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2)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5、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一身必令上下相随,一气贯通。”
“内外上下必随,其劲不可拂逆。”
“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此心、手、眼三到之说,缺一不可。”
“上下手足各相随,后往前转莫迟迟。”
“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
“上面手如何运,下体足如何运,上下相随,自然合拍。”
“要手全在手掌,手指领起周身运动,足随手尤其紧要。”“足随手运,圆转如神。”
“中间胸腹随手足运,上下一气贯通,说动一齐动,说止一齐止。”
“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内外一气流转。”
“八体(顶、裆、心、眼、耳、手、足、腰)关紧君须记,人力运成夺天工。”
“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
“心与身不可使气,轻轻遵住规矩,顺其自然之势而运之。以手领肘,双肘领肩;下则以足领膝,以膝领大股。其要处全在以手足指头领住运行。或问:手足全不用气,何以运动?曰:手中之气,不过仅仅领住肩臂而已,不可过,过则不灵。至于足,较之手稍重而已。”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6、着着贯串,势势相承
“拳之一道,进退不已,神气贯串,绝不间断。”“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上着下着,一气承接,勿令神气间断。”“打拳全在起势,一起得势,以下无不得势。即无敌人徒手空运,亦觉承接得势,机势灵活,故吾谓每一势全在一起,于接骨逗榫处彼势如何落下,此势如何泛起,须要细心揣摩。又全在一落必思如何才算走到十分满足,无少欠缺。神气既足,此势似可停止,而下势之机已动,欲停而又不得停;盖其欲停将停之机,又已叫起下势矣。吾故曰:此时之境,似停不停(不停者,神未足也),不停而停(所停者只一线,下势即起)。”
“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成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平素打拳,全在一起一转,所谓‘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本势手将起之时,必先使手如何承住上势,不令割断神气血脉;既承接之后,必思手如何得机得势。来脉真,机势得,转关自然灵动。能如此他日与人交手,自能身先立于不败之地,指挥如意。”
每势将成,“迹似停,气却不停,必待内劲徐徐运到十分充足,下势之机跃跃欲动,方能上势与下势打通,中无隔阂,一气流行,不但一势如是,拳自始至终,每势之末,皆如是。”
“接骨逗榫,细心揣摩。”
“理精法密,条理缕析。”
“层累曲折,胥致其极。”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7、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问:打拳关键在何处?曰:在百会穴下,自脑后大椎通至长强,其动处在任督二脉。”
“百会穴领其全身。”
“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不领则气塌,领过不惟全身气皆在上,足底不稳,病失上悬,即顶亦失于理,扭转不灵,亦露笨象,是在似有似无,折其中而已。”
“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提纲全在顶劲,故顶劲一领而周身精神皆振。”“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思领起即行到头顶上,中气自然领起来,非有物以提之,是意思如此。”
“拳自始至终,顶劲决不可失,一失顶劲,四肢若无所附丽,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
“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
“顶劲领起斜寓正,裆间撑(膝撑开)合(劲合住)半月圆。”
“中气上自百会场穴,下贯长强穴,如一线穿成也。”
“顶劲领起来,领顶劲非硬蹬脑后顶间二大筋之谓,乃是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心中一点忽灵劲,流注于后顶,不可提过,亦不可不及,提过则上悬,不及则气留胸中,难于下降,此顶劲式。”
“中气贯于心肾之中,上通头顶,下达会阴。”
“顶劲上领,浊气下降,中气蓄住入于丹田。”
“人之一身,以腰为中界,气往上下行,中间以腰为界。”
“孟子曰: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充。心如将军气如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关乃止,丹田为全体之气归缩处,如兵马屯处,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
“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
“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发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然皆以心宰之,处处皆见太和元气气象。”“气归丹田,上虚下实,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
