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概述(2)
太极拳的概述
太极拳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持强凌弱、主动攻击别人为基本原则。它的战术思想,就是当受到侵犯时,首先要立足以化解对方的劲力,使其不能伤害到自己为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再因势利导进行反击。所以太极拳特别强调“化劲”的训练,追求所谓“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后发先制”的技击效果。因为圆形运动是最省力、最活变的运动形态,因此,太极拳前辈把武术着法中的直线运动变成了圆形的运动。使太极拳的运动形态,特别是上肢的的运动形式呈现出圆形的运动特点。由于在太极拳运动中,一个完整的圆形运动,是通过若干个着法完成的,每一个着法只体现出了圆形中的一部分,因而太极拳着与着的动作规迹一般都是呈圆弧形的。这种圆弧形的运动形式,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太极拳运动最基本的形态和主要的练功方法。太极拳练习者务必认真理解、体会和掌握。
2、“太极”由“无极”而生。“太极图”非常直观地表明了“太极”的来源和出处。也就是说,“太极图”告诉了我们“太极”是从哪里来的。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太极拳论》中,开宗明意第一句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就非常清晰的讲明了“太极”是由“无极”而生的。哪么,什么是“无极”呢?我们的先人也给“无极”画了一个图象,这个图象就是一个圆圈(见图2)。我们看到,这个圆圈虽然是由一条线组成,但确没有起始的两端,即找不到这条线的两极;而这个圆的外形虽然非常圆满,内中却是混混沌沌,阴阳未分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极” 就是 “混混沌沌、阴阳未分”,处于一种 “空”或“无”的状态。我们把太极图和无极图作以比较就会发现,太极图和无极图的基本形态是一样的,即都是圆形的,只是太极图中比无极图多了一条“s”形曲线,使“无极”的状态呈现出了“阴阳”,而变成了“太极”的状态。所以说“太极图”以非常直观的形像,表明了“太极”是由“无极”而生的道理。我国古典哲学认为:自然中万物万象(即一切的 “有”),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所以“无中生有”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根据“太极”内含的这一道理,我们前辈在创造太极拳这一运动时,就对太极拳运动的意识思维、呼吸吐纳、身形身法,以及动作的运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它首先强调,在演练太极拳之前:心中就要屏弃各种杂念,无思无虑,无牵无挂;呼吸要深、长、细、匀,自然平稳,不急不促;身形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内外都处于“无极”的状态,此后方可开始行拳走架。也就是由“无极”的状态进入到“太极”的状态。这就要求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在思想意识上,即要排除一切与太极拳演练无关的杂念,专心一志,别无他虑,使思想意念集中于拳架着式的练习之中;又要认真体悟练拳的要领和感受,并随着练功层次的提高,意识的具体内含则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深遂。在呼吸吐纳上,即要自然平稳、不急不促;又要随着练功层次的提高,逐渐由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由顺腹式呼吸变为逆腹式呼吸,进而达到呼吸与拳式的自然结合。在身形身法上,即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又要根据拳式动作的规范而进退反侧、曲伸开合,演练出各种拳式着法。这就如同“太极图”仍具有“无极图”的基本形态一样,只不过此时内中已不再是“无”,而是进入了“有”的状态。此即所谓“太极者、无极而生”是也。
3、“太极”生“阴阳”。我们看到,在“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这个圆分成了两部份,并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鱼形来表示。古时把这两个既对立又对称的黑白色的鱼形称之谓“两仪”。既孔子在《易传》中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由于“两仪”分别代表了两种互相对立的极性,因此,古人将 “两仪” 赋于了“阴和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属性。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太极”中内含着“阴阳”这样两种互相矛盾着的因素。我们再观察“太极图”,可以发现:“太极”之内含着“阴阳”,也就是“阴阳”存在于“太极”之中。因此,我们说“太极”离不开“阴阳”,“阴阳”也离不开“太极”。 “太极”和“阴阳”既是一、又是二,是一体两面,它们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关系。所以,王宗岳先生把“太极”称之为“阴阳之母”。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常用的重要用词,它把自然中众多具体事物中的对立面,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阴阳”定义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向阳的、上升的、表面的、热烈的、积极的等等,确定为“阳”;与此对应的,则把向阴的、下降的、内里的、寒冷的、消极的等等,则确定为“阴”。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刚为阳、柔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如此等等。可以说,“阴阳”是我国古典哲学描述自然万象的总符号。它们就如同: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里就有外,有手心就有手背,有领导就有下属一样是不可分开的。所以阴和阳不能单独存在,如果去掉一方,另一方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自然万物概莫能外。阴和阳既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这就是 “阴阳的对立统一”法则,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是自然万物存在、变化、发展最基本的形态和普遍规律。因此,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这个道理。
在太极拳的理论中,也常用“阴阳”的概念给着式动作分类,如:刚为阳、柔为阴,实为阳、虚为阴,开为阳、合为阴,发为阳、蓄为阴等等。所以,武禹襄先生对太极拳的练习提出了:一身之中要有总的“虚实”,一处之内要有一处的“虚实”,全身上下、处处都要有“虚实”的要求。这里的“虚实”既可理解为“阴阳”。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从意念到动作,既要弄清每着每式的“阴阳、虚实”,又要“阴阳融合、互为其根”,混然如一“太极”。
4、“太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转化的。我们的先人在绘制“太极图”时,还给黑色的鱼画上了白色的眼睛,而给白色的鱼画上了黑色的眼睛,其寓意既为“阴中有阳、中有阴,阴阳包容、阴阳融和”之意。我们要知道,自然万物中,根本不存在绝对纯而又纯、永远不变的物质和事物。此即前人所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白昼有阴云风尘以敝日;黑夜也有月亮星辰以照耀;国家的政策只有深入人心、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也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戴,并为之积极奋斗奉献,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只有 “国富”才能“民强”,也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国强”;所以才有“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的说法。我们回顾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在获得的荣耀和成功之内,包含着若干挫折或失败的积奠;而在获得了荣耀和成功之后,也可能要面临再次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半,要知道“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父”,许多高官显贵不得善终的例子不胜枚举,见证了所谓“上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可以说:万事都有变数,皆因内有其因。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振奋精神永不放弃;当获得荣耀或成功时,要更加谨慎永不自满。
