的强低温和雨雪天气);⑦东北、华北、西北春季的风沙天气;⑧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暴雨洪涝;等。

18.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的关系——①受夏季风进退影响的锋面雨带的移动,导致北方的春旱、夏涝,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正常年份);②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19.华北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夏季风尚未到达华北地区,降水少;②春季太阳高度增大,升温快,又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③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和春耕季节,需水量大。

20.长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7、8月份,夏季风和锋面雨带推进到了华北、东北一带,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控制,形成高温、晴朗、干旱的天气。此时,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所以,伏旱往往会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21.华南及西南冬、春干旱的成因——①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③农田有作物生长,需水量大;④西南地区易发生干旱还与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损失有关。

22.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有——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界线;⑤≥10℃积温4500℃等值线。

23.描述某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及变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两方面描述。

24.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高低及变化)、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水热组合状况(如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以及其它突出的气候要素特征(如光照、风、气压等)等方面描述。

25.影响气温的因素有——①纬度(或太阳辐射);②下垫面状况(包括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植被状况、地面性质等);③大气运动;④天气状况;⑤人类活动;等。

26.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②天气系统;③地形地势;④海陆位置;⑤洋流;⑥人类活动;等。

27.影响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或太阳辐射)因素;②下垫面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植被状况、地面性质等);③大气环流因素;④人类活动因素;等。

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中国地理初二知识点全汇总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地理初二下册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常识知识点归纳80条

中国地理概况记忆口诀

中国地理常识必背知识点

中国地理常识大全

中国地理常识90个必备考点

中国重要的地理概况

97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