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粗门独流通背拳武艺,从清末叶起就是静海武术的首要拳派,2009年被列为天津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历代高手辈出,任向荣就是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乃至静海武术近二百年来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在太祖门的历史发展上,为太祖门乃至地方武术做出巨大贡献的当首推任向荣,他的许多极具传奇色彩的轶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誉为全国“武林绝活”的近代苗刀的传播发展就是从任向荣和他的师弟刘玉春开始向外传播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一)拜“三老”学得太祖真功,不自满再学大杆子

任向荣,字光华,独流镇人,生于1852年。一生主要以攒筲为业。13岁拜本镇人李登善、李登第为师,学习太祖门技艺。刘玉春、张景元等后来成了他的同门师弟。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属少林派,太祖门,拳法种类上属通背类。源于独流的这门拳法,可谓是静海县的“土特产”,也是天津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拳种。它的起源为清代乾隆年间,一僧一道两位太祖拳师云游至独流镇,将太祖门拳法传留在独流镇。在以后的长期流传中,吸取了通背拳、少林拳及其他门派的精华而形成的一门风格独特的拳法;有“太祖拳通背力”之说,其招式技法、风格特点与其他种类的通背拳有相通之处,而又颇具太祖、少林气派的风范,呈现出多样化的待点,这就是本拳派与其它以大袓为名的拳派和其它通背拳类有所不同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有太祖门、太祖拳、太祖通背拳、通背拳、独流通背拳这5种传统的名称叫法。从其起源形成的根本上讲可以叫做太祖门、大祖拳,从拳法种类上讲可以叫做通背拳,从其发源地上来讲可以叫做独流通背拳,从太祖、通背相融合的角度上讲可以叫作太祖通背拳,又因吸取了少林派的风格特点、技法等,因而也属于少林派。但需要指出的是,现今源于独流镇的这门拳法,虽然叫太祖门、太祖拳,但不仅与现今所能见到的其它几种太祖门拳法不同,就是与它当初刚刚流传到独流时也不尽相同,虽然叫通背,不仅与现今的其它种类的通背拳有所不同,也与当时的通背拳不同。不管叫太祖门、太祖拳也好,还是叫太祖通背拳也好,还是叫通背拳、独流通背拳,所指的都是源于独流镇的这同一门拳法,从实质上说是属于太祖门门内的一个拳种。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在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形成为一个比 较系统、完整的技术体系,咸丰、同治年间声名大振,成为静海武术中的首要拳派,涌现出许多武林高手,他们的许多轶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太祖门独流通背拳来自民间,在民间百姓中产生、发展,缺少相 关的文字资料,因而在其起源,形成时期的传人及传承情况不详,至今还不能确切定论。在历史典籍中有记载的是从李登善、李登弟、杨学士三位宗师开始的,从他们三位开始才有了明确清晰的传承谱系。按有历史记载算起,他们三位可算第一代,再往上推则缺乏切实的依据而暂时不能定论。李登善、李登弟、杨学士同是清代直隶 静海县独流人。李登善、李登弟二人为亲兄弟,人们尊称为“登爷”或“李登爷”,杨学士人们尊称为“杨士爷。三人同为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一代宗师,在直隶一带久负盛名。《静海县志》(1934)记载:“李登善,独流人,以通臂拳著名,任向荣即为其弟子。”“杨学士,独流人,以斩拳著名。”任向荣家境贫寒,却非常懂事,家贫出孝子,非常孝敬父母长辈,从懂事起就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待邻里很有礼貌,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有什么事都乐于帮忙。拜师学艺后,每天晚上,把家里的事情做完后,就来到师父的家中,看见有什么活儿就主动去干,干完后就自己埋头练功,一遍又一遍,直到累的实在练不了才停下来,学到的东西不得到师傅的点头认可就一直坚持练下去,直到师父满意为止。任向荣学艺时正是身体发育长身体的时候,每天晚上练功后回到家中感到饥饿就吃块玉米饼子或一个玉米窝头垫垫,从不叫苦叫累。看到任向荣为人诚实忠厚,勤学苦练,杨学士深为喜爱,亦收任向荣为徒。故有“三老传一贤”之说。任向荣在这三位老师的精心传授下,进步很快,把三位师父的看家本领都学到手中,所掌握的最多,技艺也最全面。任向荣和他的师弟刘玉春、张景元三人都得太祖门真传,尤以任向荣功力最高,成名也最早,《静海县志》(1934)载:任向荣,字光华,独流人,以技击驰名津、保间。性和蔼,从游者甚众,皆以敬让相尚焉。1995年编修的《静海县志》上也有记载,2009年编修的《独流镇志》上对他和刘玉春从河北桑园换艺得来的苗刀及发展作了介绍,还为其单独列人物传记。当时江湖人称“赛猿猴”,当地人称“任老向”或“任向爷”。功夫能刚能柔,有“任爷主柔”之说,在北京、天津、保定一带名气很高。任向荣的后辈传人从“太祖三老”那开始算起至今已至第八代。

