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的“气”与呼吸的关系
太极的“气”与呼吸的关系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武术,是中国非物质遗产,太极拳重视内外双修,太极的“气”与呼吸有什么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的“气”与呼吸的关系。欢迎阅读!
太极的“气”与呼吸的关系
在人们惯性思维中,认为气和呼吸是一个概念,但是太极拳不这么认为,太极拳将气与呼吸紧密结合。
对于气,我们知道,它又分阴阳属性。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灵根,人也不例外。在阴阳二气中,阳为阴的灵根,阴阳处一个统一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阴阳平衡这是养生的原则。
在这个原则中,阳为主导,为本源,为根本。太极拳习练中,是通过外摄之气,来保证行拳中对氧的需求。如何才能获得习练中的最大“有氧化”?这就关系到是何种呼吸的方式。我们说太极拳习练中,首先是变日常胸腔呼吸而为腹式呼吸。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就开始直立行走,并逐渐形成了胸腔呼吸为主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使肺部呼吸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
胸式呼吸,主要是全肺上五分之一部分参与呼吸运动与换气,而约占全肺的五分之四中下部肺组织,长期得不到充分利用,极大地限制了人体氧气的吸入量,不能充分满足大脑等重要器官对氧的需求,因而影响了应享有的寿命(当然要除去心理、饮食、营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通过有意识地加大腹肌运动
太极拳的腹式呼吸,通过有意识地加大腹肌运动,激发腹部经络,在太极拳腹式呼吸又称丹田呼吸的鼓荡作用下,使人体下肢上行经由小腹的九条经脉(它们分别是两侧对称的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和中央的任脉)。
随腹肌的起伏而受到激发活化,这种激发活化有力地加强了气血的运行,加之太极拳上、中、下盘的运动,特别重视和强调下盘(腰以下丹田至下肢)的运动,而下盘中的双脚又有人体第二心脏的比喻,故通过加强下盘及双腿的运动,不但加快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运行,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都得到加强,同时更增加了深、长、细、匀呼吸的深度,加大肺的通气量,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氧气的供应,使习拳者在富氧状态下肌体更加充满了活九促使体内二氧化碳加快了排除,使人体各个系统处于更加稳定平衡的状态。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太极拳下盘运动中,氧的消耗和需求较大,而正是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摄氧量提高,才能保证太极拳运动的需求。
从另一角度讲,下盘双腿的运动中,必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引起上肢、躯干和全身的运动,又由于腿部肌肉的发达,两腿运动时,肌肉的收缩更有利于将远端下肢的血液向组织灌注,这就加快了血液循环和体内新陈代谢,并促使体内有害、有毒的代谢物,随太极拳运动中深层沁出的汗水和呼出之气而得到快速清扫,从而使脏腑的功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使身体长期处于健康的状态。
气在太极养生中的重要性
五脏通常是指心、肝、脾、肺、骨,脏通五藏,五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与各腑其他组织器官相联系,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腑,在《黄帝内经》中写作“府”,有府库的意思。六腑的基本机能是受纳、消化食物,并分别清浊,传送糟粕。
我们说太极拳养生,宽泛来讲,是指人的精气神,但,这里尤以“养气”为主。太极拳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外气,天地浩然之正气的调摄和内气(先天之气)的调养。以后天浩然之正气和水谷精微之地气,对先天之元气的返哺与充实。
很多人质疑,气是什么?气虽然无形,但是讲求一个质量,就是一种维持我们身体正常运行的能量。
这种能量,使太极拳与天地能量谐波共振,通过共振可增加骨骼的密度与强度。
我们称是“气敛入骨,洗髓生精”。《杨氏太极拳老谱》附录《太极力气解》曰:“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骨皮。故有力者皆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象也。”
可见,气在人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气遍及全身,无所不在,似“流水不腐,保持身体气血清新流动,清澈无染”。气既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又可用于养血。
气血决定着身体健康,想要健康长寿,首先要保持气血畅通,而练习太极拳就是为了让气血更流畅。
气与血的关系是以气为主,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一生全靠气血的营卫。如果血不足,尚可暂生,而气不足则立陷危境。
因此,我们说太极拳练的是“气”,养的是“气”,得的是“气”卞固守的也是“气”。因为“气盈”则盛。气足方能遍布全身,达于四肢百骸,濡养机体,有如道家所言“周身龙虎任意行”,使有形之身更加气壮体健。
所以练太极拳,滋养太极之“气”,是太极拳养生强体之本。反过来,太极之气足,又可生太极之功,提高太极功力的水平,并可进一步调整人身之形,即骨、肉、筋、膜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以内调外,达到最佳的调身整形之目的。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人之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有了“气”。“气”聚在一起,人就活了;“气”散了,人就死了。
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中的一句话:“气合而有形。”说的是人的形体是由“气”相合而成的,所以“气”是生命的根本,也是太极拳养生的根本。故曰:“千古一拳,养气为根。”
太极拳呼吸的三个阶段
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
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
太极拳呼吸是门学问,也是项技术。练太极拳呼吸的好处非常多,可以增加肺活量,也可以预防疾病。
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
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
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
练太极拳的呼吸方式很重要,初学太极拳只要保持正常呼吸便可,过于追求高层次的呼吸,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呼吸方法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
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
呼吸的基本规律
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 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
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
本阶段,以拳势呼吸为主,自然呼吸为辅(起调节作用)。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拳时,绝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
看了“太极的“气”与呼吸的关系”文章的人还看了:
4.太极拳呼吸与意念
5.太极拳内气的机理
6.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8.太极拳的呼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