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易失分点解析
知识盲点是因人而异的,通过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找到自己的盲点所在就是提分的良策。学生一旦形成思维定式,就会在考试中做出错误选择,导致失分。历史学科犹是如此。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高中历史易失分点解析。
一、中外时间的横向比较很重要!
对于时间的纵向比较很多学生都是了然于心的,尤其是教科书后都会、特别善良的给出一张大事年表。学生一般对对照考纲划去不考的知识点,然后记忆,这样对于主要的历史事件的纵向事件可以很好的掌握。
二、抗日战争存在大量知识盲点你知道么?
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使其成为2015年的热点问题,对于其中的一些知识盲点你不得不仔细的来了解一下。
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也就是七七事变的时间,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明治天皇宣布对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对于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很多学生容易记做九一八事变的时间,这里我们要区分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而此时中国还没有大规模的抗战行为,故不可记做抗日战争的起点。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消极抗日的问题: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国民政府受日本诱降政策影响,开始消极抗日、积极。长期以来,在这一史观的指导下,中学教科书对国民政府的抗日避而不谈或者轻描淡写,致使很多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形成根深蒂固的“盲点”:消极抗日就是不抗日。事实上,武汉会战以后,正面战场在继续抵抗。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等史实就是例证。1941年底至1942年初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还取得了使日军伤亡5万余人的辉煌战绩,在当时的国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07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和缓,国共两党高层交往日益增多,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战地位问题、国共两党关系问题遂成高考的热点。如果学生们在这一热点问题上的“盲点”不扫除,就很容易出错。
最后一个问题游击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游击战术,并能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那么国民党有用过这一战术?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抗战时期游击战也受到国民党高层的重视,尤其在初期的会战失利以后,国民党军队也积极地运用了游击战术。然而学生对游击战术的特点,诸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等都能耳熟能详、对答如流。但对于游击战的认识却停留在似乎这一战术就是共产党的专利,国民党军队根本不会用也不可能用过。
三、一些框架性较强的知识点容易缺工减料
如果你认为只有小的知识点容易有盲点,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海风教育姚畅老师在这里指出,其实很多概括性强的知识点,尤其是在非选择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才是最容易因为知识盲点而丢分的。
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知识点:
1、开始形成: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贸易出现跨国现象;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大。
2、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扩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各地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附庸经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表明世界市场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划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进一步拓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仔细想一下,你有没有丢掉其中的哪一点,这都是你失分的重要因素!
当然知识盲点是因人而异的,通过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找到自己的盲点所在就是提分的良策。不要害怕露出你的盲点,在学习复习中,扫出的盲点越多,对你的帮助也就越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