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很多人认为陈式太极拳的养生价值是通过武术运动的体育锻炼而实现的。其实无论从陈式太极拳的经典著作还是从历代陈式太极拳宗师的实践来看,陈式太极拳首先是养生气功,武术技击必须通过练习内气才能得到提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您介绍: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

  有一本太极拳书的序言这样写道:“不空谈太极拳的意,气,而注意实用技法的练习”,有这种认识人的很多,甚至现在有些拳师为了迎合练拳者的口味,课程中主要讲如何拆招,发人,这完全是误人子弟的做法。

  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基本分两大类,以静为主的称为静功,如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以动为主的称为动功,强调以动功为主,特点是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包括意念指导下的自我按摩。

  最初,气功没有名称,被称为“舞”,秦朝宰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所说“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是对气功的最早描写,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后来历代名家著作中提到的禅定、胎息、周天等等都虽然属于气功的内容,“气功”一词,虽然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灵剑子》一书,但椐文献专家考证,这也是后世的人托名而写,隋唐以后才真正出现气功一词,唐代《中山玉柜服气经》书中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到了宋、元以后,很多练功夫的人,为了抵外族的侵略,将气功的修炼用到武术上来,逐渐形成了武术气功。


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

  明清更有了大发展,那时气功可以明确分为儒、医、道、释、武术五大派。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气”为目的,如孟子的养浩然之正气;医家气功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宗旨;道家气功讲究“身心兼修”、“性命双修”等;佛家气功要求“炼心”以求精神解脱,其中入强调“四大皆空”,修身养性”、普渡众生”;武术气功通过练习内气提高技艺。

  新中国成立后,气功得到蓬勃发展,卫生部在北戴河专门成立了气功疗养院。北戴河疗养院有位刘贵珍医生还写了一本《气功疗法实践》的书,该书在是卫生部的关怀下正式出版的,被译成英文,英文翻译成:Deep breathing exercises----深呼吸锻炼。在气功师的指导下,许多人的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通竟然痊愈了,气功疗法的神奇在国内外迅速传开,当时各地疗养单位都相继开展了气功疗法,气功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十年,气功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受到了打击,跌入了低谷。

  80年代开始,气功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各种功法一下子涌现出来,很多人到现在还记得人们围坐看气功师讲解气功的情景,全国很多地方涌现千人练功的场面,但物极必反,与此同时各种伪气功师也纷纷出现,把气功搞的无比玄妙,赋予人们超乎想象的期望,把气功变成了敛钱的工具。

  造成后来人们对气功不愿相信,不愿接受,一提到气功人们往往认为是很玄妙的东西,更有甚者把气功批判成伪科学,这一点,也导致练习者不能认识到陈式太极拳是气功的思想根源。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功进入低潮期,但是气功学毕竟是一门学问,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武术一样是被世界承认的中国国粹。作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中医的健身祛病技术,同时具备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养生实践。全国中医院校一直设立气功课程,有专门的《气功学》课本。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它的存在性和科学性。

  气功有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分别是调心、调息、调身。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呼吸锻炼,意念锻炼,体势锻炼,达到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陈式太极拳的修炼方法完全符合气功三要素。

  第一,调心,《太极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身”,我们在陈鑫《太极拳图说》中太极拳卷一的无极象图写到: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双手下垂,身桩端庄,两足并齐,心中无一物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

  而后接着又在下篇太极象图中再次提到:言此初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给学生讲述打拳开始就要学会如何调心,一上场就要进入一种安静的气功态,以后的章节更多的提到调心的重要性,例如:“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而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还有,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圈转,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圈转;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主宰。”都是要求练拳时要注意调心。

  《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身”意思是:在意识清净的情况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和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只有内气充沛,太极动作才能矫健。现在医学认为心静能使大脑皮质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使脏器更好的协调工作,打破慢性病的兴奋灶,促使慢性病康复。

  第二,调息。息指气息,呼吸的意思。调息就是指练拳时学会运用气息来锻炼身体。太极拳锻炼的是腹式呼吸。人类只有在胎儿和婴儿时期以腹式呼吸为主,从学走路起,就改变为局部胸式呼吸为主了。