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里说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既强调了“太极”中的“阴阳”是互相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同时,也强调了“太极”之中的“阴”中应含有“阳”的成份,“阳”中也应含有“阴”的成份。也就是说:“阴”并不是纯阴无阳;“阳”也并不是纯阳而无阴的。它们的“阴阳”属性,是由其内含“阴阳” 的相对比例而决定的,并可在一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转化到其反面。所以,前人才有“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刚”之说,可谓是至理明言。此理贯彻到太极拳的运动之中,即要求处处求“中”,式式讲“合”。也就是每着每式,躯干肢体既要分清“阴阳”,又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不可走向极端。正如李亦畬先生强调的哪样:“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体现在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则要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刚柔相济,化发合一;虚实相变,快慢相兼。如达:“黏即是走、走即是黏”,“ 至柔至刚、即化即发”,“随心所欲、无意而为”之境界,则至太极拳之大成矣。
5、“太极”是旋转的。我们观看“太极图”,还会发现,“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都是以头追尾,向着既相同、又相反的方向相互追逐,并在其中间形成了一个 “s”形曲线,明显给人一种旋转运动的感觉。“太极图”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形象,揭示了自然万象都是旋转着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一原理。如:在一年之中呈现出春、夏、秋、冬的循环运转周期;一天之中则呈现出晨、午、夕、夜的循环运转周期;植物的生长过程呈现出发芽、生长、开花、结籽的循环运转周期;就是我们人类,也要经历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的循环运转周期;而子孙后代又要继续循环这一过程,如此等等。我们还要明白,这种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运转,并不是只在一个水平上进行,而是每经过一次循环周期,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再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周期性循环。它的运行规律如同螺钉上的螺纹一样,是呈螺旋状的。如:植物的种子每经过一次循环,其数量要增加若干倍,其质量也在发生着变化。正是日月的周期性循环,则把猿变成了人,又把人类从元始状态,推进到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是我们自身,也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期性循环,把我们由孩童时期送入到了今天;可以说,今天的“我”已不再是昨日的“我”,无论是生理还是阅历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如此等等。所以说,周期性循环、螺旋形发展是宇宙自然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太极拳是在“太极”之理指导下的运动,它无论在拳路的风格特点上,还是运劲的要领方法上,都严格贯彻了“太极”的这一基本规律。它体现在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则从躯干、四肢、乃至各个骨节、肋肉都是旋转着运动的,使全身呈现出立体螺旋形的运动形态。这种立体螺旋形的运动方法,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法则,是太极拳练习者应着重掌握的“精?”。
6、“太极”的实质是生生不息、无穷发展。由于“太极”中孕含着“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倚存,由此推动了“太极”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二分,乃至无穷。因此,王宗岳先生又称“太极”为“动静之机”。此处的“动静”-词即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机”字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机理或动因。“内因”与“外因”相合,事物就会发生变化。如把“太极” 比作一粒种子,种子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生根发芽、长茎生叶、开花、结籽,经过这样一次循环运转周期,就会结出更多新的种子;这时,结出的新种子就如同更多的“太极”,又继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无穷。但无论经过多少次二分,其分子永远是“一”,也就是“太极”。 此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这里所说的“一、二、三、万”,并不是一个数学概念。其中的“一”即为“太极”;“二”则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即“阴阳”;“三”则为各个不同的系统和门类;“万”则代表了事物的无穷发展和宇宙中的万物万象。我们要理解,这个“一”也就是“太极”,既代表一事一物,又包括万物万象;既代表事物的起源、又包含着无穷的发展;既代表最微观的粒颗、又包含最宏观的宇宙;既代表具体的事物、又包含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曾仕强先生讲“太极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正因为有了这个“共同基因”,宇宙中万物万象虽变化万千,它们仍能和谐相处,有条不紊,显示出其固有的规律性。通过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可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太极”从根本原理上,体现了自然中哪种无穷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
前辈们正是遵循这一精神创造了太极拳,并经历代太极拳家的共同努力,使太极拳这一带有中国哲学思想的优秀拳种得以广泛流传,蓬勃发展。我们作为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和参与者,也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把太极拳的精?继承下来,进而不断 “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之发扬光大。但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又不可偏离“太极”之理,正向洪均生先生强调的:“-切事物总是因时、因人有意无意而变化的。不离法则的变化,是为发展;离开法则而变化,必定倒退”,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才附合“太极”之精神。
7、“太极”体现了“和合”之精神。我们看到,“太极图”的形态是外部圆满,内部融合,内外和谐的一种状态。虽然其内存在着“阴阳”两种互相对立的矛盾,但它们却是相互依存、相融相合、和谐运转的。我们知道,“太极图” 所表述的这种形态,是物质或事物发展变化的理想状态,而在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中,事物总是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但这种平衡、融合、和谐的状态,却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为了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方针;每个家庭,也都期盼着融洽和睦、平安合顺;就是我们自身,也都希望福寿康宁、安度百年。所以,“太极”所揭示的“和合”之精神,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孜孜追求的最为圆满美好的景界。