任向荣成年后以攒筲为业养家糊口,练功的时间就少了,为此他就在攒筲的时候不坐凳子而是扎着马步,即练了功夫又不耽误生计,把能利用的零散时间都利用上。他后来常对徒弟们说:功夫时时练、功夫时时有。他自己是常年如此,正是凭着这股韧劲,才使他练就了惊人的绝艺。

任向荣得到“三老”的真传后,没有自满,得知哪里有高手就去切磋学习。1878年,他听说静海县城有个王永清,大杆子功夫非常了得,就从独流徒步18华里来到静海县城找到王永清学习大杆子。王永清比任向荣大个三四岁,比较保守,其传承也从不向人们提起,任向荣要学大杆子,他自然不愿意教,再看了任向荣练的太祖门武艺后,知道任向荣的功 夫不比自己低,就更不愿意教了,就找理由推脱,任向荣到王永清家中去了好几次,表示自己学习大杆子的诚意,真心实意的要求拜师学艺,王永清被感动,说不出别的话来,就把大杆子的技艺倾嚢而授,由此,独流太祖门中又多了一项技艺。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艺成之后,以武会友,常与当地武林高手切磋技艺。曾与张景元比武,打成平手而成了好朋友,以后任向荣、刘玉春也与霍元甲相识结为好友,几人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技艺,这也成了武林佳话。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二)济困扶危为百姓,德艺双馨享誉武林

任向荣虽然有一身好功夫,但从不好勇斗狠,仗势欺人,待人谦恭和蔼,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轻易不出手。他非常喜欢孩子。夏天晚上在胡同里乘凉,有个小孩儿淘气,用手指捅任向荣的臀部,捅完就跑。任向荣故意要逗逗小孩儿,等他再捅时,臀部肌肉内陷收紧把小孩儿的手指裹住,小孩儿抽不出手来,任向荣走到哪里就只能跟到哪里,周围的人们哈哈大笑,小孩儿害臊了,“哇”的一声哭了,任向荣忙把小孩儿的手松开,把小孩儿抱在怀里哄,又到杂货铺买了点小食品给小孩儿,小孩儿又破涕为笑。

南运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是南北运输的水上交通线,那时来往的船只上都挂着有“独流”字样的旗子,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在清朝末年,独流镇作为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交汇处的水旱码头,人们多有以行船运输为业的。有一段时间,往南去的船只在过沧州地段时常遭抢劫。船民苦不堪言,于是请任向荣随行护船。一天,任向荣躺在船舱里,岸上一个人向船上跳来,任向荣抬腿把那人又蹬回岸上。任向荣马上跳上岸,与岸上的十几个人战在一起,时而用撑斩,时而用劈拦,时而跳步勾子,拳脚齐到,打得那些人有的滚下河堤,有的摔到河里。那些人一看赶紧往回跑,任向荣在后面追,到了一所宅院前,从里面跳出一个人与任向荣打在一起。任向荣越战越勇,那人心中暗暗赞叹,罢手言和。原来他是沧州一带有名的拳师,因连年灾荒,无以为计,遂叫徒弟做此勾当。任向荣听罢深表同情,表示如不再犯不予追究,那人深为感动,表示今后生活再难也不动非分念头,还说以后独流的船只挂上有“独流”字样的旗子,可保安全。独流船民一试果然一路平安。以后别的地方船民得知,也纷纷效仿,于是这南运河上来往的船只都挂上了同样的旗子,成了南运河上一道风景。

