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阿房宫赋的知识点

时间: 维维0 分享

《阿房宫赋》铿锵有力,把“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剖析得很微妙。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阿房宫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房宫赋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一词多义

(一)实词归纳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③族庖月更刀(一般的)

④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

5、缦

①廊腰缦回(动词,萦绕)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是)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二)文言虚词归纳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 连词,表转折。

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其

(1) 代词。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②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朝歌夜弦 (唱歌,奏乐)

5、鼎铛玉石 (当做铁锅;当做石头),金块珠砾 (当做土块;当做石子)

6、楚人一炬 (点火),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7、、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腰一样)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三)数词用作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 动词作名词。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 动词的意动用法。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六)形容词作动词

1、蜀山兀,阿房出(变秃了)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二)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三)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四)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3、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阿房宫赋的中心思想

主旨:文章由铺陈描写阿房宫的兴衰写起,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版、横征暴敛以及二世而权亡的历史教训,并以此告诫唐王朝的统治者要“哀之”更要“鉴之”,应该以“爱人”之心爱国爱民,切不可荒淫无度重蹈秦之覆辙。

《阿房宫赋》读后感

最近我在编辑本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巡礼》画册时,看到去年我的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写的是杜牧《阿房宫赋》的结尾段,不禁怦然心动,遂找出原文又读了一遍,掩卷之际,感觉又有了新的体会。

杜牧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这篇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时杜牧二十三岁。

过秦之文多矣。而杜牧的《阿房宫赋》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过秦而先不数秦之过,却以极其铺张扬厉、跌宕扑朔的重笔尽情描绘阿房宫之宏大、之瑰丽、之奢靡,笔笔落在阿房宫上,句句却又意在过秦,这正是大手笔的匠心所在。一个曾经踏平六国、雄心勃勃的秦王朝,一个曾经统一中国、叱咤风云的秦王朝,顷刻间,竟然那么容易地坍落了,毁灭了,一切竟然都转瞬即逝。这巨大的历史悲剧,激起后代多少人的思索,多少人的慨叹。杜牧也正是从这样一种列强的悲剧感中去体味、去把握秦王朝毁灭的内在原因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十六年,但它的确曾经极为强大,极为昌盛,然而一旦毁灭,又何强之有?何盛之有呢?这种由极盛而极衰的悲剧,极大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教训在什么地方呢?得到天下的人,往往就骄横起来,不仅穷极奢华,而且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决定政权存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先后下台,一些国家的政权更迭,尽管各自原因很复杂,但说到底,人心向背的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对这些历史和现实的教训,我们切要明鉴。在《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中,一个很深刻的观点就是,一个政权的兴衰最根本的原因在其自身。政权腐 败了,瓦解了,背逆民意,祸害人民,垮台是必然的。对于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始终是引为镜鉴的。从党的性质来说,我们党从诞生之日就公开申明,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取得政权以后,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我们党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肌体受到社会上的腐朽思想和消极因素的侵蚀,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这些行为与党的宗旨根本对立,必然被人民所唾弃。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一定会失败,甚至垮台。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就没有保证,更谈不上“社会和谐”,甚至有亡党X国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一定要牢记,我们一切工作和言行,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符合的就坚决地干,不符合,就坚决不能干,在“人心向背”这道考题面前取得好的成绩。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千二百年前,杜牧在文章结尾时的感言可谓振聋发聩,读来锵然!

阿房宫赋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阿房宫赋相关知识点内容

高一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

阿房宫赋知识点练习 阿房宫赋练习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背古文

高中语文诗句相关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知识考点汇总—古诗文篇

初中语文基本知识点总结2020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常考名篇名句汇编

876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