太极拳运动虽属健身之小技,却内涵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展显的亦是练功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太极拳虽有“内以修身、外以御敌”之说,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乃为根本目的,至于功力,则应顺其自然而为之。就是功力有所成就,亦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不可口狂,更不可手狂。而应遵照洪均生先生之教诲:要尊重长者,讲究礼貌,注重安全,重在学习,不可过分计较输赢;赢要赢的有分寸,输要输的有道理,如同打牌下棋,只求其乐而已。遇有持强逞勇之人,也应以恭谦态度、和气语言以对之,不可与其纠缠。当然,以太极拳技击为职业者当别论,但也应遵守有关规定和规则,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这即“太极”圆融、和合之本意。
“太极”一词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详述。如能懂得和掌握了这些道理,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打开太极拳殿堂大门的钥匙,为理解和掌握太极拳锻练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规律。
以上,我们结合太极拳运动的实践,简要的介绍了“太极”内含的一些基本的规规和法则。其中“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万物之存在、变化、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也是太极拳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在太极拳运动中,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体现在多个方面,贯穿于太极拳运动的全过程。现就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关于“内与外”。“内与外”属于比较大的范畴,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诸如“形与意、静与动、方与圆、劲与着”等,因下面我们还要分题论述,这里只就“内外兼修、练养合一”的问题略作探讨。所谓“内外兼修、练养合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其所强调的,就是对人们内在精神和外部器官功能的全面锻炼。筋、骨、皮、肉是由“精”组成的人体主要构件,也是“气与神”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因此,“精、气、神”和“筋、骨、皮”是互为表里、内外统一的。哪么,什么是精、气、神呢?其锻练的基本要点又是什么呢?所谓“精”,是指组成人体器官组织(也就是筋、骨、皮、肉)的精细微小的物质颗粒,用现时的说法就是组成人体的“细胞”。它是构成人体器官质量的物质基础,它既受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又受后天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持久的锻练是可以提高其内在质量的;所谓练“精”,就是指对组成人体筋、骨、皮、肉以及“五藏六腑”各种人体器官的物质细胞的锻练;其目的,就是提高组成我们人体物质的内在质量。所谓“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气机和活动能量;我们称体内的这种“气”为“真气”或“中气”;而相对于不断侵蚀我们身心的“邪气”来讲,亦称之为“正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浩然之气”。它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所组成:先天之气是从母体中传递下来作为人的生命特征的气机,它是自地球有生物以来,经过数亿年的演变进化,经过人类一代一代的传递,才传至我们的生命之中,所以说,它是人们生命的基础。后天之气则是在脱离母体后,人们自身从自然中获得的水份、气体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等,经人体特有的功能加工合成后而获得的能量。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融合,既构成了我们人体中的“中气”,并成为人们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内在动力。所以,所谓练“气”,其实质就是对身体器官自有功能进行的锻练;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和气体等进行生化合成的能力,从而高效的发挥出身体的各种功能。所谓“神”,是指人体所具有的感知、分析、反应事物的神精系统;所谓炼“神”,就是指对身体的感觉、传递、认知以及思维、判断和反应能力的锻炼;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神精系统的指挥调控和应激反应能力。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神”与“心”、“意”一体构成了人们的思想意念活动,所以,才有“心之官则思”之说,并形成了所谓“心神”、“心意”等词汇。在太极拳运动中,每着每式都应由“神”作出判断、决断;由“心”组织指挥;由“意”协调引导;由“气”作为内在动力;由身躯肢体来落实。所以,武禹襄先生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并要“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精、气、神为内,筋、骨、皮、肉为外,它们是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只有内在精、气、神的质量得以提高,筋、骨、皮、肉的健康才能从本源上得到保障。太极拳既主张内外兼修,又强调练养合一。在太极拳的锻练中必须贯彻对身体有利的原则,通过太极拳的练习,经常清除侵蚀我们身心的各种 “邪气”,不断培养身体中的“浩然正气”,精心养护好身心健康,以达到强身健魄、性命双修之目的。因此,太极拳采取了一种与其他运动项目完全不同的,具有其显著特点的锻练方法,即通过松柔缓慢和拧转绞拉的螺旋运动,对外部肢体和内部藏腑进行吐纳按摩,以使每一处肌肉,每一条筋脉,以至每个细胞都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体内气血的流通,达到固本强身和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康复作用。要做到“内外兼修、练养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适度”,即如前人要求的“无过不及”。在锻练中既要坚持足额足量,恃之以恒;又要注意演练的速度不可过快,锻练的时间不可过长,练习的强度不可过大。另外,在大雾天、大风天、雷雨天、沙尘天、空气受到污染时不可在室外练习。练功时的着装要宽松舒适,夏季要采用透气散热的面料;冬季要注意防寒防冻,尽量不要出汗,如出汗后要及时保暖;练习中,还要时刻注意安全,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总之,太极拳运动,就是要“练中有养、养中有练”,练养结合,即所谓“十年练功,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是也。
2、关于“形与意”。形与意也属于“内外”的范畴,形属外、意属内。所谓太极拳运动中的“形”,就是按照拳法着式的要求作出的各种形体动作;所谓太极拳运动中的“意”,按洪均生先生的说法,既是“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在学拳初期的“意”,主要用于指挥身体把每着每式的动作做规范、做到位。要先动意、再动身,用意识引领动作的运行,使意识与动作高度统一。做到意领身随、形随意动、形意合一。此即“心为主宰”的练法。着法动作熟练后,则可重点体悟体内缠劲与外在着法融合运转的感觉;初练时,为使意念活动有所“着落”,可运用“定位体悟”的方法练习。即在拳架着式的练习中,集中一个时间段、或一遍拳的练习时间,把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个具体部位,以便强化对该部位缠劲的感觉。如:有时可把意念放于腰眼处,着重体悟两肾抽换的感觉;有时可把意念放于脚、腿或手、臂上,着重体悟脚、腿或手、臂转势换劲的感觉;有时则把意念放在小腹即“丹田”部位,着重体悟“丹田内转”、“丹田带动”的感觉等。此即是内练“缠劲”、外练“缠法”,“内外兼修”的练法。随着着法的不断娴熟和内劲的不断充盈,在太极拳练习中,则要进一步领悟每个着法所设定的技击内涵,逐渐弄明每着每式的攻防意义,弄懂眼、身、步、手应怎样配合;劲路、着法应如何因势而变,从而不断深化对拳式着法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拳架着式的演练时做到有的放矢、不划空圈,有情有景,形神兼备。此即所谓“无人若有人”的练法。当然,只是为了健身而学练太极拳者,只要把拳架着式练正确,做到意领形随就可以了。
