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呢?下面跟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欢迎参阅。
1、宣告了中国知识分子大分裂的开始。
在科举时代,由于把所有知识分子全部包下来,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利益非常突出,例如范进宁可饿死也不肯作农民,他们基本上完全站在地主阶级一边。但是,随着康乾时期人口迅速增长,这种把知识分子包下来的制度终于走到尽头,洪秀全的起义宣告了中国中下层知识分子和主流知识分子决裂的开始,所以,在满清政府不能镇压太平天国的情况下,作为学术界领袖的曾国藩亲自披挂上阵,组织军队镇压起义,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分裂,预示着科举制将走到尽头,所以,40年后科举制完蛋,而科举制的完蛋,让更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成为无产者,这些人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民主革命的真正中坚力量,越来越多中下层知识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同时,主流知识分子更加紧密地和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外国资产阶级勾结,至今,台湾和大陆的分裂其实就是中国中下层知识分子与主流知识分子大分裂的表现。
2、中国被压迫阶级从此有了自己的喉舌。
太平天国由于直接冲击了知识分子群体的经济基础,在维持着科举制的当时,起义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舆论支持,失败是必然的,但是,随着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者,中国被压迫阶级终于开始拥有自己阶级的舆论力量。从此,中国被压迫阶级的反抗从纯粹的自发向初步的自觉转变。
3.太平天国对于孔子的攻击冲击并且动摇了中国几千年知识分子配合地主阶级愚昧人民的统治。
在科举制下,知识分子由于被整体包下来,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是一个巨大的特权势力集团,为了愚昧人民,他们拼命制造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崇拜,不但人民被迫接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甚至连封建皇帝也要对孔子下跪,其目的就是恐吓人民,不许人民在深重的压迫下有任何的反抗念头。而太平天国对于孔庙、孔牌的冲击动摇了几千年知识分子配合地主阶级愚昧人
民的统治。
4、解放了女性。
在太平天国时期,女性可以参加考试,可以成为公务员,可以被录取为状元,女性不用缠足,不用浸猪笼。而缠足,恰恰是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强加给中国女性的一副巨大的苦难枷锁。
5、建立根据地,开始建设属于自己阶级的政权, 为被压迫阶级以后管理自己阶级的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以前的黄巢、李自成起义,都是流寇式作战,没有根据地的经济补充起义军军队,对于发展起义军力量负面影响很大。他们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起义没有任何舆论支持,包括中下层知识分子也不
肯放弃科举制下的地位来加入,而太平天国由于有洪秀全、洪仁玕等先进知识分子掌握起义军政权,能够建立自己的舆论支持力量,所以首先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也为被压迫阶级以后管理自己阶级的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6、解决了起义军政权向何处演变的问题
历史上起义军将领演变为军阀的例子举不胜举,而1856年杨秀清已经露出这个苗头,太平天国成功地解决了有可能被掌握兵权有野心的将领篡夺政权的危险,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以后太平天国对兵权分散,保证了政权不向军阀私人武装演变。
7.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消灭了百万清军,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秩序,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清廷对地方控制能力减弱。后来的辛亥革命期间各地纷纷响应,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很大程度是因为太平天国以后形成的这种格局。
太平天国虽未实行《天朝田亩制度》,但在一些地区实行“着佃交粮”的政策,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一批自耕农,在经济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8.太平天国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这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要求外国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和遵守太平天国法律,严禁鸦片贸易。在当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不屈的英勇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化的企图。
9.具有世界意义。在十九世纪中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的时候,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太平天国革命,则是这次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洪峰,它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10.太平天国事实上造成了满人对中国统治力度的衰退,为汉人集团在满清政权内部的地位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自从太平天国后,汉人才开始掌握实权,为今后的推翻满清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人政权势力的衰落,甚至可以追溯到安史之乱,国家民族都有衰亡的周期,我们也不例外。安史之乱后,各方寇盗对中国入侵,吐蕃,南诏,回鹘,甚至波斯人都入侵中国兴风做浪,汉人王朝受尽了屈辱。到了宋朝,更不用说,耻辱到了极点。元朝不说,明朝虽然将蒙古赶出去了,但是对北方的蒙古人仍然非常害怕,西域和西藏仍然没有控制住。满清下来,汉人的屈辱更甚,满清的土地越打越大,可是根本不能让汉人去开垦,东北蒙古西域都不是汉人的地方。回族甚至侵犯到了汉族的发祥地陕西。
满清,归根揭底不会让汉人带兵,不会让汉人掌握大权
。这一切被太平天国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崛起,彻底打败了满清过万无敌的神话,横扫半壁江山。杨秀清是我几百年的汉家二郎里的第一个打垮满清的英雄,满清军队毫无办法,这样的混乱下,满清不得不启用汉人,汉人再次获得了带兵的权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崛起,获得了权利。
太平天国的结果是失败了,可是汉人却崛起了,南方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控制了几个省的大权,军权经济权利,满清不得不对汉人有所让步。汉人的杰出人才从此层出不穷。湖南,安徽,两广,等地出现了一大帮人才。同时,满清前期的侵略成果,蒙古开放了走西口,东北开放了闯关东,而后左宗棠和赵尔丰开拓了新疆和康藏,回族在关中几乎是被消灭,大量汉人移民进入,汉族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张了。在那之后汉族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北美南美南洋澳洲都是汉族移民的对象。
