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拳的起源
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泰拳,一直被世人视为最凶悍残酷的体育运动。你可知道它的起源是哪里,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泰国拳击术是在古代长期战斗的历史中演变发展起来的。泰人的祖先很早就创立并运用它来保家卫国。泰拳在军事上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现在仍作为泰国军队肉搏战术训练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泰国男子不懂得泰拳。
无论是在首都曼谷,还是在偏僻乡村,到处都设有拳赛馆。泰国古称暹罗国,关于泰拳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古暹罗王所创造。据传,公元1560年(泰国佛历2103年),缅甸与暹罗发生战争。在一次战斗中,暹罗王那尼逊被俘。缅王知道暹罗王是一位著名的搏击高手,于是提出让暹罗王与缅甸的拳击冠军比武,如能获胜可被释放回国。
结果暹罗王用凶狠的膝撞、脚踢、肘击等招法击败对手取得。暹罗王回国受到英雄凯旋船的欢迎。他根据自己的搏击经验创造了一套在战场上肉搏格斗的技术,传授给将士,并取名为“泰拳”。并被公认为国技而流传至今。
一说是暹罗一勇士为泰拳开山祖师。在缅甸与暹罗的一次战争中,勇士赤手空拳与十几名缅甸士兵相遇。以泰拳与之搏斗,击伤所有对手,回国后受国王嘉奖并让他传授和训练士兵。
一说是根据一种叫“藩蓝”的古拳演变而来。十六世纪初,当时处于“拍纳尼逊”朝代,为了抵抗外族侵犯,规定军人都要练习一种叫“藩蓝”的古拳法。
以图提高泰国军队战士的徒手格斗能力。这种“藩蓝”即为现代泰拳的雏形。古“藩蓝”拳法注重发挥人的因素,认为人体任何部位都可以用作攻击武器。招式有头撞、口咬、擒拿、抓捏、挖眼、肩撞、臀顶、摔跤、拳打、脚踢、膝顶、肘击等。
古代战争是以消灭敌人为准则,拳法无论怎样狠毒凶残,也不算过份。但在的擂台上比拳,则许多阴狠招式,并不符合众的愿望。经过几百年拳师们的反复实践,去芜存菁,将许多奇招怪工加以改造、删除,且于近代引进西洋拳比赛方式,身体进攻器官最终只限于拳、肘、膝、腿。拳法与西洋拳几近相似,肘有几种方向的击法,膝也有冲、踢、扫、击各法,腿法有扫、踢、蹬、踹、点等。古代名师各法复杂的拳法终于达到“万法归宗”的最市境界。1970年8月,泰国拳击议会成立,一扫各武馆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大局,使泰拳走向技艺的最高峰。
古泰拳概况
据已拳坛评论家博里。素旺叻忆述,玫瑰园内首日拳赛,于广阔校园草坪上举行,以土地为擂台,为期一天。后拳场当局于广场上搭一高约四尺之方形平台,作为比赛用。
当时尚属缠麻式拳击时代,拳师交斗,采用粗麻捆缚拳头,至手腕或肘弯部位,头戴吉祥圈,或以符巾束发,用浴布折成厚枕垫护下部。
拳师搭配,无分体重,只要双方同意,即可比赛。每场赛事,通常有拳师五对比斗,每对拳规定十一局决胜,每局五分钟,一分钟打斗,四分钟休息,局终以击鼓为号。台上有拳证(即裁判),监管拳师操行,吹笛施发停止或续战讯号。
拳赛结局有三种:
1.某方拳师服输或被击;
2.双方本领相若路途判和;
3.两方若斗至终场即当和论。
