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简述太极拳的两种领劲

简述太极拳的两种领劲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简述太极拳的两种领劲

  谈起太极拳,人们不得不说太极拳中的两种领劲,即整体性领劲和局部性领劲。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圆活轻灵,劲法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太极拳实战能体现领劲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简述太极拳的两种领劲。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的两种领劲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很多人说练太极拳不能用力,但是细想一下,练习武术能不用劲力吗?没有劲的武术还是武术吗?

  “领”字取意甚多,其本意为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引申义有事物的纲要、领导者、带、引、率等意思。“领劲”在太极拳中尤为重要。其作用确定动作的先後顺序和方向,辩证地使用阴阳,使内气畅通,力点明确。

  拳论曰:“心劲一领起来,而五官百骸皆随之而起”。此理强调了太极拳以心为先。能意识集中,动作才能规范,加速量质的变化,才能提高练太极拳的功效。太极拳中的领劲,有整体性和局部性两类。

  习练太极拳要熟练劲力,其中领劲起着重要作用,领劲具有带领作用,是劲力的开始。

  太极拳的领劲一、整体性领劲

  太极拳是一种意拳。因此,练意为先,形随其後,气在其中。拳论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此理强调指出,领劲决定於心,同时也告诫练者,应注意主次顺序。

  练拳无人似有人,像上战场一样,要有对阵作战的形感。心神为主帅是指挥官,身肢为士兵,听命于主帅调遣,四肢好似功防的武器,内气是武器的弹药。心神主帅不领,其果军无首领,士气分散,逢战必败。

  缗拳也是如此。心神不领,拳架散空,套路混淆;练遍虽多,也不增功。因此,要遵循“心静用意”的原则。在意识支配下,思想始终集中在拳架动作上,排除思绪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提高神经系统意念控制能力,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器官的动作变换。

  太极拳运动用意不用力,用意念引导身体四肢,让整个周身协调运动,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稳定性。

  传达命令者在於眼睛,眼睛是心之苗,它是先锋官,眼神应领先於动作,眼神定目标,眼到手到,内气随之而到。眼神的领劲决不能忽视,应当抽单式练习,如“云手”,“懒扎衣”,“倒撵猴”等。

  拳论曰:“虚领顶劲”。身法中正,头要领起。“虚领顶劲”是身法中正不偏的标志。头是全身的纲领。练太极拳最忌低头仰面,左右歪斜,摇头晃脑。走架时要求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使头自然垂直。头为百穴之宗,若要身法中正,必须从头开始。

  命门穴要领劲太极拳的四肢动作,以腰为纲、为轴心。太极五弓,腰为主弓,主弓练好在於腰脊命门穴,前对脐部,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发力的来源。

  静势应注意塌腰,命门穴要向後领劲。这样腰围自然能松沉,有助於气沉丹田,促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和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的时候,时刻注意著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肢走架行气原则,动作外开,是离心力即逆缠丝旋转,内气由丹田行至肩,再到肘,通达手与指。动作里合,是向心力,即顺缠丝旋转,使气回归于丹田,由指头到掌,由掌到肘,由肘到肩,注入丹田。

  下肢动作行气原则,将丹田劲四分往下运行经胯分达两腿缠丝转至膝、足,透达於两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呼气发劲。收合蓄势时,复由原路线缠退行至腹部。由趾到足,至膝回归胯与腹部丹田。吸气收势。

  太极拳的领劲二、局部性领劲

  太极拳的运动攻防在于圆方的辩证。柔走圆,刚出方。攻与防,圆与方都应有领劲。领劲的确定应符合客观的拳架和主观进攻的目的。

  螺旋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要练好缠丝劲须明大小指的领劲。陈照奎老师讲:“小指领劲大指俣为顺缠,大指领劲小指开为逆缠。”如“云手”拳势的上肢动作,承接单鞭,由右勾手变掌,从上向下画弧时,应注小指领劲,这是顺缠丝,右手由下向上画弧时,应注意中指尖领劲。左手画弧从上向下,要小指领劲。右手旋转向外画弧时,应注意大拇指领劲。在手向上穿时,用中指尖领劲,应反复照此练习。