  由于呼吸方式的改变,大部分肺叶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失去其活性,使肺活量变小,从而影响人类的寿命及潜能的发挥。寿命长的动物,大多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如龟、蛇。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说:“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静止,惟以意思运行。

  要求在保持松静自然的状态下,呼吸柔和细缓,与全身运动协调。太极拳要求“宽胸实腹,意注丹田”,这种呼吸在生理表现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之气由小腹上升,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凸,膈肌下降,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

  腹式呼吸需要舌尖要轻轻顶住上腭。在这种方式下肺活量能加大,呼吸却变得轻缓。它能带动腹部和盆腔内脏的运动,通过腹腔和盆腔压力的改变,使血液回流加速,脏器活动变得活跃,从而改善消化、造血、生殖泌尿、内分泌及淋巴系统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增加免疫力,加速毒素的排出,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陈正雷老师在上课时说:“要把调息和动作的配合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慢慢能体会到内脏蠕动的感觉”,这种内脏蠕动的感觉其实就是腹式呼吸锻炼的结果。

  第三,调身。即调整身形。无论是在动功的形体引动,还是在静功的卧功、坐功以及站桩中,调身都是不可偏废的功课,是气功的要旨,气功的调身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调整。调身就是调整筋、膜、骨、肉等之间的相对运动。

  人在出生以后的生活中形成了不利于气血流通的错误姿势,导致了身形的偏颇,克服这一偏颇才能使人健康。主动调身的过程是运用意识与自己的身形和动作结合起来的过程,可促进人体内的气血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有利于精神的安静和真气的生长,能使全身各部分变得灵活,使神经系统对人体机能的控制和调整变得更为灵敏。

  阅读陈鑫的《太极拳图说》专门有一大部分是论述太极拳势的,对每个动作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连穴位的位置都有描述。原文提到:“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规定:百会穴领起全身,虚灵顶劲,舌抵上腭,气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坠肘,松胯圆裆。《拳论》说:“胸要含住劲,又要虚,胸间一开,全体舒畅。

  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磬折,如鞠躬形,是为含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腹宽大,向前合住,中气灌注。”有关这样论述还有:“头直眼平视,肩与肩合,肘与肘合,手与手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平心静气,说合上下一起合住,气归丹田。开则俱开,和则俱合。至合之时,气必归于丹田”。他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在说明只有正确身姿,才能促进丹田气的蓄积,进而使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经气的运行更加通畅。

  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正是中国武术气功发展鼎盛的时期,陈式太极拳几乎融合了当时所有养生气功流派的精华。

  历代太极拳宗师的书籍中都强调修炼太极拳首先是修炼内气,通过内气催动外形。《陈式太极拳图说》中,第一部分讲的是易经,第二部分讲的是经络学说,中医卫气营血及脏腑学说,第三部分才讲拳架。前两部分讲的是气功的基础理论,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第三部分讲才讲的是拳架。

  陈正雷大师编写的《陈式太极拳剑》中提到的练习太极拳十个步骤,前七个步骤讲的是如何练习套路,通过不断修正套路来使内气充实。到了第八个步骤才让通过推手验证实战功夫。

  综上所述,陈式太极拳是中医养生文化和武术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陈式太极拳首先练的是养生气功,其次才是防身技击,两个方面互相促进,意和气绝对不是空谈。如果不先通过刻苦练习拳架来修炼内气,而只把精力放到太极拳的实战性的武术技巧和运用上,就违背了太极拳练习法则,不但不能练好拳,甚至会出现肢体关节,脏腑经脉受损伤的偏差。

  太极拳正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它是中国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人正领悟到它的真谛,要作为合格的传播者,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使太极之花开遍世界每个角落。

看了“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文章的人还看了:

1.陈式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

2.太极拳运动的现状和发展

3.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4.千载寺太极拳起源的文化的探讨

5.中国传统医疗气功养生学的简介

6.太极拳的健身和健心

7.内养气功养生保健操怎么做

8.陈式太极拳太极桩基本功

9.陈式太极拳内功技击法四步功

10.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之云手

56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