外地武师“镇山东”慕名来访。“镇山东”化装成卖切糕小贩,过任向荣家门时,便手握车把,平端车身,离地二尺,高声叫卖。一天,任向荣两指捏一摞铜钱买切糕,“镇山东”切下一块,看似递去,实则内含劲力向任向荣掷去,任向荣轻轻接住,“镇山东”伸手抠钱,用尽力气,铜钱在任向荣手中纹丝不动,任向荣手一松,铜钱落在车上已成了碎片。“镇山东”服输而去。过了几天后,“镇山东”又来到任向荣家门前,嚷着要与任向荣比武,任向荣一看“镇山东”好胜心实在是太强了,要这样下去这日子没个消停,自己前几天也没必要跟他较技。于是就叫家人出门对“镇山东”说任向荣外出了。“镇山东”问多久回来,家人回答不知道。“镇山东”扫兴而归。任向荣本想就此了结此事,可“镇山东” 还没罢休,过了些日子,“镇山东”又回到独流镇,这天晚上亲眼看着任向荣回到了家中,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来到任向荣家门前,指名点姓要任向荣出来,说知道任向荣在家中。任向荣把“镇山东”让到屋中,以茶相待,“镇山东”提出要和任向荣一决高低,彻底分出胜负。任向荣就对“镇山东”说你的功夫不错,用不着比了,咱交个朋友,一块儿练习交流不行吗。“镇山东”不肯,执意要比武决雌雄,任向荣就进行解释,好言相告,就是不动手。中午摆酒相待,“镇山东”也没法出手,晚上悻悻而归。这一天,正值静海大集,任向荣先把筲、柳杆发往静海,随后跟着。走到府君庙村旁树林时,“镇山东”飞身闪出,挥拳闪电般向任向荣打来,任向荣只是遮拦躲闪,并不进招。“镇山东”一脚踢来,任向荣腾身跳到树上,“镇山东”脚踢树干,腿断骨折,任向荣见状背起“镇山东”跑回家,接骨敷药,悉心照料。“镇山东”伤愈后向任向荣谢罪拜师。任向荣对其武功进行了指点,“镇山东”心服而归。

民国二年,任向荣有一次病愈后坐在炕上休息。一个外地武师因以戴比武败在任向荣手下前来寻仇。那是任向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到外地,见到一个二十来岁的人把一个卖菜农民的菜拿起就走,那农民追着要钱,那人不但不给钱还骂骂咧咧,挥拳踢腿,口口声声我练家子,不给你钱怎么着。任向荣说了那人几句,那人听了对任向荣说,你是干嘛的想挨揍?任向荣说,咱说的是个理儿,你不能白拿人家的菜。那人挥着拳头说这就是理儿。抬腿就向任向荣踢来,任向荣躲过几招,一个“抽横”把那人打倒翻滚出去,那人看到任向荣是个茬子,乖乖的给了菜钱。事情已过去了多年,任向荣都已经忘了,谁知那人却找上门来。来人进得 屋来,二话不说,双拳齐出向任向荣打来,任向荣往旁一侧身,借力打力,在其身后一拔,那人就撞破窗户跌出屋去。任向荣随后出去把那人叫到屋中,那人说起了当年的事,说那时还不知道是你,后来才知道的,这些年没少下工夫苦练,就是想打败你把面子找回来,多方打听才找到这里。任向荣说,你别管本事大小都不能欺负人,还 得帮着别人,好汉护三村嘛。那人点头称是,说想起以前做的事情确实有点过分,太不懂事了。以后可不能那样了。不打不相识从那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三)桑园换艺,勤学苦练再创“后八趟”

任向荣平生与师弟刘玉春关系最好。清朝光绪16年(1891年),二人结伴外出营生。在桑园(今河北吴桥)正赶上当地武术世家的“谢家五虎”设擂访贤,以武会友。“谢家五虎”兄弟五人,其父为当地武术名家谢玉堂,经营粮行。“谢家五虎”中的老二功夫最高,正在擂台上使一条三节棍,无人能敌,任向荣一看,马上拿起大杆子上擂比武,交上手后,谢家的老二觉出任向荣是个高手,功夫比自己要强,很高兴,赶紧叫停,双方互相佩服,愿交朋友。“五虎”邀二人至家,设宴款待。二人见谢家有种兵器不认得,一问才知是谢家独传绝技苗刀,二人表示愿学谢家苗刀,谢玉堂提出用苗刀技法换太祖拳,双方各不保守,互相教传。任向荣就用太祖门的单提腿换得了谢家秘传稀有兵器苗刀八趟技法。