3、关于“动与静”。在太极拳运动中,“动与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身动而意静”。在做太极拳运动时,身躯肢体要按照太极拳拳式着法的要求,做出千变万化的动作,使全身上下都处于“动”的状态;但在心中意识上则要专心一意,排除杂念,使自己的思维活动进入到“太极状态”。所以前人有 “身虽动、心贵静”的要求。但这时的“静”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要集中意念,认真引领拳式着法的动作,体悟劲力在身躯肢体中运行的感觉,而不是追求气功锻练时所谓的“入静”状态。二是“外动而内静”。在太极拳运动中,身体的运动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哪么它的“内静”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知道,在不转势换式的情况下,在上盘,眼要注视一个确定的方向不得随身转动,这样头部旋转的角度就受到了限制;在下盘,两脚踏地也不可随身转动;此时,中盘的腰虽左右旋转,但从“百会穴”到两脚的“涌泉穴”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这就是前人讲的“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三是在着法中,“动与静是交替转化”的。在太极拳的着式中,躯干和肢体都处于左右旋转、顺逆螺旋的运动状态,但因受到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人不可能象机械那样一直向一个方向旋转,而是左右、顺逆往复交替进行转动的。这样,在由向右转变为向左回转时,筋骨、肌肉就要有一个由紧到松的转换过程,直至转“正”归“零”,而进入“静”的状态;如再继续向左或向右转,则又要进入由松变紧,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说,太极拳运动,就是一个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不断循环往复,交替变换的过程。它们是既互相转化,又互为其根的。此即前人所讲的:“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四是“动静的方向即为开合”。这即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讲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为什么动的方向是开、静的方向是合呢?这是由于身体左右、顺逆的来回旋转,而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形成的运动形态。所以,前人讲“腰如轴、气如轮”,就是说,太极拳运动要以腰为主轴,四肢的各种动作,都是在腰的旋转带动下进行运动的,而不可自行屈伸圆转。
4、关于“方与圆”。由于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呈立体螺旋形的,因此,在其动作形态上,即表现出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形状的圆形运动。我们知道,一个圆即是360度,如把每一度看作是一个“点”,单看这个“点”它即是“方”的,如果把每一个“点”连接起来则成“圆”的。可以说,“圆”是由“方”组成的。“圆”是形、“方”是质,“外圆而内方”。太极拳是由多个拳式着法组成的,每着每式,就如同太极拳中的一个“点”,单看这个着式即是“方”的;由于太极拳着法与着法之间,是由弧形的运行路线连接的,所以,整个太极拳运动的规迹即呈出各种“圆”形的运动状态。我们在学练太极拳时,既要把拳法中一着一式的这个“点”弄清楚,把每着每式的动作做正确;又要弄明白着与着、式与式之间的运行“路线”,这样,才能使全身内外相合、上下协调的运动。在初学阶段,要特别注意把每一个着法的这个“点”做到位,并可略有停顿,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这时演练出的拳架可略有棱角、略显“方”形。在拳式着法熟练后,则可逐渐减小棱角而趋于圆形。这就如同练习写字,初学时要练好楷书,以便打好基础,以后方可练习行书和行草,万不可刚练写字就写草书。练拳与练字同于一理,练拳者定要切记,否则悔之晚矣。在与人推手或交手时,当我的“点”碰到对方的“点”,则呈现出“方”形,而感到是刚的;当我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呈现出“圆”形,而感到是柔的。在与对方接触时,无论是“点”、还是“线”,都要运用“公转”与“自转”相结合的“螺旋劲”。不然发劲即“顶”、化劲则“丢”而受制于人。
5、关于“化与发”。太极拳的劲力是随着拳式和着法随势而变的,有的太极拳前辈将其归纳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之多。其中“化劲”和“发劲”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两种劲力,它就如同“太极”中的“阴阳”,是太极拳应敌用着中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其它劲力都是“化劲”和“发劲”在方向、角度和拳势上的不同变化。所谓“化劲”和“发劲”,就是当受到攻击时,要先将对方来力引开化解,再转而进行反击发放的用劲方法。这种用劲方法是符合“有理、有利、有节”原则的。不挑衅滋事,不主动出击,是为有理;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后法制人,是为有利;当化即化,应发则发,因势而动,是为有节。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一种应敌用着、贴身近战、后法制人的拳法。所以才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战术原则,和“粘连黏随不丢顶”的技术要求。也就是当对方用力打来时,我出手与来力相接后就不要轻易让对方脱离,而是如胶似漆似的黏在一起,再随势应敌用着。这时最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力与对方相顶相抗,这时,如自己没有对方的力量大,就会被对方推出去;如自己比对方的力量大,也可能把对方推出去。但无论能不能推动对方,这都是较劲比力,也就是“拳论”中所讲的是利用“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与太极拳的战术原则和用力方法毫无共同之处,也就是犯了“顶劲”的毛病。二是不用力与对方相顶相抗了,但自身又随对方来力直线向后收缩,又会让对方给压扁逼实,而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这又犯了“丢劲”的毛病。如何才能做到不丢不顶,既能顺利化解开来力,又能“引进落空”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要有经过太极拳运动的锻练而产生的弹性劲,亦称之为“掤劲”;而在技术上则要运用自转的顺逆缠法,配合公转的正反旋法,顺着对方的来劲,并适当加力改变其角度,顺其势、借其力引而化之,以使来劲落空,并使其走向背势。如:来劲偏向我的左侧,便向左引化;来劲偏向我的右侧,则向右引化。来劲偏高,便向高处引化;来劲偏低,则向低处引化。此即所谓“直来横拨、横来捧压”,“四两拨千斤”。在拳式着法上,一般运用采、捋、挒的着法。对方来劲偏高则用采法,来力偏低则用捋法或挒法。引化虽属防御之法,但在引化时要顺势调整好自己的身形、步法,乘机占势、蓄势待发,为发放对方打下基础、创造条件。这就是前人讲的“以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何谓“转关”呢?就是由“引化”转为“发放”的“转折点”。也就是推手歌中所讲的,“引进落空合即出”中“合”的时机和方法。这个“转折点”为什么称之为“合”呢?洪均生先生说:“是指双方的着力点碰到了一起,所以叫作“合”。力点和力点碰到一起,岂不成了顶劲?我认为,对方直力来攻我,我向左或右拨转来力,使之落空而出,这是我用旋转的点接触来力直进的点,是不会出现顶劲的”。在发放时,“借劲”和“截劲”又是最基本的两种用劲方法:所谓“借劲”,就是顺着对方劲路的方向发放,使其顺其自身劲力的方向被发出。如:我把来力引进落空后,即可利用其前冲之力,顺势加劲向我侧后方发放;也可在对方感到其力被引进落空,而向后收身回缩时,而顺势加力向我前方发放。所谓“截劲”,就是对着来力的方向堵截对方。如:当我把来力引进落空后,在其来力将尽未尽之时,即对着来力的方向截击发放;也可在对方感到其力被引进落空,而要变着换劲时,就乘其身微动、而着未出之机,就对向其力的方向发放,此即洪均生先生说的“彼微动、我先发”。无论在哪个时机,是用“借劲”还是“截劲”发放,都要将自己的力点作用到对方的着力点上,即洪均生先生讲的“点对点、劲发焉”。在没有控制住对方劲路、找不到着力点的情况下,是决不可用力发人的。如这时盲目用力发放,是很容易让对方乘势借力引进发放的。在太极拳着法的运用中,“化与发”是合为一体、相互为用的。也可以说,太极拳就是攻防一体、化发合一的拳法。而决不可把太极拳的着法分为哪式是防御、哪式是进攻;哪着是“化劲”、哪着是“发劲”。因为“化与发”就是“阴与阳”,只有“阴阳相合”才成其为“太极”。“阴与阳”在“太极”中本来就是相反相成合为一体的,如果在意念或着法中,硬要一着化、一着发,一着刚、一着柔的练习,是有违于“太极”运动之规律的。所以,不懂太极拳之理,不明太极拳之法,太极拳的着法不仅不能进攻,就是用于防御也是非常困难的。哪么太极拳在着法中是如何体现“化发合一”的呢?陈鑫先生讲到,太极拳的着法在应用时,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先引后发:也就是在一个着法动作中,前半部分为引化,而后半部分为发放,如采、捋、挒等着法:也有的是前半个圈是引化,后半个圈是发放,如拦擦衣等。一种是一引一发:也就是一手引化,同时,另一手发放;如用左手引化,则右手发放;如右手引化,则左手发放。如掩手捶、白鹤亮翅等;也有手引脚发或手引肩发的,如左、右踢脚或蹬脚,拦擦衣和单鞭中的靠法等。一种是即引即发:也就是在同一肢体的同一动作中,既有引进化劲的作用,又有外展发放的作用。如猿侯献果,则肘部顺缠内收为化,手部握拳顺缠外展则为发。总之,太极拳的着法都是“化发合一”的,只是在应敌用着时,所应用身体的部位,肢体的配合,劲路的转换时机、方向、角度不尽相同而己。都是要因势而用、随机应变的。