拳师出场程序也与今日的比赛不同,当第一对拳师比完一局休息时,由第二对拳师接替出场,打一局,然后首对继续比赛,如此轮流接续比赛,直至全部五对拳师赛完为止。
玫瑰园拳场时代,拳师均注重技术与智力,拳术方面,可划分东北部、南部、中部与京畿四大宗系。
东北部拳法以柯叨为中心,注重攻击,擅用腿高踢及摆拳招数,作风大刀阔斧,劲力雄猛。待敌架式以高桩直立,两足前后溜动变换位置,腿招精妙为特色。
南部拳法以猜耶为宗主,其技寓攻于守,善用三宫步法,架式多采曲膝抵身,虚步迈行抵御下盘腿攻,素以膝、肘技术精良著称,一式“扑杀技”,尤广受称颂。
其他系统虽不如上述两宗名气大,但也有其独特风格,中部华富里之拳师,擅用拳招直击,出手准劲,刚锐洒脱。京畿拳师,极重视体能训练,且多兼修西洋拳,故拳头蛮狠,内劲尤佳,体力多占优势。
南北高手入京参与擂台赛之后,各地拳法,得以发扬于世。内地拳师陆续留京传技,全国各地拳术,渐而融汇贯通,同时,西洋拳法亦渐混合于传统暹罗拳技中,对泰拳术发展,有锦上添花效果。自此泰拳术得以统一,昔日繁复的招数,经擂台比赛不断冶炼而产生精华,遂形成今日泰拳的基本技术。
古泰拳轶事
当时拳师甚迷信,崇尚原始之巫法,名手出赛之前,多依循古老风习,恭请高僧或巫师,为之念咒或举行宗教仪式作福,用符号与法粉饰身,又有用药液涂搽。例如“颂交”拳馆拳师,喜以黄姜油搽身,成眩目赭黄色,或如南部高手乃茵,经常泅沐于药汤之中,久而全身皮肤变青黑色,说是可以强身,抵御攻击。
在装饰方面,大部分拳师打斗时仍佩戴吉祥圈,南部拳师则代之以符头巾,搏击时偶被击歪,对方必自动退让,予以移正机会,然后再斗,以示对圣灵之物的尊重,也反映出昔日拳师以技服人,而不是恃蛮力争胜。除吉祥圈外,拳师还极重视佩戴的避邪物,即以符布折成带状,内藏符条或佛象,结于臂间,深信可以藉此增强内力,及获得化险为夷的护身神效。
昔日成名拳师,年龄都在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十八九岁之青年拳师,通常不受重视,称为“童拳”。偶有老辈好手登台,年逾不惑亦不足为怪。
体重方面无等级分别,拳师比武,以小击大情形,屡见不鲜,因可自恃技高及智勇。玫瑰园时期最出色拳师,几乎全属57公斤至60公斤间,过65公斤之重型拳师,寥寥可数。
古代泰拳比赛,拳师以粗麻缠捆双拳,有其重要意义,因为手是主要武器,经缠麻后,可使拳腕强硬有劲,在进攻与挡架都有利。
所谓粗麻,实是任何麻绳均可使用,在玫瑰园至国柱拳场时代,拳师所用麻绳,多属以棉线卷成的棉绳。通常拳师应用的棉麻,长约二十至二十五米,分为两捆。捆缚方法,自臂腕迨缠至末段一米长绳尾,即扎紧拳头,由于其表面粗糙不平,出赛前经师傅含水喷向拳背,麻绳吸入水后发胀,更为坚硬,破坏力陡增。
据说有以洗米水涂上拳背,甚至沾之以混有玻璃或碎石之粘液,以加强拳部杀伤力。
缠麻方式,有地域性之分。东北部拳师擅腿击,踢得高而劲猛,因此所用缚拳棉麻较长,捆缚拳头、前臂至肘弯,以助抵挡腿攻。中部华富里拳师主用直拳,拳招快而准,故所用棉麻较短,缠拳至腕部。南部拳师重肘膝技法,善于内园挥肘所劈,缚拳棉麻长短不一,拳师各沿其法。北部南帮府拳师,尚有赤拳上阵者。
自柴厂拳场时期始,泰拳比赛引进西洋拳赛的许多规则,比如取消缠麻方式,代之以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这就为泰拳走向世界,为国际武术界认识和接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