这苗刀是中华武术中的稀有兵器,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苗刀的起源,从现在所掌握的资料看,源于唐代的唐刀,而唐刀则可追溯至汉代的刀、剑。而近代苗刀的切实传承源头是河北吴桥桑园谢家。中国的青铜器,在商、周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阶段,到秦朝时已能制造出1米左右长的青铜剑,即锋利无比又具有很高的韧性。中国的铁器时代虽然进入的比较晚,但在青铜工艺的基础上很快就进入了较高的水平。剑的制造也由短向长发展,战国时期即有双手长剑出现,到了汉代,长剑更加普及,汉长剑出土的有长达140厘米的,双手握柄既可劈砍又可刺扎。自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战争方式由原来的车战逐步向骑兵作战转变,到了汉代,汉朝作战的对象是以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为主,汉朝军队的作战方式也开始转向以骑兵为主,骑兵成为战场上的主力。作战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作战武器的改变,以刺为主的剑不足以发挥效力,用以劈欲威力又不太大,也容易折断,于是单面有刃擅长劈砍的钢刀以其坚实实用得到人们的重视,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汉代的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与刀身没有明显的区别,刀柄首端都亳无例外的制成扁圆环形,长度在1米左右,名为“环首刀”或“环柄刀”,实际上就是把剑改成单面有刃。便于在马上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这种兵器流传很广,特别是东传日本后成了日本刀的祖型。东汉末年,适于劈欲的“环柄刀”在战场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国时代军队中大量的短 兵器就只有刀了。到了南北朝、隋、唐时,刀一直是重要武器。《唐六典。武库条令》中只有刀制而无剑制,唐朝以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并加装了护手。《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曰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配,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其形制上大多都可双手持握,刀身细长,直背直刃,陌刀还可能在刀尖处双面开刃,尺寸也大多超过1米。可以看出,唐刀是剑和刀的合成体,是对汉代刀、剑的继承和发展,既充分发挥了刀的劈欲功能,又保留了剑刺的功能,已具备了现代苗刀的一些特点。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又流传至日本。从汉代开始的直刀经过唐代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用到南宋, 到了元朝时,受蒙古弯刀的影响,从东晋时就开始出现的刀身较宽,比较弯曲的弯刀样式开始成为中国刀类兵器中的主流,而蒙古弯刀则可能是蒙古大军西征时受阿拉伯弯刀的影响而形成。但汉、唐直刀并没有彻底消失,在民间依然流传,现今云南的傣族、阿昌族、崩龙族等少数民族,西北各族群众中有的都还在使用直刀。汉、唐直刀经过明朝,到了清朝,把唐刀的各种长处归纳在一起,结合民间百姓生活的具体情况,适应步战的需要,进一步有所支展,最晚到清朝末期时就形成了现在的苗刀形制,它是汉、唐直刀在现今的延续之一,不但具有刀、剑的特点与技法,而且兼有枪、棍的特点与技法。经过代代相传,传至谢家。

桑园换艺之后,任向荣在蚌埠花六十元银元请高手打造了一把苗刀,带回独流,一有时间就练习琢磨。正是秋收时节,晚上任向荣自己在麦场上练习苗刀,越练感觉越好,越有自己的感受体会,练得兴起,看到麦场边一片玉米秸还未收割,心里一动,那是邻居张老汉的庄稼,有三亩来地,张老汉儿子早亡,与儿媳、孙子一同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任向荣平日也总帮他们干些活儿,因缺少劳力庄稼还迟迟未收割,任向荣心想正好来个捎带脚儿,一个跳步跃入玉米地中,双手握住苗刀,左撩右抹,前削后扫,仿佛大将置身于万马千军之中,要将来犯之敌干净彻底全部消灭,但见身形晃动苗刀上下翻飞,庄稼排排倒下。天亮时张老汉来到一看,庄稼全都齐刷刷地被割倒,大惑不解,后来有人告诉他可能是任向荣干的,他找到任向荣问明情况表示感谢,任向荣笑着说,这没嘛,我是又练功又干活儿,两不耽误。这样他经过不断实践,精心研究,又与师弟刘玉春探讨,又研究出后八趟苗刀技法,把太祖门独流通背拳的风格特点,拖步、挤步、活步、过步等独特的技法融入到苗刀中。以后谢家武艺失传,任向荣等所练苗刀便成了全国武林绝活。