6、关于“虚与实”。“虚实”的转化,是太极拳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所以才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虚一实之谓拳”之说。武禹襄先生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也就是说:全身要有全身的虚实,局部要有局部的虚实,处处都要有虚实。如两腿要分虚实、两手要分虚实、手与腿的配合也要分虚实;就是一只手臂也要分清何处是虚、何处为实;一只手也要分清哪儿是虚、哪儿为实;一个手指也要有虚实。我们对“虚实宜分清楚”和“分清虚实”,要有正确全面的理解。一是在心中意识上要“明白”每着每式何处为虚、何处为实;二是在身体认知上要找到“感觉”,把每着每式做到位,真正把虚实体现出来。对于太极拳运动中的“虚实”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承受身体重量的角度来区分“虚实”。即为:身体重心偏于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身体重心偏于右腿,则右腿为实、而左腿为虚。在拳路练习中,两脚两脚的“虚与实”是互相不断转化的,如在前进、后退或横向行进时,都要经过一腿由虚转实,另一腿则由实转虚的过程,在虚腿离地迈步时,另一腿则要全部承受身体的重量,而变为一腿全虚一腿全实,如此,行进才能灵活。而在每个具体拳式中,两腿所承受体重的比例则要根据定势的步型而确实:即马步应由两腿平均承受身体的重量;弓步则实腿可占七成、虚腿占三成;盘步则实腿占八成、虚腿占二成;虚步则实腿占到九成、虚腿占到一成。也就是虚不可全虚,实亦不可全实,而应向李亦畬先生强调的那样,“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这样才符合“太极阴阳”之理。当然,独立步则要由一腿独立承受起全部的身体重量。二是从攻防用力的角度来区分“虚实”。即:引化对方劲力的部位为虚,而发力攻击的部位则为实。如以腿或脚进行攻击时,虽然此时身体的重量由支撑腿负担,但从技击用着的角度看,攻击对方的腿或脚又成了进攻的实点;再从两手的用力情况看,则引化对方劲力的手为虚,而进击发力的手则为实。但是,如果对方双手推按我一只手臂时,我虽沉肘引化对方的劲力,但因对方的劲力按压在我的手臂上,外形看似虚,实则是实的。三是从应敌发放的时机来确定“虚实”。太极拳有“遇虚当守,得实即发”和“避实击虚”之语,两句话看似矛盾,而其本意则是一致的。所谓“遇虚当守,得实即发”,是从进击技术的角度讲的,是指在应敌用着时,只有在控制住对方,使其不能活变的情况下才能乘势发劲;而不可在对方转换灵活,自己还没得到着力点的情况下盲目发劲,以免被对方引进落空而失去重心。而所谓“避实击虚”则是从战术角度讲的,是指应敌用着时,不可与对方硬碰硬,而应避开对方的防线“乘虚而入”,攻击其薄弱环节。但在“乘虚而入”之后,仍然要在“得实”的情况下,方可用劲发放。
7、关于“开与合”。“开与合”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形态,也是太极拳法的基础,因此,拳谱中特别强调“太极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 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 ,可见“开与合”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单从身形上讲,所谓“开”,就是在太极拳运动中,将四肢伸展,使身形放大;所谓“合”,就是将四肢屈收,使身形缩小。虽然太极拳运行的轨迹呈圆弧型且千变万化,但其运动的基本形态仍然是屈伸开合,互为基础、互相转化的。“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由此,构成了太极拳运动纷繁的拳式着法。
在应敌用着中,“合”就是引进化解来劲,同时蓄势待发的着法,它是“开与合”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太极拳是不主张主动进攻别人的,当别人向我进攻时,怎样才能“合”得住,不让来力冲散击垮,就成为关键向题,不然,什么拳式技法都无从谈起。哪么,怎样才能在对方进攻时做到冲不散、击不垮呢?首先,要有经过正确持久的锻练,使自身练出混厚的“定力”(也称为‘中定劲’),这是“合”得住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为各种劲力着法提供了施展的平台。这就要求在平日走架和推手练习时,心神意气、筋骨皮肉都要放松,四肢百胲都能松开,“将全身练成一条绳子,而决不能成为一根棍子”,而且这条绳子就如同鞭子一样,回抽时非常柔顺,抽出去确具有非掌强的韧性和弹力。在与人推手试劲时,可互相多作一些推按的练习。在对方推按时,要顶劲上领、裆劲下塌、胸向内涵、背部圆撑、松肩垂肘、松腰收腹、坐胯屈膝,上身略向前俯;不丢不顶、随人而动,即不可与来力相顶相抗,让对方找到力点,也不要主动回缩,让对方压偏而失去弹性。要使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脚九大骨节,节节松开而又富于弹性,就如同汽车底盘的弹簧,既能将来力吸纳消散和卸于脚下,又能蓄势蓄劲为反击发放创造条件。这就是前人讲的“神似捕鼠之猫”,“劲以屈蓄而有余”。 “开”就是反击进攻,发放对方的着法。发劲时,要象武禹襄、李亦畲先生要求的哪样,“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 “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
太极拳法的着法劲路,又是“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如:手与脚的配合,则有手合脚开,或手开脚合:左双推掌第三动上步收掤,是手向后合、脚向前开;第四动弓步双按,则是手向前开、后脚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前发后塌;采挤展掌第三动进步双采,是左手合,左脚开;第四动弓步挤按,则是左手开、右脚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左发右塌;拦擦衣第三动上步引掤,是右手合、右脚开;第四动弓步采挤,则是右手开、左脚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右发左塌。两只手的配合,则有左合右开、右合左开:如单鞭第一动右引左按,就是右合左开;第二动左引右挤,就是左合右开;高探马第二动马步抱缠,虽然两手相合,但右手抱收为合劲,左手外缠则为开劲;第三动右采左按,虽然两手同开,但右手上采是为把对方引过来,仍属收劲为合,左手按击则为开。就是一支胳膊的动作,也有开合:如搬拦捶第三动右转搬捶,右拳向外搬拦为开,右肘下沉里收则为合;第四动上步拦掌,右拳后收为合,右肘向身后收则为开;就是一只手的动作,也有开合:如拦擦衣的上步引掤,拇指外旋为开、小指内收则为合。另外,就是同一个着法动作,因受力人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其所呈现的“开合”态势和劲路方向却截然相反:如:进步掩手捶第七动左引右击,从前面看,右手前击为开,左手后收为合,但从背后看,则是左肘后击,应为开,右手向前化劲,应为合;后招第二动跟步引掤,从左侧看,是双手向左发劲,应为开,而从右侧看,则双手向左蓄劲,应为合;二路裹身鞭,盖步提掤是胸合背开,而开掤肘击则是背合胸开。以上只是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形的拳式来说明,其实,太极拳的每一着式都是开合一体、相互为用的。由此看来,“开与合”已不单是太极拳着式技法的概念,而应引伸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所以,李亦畲先生说“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8、关于“快与慢”。太极拳虽以养生健体为主,但其动作仍具有技击的特点,属中华武术的范畴。我们都知道,双方格斗博击贵在一个快字,为何太极拳确要强调慢与缓呢?我以为,慢只是练功的方法。因为太极拳运动,在身法与步法上,是采用弓膝、坐胯、松腰、塌裆的锻练方法,这样,就增加了运动锻炼的强度。比如各种桩功的练习,虽然身体处于静的状态,反而增加了运动量。虽然太极拳不同于桩功,不采取完全静止的练功方法,但要求“身体如同坐在凳子上”一般,就是在抬腿迈步时,支撑腿也要保持弓膝坐胯的状态,不得伸直站立;另一腿则要缓缓提起,慢慢迈出;再缓慢的调换重心。这对于身体躯干、特别是下肢的筋骨肌肉的训练强度是很大的。虽然上肢的运动量不及下肢,但由于上肢也是缓慢且螺旋着进行运动,所以,对上肢也有很好地锻炼。