“势既成,心平气和,中气归于丹田。”
“丹田气一分五处,其实一气贯通,上下不可倒塌,一也。心气一领,丹田气上行,六分至心,又一分两股,三分上行至左肩,三分上行至右肩,皆是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在骨缝中者谓之中气,其形肌肤者谓之缠丝劲;其余四分,亦分两股,二分行于左股,二分行于右股,皆是由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
“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若细研之,丹田非气之原,何以独言归此?此不过略言大意而已,若究其原,周身元气皆出肾,肾水足则气自壮;养于胃,胃得其养则气亦壮;藏于肝,肝气一动逆气横生,气不得其平;涵泳于心,心无妄念则心平者气自和;肺主声,实鸣之以心,心机何往,不必声出诸口而心先喻也;壮于胆,胆则无前,气亦随之;运于脾,是经多气少血,闻声则动,动则运化不已,心一动脾即动矣。佐以大肠,大肠多气少血,且为传道之官;又辅以小肠,小肠在前脐上,后附脊,滓秽不存,浊气去而清气来矣。以上经络,皆有益于拳,故乃之。若专言肾,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是经少血多气,藏精于志,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有两枚,枚各两系,一系于心,一上通于脑,气之所生,实始于此,归宿必归到此。至于命门,实两肾之间气所出入之门,故曰命门。”
“命脉者,肾也,中气之所由来也。动则出,静则入。有定而无定,言不时变易势,故阴阳二气变易亦无定。”“出肾入肾是真诀。”
“跨虎势定式:腰以上背后魄户、膏肓向胁前合,胸前左右胁第一行渊液、大包属三焦,二行辄筋、日月亦属少阳三焦,三行云门、中府、食窦、胸乡属肺与脾,四行厥阴、期门、天池属肝胆,五行阳明大肠缺盆、气户、梁门、关门属肠胃,第六行少阴腧府、神藏、幽门、通谷属心肾,中一行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
左右胁由渊液、大包以至幽门通谷两边,皆向玉堂、膻中合住,左右各胁皆相呼应,此左右胁腰以上之式。
腰以下左右气冲、维道皆向气海、关元、中极合住,此左右软胁下式。”
“何谓闪通背?以中气由心下降过脐到丹田,复由丹田与任脉逆行而上越脐,越上脘、华盖、天突、廉泉至承浆(下嘴唇),督脉接住逆行水沟、人中、素骸(鼻准),越神庭、上星、颅会、前顶以至百会,下降越后顶、强门、脑户、风府、哑门、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绪、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以至长强(皆脊背俞也是),再至会阴极矣(是前任脉,后督脉下面两脉起端处)。中气由百会下通长强、会阴,是谓通背。闪者,如人搂住后腰,前面腰向前猛一弯,头与肩往下一栽,后面长强与环跳(即大腿外骨)往上用力挑其小腹,往上一翻,敌自手散开,颠倒从吾头上闪过前面,仰跌吾前矣。此之谓闪通背。”
“通背如何?当头与肩往下栽时,屁股往上一挑,则督脉从长强穴逆行而上通百会,以至人中,任脉接住下行以至丹田,是引阳入阴一周也。右手从裆涉起,任脉即从丹田逆行而上以至承浆穴,右手随身逆转,手到下,督脉从人中逆行过顶后,由大椎顺行而下,复至长强,是由阴附阳又一周也。待右足退行到左脚之后,右手从下涉起到上,则督脉又自长强逆行而上已至头顶百会矣。是督脉上运已大半圈,待下势以演手捶合住,则督脉由百会下至人中穴,任脉由承浆下行以至丹田,是三周也。以通背一势,而督脉上下来回三过其背,是之谓通背。
右手由头至裆是顺缠法,由裆涉起转过身来手到下,复由下涉起到后之上,以至下势演手捶,皆是逆缠法。”
“演手捶势:此势右足后蹬用劲,劲由后踵逆行而上,至委中,再上行过意舍、魂门、神堂、膏肓、魄户,至肩额,再由肩额下行入小海,分入手三里,下行合谷(二指)、中渚(四指)、腕骨(小指),以至四指之第三节。右足之劲用逆缠法,由下逆缠而上,至会阴,斜入意舍,直到肩额,复用逆缠法缠至捶头,手背朝上,为合劲。督脉逆行而上,由长强上过百会,下至人中,任脉由承浆接住,下行入丹田,前后转一周,以助右拳之劲。且顶劲之领,亦全凭此督脉。右膝右前往里合住劲。胸中要虚,惟虚则灵,劲向前合。腰劲下去,屁股向上翻,则前面气海、丹田与裆中自然向前合住劲,裆不合则下体足底皆不稳,不虚则左右旋转不灵,故必向前合住劲,兼以虚圆。
演手捶五官百骸之劲,皆聚于捶。
演手者易于前贪,不知前贪太过,不惟左右易揭起来,且左右旋转不灵,易于失败,故宁欠一二分,断不可过界一厘,此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过之故也,演捶者戒之。”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8、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胸要含住劲,又要虚。”
“胸要虚含如磬。”
“胸如鞠躬向前微弯,四面包涵住。”
“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磬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
“平心静气,勿使横气填塞胸中。”
“胸要含蓄,气降丹田,无留横气于上。”
“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
“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虚含住,不可令横气横于胸中。”
“胸亦随手转圈。”
“(白鹤亮翅势)胸间劲亦若随住右手与左手先从右向下,向左而上至右,绕一大圈。”
