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思维深度
如何拓展思维深度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对事物认识和反映的准确程度和深入程度,表明了思维的深度。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你如何拓展思维深度,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何拓展思维深度
(一)什么是思维深度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对事物认识和反映的准确程度和深入程度,表明了思维的深度。假如认识只是反映在事物的表面,没有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这种认识就没有思维深度。
在文化诊断学的思维训练中,思维深度对思考力水平具有根本性影响。如果没有思维深度就没有思考的根基,思考力体系就无法建立起来,思考力水平也就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一个人只有首先具有思维深度,其次才能提升思想高度和延伸思维广度,但当思维深度与思维速度结合在一起,那么,对于许多复杂现象就可以快速作出判断,并迅速形成把握事物的清晰思路。
事实上,当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再加上一些表达技巧,就会出现“出手成文、出口成章”的现象。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理论指导是必要的,同时,在平时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训练。由于思维深度在认识方式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规律性,这种共性和规律性对拓展思维深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拓展思维深度训练,就要抓住这些思维共性和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
仅仅认识到事物的结构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因此就确定说一个人具有了思维深度。《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在第一章第一节中同时指出:“任何存在都具有特定的联系性,尽管这些联系具有直接和间接、纵向和横向、隐性和显性的不同,但是,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特定的联系而存在”。孤立的看问题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往往会导致偏执和片面,因此,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对事物的联系属性有基本的认知,也只有认识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这样的认识才不会偏执和片面,从而能够满足认识在思维深度上的要求。《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通过时空制衡理论,引导人们准确把握事物的联系属性。
认识到了事物的结构属性,思维就具有根基;认识到了事物的联系属性,思维就不会狭隘。但是,要达到文化诊断学建立思维体系所要求的思维深度,还必须认识到事物的阶段性与过程性的关系。《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任何存在,只要它存在,都必定具有时间上的过程性,即使存在的时间短促到只有亿万分之一秒,它同样是存在的时间属性。没有时间属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时间而存在”。时间属性即事物的过程性,所谓过程性即事物的发生、发展、转化关系,也就是事物的来龙去脉。假如思维不能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那么,这种认识就很难说具有思维深度。
然而,事物最本质的关系取决于事物的矛盾运动,能否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性,是决定思维深度最关键的要素。《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任何存在都处于运动状态之中,静止不过是运动的特定形式,没有运动属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身的运动而存在”。所谓运动即事物的矛盾关系,假如思维不能理解事物的矛盾运动,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转化规律,那么,这样的认识很难说具有思维深度。
时间属性、联系属性、结构属性、运动属性是任何事物得以存在的四个基本属性,四个属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存在的认识整体。当事物的这些本质属性与人的认知方式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可认知的现象,从而也就形成了事物的表现方式。因此,事物的时间属性、联系属性、结构属性、运动属性与表现方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即为认识对象的“存在根模式”。一切认知现象都是“存在根模式”的具体化,而认识所能够达到的具体程度,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深度。一方面,思维的深刻程度可以通过思维对这个认识对象的“存在根模式”来衡量;另一个方面,通过存在根模式理论的指导,可以帮助一个人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
(二)如何分析和测评一个人的思维深度?
首先需要发现问题,其次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于拓展思维深度而言,只有首先发现自己在思维深度上存在的不足,然后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思维深度训练。因此,分析和测评自己的思维深度,对于有针对性的展开思考力训练非常重要。
从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中,分析他认识事物的过程性、联系性、结构性、矛盾性和表现方式的具体性程度,就可以对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有比较准确的测评。为了便于具体的分析和测评,我们设计了《思维深度分析测评表》。该测评表对思维深度进行了具体列项,有了这些具体列项的指导,就可以对一个人的思维深度作出评估。关于思维深度的测评方法,简而言之,主要分这样几个步骤:
(1)首先,参照《思维深度分析测评表》列项中的权重分数,分析测评对象的思维特征,进行列项评分;
(2)然后,将评分相加,得出关于思维深度的总评分;
(3)将评分总数除以权重总分,基本上可以得出思维深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