  再如:“野马分鬃”势,承“后招”势,右掌先顺后逆缠丝动作与云手一样,先小指领劲,再中指领劲然后拇指领劲,下肢出右腿变成右弓步。左野马分鬃上肢领劲与右势同,出左腿变成左弓步。

  拳击领劲根据出拳的方式与目的不同,领劲部位也不同。

  前冲拳要求小指和无名指蜷屈的第二节处领劲。因它是弓背的另一端,如“掩手肱捶”。

  向上冲拳要以中指与食指的蜷屈的第二节处领劲。如“白猿献果”。

  向下冲拳要以中指与食指的蜷屈的第二节处领劲。如“击地捶”“指裆捶”。

  里合拳,单勾拳都应以虎口领劲。如“双风贯耳”,“全炮捶”。

  外崩拳要以拳背领劲。如“裹变炮”,“青龙出水”。

  翻砸拳要以拇指与食指第一关节处领劲。如“指裆折手”,“背折背”等。

  手腕领劲

  太极拳中,以手腕领劲拳势甚多。拳论讲:“手活于腕”。手的技击功能在于腕活。陈式太极拳新架表现突出。如“单鞭”,“搂膝”,“六封四闭”,“撇身捶”,“抱头推山”等势。

  肘领劲

  拳论讲:“远用手,近用肘,贴身打靠”。肘的使用是通过画圆缠丝趁机而击发的。根据各种肘击发力部位确定领劲。横平肘击发要以肘尖与尺骨连接处领劲。如“懒扎衣”,“护心拳”等。里克肘,应以肘尖的里侧部位领劲。如“白鹤晾翅”“撇身捶”等。外克肘,应以肘尖外侧领劲。如“野马分鬃”,“前招后招”等。

  肩的领劲

  要做好“含胸拔背”姿势,须得两肩领劲微扣,撇身拳用意打靠时,应注意左肩里侧领劲,打右肩靠应肩背领劲。“上步七星”,“金鸡独立”势,都要用肩头向前领劲冲击起身。

  臀部领劲

  俗称用屁股打人。臀部领劲就是向扣猛撅,使劲力从臀部发出。防御时臀部后撅,可减轻胸腹部对方进攻的压力。能破对方搂抱的合力。进攻能侵占对方面积,破其重心。配合上身能把对方从身后向前抛出。如“闪通背”,“裹变炮”,“野马分鬃”等。

  膝盖领劲

  学者常犯下肢弓步虚实不清的毛病,练时应注意膝盖领劲。若用膝盖提顶进击,更应该注意膝盖领劲。如“金鸡独立”,“白猿献果”,“抱头推山”,“左右蹬跟”等。

  脚跟领劲

  太极拳向前,或左右出步,都要求脚跟铲地而出,因此要脚跟领劲。有时要用脚蹬踹对方,也常以脚跟领劲。如“左右蹬跟”,“抱头推山”,“玉女穿梭”等。

  脚尖领劲

  太极拳动作中,脚尖领劲定向姿势甚多,拳架转身需知脚尖领劲,外撇里扣,根据拳势进攻防守目的而定。有的直接用脚尖出劲进攻。如“白蛇吐信”,“旋风脚”,“金刚捣碓”,“左右分脚”等。

  脚心领劲的拳势有,“高探马”提左脚勾挂时,“玉女穿梭”右脚前踩,“捣岔”提脚,“旋风脚”、“裹变炮”提下踩,都应注意用脚心领劲。脚帮领劲如“双摆莲”,“十字摆莲”等势。

  总之,心劲领起意集中,四肢百骸都听命,上下内外能相合,技击内劲自然通。虚领顶劲身法正,命门后撑练丹功。逆缠行气肩肘手,顺缠气归丹田中。局部领劲攻防定,圆转方点为先锋。领劲定向又定序,久练内劲能畅通。

96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