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中国现代军事伦理道德文化的渊源,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

  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1、弘扬“忠国利民”的武德文化,强化官兵的责任意识

  “忠国”,就是忠于国家、报效祖国;“利民”,就是有益于人民、服务于大众。“忠国利民”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勇于牺牲奉献的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武德精神。《孙子兵法》认为,军人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安国”与“保民”,军人必须“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要求军人为国为民“视死如归”;明代名将戚继光则提出军人须以“卫国保民”为念,须尽“卫国保民”之职。可以说,“忠国利民”不是一般的武德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中华传统美德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中华民族传统武德文化也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传承。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是以报国为己任,以利民为准则,因而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称颂。

  军人与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是军人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也是武德实践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军人作为价值客体,它的价值大小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即民族、国家和人民对军人的需要以及军人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军队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军人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军队使命的客观要求。我们所说的“忠国利民”,实际上就是当前树立正确荣辱观所要求的“热爱祖国”和“服务人民”。实践证明,军人只有以“热爱祖国”和“服务人民”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才能最终实现军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这是军人职业伦理道德的本质要求。

  时代在发展。今天,我军肩负着“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军队政治工作应当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忠国利民”新的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武德教育,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让“忠国利民”的传统武德思想深扎于官兵的理想信念之中,激发官兵的崇高责任感和牺牲奉献精神。

  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2、弘扬“尚武精艺”的武德文化,强化官兵的精武意识

  “尚武”就是崇尚武事,“精艺”则是精习武艺。在当前相对和平环境条件下,“尚武”就是要有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国防观念,“精艺”就要精习武艺,练好过硬的打赢本领。自古至今,“习军精武,为治军第一要义”。孔子办学时,就把“射、御”列为“六艺”的重要内容,这种文武不偏废的教育思想对培养后人的尚武精神不无启发。“尚武精艺”一直作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武德思想,被历代军人所传承。

  “尚武精艺”既是军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军人担负保家卫国职责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军队和军人,使命的有效履行,任务的圆满完成,都是以能力素质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优秀的军人,总是把“尚武精艺”当作置身行伍的最高追求,视为尽职报国必备的素质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尚武”是一种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那么“精艺”则是这种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行动落实,二者是知和行的统一。没有“尚武”的国防观念,就不可能有“精艺”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目的。军人只有爱军习武、精习武艺,才能提高作战技能,才能不辱使命,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尚武精艺”的传统武德思想有了新的内容。要履行好我军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增强军事实力、提升战斗力。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战争制胜因素中,人的战斗精神、知识智能、科技素养在战斗力构成中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以传统的“尚武精艺”思想,强化官兵“爱军习武”的意识,提高掌握高新科技装备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当代军人,才能在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3、弘扬“尚勇治气”的武德文化,强化官兵的“迎战”意识

  “尚勇”是一种崇尚英雄、不惜捐躯的武德风尚,“治气”就是坚韧不拔的斗志、坚贞不屈的气节。历史上军事家们在这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尉缭子早就说过,“战在于治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孙膑也认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把激发军人在作战中的精神力量放在重要位置;明代兵书《百战奇略》,则把“并气积力”作为与敌交战的第一原则。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对军人的勇敢、坚韧、顽强精神比一般人要求更高。“尚勇”之于军人,就像钙质之于身体一样,失去了这种精神,就失去了战斗力。

  军人的士气和气节展示着特殊的人格,是军人荣誉和自尊的升华。“尚勇治气”不仅是军人持节立义的美德,也是战争暴力的危险性、残酷性特点对军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及其全天候、全方位的战场厮杀,战争进程变化急剧,战场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更需要军人以超常的勇气去战胜艰难险阻,以高昂的士气来夺取胜利。

  我军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英勇顽强、敢打必胜、坚韧不拔、坚贞不屈、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对“尚勇治气”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我军官兵特有的武德风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明显增强;并且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官兵在战备观念、牺牲精神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因此,弘扬传统的“尚勇治气”思想,强化官兵“不畏强敌”的“迎战”意识,打造我军精神强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军政治工作新的课题。它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新形式下的新特点,利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强化战斗精神。

  汲取武德精髓强化战斗精神4、弘扬“和军一心”的武德文化,强化官兵的团队意识

  “和军一心”,就是要在军队内部形成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和谐氛围。古人说,“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故“师克在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军队战斗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德国军事家邓尼茨说:“一支部队即一个军人的团体的精神上的团结愈紧密,它的战斗力就愈强大。”“人和”产生凝聚力,凝聚力出战斗力。

  “和军一心”是军人武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形成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为凝聚军心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以传统的“和军一心”思想,强化尊干爱兵的团队意识,构建和谐的军营氛围,是我军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在内部建立起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的官兵关系,通过官兵关系的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为官兵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把官兵勇于奉献的爱国热情和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转化成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战、为正义而战的无穷动力。

  总之,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中国现代军事伦理道德文化的渊源,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在借鉴其积极内核的同时,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武装官兵,把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上来,创造出无愧于古人、无愧于历史的新的辉煌。

51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