这种练功方法,可以说是“桩功的活步练法”。通过这样的锻练,既能增强身体肌肉的耐力,又能提高全身力量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增强身体内在的功力。但是,我们要明白,在应敌用着时,无论是化、是发,是攻、是防,都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而宁快勿慢的;无论是意识,还是拳式着法都应力争上游、占据先机,抢在对方的前头;这样才能掌握主动,而不受制于人。在平时学练时,一般应掌握:初学时要宁慢勿快,只有慢才能掌握好动作要领,把拳架着式学正确,并进而体悟劲力在体内运行的感觉,为太极拳的锻练打好坚实的基础。此时切不可不求甚解而贪快速成。动作正确且熟练后,可分为三种速度进行练习:即十五至二十分钟练习一遍为中速;十五分钟以下为快速;二十分钟以上则为慢速。自行锻练时,应以中、慢速为主;如:第一遍可练的慢一些,以便于热身;第二遍则可快一点,以便于体会劲路;锻练结束前可再适当放慢一些;而行拳的速度也应以匀速运行为主。当表演时,则应以快速为主,在拳式着法的运行速度上,则要快慢相间以体现出拳式着法的攻防意义。总之,太极拳在演练时不应过快或过慢,快时,不可急促紊乱;慢时,不可散漫呆滞。如年纪较长,只为养生健身而练习者,则应以慢练为主,并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不可贪多求快而伤及身体。总之,太极拳运动,应突出一个“养”字,力避一个“伤”字,做到精神愉悦、满身轻松,情趣盎然。
9、关于“劲与着”。劲与着是太极拳功力训练的两个基本点,太极拳就是“内练劲力、外练着法”的锻炼方法。太极拳所练的劲力,是将人们原有的先天劲力,通过太极拳法的长期练习,重新规整加工后而产生的。它具有外柔内刚、劲整集中、螺旋力强、富有弹性的特点。太极拳的内功劲力,是太极拳着法应用的基础,没有内功劲力的着法是有形无质、不能应敌的。但太极拳内功劲力的训练方式,则采取了与其他运动项目完全相悖的锻练途径,也就是锻练时,在运行速度上不求急速而求缓慢、在运行路线上不求直线而求圆转、在运行劲力上不求刚猛而求轻柔、在对内功的修为上不求增力而求退劲的锻练方式。此即太极拳前辈所强调的“有心求柔,无心成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是用意,不是用劲”的锻练方法。在行拳走架过程中,不仅不要用僵劲、硬劲,就是柔劲、软劲也不要用,而是要“专心致柔”,逐渐改变原有的用劲思维模式,退去身上的僵劲绌力。其实,整个退力减劲的过程,也就是“成刚”的过程,也即是增长太极内功的过程。所以说,太极拳的着法既是运用太极拳内功劲力的技巧,更是太极拳内功劲力锻练的主要途径。劲为阴、着为阳,劲为内、着为外,它们是合为一体、相互为用的。因此,太极拳前辈反复告戒我们“太极拳功夫在拳里”,要想使自身太极拳的内功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按照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持之以恒,常练不懈,确实在着法套路的练习上下功夫。
太极拳的着法是千变万化的,太极拳劲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太极拳前辈将其归纳为几十种之多,根据洪均生先生介绍:当年,陈发科先生就曾把太极拳的劲力形象的分为四种:一种是钻头劲,即螺旋着打出;第二种是车轮外边的劲,这种劲能把人发出,而不会伤着人;第三种是车轮内部的劲,这种劲很容易伤人,不要轻易试验;第四种是崩炸劲,没有较强的内力则不能发出。这四种劲的实质,都是螺旋劲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太极拳发人时,被发之人都是旋转着被发出。虽然广大太极拳练习者,主要是以养身健体为目的,但如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科学正确的运动方法,无论对于增强练拳的兴趣,还是提高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10、关于“黏与走”。“黏与走”也是太极拳运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在下面论述“阴阳相济”问题时还要涉及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述及。
(三)、“立体螺旋形式的缠法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法则。
全身立体螺旋形式的缠法运动,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具体体现。“缠法”一词是陈鑫先生提出的,他在所著的《陈氏太极图说》中说:“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洪均生先生对“缠法”作了具体解释,他说:“陈式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螺旋形的,这种螺旋形的动作,不但运行于肌肤之上,而且贯穿全身。它使各个关节、肌肉束、甚至每个细胞都得到运动。通过反复绞拉的持久锻炼,体内自然会产生出一种似松非松而具有弹性的劲来,就是缠丝劲(陈氏通称为‘掤劲’、也就是一般太极拳刊物上所说的那种‘内劲’)。运用这个劲的各种着法,便是‘缠法’”。并强调说:缠法是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陈式拳法的运动法则就是缠法的螺旋运动。通过洪均生先生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螺旋形的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锻练方法和外在形态;“缠劲”是经过长期螺旋形运动的锻练在体内产生的劲力;“缠法”则是身体的内在“缠劲”与外部“着法”的统一结合。可以说,缠法的螺旋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重要标志,也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和精髓。根据我练拳的体验,这种全身的螺旋运动,不仅是陈式太极拳-家所独有的,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是以身躯的左右旋转带动着四肢内旋外转而进行运动的。如果身体躯干和上下肢体只有内屈外伸的动作,而没有或左或右、或里或外的旋转,不知这样的练法还能不能称之为“太极拳”。
太极拳为什么要采用螺旋形式的运动方法呢?一方面,这种练法即是“内劲”与“着法”相统一的锻练方法,既有利于全身劲力的加工整合,又有利于这种劲力的发挥应用。另一方面,从力学原理上,螺旋力也是一种科学省力的用力方法。试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想战而胜之,就不能仅凭自己的“先天自然之能”与人较劲相抗,这就如同自身没有足够的力量将汽车抬起,只能借助千斤顶一样。我们看到,如把车轮抬离地面一公分,而旋转千斤顶的螺纹长度,展开之后则可达十几公分甚至几十公分。正是由于延长了“力”的作用时间和长度,并在转动千斤顶时又使用了扛杆力,所以,并不觉得要用很大的力量即可把汽车顶起来,这就是螺旋劲与杠杆力相结合的体现。其实,这种螺旋加杠杆的用力方法,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本能动作。如我们在扫地时,即是两手的杠杆力与全身的螺旋力相配合的整体运动,再如,我们拔钉子时,也是在用钳子夹住钉子后,向两侧旋转或向前后旋转才是最省力的,此即是太极拳“缠法”的用劲方法。洪均生先生常用“吃馒头”的动作做比喻:伸手拿馒头和往口中送馒头的动作,就是手臂在公转和自转的结合中完成的。所以,洪均生先生说:“太极拳螺旋形式的动作,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本能动作,是太极拳前辈根据技击需要,并吸收各种武术流派的精华,进行有机整理加工,才形成当今的套路”。
现分眼、身、腿、手四个部位,分别介绍:
1、眼部的缠法:眼是扑捉和传达信息的器官,又是指挥全身动作的先行。在太极拳运动中,每一着式都要有假设目标,当目标方位不变时,两眼要向前平视,注视着这个方向。眼看的方向与身、步旋转方向一致的为顺缠,反之为逆缠。在转身换步时,眼应首先转向新的目标,然后身、步、手再随之转动。由于在拳式着法中身法是左右旋转的,而眼法不得随身法左右转动,身体自然形成如“拧麻花”形的立体螺旋状态。这样,身体外形动作左右旋转看似柔的;而体内的垂直中轴不动,其劲力却是刚的。这便是内静外动、外柔内刚的运动方法。这种练法,使得全身内脏、筋脉、肌肉得到拧拉按摩,既有力于强身健体,又是锻练缠劲的基本方法,学者-定要心知而体行。
2、身躯的缠法:人体躯干是太极拳运动的中心和主要部位,是全身运动的“发动机”。所以太极拳特别强调腰部的旋转运动,前人常用“腰似车轴、转似车轮”来形容。因腰下小腹部位有一“丹田”穴,前人亦常称小腹部位为“丹田”,所以,以腰部为中心的躯干螺旋运动亦称为“丹田内转”或“丹田带动”。因为左为阳、右为阴,所以躯干左转为顺缠,右转为逆缠。顺缠时,左腰眼向后抽,右腰眼向前送;逆缠时,则右腰眼向后抽,左腰眼向前送。身躯的顺逆缠法,也可称为左转和右转。在脚步不变时,躯干旋转的角度一般为45度,丹田部位旋转的角度可适当大一些,而胸部要适当控制,尽量减小旋转的角度;在眼法逆缠时,胸部呈现出反向旋转的形状,躯干“拧麻花”似的立体螺旋状态更为明显。如需要增加身躯旋转角度时,脚尖或脚跟要随之里扣或外摆;在步法进退反侧的配合下,身法可旋转360度甚至更多。