任向荣的这把苗刀,完全按照谢家的苗刀样式、尺寸打造。全长四尺五寸八分,刀苗长三尺三寸八分,刀把长一尺二寸。护盘椭圓形,刀纂形似葫芦,均用黄铜制成;刀身通体狭长平直,仅刀尖六寸长的部分略起翘,并且两面开刃;刀苗在紧挨护盘处最宽、最厚,并有云子纹印样,最宽处一寸二,刀背最厚处有四亳米,在刀身的偏中央(靠近刀背处)有类似剑脊样的刀脊,最厚为10亳米,与刀背一样向刀尖依次递减(刀脊长约二尺七寸多,在刀尖部分不明显)。这就是真正的苗刀,是剑形刀。苗刀是剑形刀,首先说明苗刀是通体狭长平直,并不是象有人认为的凡长条形的刀就是苗刀,如果那样的话,现代骑兵用的马刀,广东南拳之一的侠家拳中的剑刀,以至于切西瓜刀等长条形的刀岂不都成了苗刀了?其次,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苗刀除有刀背外还有剑脊样的刀脊。还有,苗刀的尺寸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并非有人所认为的凡是长条型的刀不管多长都叫苗刀。前面所说的是苗刀一般尺寸,具体到每个练习者具体情况而言,足寸要与习练者的身高相匹配。一般而言,苗刀立于地上要与习练者的鼻尖相齐,比单、双刀剑长出一尺五寸左右,比常见的棍短丰尺到一尺,比花枪短二尺左右,长度介于长、短兵器之间,正因为苗刀比一般刀、剑长,又比一般枪、棍短,再加上形制上的特点,才能兼具刀、枪、剑、棍之长,一械多用,既有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又有一寸短一寸巧的灵活。关于苗刀的命名,应是与苗刀自身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苗刀经过历代武林前辈的不断研究、实践,技法已极大地丰富,相应的在形制上也与以往刀类有了很大区别。是剑形刀,为与其他刀类相区别,武林前辈便取其刀身狭长平直,状如禾苗的外形特点而命名为苗刀。现在有的人认为应叫双手刀这个名称,实际上并不妥帖,因为双手握刀,就叫双手刀,那么长柄大刀也是双手执握,就也该叫双手刀了?以此类推,枪、棍也是双手执握,也就应该叫双手枪、双手棍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苗刀的命名是有道理的,形象、准确,充分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并且最晚在传到河北桑园谢家时就已经是采用苗刀这个名称了。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四)艺传武术营,苗刀开始对外广泛传播

苗刀自从任、刘二位先师从河北桑园谢家引进到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中后,主要在本门弟子中传授。与苗刀在本门中的发展相对应,在传授上大体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前八越时期,第二个时期:前、后八趟时期,第三个时期:十二趟时期。因而现在独流镇、静海镇两地的太祖门传人所练习的苗刀有练十二趟的,有练前八趟的,有练后八趟的,在具体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风格特点都是相同的。当时有个独流人刘干臣正在直系北洋军阀、直隶督军曹锟的督军署里当差,他向曹锟推荐任向荣,说任向荣功夫高超会使一种不常见的兵器——苗刀,曹锟一听说好哇他要真行就让他上这来吧。1920年,直隶督军署发公文到静海县署,叫任向荣到保定督军署任武术教习。任向荣等师兄弟遵从历代先师的教诲,一向不愿与官府打交道,任向荣便东躲西藏,白天在外,夜间回家。曹锟连发三道公文,一个多月还不见人来,就派刘干臣来独流逼迫,无奈,任向荣带领刘玉春、张景元等前往。曹锟为看他们的武技,让原二教习和他们当场比武。擅长腿功的李某被任向荣用跳步勾子踢出丈外,刘玉春也战胜了太极枪宁德功。原二教习各自回家。任向荣任武术营总教官,刘玉春、张景元为教官。曹锟(1862—1938),今天津市宁河县人,16岁开始推车贩卖布匹,21岁时应募从军,后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他自幼好习拳棒,拳法精通。在他的军队中广招武林人士,用传统的中华武术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他称霸一方服务。看了任向荣等人的身手他非常高兴,在武术营中抽出一连人专门学习苗刀。一有了兴致就叫任向荣给他演练苗刀或二十四势通背拳,一边看一边不住地喊好,有时还给任向荣来套新裤褂以作嘉奖。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后,三人随同武术营来到北京。任向荣住故宫泰和殿旁。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迫使曹锟倒台后,三人又回归故里,继续授徒。三人在武术营期间,向武术营的士兵传授了“前八趟”苗刀中的部分单个招式,其余的及“后八趟”还未来得及传授,也未将其串成套路,就因时局变化未能传授。以后武术营有的士兵在民国政府的中央国术馆和其他地方传授了他们所掌握的苗刀技法,苗刀技法逐步为武林界和社会各界所了解。