从太平天国那个时候开始,满清最终会归于汉人王朝的命运就不可改变了,姑且不说地方上的各种汉族官僚势力,光是海外的各种华人移民就够满清受了。汉人就是那个时候崛起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汉族改变了几百年来对周边少数民族战略劣势屡战屡败的历史。汉人重新控制了东北,蒙古,新疆,西藏,汉族的生存空间大大的扩张,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战略态势。从汉唐以后,汉族再次获得了这样的战略优势和地缘优势,从汉唐之后的战略收缩终于停止了。遗憾的就是没有收复交趾朝鲜的汉四郡和外蒙,当然这个,跟外部帝国主义的入侵有关。
所以后来的辛亥革命一起,举国响应,因为那之前的几十年,汉人已经夺取了很多的地方权利,袁世凯不过是汉人官僚势力里最大的代表而已。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只能当一个考据学者,左宗棠就是一个乡村教师,李鸿章就是一个投机的官僚,没有太平天国,中国的权力依然在满族贵族的掌握中,没有洋务运动,没有中国的近代化。没有太平天国,很多名噪一时的贤吏和名将都将默默无闻,湖南也不会有近150年的辉煌。
太平天国起义是满清从满人统治集团变成满汉合作统治集团的分水岭,更是汉族衰落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
11.太平天国提出了一系列与封建传统观念相悖逆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近代化意识,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天朝田亩制度》以平分土地为中心,包括了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内容在内的纲领性文件。纲领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通过
这个纲领性文件,希望实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可见《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首开了平均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先河。《天朝田亩制度》中透露出来的平均主义和民生主义恰恰是洪秀全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因此,孙中山在演讲三民主义时,多次提到太平天国。他认为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与太平天国脉络相通。
(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另一个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公开地向世人宣布太平天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走近代化道路的主张。它提倡在中国发展工、商、农、矿等各种生产,主张建设近代交通,制造火车轮船,兴水利、办银行、举保险、设邮局、开报馆,甚至提出奖励私人发明,保护私人专利、允许私人投资,在中国全面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观点,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有新鲜感和时代感。《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结晶。因此《资政新篇》所勾勒的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其所列各项目标,实际上是尔后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行动纲领。
12.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派的启蒙者与领路人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一批以满洲贵族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他们率领的八旗、绿营在与太平军交战过程中,相继溃败丧身,代之而起的是曾、左、李的湘军和淮军。实际上,太平天国为“洋务派”的出台扫清了道路。曾、左、李镇压了太平天国,但就兴办“洋务”方面则又继承了太平天国未竟的事业。太平天国对“洋务派”,思想上起了启蒙作用,行动上起了引导作用。
(1).太平天国揭开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序幕,洋务派只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太平天国遗嘱执行人。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面临民族危机,魏源在其所著《海国图志》中大声疾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实际上反映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已经丧失了正常发展的近代化的道路,不是从民用,只能以军事工业起步的历史特点。以往的近代史论著中,总是把实践“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归之于“洋务派”,这是不公道的。太平天国搞军事工业的近代化,与同时代的清王朝相比,不仅起步早,而且规模大,速度快。其途径大致是:其一,在战场上战胜洋鬼,以洋枪洋炮武装自己。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向洋人购买洋枪洋炮以武装自
己。其三,雇佣外国人训练军队,建立太平天国的“洋枪队”。其四,雇请工匠修理并仿照洋式武器,设馆设厂生产军火。可见以军事工业作为近代化的起点,是从太平天国开始的。
(2).太平天国的“洋务”活动不仅包括“求强”,还有“求富”的计划,这就是《资政新篇》和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资政新篇》虽然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推行过,但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即采取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开展正常的对外贸易,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1853年初,英国驻香港总督文翰到天京访问,东王杨秀清明确照会文翰:“准尔英酋带尔英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文翰确认了这一事实,他说他“曾从天王的大臣接获正式文书,允许──对西方国家表示友好,并表示极原意建立最自由的贸易关系。”
为了“求富”与内外贸易的需要,太平天国在南京设立天海关,在芜湖设立宁江关,在宁波设立天宁关(后改天平关)等,对过往船只照章征税。为了鼓励对外贸易,太平天国在1861年攻占宁波后宣布“三个月内不收关税”。因为太平天国对“洋兄弟”的贸易采取保护态度,所以大军压境之下的上海,其贸易与航运非但没有萧条,却颇有点出人意外地蓬勃发展起来。1863年,上海港出口茶叶为12,000万磅,比1858年翻了一番。1862年,在上海报关的轮船180艘,计60,377吨。上海港进口关税收入为3,370,114两,码头捐收入为51,960两。这些统计数字表明,上海这个口岸的贸易出现一种极其繁盛的景象,从上述情况看,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放、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