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阐述太极拳的劲法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需求的改变,太极拳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身,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太极拳也可当做武术防身,武术离不了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阐述太极拳的劲法。欢迎阅读!

  阐述太极拳的劲法

  太极拳的劲有很多种,在太极推手中有很多运用,劲是构成太极拳的重要因素,掌握好太极拳的劲法,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的劲有分好几种;如缠丝劲,在杨式中叫做拧劲或抽丝劲,赵堡拳叫背丝扣。太极拳最常用的是弹劲,一般称为弹抖劲,弹劲为什么会抖,那是因为发劲时上身松,裆胯合起来的劲。

  由腰而脊椎到肩,肘,手节节发出去,因为后面还有余劲一直上来贯串而出,会产生未端抖手的现象,想刻意学会很僵,因为裆的圆不能失,身又不能紧,所以弹劲看的是,裆的合,身的松,劲的贯串。

  太极拳的劲相辅而生,相互克制,习练太极拳的劲法能训练大脑思维,使思维更加敏捷。

  如果没有这些的话,拙力则会留在身上或手上,这就没有真正的贯串出去,发劲时身体犯了紧的毛病,当然劲就弹不出去,所以会留在手上或是身体上,借此产生一进一出交错顿力,起伏蹬地的发力形式。

  因为无法松透,劲无法贯串而出才须要用交错顿力的来发劲,这种劲路在少林拳比较常见,太极拳的动能是来自于圆,而身体上的圆圈要越练越小不露形,发劲时也要刚柔并济。

  在拳架着熟后就可以发劲,不发明劲,也要有绵劲,也叫暗劲。绵劲指的绵劲在拳架上要由裆胯的圆,慢慢的上传到手,以裆带手。

  松沉是练习太极拳的关键,重心松沉才能练出太极拳的松柔功,松沉为蓄劲,蓄劲的重点在于根,同时根还要深。

  而不是只用松胯向来力的另一方去化劲,那是对来力慢,来力轻有用,来力快,重的时候就用不出来了,听的劲是因为来力慢,来力轻。

  真正听劲的地方不在手,也不在腰,而是在根,太极拳手只是一个传达,接触的点而已,更何况身体的任何一个点,只要接触到对方都可以是劲的出口,这个观念是建立在松沉劲的用法上,手要出去,先管松沉,劲就自然会跑出来了。

  有这个松沉劲就无须理会手势如何,上半身的形体,它自己就会就定位,如果意念还在手上的话,身子就无法松沉下去,如此身上的劲就没办法贯串而出,裆不圆胯不松,以至于身体歪一边,重心都落在腰与膝盖上,重心松沉不下去,也是双重的一种表现。

  所以再怎么练都只能用慢慢比的而已,不然就是拳架打的很漂亮,可是却出不了劲,对于拳论中快慢相间,刚柔并济,后发先至等等,当然就无法练出来,最大的因素是误解了方向,以至于太极拳流形比手划脚,失去了真正太极拳武术层面的东西。

  松沉练的如何看看手形就能知道了。没有膨胀和玲你怎么能松,又怎么能体会身体里面的东西,没有这个过程你如何松,松只不过是骗骗自己的嘴。这叫意松。

  松必须开合呼吸,呼气时要“徐徐”,又要“细微有声”,徐徐不是猛烈地一口气呼完,细微有声又让你用力呼,这个分寸要掌握。经常看大师打小架拳,“嚓嚓嚓”的相,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的劲别、劲源、劲路、劲点

  “南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太极拳练习的必经过程。何谓懂劲?首先要弄懂太极拳劲力的特征、组成、源泉、种类(劲别)及劲力运行的枢纽,以及每个拳式、动作中劲点所在及其变化。

  只有把每个拳式动作中的劲源、劲路、劲别、劲点的变化搞清楚,练拳时才会越练越充实,一式可以多用,一动可以多劲,劲力可以变化多端,奥妙无穷。

  打拳行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明白每个动作起点到落点的劲路和劲点变化,即弄清楚每招每式动作中的劲点所在,以及这个劲点在整个动作运行中的变化。否则,练一辈子太极拳仍是空架子。

  太极拳的劲分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传统太极拳每式、每动都有鲜明的技击含义,劲点、劲路都十分清楚,掌握这些劲路、劲点及其变化,在推手和散打中也大有作为。

  劲起于脚。脚蹬地,借助大地的反弹力而形成人体力的主要根源。劲路如同电子器械之电路,不论这个动作走上弧、下弧、里弧、外弧,还是走圆圈、S线,都要弄清每个过节中劲路的变化。每个动作运行中往往包括若干个劲点,粗看只是走了一个弧线,但其实内含丰富多变的劲点,如果不注意就会丢掉一个劲点。要把拳打得非常精到,就必须弄清每个动作中的劲点所在,以及劲点在路线中的多种变化。

看了“阐述太极拳的劲法”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八大劲法

2.太极拳的整体劲分析

3.太极拳劲由法生

4.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5.太极拳的“对称劲”

6.太极拳的摸劲训练

7.陈氏太极拳发劲的技术和方法

96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