任向荣师兄弟到保定后,有不少武林高手来访,多是点到为止拜服而归。有来柬预约比试的,任向荣要坐镇总负责,脱不开身不能去,张景元性子急,出手难以把握轻重,恐出偏差,也不能去,只有刘玉春前往,能把握分寸,最为合适。刘玉春应邀比武后便以徒友的关系传授太祖门功夫和苗刀,这恐怕就是有人所大肆渲染的所谓合一通背门“只传师傅不传徒弟”的由来。刘玉春知名度也渐渐扩大,有了“常胜将军”的称号。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五)返故里,苗刀定型十二趟

任向荣和刘玉春、张景元等1924年从北京返回独流后,不再攒筲,和老伴儿织席维持生活,徒弟刘树年等也时常接济些钱物。

任向荣返乡后,又有很多人拜师学艺,任向荣都耐心、细致的传授,有时也让早入门的弟子帮自己传授。

当时独流有个人,绰号“李二愣”,仗着身强体壮,横行乡里,也想拜任向荣为师,任向荣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多次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对他好言相劝。“李二愣”却怀恨在心。见任向荣从北京回来后,心想过去我动不了你,现在你都这把年纪了,我还怕你。这天任向荣和几位老人在墙根下晒太阳,“李二愣”走过来对准任向荣小腹就是一拳,任向荣一收小腹,泄去“李二愣”的劲力,然后小腹一绷劲鼓起来,把“李二愣”弹出一丈多远,众人哈哈大笑,“李二愣”爬起来灰溜溜地走了。

任向荣从北京回来后,在通过自己长期反复研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悟出了苗刀的真谛,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前、后八趟苗刀技法加以锤炼、提高,定型为十二趟苗刀。即具有其他刀法的共同特点,如劈、刺、削、点、撩、挂等,更具刀、枪、剑、棍 之长,可一械多用。在练习、运用时要刀身相随,力身相合,进退自如,对身形的要求较高,即有“刀如猛虎”刚猛有力的一面,更要有“剑似飞风,枪似游龙”轻巧、灵活敏捷的一面。十二趟苗刀即可连起来练习,也可把每一趟刀法或单势单独反复练习。突出实用价值,流传至今,无人改变。

独流苗刀大师任向荣传的简介(六)任向荣的历史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任向荣对于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和地方武术的贡献有:

1.任向荣以其精湛、高超的太祖门功夫使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为世人所瞩目,任、刘、张三人作为当时的顶尖高手名震一方,出现了太祖门的一个发展高峰。

2.在全面继承太祖门的基础上对太祖门加以整理、提高,在保持太祖门独流通背拳技击性强的同时,又提高观赏表演价值,使之成为一个更完备、科学的体系,二十四势拳等至今为人称道。

3.从静海镇人王永清学得了大杆子。

4.与师弟刘玉春一起,将苗刀从桑园谢家引进太祖门,留下了“太祖拳换苗刀”这一武林佳话,并加以发展,成为全国武林绝活,与大杆子一起成为太祖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任向荣不仅功夫高超,而且尊师重道,讲求武德,其众多的传人弟子也都坚持这一传统。

任向荣是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历史上继李登善、李登第、杨学士之后的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任向荣卒于1930年。