“胸中内劲如太和元气转圈。”
“太和元气运胸中,一动一静合轻重。”
“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且松肩不是单肩,骨节开则肩自松下。”
“肩塌下,不可架起来。”
“转圈机关,全在于肩,故肩中骨缝,宜令开张。”
“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
“肩额、肩井、扶突,皆松下。”
“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自开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此两肩式。”
“俯肩一靠破铜墙。”
“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
“肘尖向下……膝盖与肘尖上下相照。”
“肘在前后、左右、上下,要呼应合住劲。”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9、运柔成刚,刚柔相济
“打拳以鼻为中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各足随各手动之。心身不可使气,轻轻运动,以手领肘,以肘领臂,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而已,不可过,过则失于硬。上体手如何运动,下体亦随之,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皆随,此为一气贯通。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欲刚先柔,欲扬先抑。”
“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百炼此身成铁汉),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其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其为功也多,故其成也难。”
“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橛。”
“克刚易,克柔难。”
“柔能克刚,以退为进者,坤道也;坤错乾,乾,刚也。坤至柔而动也刚。此拳外面似柔,其实至刚。”
“故拳术以柔克刚,因而中也。”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但本其至大至刚之气,以直养无害焉已耳。”
“一阴一阳,要必以中峰运之,中峰者,不偏不倚,即吾心之中气(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所谓浩然之气也。”
“此气行于手足中,不刚不柔自雍容。”
“浑灏流行,自然一气,轻如杨花,坚如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侔乎山立。”“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
“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德。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寻;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皆具,是谓:阴阳合德。”
“运动似柔而实刚,精神内藏而不露,此为上乘。”“坤至柔,而动也刚。”“柔顺济以刚直。”
“乾刚坤柔,阴阳并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阴阳互用,天道所藏,动静无偏,乃尔之强。”
“久练纯熟,则起落进退,旋转自由,而轻重、虚实、刚柔齐发。”
“任人四面来侮,此身全仗虚灵,官骸无所不顾,……任尔奸巧丛生,自是刚柔素具。”
“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虽曰拳为小道,而太极之大道存焉。……后之人,事不师古,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而求一不刚不柔,至当恰好者,以与太极之理相吻合者,盖亦戛戛乎其难矣。”
“虞廷执中,孔门一贯,此外无余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动,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抖、空、朋、履、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10、先慢后快,快而复慢
“由起至止,须慢慢运行,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惟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是人之恒情也,殊不知是先难之功之效也。”
“每著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练太极拳之步骤有三层功夫: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宜痴呆;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第三步,快后复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
看了“陈鑫论陈氏太极拳论”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