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证明了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健身机制。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
太极拳理深受我国古代中医学说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医阴阳理论。中医从人体生理机能的整体出发,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治病注重整体论治和辨证论治,讲阴阳对立与互根,讲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求以虚无为本,虚无中又包罗万象,含无数虚实变化。这种虚无的精神状态称“无极”,即“太极者无极而生”。由太极拳动静无端的状态分化出阴阳两仪。一般称动为阳,静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运用动静、刚柔、内外、徐疾、快慢、松紧、开和、虚实、升降等阴阳法则来调节人体内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拳动作柔和、平稳,意领身随,连贯均匀,以腰为轴,上下相连,虚实分明,灵活自然。运动中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者密切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法,其医疗价值正广为人们所认同,不仅已发展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运动,已作为一种医疗康复手段得到广泛普及。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证明了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1、太极拳与运动系统
太极拳以缠绕螺旋的运动方式,产生合理的运动负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增强了骨的新陈代谢。关节面骨密质增厚,肌腱和韧带增厚,加上肌肉力量的增强,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肌纤维长度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也可拉长,锻炼日久,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和毛细血管数量也会增加。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2、太极拳与消化系统
太极拳采用深长的腹式呼吸,形成了对肠胃等器官的良好按摩。促进了消化液的分泌,缩短了消化时间,使营养物质的吸收更为顺畅。所以,练习者能够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有助于消化不良、肠胃官能症及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3、太极拳与神经系统
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清静用意、精神内守,可以增强意念控制能力,减少外界干扰,使本体感觉皮质部位的兴奋抑制过程在一定时间内能严格地、有节奏地转移,兴奋与抑制更加精确的配合,感受器能更准确的摄取外界信息。同时能够增强神经系统的扩散性,使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及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皮质的其他部位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打破了慢性病的病理兴奋灶,消除了病灶的反馈影响,最终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同时,太极拳是一种松柔圆活的运动,这种运动能使气血充沛活跃,使分布在脑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从而保证了脑组织的供血,使脑健康。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4、太极拳与呼吸系统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气贯四梢,必然使呼吸由快变慢,逐渐深长,使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提高,胸廓间的牵张力加大,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增加,肺活量逐渐增大。长期练习,肺通气量和最大吸气量都会明显增加,呼吸与动作配合更加协调,还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能力。太极拳练习不但可以改善肺功能,还可以减少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深度,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作用显著。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5、太极拳与心血管系统
太极拳的练习使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和每搏输出量增加,改善动脉壁的弹性与韧性,使冠状动脉口径变粗。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全身运动,一种连绵不断的匀速运动。这种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对心脏血管和毛细血管都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太极拳的健身机制6、太极拳与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完善的心理状态。太极拳要求“意到身随”,“内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进入无忧无虑的怡闲境地,消除心理疲劳。练习太极拳时立身中正,动作匀速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处处充满哲理,故常练,可使急躁、易怒、焦虑、多疑、变得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经过常年不懈、晨起晚归、风雨无阻的锻炼,还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冷静、沉着的精神;有助于克服懒惰、散漫、意志薄弱的个性,疏导了因工作造成的心理压抑和情感危机。
另外,练太极再配上典雅的音乐,舒掌展臂,使整个身心都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享受。
看了“太极拳的健身机制”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的健身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