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在刚传入独流时,只有一套太祖拳,即现在的第一路双提腿,后又在此基础上衍化出第二路单提腿,再后来经过历代传人的不断发展,“产业”日渐增加(技术内容日渐丰富),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就拳法而言,还有少林拳、关东拳、五行拳、太祖通背拳等,任向荣经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和对本门形成发展的了解,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又进行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把拳法练习的重点放在了单提腿、双提腿和二十四势拳这三套拳法套路上,这三套拳法套路是独流太祖门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拳法套路,太祖门独流通背拳的绝大部分招式技法都包含在这三套拳法中。其他的拳法套路与这三套拳法套路都大同小异,也可练习也可不练习,不能光注重套路练习,为套路而套路,那样就很难练出真功夫了,因而现在的传人们主要练这三套拳。在器械上,主要练习大杆子、苗刀、单刀、春秋刀、方便铲、中平枪、串把剑、双短棍等,这些都属于最基本、实用性强的器械,拳法是练习器械的基础,也是整个武术练习的基础,器械是人手臂的延长,能够充分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具有更强的杀伤力,拳成兵器就,把拳法练好了,再把这些基本、主要的兵器练好,要再练其他的兵器也就容易多了。并对这些拳法套路,招式技法、功法等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

二十四势拳又名二十四势通背拳,为本门前辈历经数代多年兼收并蓄,吸取其他门派的精华而形成的本门一套独特的拳法。经过任向荣的整理、提高,在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中更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刚入门或功夫不练到一定的地步师父是不会轻易教这趟拳的。它共有二十四个主要招式,每一个招式按从右向左再向前方的次序分别向右、向左、向前各打一次,两个右势,一个左势,再加上下揣、拴马桩、翻身劈、三个马步撑、反摔、顶肘、打虎式、大架、大挑、小挑等招式,如此循环往复,练完一势再接练下一势,步型上以马步、弓步、挤步为主,步法上多用玉环步,这每一势实际上就构成了一趟(或者说是一路)拳法,这二十四势也就是二十四趟(或二十四路)拳法。整套拳法中,大架子、下揣、拴马桩、翻身劈、反摔、顶肘、打虎式等招式要各练二十四个,马步撑要练七十二个,二十四个主要招式一式练三次,也共计练七十二个,大挑、小挑贯穿于整个套路之中。此拳慢练要二十分钟,快练也要十五分钟,既能练习技击招法又能显著增长功力,是一套功夫拳。大杆子源于大枪术,大枪去掉枪头等是大杆子,当然不加枪头也可练习枪法。大枪一般有固定的招式和比较固定的套路,大杆子一般没有比较固定的招式和套路,而是根据一定的技法要点进行练习。侧 重于功法训练,增长功力,属于传统的练功方法,又具有很强的技击实用价值。能增长周身,特别是肩、臂、腕、手的力量,练习周身的整体爆发力,弹抖力,击打穿透力,能够帮助习者尽快练出内劲,培养出丹田内气,使习者尽快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是习者达到内外合一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之一。武术界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部分武术拳派中,枪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枪法灵活多变,运用巧妙,最难学最难练,作为长兵器,在冷兵器时代,无论马上步下,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因而枪有“百兵之王”之说,又有“年刀月棍天天练的枪”的说法,大多数拳派中的器械对练都以能解除枪法为最高目标。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中也不例外,枪法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四套枪法,还有一套戟枪,都托名于古代名人先贤。自从任向荣和刘玉春把苗刀引入到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中,重心便由单独推崇枪法改为枪法、苗刀技法并重,因为苗刀兼具刀、枪、剑、棍之长,含有刀、枪、剑、棍的技法,苗刀也就练了枪的基本技法,苗刀练好了不能说就精通枪法、剑法、棍法了,但也可以打下较深的基础。在学枪法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枪法学好了再学苗刀,也比较容易入门。因而成为有别于其他拳派的一种独特的情况。把大杆子、苗刀引进到独流太祖门中,充分显示了任向荣眼光之高和深厚的武学修养。现如今,大杆子、苗刀在独流太祖门中广泛流传,是享誉武林的经典,并且苗刀在劈挂、八极、戳脚、翻子、心意六合、秘宗等拳派中也在传播,流传地域主要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华东地区,现今华南地区也开始流传,追根溯源不外乎是从任向荣和刘玉春在曹锟督军署武术营中传播开来。

经过任向荣整理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体系(包括大杆子、苗刀在内)经过他的弟子刘树年,再传弟子孙静顺的努力传播、弘扬,比较完整、系统的流传至今。

5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