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

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

  陈式太极拳功夫体系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

  陈式太极拳盘架

  前辈太极拳家常以“走(盘)架即是打手(推手和散手),打手即是走架”及“无人(盘架时)当有人,有人(推手较技时)当无人”等一元论观点,非常精确地阐明了盘架功夫和推手较技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指出了陈式太极拳的精湛技艺,是通过长期艰苦“盘架”与“推手较技”相结合的磨炼才能获得的,单求其一,太极拳功夫总难问津。

  太极拳盘架修炼时,讲究皮毛要攻(竖),筋骨要松(对拉拔长,接骨斗榫),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练得内劲充沛,一身虚灵,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知己功夫),这是太极拳推手较技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在盘架熟练懂劲的基础上,加强推手较技练习,只要方法得当,不仅可以加深对拳架体用内涵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在敌对双方互听消息盈虚阴阳转换的同时,善于利用自身劲路优势,引诱敌方失机欠势(知彼功夫);只外,推手较技练习还可以起到活动筋骨、互相按摩等强身健体、娱乐交流和益寿延年的效果。经过练习,熟能生巧,巧能生妙,妙能生神,渐悟懂劲而阶及神明。由此可见,一个太极拳家盘架水平与其推手较技功夫在层次上基本是一致的,历史上没有不精于盘架的太极拳推子较技大师,也没有不善于太极拳推手较技的太极拳家。历代太极拳名(明)家都既有精妙入微的太极拳架演练功夫,更有着高深莫测、出神入化的太极学推手较技技巧,他们通过深厚功力所表现的神韵气质和刚柔相济的效果,不仅是雄厚功力的发挥和体现,同时也是高度艺术境界的升华。


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

  太极拳盘架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求保持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含胸塌腰、束肋合腹、双胯挣衡、前卷里合松胯圆裆、双腿里缠、十趾抓地(单脚踏地除外)、双脚旋转开膝合髌、心气与横脯膜同步沉降、气沉丹田等。在腰劲旋转的主导下,应从松开关节为着眼点,使其骨和关节在旋转运动中做到开合生变,运聚成圆,圆则松活,活方气敛(收敛入骨)。松活而沉稳,是太极拳内气潜转与肢体外形缠绕的有机结合,也是有心练柔、无心成刚的最有效方法,功积力久,松活弹抖,化发随意,刚柔适中,威力无穷。

  陈式太极拳推手较技

  陈式太极拳推于较技,是太极拳套路中所汇聚的击、打、摔、拿、弹、抖、化、跌诸法的综合运用,是种激烈而放松的对抗件运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太被拳术中“八门”“五步”的随势运用,临场发挥。

  “八门”是指大极拳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丽言,主要讲的是身法与手法。“五步”是指太极拳术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五种动步换位方法。班法KJ以弥补身体长度之不足,身法可以补救手出(界)方圆圈之危。拳谚有云:“手不够(长度),身来凑,身不够(长度),步来就。”即是此意。言身法、步法自在其中,步法千变万化,“中定”原则不丢,有人将“中定”理解为心法,意即心定意安,从容应敌,也是很有见解的。

  陈式太极学推手较技分为“四正手法”和“四隅手法”之别,其中“掤、捋、挤、按”四正劲称之“四正手法”,是太极拳推手较技中的基本手法,也是主攻手法。它的运动轨迹为:逢掤必捋,遇捋必挤,遇挤必按,遇按即掤。反复往来,循环无端,功无间断,圈自转圆。此外,“采、挒、肘、靠”四斜劲称之“四隅手法”,虽是四正于法的辅助于段,往往可以出奇制胜。

  在太极拳“八门”劲别里,“掤”劲是第一位的,它是长期盘架磨炼中生变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刚柔相济的缠丝劲,此劲在于气由精生,劲内气化,劲与神合,潜藏于丹田深处,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不使用时,浩然长存,静若处于,一旦运用,抖然勃发,神形并茂,随心所欲。为此,捌劲用于进攻时,有挥之使去,其不得不去之威势;用于防守时,有引之沾起,其不得不起之妙用。推手较技中做到粘黏连随,也就是“掤劲”不丢,所以说“掤劲”质量是衡量太极拳习练者功力的砝码。

  太极拳推手较技战略上主张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也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在得机得势之际毫不迟疑地以动制功,根据对方来劲,急来则急形,缓来则缓随。战术上更是讲究太极拳架中击、拿、化、发、跌等诸法的综合运用。多以棚、捋、挤、按四正劲为主要方法,以采、挒、肘、靠为出奇制胜之法则,结合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灵活动步换位,应用沾(粘)、游(斗)、连(续)、随(不丢)、腾(挪)、闪(展)、折(叠)、空(虚)、活(顺),促使引进落空合即出,无不出于自然。其中讲究:逆来顺受,随人所动,合己从人,不欠不贪,我守我疆,随机应变,力点变化,触处成圆,以柔克刚,以刚克刚,逢顶抖引,遇懈即发,以及要求意自心生,招随意发.随曲就仲,静中犹动,动中犹静,以不变应万变等。

  太极拳推手较技的问世,解决了技击实习的场地和护具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双人搭手练习,为中国武术技击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今,社会上还保留的推手较技练习方法有:单推手、双手立圆推手、挽花、合步四正手、顺步四正手(进一退—)、大捋大靠、单人活步、双进鸳鸯步、进三退三、进五退五、乱采花、花脚班等。

  太极拳练得周身一家,节节贯串,松静自然,再经过推手较技方法的放松而严格训练,方能求得推手较技中的粘黏连随、逆来顺受、随人所动、触处成圆,“化”劲巧妙,引劲不被人知。运化中有“主在肩、次在胸、主宰于腰”之说。腰是人身运动之主宰,又是上下体之枢纽所在,不仅是自身化劲的主宰,而且破坏敌方腰劲转换不灵,使之身法与步法涣散,亦是较技中的上策。所以,推手较技中串死敌人的肩和腰脊,使其劲不能变化或转换不灵,则是“拿”与“发”的着眼点。

  推手较技技巧用于实战的目的无非是以弱胜强,慢能胜快,克敌制胜,人们常用“四两拨干斤”来形容太极拳的技击精妙,然而能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绝非易事,前提条件是力点变化得当,随人所动,舍己从人,没有上乘的功夫怎能“舍己”,又怎能“从人”。

  功夫深厚者一旦与人搭手,视打手如走架子,有人当无人,首先立身中正沉稳,但意在敌先,“彼挨我皮毛,吾之意也人彼骨里”。这样,自身稳固,得机得势,任敌变化神奇,皆能随其所动,触处成圆,节节贯串,粘黏不丢,始终在轻灵、敏感的状态下,权衡被来劲之长短、方向,无毫发分厘之美,并且总能掌握微妙的时机和极细微的分寸,取敌背势,顺势借力,引进落空合即出,从而达到随手奏效之境界,说是从人,仍是由己。

  太极拳功夫,需要长久的时间磨炼,有忠于太极学者,只要能允分领悟拳理,再结合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精心苦修苦练,功大指日可待。

看了“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推手的实际问题(2)

2.内家拳抖杆的功法及功效

3.太极拳形与意的关系

4.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

5.太极拳意与气

6.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式太极拳

7.太极拳中的十二对矛盾

8.陈式太极拳的步型

5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