3、脚腿部的缠法:腿是人体的下盘,腿部动作正确与否,关系身法动作的灵活与平衡;腿脚又是攻防的重要武器,前人有“手为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之说,可见对腿脚的重视。腿部缠法的方向是与身法相统一、同时而变的。身向左转,左脚、左腿即为顺缠,而右脚、右腿为逆缠;身向右转,右脚、右腿即为顺缠,而左脚、左腿则为逆缠。当脚腿的缠法变换时,左右膝要随腿法的旋转而上提下落。即身向左转,则左膝上提而右膝下落;身向右转,则右膝上提而左膝下落;同时,两脚趾也要随两腿顺逆缠法的变化,而逐渐变换着力的部位,即顺缠时力点要由大趾依次转换至小趾;逆缠时力点要由小趾依次转换至大趾。这样既有利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体螺旋劲的锻炼。两腿如同转换灵活的天平,当对方加在我身右侧的力量大时,我则右膝下落而左膝上提,以化解来力;当对方加在我右则的力量小或由于我化去其部分来力,使对方加在我右侧的力量有所减小时,我则左膝沉塌,右膝上提而发放。两腿缠法的配合只能一顺一逆,而不可双顺缠或双逆缠,这是因为腿部的双顺缠容易前扑,双逆缠又容易后仰,而使下盘不稳。向前进步时,要先提膝使脚跟离地,脚尖最后离地且不可太高,脚一般走内弧线,即经前脚的内侧再向左前或右前方进步;落地时脚跟先落地,然后逐渐踏实脚掌。向后退步时,也要先提膝使脚跟离地,并以脚尖贴地向后退步;退行的路线,则要根据拳式的需要,走内弧线或外弧线;当退到位置后,则要脚掌先着地,然后逐渐落实脚跟。当侧进步时,也要先提膝使脚跟先离地,然后脚尖跷起再向左侧或右侧进步;脚跟内侧先着地,而后全脚踏实。
4、手部的缠法:手是太极拳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灵活、变化最复杂部位,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和攻防的主要武器。两手如同一杆称,与对方接手后,要权衡出来力的大小和方向,乘其势、借其力出着以应敌。陈鑫先生将手部的缠法归纳为:顺逆缠、左右缠、前后缠、上下缠、大小缠、里外缠、”六种运动形式。洪均生先生又将这六种缠法区分为自转和公转两个范筹,其中顺逆缠是太极拳螺旋运动最基本的缠法,属于自转的范筹。其他五种缠法则是手部的自转顺逆缠法在方向、角度和幅度上的变化,属于公转的范筹。
(1)手部的自转缠法。手部自转的缠法又分为顺缠和逆缠。凡大指向外翻、小指向内扣、手心向上转即为顺缠;凡大指向内扣、小指向外翻、掌心向下转则为逆缠。顺缠亦称为外旋,逆缠亦称为内旋,这只是说法的不同,其动作要领是一样的。手自转时,如是掌形,则要以中指为中心;如是拳形,则逆缠时要以中指为中心,顺缠时则要以食指第二关节为中心。在拳式着法中,两手自转的配合则有三种情况:一是双手同时顺缠;二是双手同时逆缠;三是一手顺缠而另一手则逆缠。
(2)手部的公转缠法。手部在自转的顺逆缠同时,又要在身法的带动下作出 “左右缠、前后缠、上下缠、大小缠、里外缠” 的公转运动。因公转缠法的变化较为复杂,现分述如下:
“左右”缠法。手部公转的左右缠法分为正旋圈和反旋圈两种。凡手逆缠上开而顺缠下收的为正旋;凡逆缠下开、顺缠上收的为反旋。其动作要领是:正旋时,手从心口前逆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经下颌旁上转外开至与眼同高,臂仍保持圆弧形;接着变顺缠,松肩、沉肘、塌腕、扬指、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将肘收到肋旁,手再经肚脐上转至心口前,手心斜对心口。反旋时,手从心口前逆缠,以肘领手转至胯旁,再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上转外开至与眼同高,臂仍保持圆弧形;接着变顺缠,将肘收到胸前,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后,将肘沉贴肋部,手变逆缠至心口前,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部左右公转一圈,自转只有一顺一逆的转化。对手部运行规迹的要求是:高不过眼、低不过脐、向内不过心口,向外手臂保持弧形;两手各管身体的半边。
“前后”缠法。手部公转的前后缠法大多走反旋圈。其动作要领是:手从心口前变逆缠向后下沉落,经胯侧向斜后方转出,手指斜向内,手心斜向后下方;再沉肘顺缠折臂,将手收转到耳旁;手变逆缠向前方伸展,手与肩同高,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后,再沉肘顺缠将手收回到心口。手部前后公转一圈,自转要有逆、顺、逆、顺四次的转化。在有的拳式中,当手顺缠收转到耳旁后,要在原处自转逆缠,然后再顺缠向前伸展(如高探马),手的自转则要经过五次顺逆的转化。
“上下”缠法。手部公转的上下缠法在拳式中应用较少,只有金鸡独立一式。其动作要领是:手向上缠转时,手从胯旁以中指领劲,顺缠上举至心口前,手心斜向内,再变逆缠托举至头顶外侧上方,手心斜向前上方,手指向里侧上方;手向下缠转时,手先顺缠沉肘下落至心口前,手心斜对心口;再变逆缠下落至胯侧或胯前,手心向下,手指斜向内。手部上下公转一圈,自转要有顺、逆、顺、逆四次的转化。由于各式太极拳练法的不同,上下缠法的着式其自转的转化次数也不尽相同。
“大小” 缠法。手部公转的大小缠法只是在公转时,动作幅度的大小不同。手部公转的幅度大、动作舒展的即为大缠;反之公转的幅度小、动作紧凑的即为小缠,其动作要领与上述相同。大缠便于走化和发力;小缠便于运用手肘的各种缠法,动作虽小,缠劲更大,很容易造成伤害。
“里外”缠法。手部公转的里外缠法,是公转的分与合的变化。手部由外向里收转的动作即为里缠,里缠收引时,一般要先沉收肘部,以肩领肘、以肘领手顺缠而收;里缠主要用于引化。手部由里向外伸展的动作即为外缠。外缠伸展时,要以手领劲,即以手领肘、以肘领肩的向外伸转;手的自转可顺可逆,外缠主要用于发放。无论里收或外开,手与小臂都要螺旋着运转,切不可只有公转而无自转的配合。
以上讲到的这些方面,它们在太极拳运动中,是密切配合、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我们把这些问题分开讲述,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容易把问题讲清楚一些。例如,拦擦衣一式的第三个着法“上步收掤”,就要求:眼向右看、身向左转,进右脚、收右臂,沉右肘、扬右手,手要顺缠等。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包括了眼法的逆缠,身法的顺缠;右脚的进,右臂的退;肘部的下沉,手部的上扬;手法顺缠时拇指向外的开,小指向内的合等。可以说,在太极拳演练时,躯干和肢体各自如同一“小”的“太极”,而按照各自的运行规律进行“阴阳、虚实”的转换和变化;同时,这些“小太极”又在腰脊的带动下密切配合、融为一体,混然宛如一“大”的“太极”,此即“太极拳”之运动。
(四)“懂劲”是太极拳运动需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指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宗岳先生把太极拳运动划分为“着熟”、“懂劲”、“神明” 三个层次和阶段。其中“着熟”是基础,“神明”是目标和结果,而“懂劲”则是由第一层次向第三层次转化提高的关键阶段。很多太极拳练习者,由于过不了“懂劲”这一关,虽终生苦练,却只能在第一层次上徘徊。所以,要想在太极拳运动中不断提高,有所作为,就必须下决心通过“懂劲”这一关。只有“懂劲”后,才能“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而“阶及神明”。
1、明“懂劲”之径。何为“懂劲”?按照洪均生先生的说法:懂劲就是懂得怎样随着对方的着法劲路,而适当地变化自己的眼、身、步、手的方向。哪么,怎样才能“懂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弄懂“着法”、练熟“着式”。若要“懂劲”先要“懂着”,离开“着”是不可能“懂劲”的,这也就是《拳论》中讲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因为“着”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也是“懂劲”的基本功。而且,“着”是外在的、有形的动作;“劲”是内里的、无形的变化;“着”是看得见、能够模模仿的;“劲”是看不见、只有接触才能感知的。如果连外在着法的作用及其运用都弄不明白,那又怎么可能懂得内在劲力的转换变化呢?所以,在学习太极拳的初期,便应把拳式中每一个“着”的作用,及其怎样因势变化;眼、身、步、手应如何协调配合,都要弄清楚、学明白。对于每一个着法所设定的:对手在什么位置;哪只脚在前、哪只脚在后;他用什么着法向我攻击,攻击我什么部位;我应出那只手相接;接在对方什么部位;向哪个方向引化,怎样进行还击等,都要非常清晰,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在练拳时“有的放矢”、“意有着落”,着法越熟、悟性越高。二要懂“缠劲”、明“缠法”。如前所述,所谓“缠劲”,就是经过长期太极拳运动的锻练,在体内逐渐产生的内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极劲”。所谓懂“缠劲”,就是要懂得这个“缠劲”产生的道理,及其锻练方法。因为缠劲的产生离不开着法的练习,所以从学拳初期,就要结合着法的学习,弄明白在每一“着”中,眼应看什么方向;身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哪条腿顺缠、哪条腿逆缠;左右手的公转是正旋圈、还是反旋圈;自转是顺缠、还是逆缠。内在的缠劲又如何与外在的着法相结合而成为“缠法”。