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王宗岳的太极拳拳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拳论

时间: 彦刚1197 分享

王宗岳的太极拳拳论

  历史上有关太极拳的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其理论水平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因为是文人练拳、传拳、研究拳,所以才留下了如此多的文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王宗岳的太极拳拳论,欢迎阅读。

  精解王宗岳的太极拳拳论

  原文:太极者。本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这是太极拳的本体,也是道之本体。无极相当于佛学中的阿赖耶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太极则相当于内丹学中的玄关,玄关一开,则知天地人的本来面目。我老师辉璞先生的注释是:“既是统一体(无极)分成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太极。亦即太极。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似乎也有道理。王宗岳先生在这里说的是虚实变换的阴阳之母,并非是丹道学中的无极而太极。

  不过1992年,我在黄山得到高人的指点:修炼太极者,也必须懂得吕洞宾所说的“两个天地,四个阴阳”,只有人身的小阴阳与宇宙的大阴阳相互交换、相互融合,才能修炼成天人合一的上乘功夫。而如何使同类阴阳融合,则是太极内功的不传之秘。只有摄取虚空中的真阳,才能获得养生御敌的能量。

  爱因斯坦的学说值得我们思考:所有物质都是等待释放的能量,所有能量都是已经释放了的物质。人的肉体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等待释放的能量”。储存并提升这种能量才是太极拳修炼的根本。

  2010年1月3日,与我相交八年的谭长科师叔在睡梦中驾鹤西去了,在此之前并无病症显现。能在当代社会中健康的生活,并可以无疾而终则是常人梦寐以求的,谭师叔应该是修炼太极拳的成就者。记得是2002年,闫志高师爷诞辰纪念日的那一天,家师常春先生把我介绍给谭师叔时说:我岁数大了,不能来小河沿了,你就带着张方玩吧。于是谭师叔领我认识了很多前辈,包括后来的吴本萍师傅。谭长科师叔还让我抄录了他珍藏的拳谱,使我受益匪浅。

  原文: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一句透射出了文人武学的局限性,所以辉璞先师的解释是:太极拳之巧妙,全以拳理来战胜对方,而不在于手快力大。其实真正决定实战搏击胜负的还是力量和速度,尤其是那种下手不容情的性命相搏。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长期太极拳修炼的耄耋有可能御众或战胜青壮,但必须是在双方搭手的状态下;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借劲将对方发出或摔倒。如果太极耄耋与会武功的青壮年放手一搏,则必败无疑!不信?那就试一试吧。

  太极拳也并非不练习力量和速度,仅我修炼过的太极内功就有神佑通备、太极桩、太极大杆、太极朱砂掌和九宫圈等,而真打实做的烂采花,则要求能在斗室里瞬间转换,没有速度能行吗?我那时追求的是能在三分之一秒发出震透对方内脏的松弹劲。

  至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则是王宗岳先师对于武学最高境界的憧憬,自古以来谁又能真的“所向无敌”?所以我说:太极拳是文人武学,因为有太多想象的浪漫色彩。因此我推测太极拳应该出现在明代禁武时期,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已经初现端倪,尽管那时还不叫太极拳,但显然已经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用相对文明的推手切磋取代民间擂台的血腥比武。所以这种靠发放定胜负的较量方式才得以在人文荟萃的城市和集镇中传承下来。

  原文:立如枰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者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辉璞先师的拳谱写的是“立如平准”,因此他的诠释道:身躯一站要像天平秤物一样的准确。而姚继祖先生认为“枰准”是一种博具,上下一体,旋转自如,一动无有不动。

  至于“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一句,一百年来争议最多。先看看辉璞先生所藏的拳谱:“双重为病失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浮为病,弥满腾虚,与重不一也。”“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还有很长的一段文字,都是谈论“双重”及“偏”与“随”的关系。辉璞先师认为:“双重之病,是指推手的双方僵持不动的象征,偏沉则随是指一方能以放松即解决了矛盾。练太极拳最怕犯双重之病,一有双重则必与对方相抵抗,对方用力我也用力,发生丢顶,这样就产生了力大胜力小的结果。”如果双方的太极功力相差无几,而又各不相让,就最容易出现这种局面,我在小河沿那二十多年里,就经常看到这种斗鸡似的推手。不过在太极拳的行功走架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做到“形正气顺”,就基本不会出现“双重”问题。

  武澄清先师说得更为透彻:“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比活似车轮而言,乃己之谓也。一边沉则转,两边重则滞,不使双重,即不为人制矣,是言己之病也。硬则如此,软则随,随则舍己从人,不致胶柱鼓瑟矣。”只有“练得纯熟时,能引劲落空,合则出,则艺业成矣”。

  原文: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先师辉璞先生认为:“要想除去双重之病,首先应注意一招一式的阴阳的变化,其次要知道粘走的道理,随时随地均能粘走。所谓粘走,即是一个圆圈,以半个圈化开对方的劲叫做走化;同时,用那半个应含有粘劲,以便向对方加以还击,这叫做粘放。”

  在我拜访过的高手中,有人根本就不用画圈,就在接手的那个点上,化打合一,在瞬间把对方发放出去,这些高手应该达到了“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境界。但窃以为:发放还不能成为太极拳的技击目的,太极拳也必须要修炼出一击必杀的内力,才能称之为武术。不过粘走还是不能丢,它是练习触觉功夫的基础。

  原文:是为论,句句真切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者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功夫耳。

  这一段文字仅见于20世纪50年代李荃英抄录的闫志高先师从永年带来的1881年的线装本,和谭长科师叔抄录的闫志高遗著《太极拳释论》一书中。而在家师辉璞先生所藏的太极拳古谱里,并未见到这段遗训;即使是吴文翰和姚继祖师叔的著作中,也未见这段文字,他们采用的也都是“老三本”。其中的玄妙,还有待专家考证。

  夙慧者就是先天根器好的人,过去说:徒访师三年,师选徒三年。太极拳和形意拳、八卦掌稍有不同之处,就是光靠下死功夫不行,学者的悟性非常关键,像杨澄甫的那些弟子,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只有郑曼青,郑先生就属于“夙慧者”,他下的功夫未必就比其它师兄弟大,但郑先生真的非常聪明,修炼太极拳的根器万里挑一。其实修炼太极拳宜早不宜迟,并非像有些欺世盗名者所说:四五十岁的人聪明绝顶,一练就能出功夫。“人过四十不学艺”,我身边的陈一鸣、王福亚和王传友,他们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到小河沿下工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必须要在三十岁之前就修炼太极拳,才有可能成为高手。

  如果我们能够淡泊名利,一心继承和弘扬太极文化,就什么纷争都没有了。《道德经》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又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居柔处弱才是正道,所以我决定:五十岁后,不再研习心意拳抖擞劲和各种搏击功夫,不再与人交手,专心修炼丹道和八卦。太极,探索长生久视的奥秘。


太极拳拳论相关文章:

1.太极拳理论十篇

2.《太极拳论》释译

3.中国太极拳论解

4.王宗岳太极拳论

5.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403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