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劲和太极拳劲
练太极拳得到太极拳劲,那是武术的劲,跟太极劲是两码事.而练太极是根据自然规律运动而动,不是技巧招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劲和太极拳劲。欢迎阅读!
太极劲和太极拳劲
太极拳法中要求发劲,而且强调整体劲。 但把五脏六腑劲带出来了, 这样长期下去是不养生的,也偏离太极这两个字。也就是每一方位劲大 ,自然另一方位劲小 ,这样不平衡的劲习惯就是不能改的毛病。长期这样就影响寿命,五脏六腑在奴劲,中正没有了,这个时候脏腑是紧的,不当家,而松又不当家,因为形体没有归位。身体全部的动态运动中自然动能归到一个地方,而这样发全部散乱了。没有稳冲就没有复,就没有根,所谓的腰裆还是局部的不是整体的。内劲不是发出来的,是懂道理后,催养出来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练太极拳得到太极拳劲,那是武术的劲,跟太极劲是两码事。而练太极是根据自然规律运动而动,不是技巧招数,套路就是一条船,载你到岸边,他的使命就完成了,靠岸了还背着船走路比比皆是。太极按规律运动就可以,按规矩行拳,就能演示这个规律的就得到太极劲了,而太极劲一动就是整体,没有局部动的 。
太极阴阳就是道,永远以平衡为宗旨,太极拳用太极的道理来包装,但真正练的体和理,很多人听不进的,也不愿意去改正。太极拳不出功夫就是这个原因 ,难练也是这个原因。阴阳不分,但拳法到处都是分,只能出一些技巧,技巧招数不是功夫范畴。真正的整劲,一抬手就有,而不是努半天发出来的。
太极的境界不在拳,不在术,在于道,阴阳吐纳之道。故:太极是太极,太极拳是太极拳,武术是武术。太极劲也就是暗劲,柔劲轻灵、柔活、敏捷、精巧、活脱,以内气运行,在外形上不易直接观感,故称为暗劲。丹田发沈,膀胱发热,脚跟发重,头顶发悬,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这一切均为内部有充足内气的体现。 所谓劲的缠丝,即为动分和静合,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一种形式和蓄势。周身相随,节节贯通,使内气按照拳架的需要,有规律地在体内运行,做到局部不妄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太极劲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习拳者的梦想都是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如何能做到呢?首先就是要掌握劲的技巧,下面我们具体学习一下劲的练习方法。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太极就是在一开一合、一呼一吸的鼓荡之间。太极讲求,四正四隅,抻拉拔扯,上拔下拽中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虚领顶劲。
太极拳并不是越慢越好,慢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太极生万象,乃是万拳之母,其根源是佛家密宗禅法的一个支流。习太极拳者,与人交手时凭意念顺化其势,引进落空,同时迅速出手,达到力点时猛烈震击对方。伤其内脏,这一点是和外家拳不同的。
练好太极劲首先要做到气沉丹田,只有做到气沉丹田,才能巧妙的做到劲的收放。
练习太极劲应该松下来,精神放松,身体能松多少,松多少,不强求,松而不懈。上拔下拽,中空,劲在两头,周身是大丹田。练的是混元一气。
练习时应该遵循“树式”练功法
练习时应该遵循“树式”练功法,即脚是树根,头是树稍,躯干是树干,指尖表皮是树叶。树根向下扎,树干树梢向上拔,枝杈树叶节节贯通,向外生长。式子在转换时,要去找那个转折点,即阴阳转换之间。
脚上的感觉式子转换时,有橡皮揣子抽吸的感觉;腿和身体,在做动作的时候,被抽起来了,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整体;手和胳膊:手要空,胳膊也要空,才能引进落空;胯要沉下去,髋关节有脱离独立,运活自如的感觉。
练习太极推手要求粘连相随,而其中则是有劲链接,表现出太极拳的柔和美。
大约3个月以后,身上有如虫动的感觉,表皮和内部脱开了,肢体如蛇般的蠕动,脊柱和肋骨可以活动了,身体明显变的轻灵了。小腿也变的有感觉了,在走路的时候,有腾云驾雾般的感觉,内力先到前边,后到两侧,最后到后边。
注意这一切都是用最自然的,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来练的,不是用意念引导,更不是用外力了。
内力出来后,身上会发出有无坚不摧的劲力,出手力度和方向角度无关。比如,在一个最不适合发力的角度和姿势下,也能发出强劲的内力,即穿透力和震撼力。
发力的部位也不仅仅局限于手足头肘膝胯了,而是周身可发。身体会有腾飞的感觉,窜跃能力明显增强。这就是:“有朝一日功夫成,奥妙无穷非等闲,虽然不是真罗汉,也算一个自在仙。”
看了“太极劲和太极拳劲”文章的人还看了:
4.太极拳的招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