在着法的练习中,每个骨节、每块肌肉有什么样的感觉,都应细心体悟;对于“着”与“着”之间转换时内劲的变化,更要特别给于关注,切实把握好内劲转换的方向和角度,以及两手劲力在何时合、何时分等都要学对弄明,熟练掌握。这样,才能“着”越熟练,“劲”越深厚,学一“着”有一“着”的提高,练-遍有一遍的进步。三要进行“推手”练习。推手是在拳架熟练后,由两人配合着进行的近乎于实战的练习方法。通过推手练习,对所学的着法、劲路进行试验,以检验所学练的着式和用劲方法是否正确。在太极拳套路中,拳式着法可谓千变万化,为便于理解和掌握,我们的前辈将手部的用法归纳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基本着法。在推手中,应结合步法的变化,着重于手部八法的学习和掌握。对每一基本着法的眼、身、步、手应如何配合,内部“缠劲”应如何贯穿于着法之中,都应认真体会。练习推手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理解,进而正确的掌握太极拳的着法和用劲方法,而决不是双方较劲、比输赢、论成败。因此,推手时,双方都要按照动作要领,互相配合着进行练习,而不可硬拉硬顶而走向斜路。按说,太极拳推手是不能用于竞赛的,如象现在的推手比赛,只是在每一回合开始时正反着划几个圈,然后就不管技法互相生拉硬顶,那就不必学习太极拳,如采用其他的锻练方法效果可能更快。如果进行太极拳功力和技法的比赛活动,可采取“太极散手”之类的形式,也可不分拳种形式组织诸如散打、博击之类的比赛。我看到范德臣老师就经常与练习拳击、散打、摔跤的人比技交流。四要进行“拆着”练习。所谓“拆着”,就是由两人相配合,对所学着式逐一进行实验。把通过推手练习而掌握的八种基本“着法”推而广之,应用到每一“着”的变化之中。在“拆着”练习的过程中,要认真体悟做对时的感觉,总结失败的教训,通过反复实验,才能有感而悟,由悟而明,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提高。所以王宗岳先生讲“渐悟懂劲”而“阶及神明”
2、避“双重”之病。“双重”是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这里,王宗岳先生提出了两个概念:一是若要“懂劲”,就必须克服“双重”之病;二是若要“懂劲”就必须懂得“阴阳”之理。正向王宗岳先生讲的,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太极拳练习者,虽经多年锻练,但一经与人接手过着,却不知运化、而受制于人,其主要原因就是犯了“双重”之病。可见,在太极拳着法劲路中避免“双重”之病是多么重要。哪么,什么是“双重”?又怎样才能避免“双重”之病呢?应该说,目前在太极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人把“双重”理解为双脚平均承担体重,因此否定“马步”的练法,甚至主张在拳式中不用“马步”的步型;也有人提出把“双重”改为“单重”,由一腿承担体重。恕不知,马步乃是太极拳步型的基础,其他的步型都是从马步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而且,两腿承重站立,总比一腿站立稳定。我认为,所谓“双重”,就是在拳理上不懂“阴阳相合”之理;在拳法上不明“阴阳互变”之法。表现在应敌用着时非硬即软、非虚即实、非丢即顶。所以,王宗岳先生强调指出“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哪么,在拳式着法中,“阴阳”是怎样实现共存互变的呢?我们可通过“拆着”、“试劲”的方法进行体验。如对方的劲力加在我右侧的手肘,这时我的右侧手肘则为实,如果此时我右脚也弓膝塌劲重心前移,则右侧手脚全实,就会与对方形成顶劲,造成右侧的“双重”,这时很容易让对方借劲牵引;如果我的手脚同向后缩、重心后移,又会形成左侧手脚的全实,造成左侧的双重,这时很容易让对方截劲发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当对方劲力加在我右侧手臂,使我右臂为实时,我即顺缠收掤引化;同时左腿弓膝塌劲坐胯蓄势,右腿则适情减轻所承受的劲力,使右腿成虚,而变得转换灵活,因势或进或退,或起腿用脚发劲进攻。故洪均生先生说:“前手前足全实,或后方手足全实,便为双重。前面双重,必出顶劲;后面双重,又必出丢劲”。这是从整个身法上下的配合来说的,可谓一语中的。不仅手与脚上下的配合不能出现“双重”,全身任何部位都要有虚实配合的变化,不能出现“双重”。如双手的配合,也应一手为为主、一手为宾,-手实、一手虚的配合着变化。就是一只手臂,如果没有虚实的变化,也会形成“双重”,则转换不灵;就是一只手,如不加旋转而直线伸缩,也会在手上形成“双重”,难于引化用着而受制于人。总之,要做到不丢不顶,不犯“双重”之病,全在于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形缠法的灵活应用,从整个身躯到四肢关节,都要因势做出阴阳虚实的变化,使自己的身体如同浮在水中的球,对方的劲偏左则向左转、偏右则向右转、偏前则向前转、偏后则向后转,四面八方、任何角度都能旋转,让对方找不到重心,摸不到着力点,从而无从用着发劲。
3、懂“阴阳相济”之理。王宗岳先生在“拳论”中讲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里,王宗岳先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阴阳相济”的道理。应该说,王宗岳先生从理论上己经讲的很明白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合、不分不离即是“阴阳相济”。哪么,在实践中又如何才能做到“阴阳相济”呢?王宗岳先生以“黏与走”的关系为例进行了阐述。哪么何为“走”、何为“黏”呢?王宗岳先生在《拳论》的开篇就明确的告诉我们:“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洪均生先生解释说:“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人刚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我们可理解为,“走”是为了化去来力,并将其引到“背”处,以达到“我顺人背谓之黏”的效果。王宗岳先生又讲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则进一步把“黏与走”统合在一起,我们又当如何理解呢?答案依然是:只能用“太极”的“阴阳相合”、 “阴阳互济”的理论来解释;在实践中,也只能通过全身螺旋形的缠法运动才能得以实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试通过车轮旋转前行的状态作一分析:我们看到,当车轮旋转前行时,车轮的上面是向前的,可定为“阳”,而车轮的下面是向后的,即为“阴”;车轮的后面是向上的,可定为“阳”,而车轮的前面是向下的,即为“阴”。只要车轮旋转着运行,就会呈现出上面向前、下面向后、前面向下、后面向上的运动状态。此即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运动状态。我们再观察分析一下车轮旋转运动时的“用力”情况:车轮之所以能向前运行,是因为车轮旋转时,总有一个“点”在与地面相接触,与地面“吃住劲”,而形成反作用力,由此推动车轮向前运行。如果我们把车轮前行,比作太极拳中的“走”;哪么,车轮与地面的作用力,就如同太极拳中的“黏”。同样:黏离不开走,走也离不开黏,此即是“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运动原理。我们所讲的车轮运行时的旋转状态,只有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旋转,而太极拳缠法的螺旋运动,则是向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立体旋转的。洪均生先生以螺丝钉为喻,深刻的阐明了太极拳运动中“阴阳相济”的道理。他说:“上螺丝钉是前进的走,卸螺丝钉是后退的走,因为有螺丝纹的关系,不能硬顶进或拔出去,好象黏住似的,这就是‘走即是黏’”。也就是说:“走是‘黏着走’、黏是‘走着黏’,是不可分离的”。“螺丝钉帽为阴、钉尖为阳,无论是上螺丝钉或卸螺丝钉,都是要拧转钉帽而进退的。而且螺丝纹的两旁也有刚柔相济的作用,凸的纹为阳、凹的纹为阴,如没有凸凹,便无阴阳了。观察它的运动形式,螺纹同时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进一退的旋转着,同样不是孤立运动的”。但螺丝钉的运动仅是一个物体的简单运动,而太极拳则是全身立体的螺旋运动:“躯干中正不偏,是竖直的螺旋纹;两腿是向下斜着的螺旋纹;两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因势而变化的螺旋纹”。在太极拳运动中,躯干要旋腰转脊、两腿要旋踝转腿、两臂要旋腕转膀,“全身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齿轮互相咬合,既密切配合,又各司其职”,都要根据来势和来劲的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缠法的螺旋运动,在公转的方向、自转的角度,以及转换的时机上,做到无过不及、加减适度、恰到好处,从而呈现出攻防一体、化发合一、刚柔相济的“太极”拳之运动状态。
看了“太极拳的概述”文章的人还看了:
1.陈氏太极拳的概述
2.武式太极拳的概述
6.太极功夫的介绍
10.武当密传太极拳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