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

时间: 彦刚1197 分享

  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分别始创于1857年、1859年和1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之前,之后便又有刀枪剑杆及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传承至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今天学习啦小编带你了解一下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欢迎阅读。

  武式太极拳的三路拳架

  一路中捋架为中庸捋顺之拳架。其特点:中正安舒,短小紧凑,平缓稳固,虚实分明,气势饱满,是含而不露文人雅致之拳架。

  中捋架是为以后二路炮捶及三路小架打基础而用的。习练中捋架一两年后,既练就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之外三合,又练就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之内三合。武式家传太极拳虽重意不重形,重气势不重样式,重劲法不重招法。但是在初级阶段必须要严格遵从身法要领去练,每一招一式就像写正楷书法一样,一笔一划从起笔,到落笔,到运笔,到收笔,全身意念精气神贯注于笔锋有人木三分之意。拳架一步一个脚印,起步轻灵,落步平稳,虚实开合,清晰分明。

  每一式都应具备身法八要。即“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随时体会自身各个关节肌肉的角度方向是否顺从(腿关节、臂关节约135度左右为最佳角度)?肌肉筋骨是否贯串,身法上下是否相随?浅析如下:

  (1)头为之首,下巴回收,下腭压住喉头廉泉穴,眼神聚焦平视是颈椎竖直的要点,即为提顶。

  (2)注重腰部命门后撑是上下衔接的关键所在,同是脊椎竖直的要点,小腹上翻即为吊裆。

  (3)双肩尖微向前内扣,膻中穴微内凹,即为含胸。

  (4)体内五脏六腑顺垂,气自然下沉丹田,身柱穴、脊中穴有自然后凸之意,即为拔背。

  (5)双肘尖关节下坠,即为沉肘。

  (6)沉肘也是拉开双肩关节的要点,肩髑穴塌陷有一小坑,即为松肩。

  (7)两膝盖微内扣,足五里穴内凹,即为裹裆。

  (8)左右两肘尖保护肋部的章门穴、日月穴,即为护肫。这些都是上下相对应的。练拳架时要求做到这些要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这些要领要通过一招一式拳架(如_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动作的变化,结合千万遍的演练,逐步才能做到的,悉心体会一点一滴,而自然逐步上身的。故而武禹襄老前辈拳论日:“先由心知,后有身知,身知胜于心知。”

  二路炮捶是技击实战应用之拳架套路。其特点为,快慢相间,蹦跳蹿跃,拳打脚踢,爆发点穴,连环并用,是在一路中捋架及桩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应用的套路。使习练者更掌握虚实开合,动静结合的原理,以及与敌实战之技能。所以,前辈说:“一定应有几年的中捋架基础后,再习练二路炮捶。”

  三路小架是修心养性功夫,高层次文人拳架。其特点为,不迈大步,不下大势,动作小巧紧凑,两脚之间只有一脚之距。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乳,左右不离两肋。全是以意行气,贯穿内在劲路的气势,上下节节贯串,筋骨粘连,转腰摩胯,骨节由下而上涌动,呼吸深长,气势滔滔。体现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周身一家,脚手相随之境界。有前辈恩师古拳谱歌诀为证。

  歌诀一:“小架如心经,藏于大架中;不练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

  歌诀二:“小架不小,大架不大,去粗留精,奥秘呈形。”

  歌诀三:“意念深长,气势滔滔,疾如闪电,忌似木雕。”

  歌诀四:“架无定架,步无定步,物我不分,犹如云雾。”

  歌诀五:“无柔无刚,无走无粘,犹如雷霆,犹如闪电。”

  上述歌诀高度概括了三路小架从一路中捋架,发展到二路炮捶,再上升到三路小架步步阶段之妙用。从基础功法到应用功法,再到健身养生功法,至少要有三个阶段。三种套路再结合必要的站桩功法,才能完整练出内在的真功夫。又从有刚有柔到无刚无柔,从有走有粘到无走无粘,又由太极变化为无极境界之感。从有形有意的一路中捋架,到无形无意的三路小架是个漫长的过程。

  纵述以上概要,武氏家传太极拳“懒扎衣为之拳‘宗’传宗接代;一路中捋架为之拳‘母’刚柔基础:二路炮捶为之拳‘子’显刚外击,三路小架为之拳‘女’重柔内养,三回九转为一宗”。此文人拳论学术,完全符合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的学术思想。又谙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庄子日:“通于一,而万事毕。”


武氏太极拳相关文章:

1.太极拳的种类

2.太极拳的历史

3.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练习要点有哪些

4.太极拳的种类有哪些

5.中国武术有哪些主要拳种介绍

401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