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十要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一个派系。吴式太极拳是以柔化著称,灵巧轻妙,能够活动全身。那么吴氏太极拳的学习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十要

  一、中定:

  伸屈与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不动谓之定。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道之本也。何以守中?无过不及。何以能定?不为起使,不为利诱。伸屈开合,进退顾盼,互争者中也。中者,以脚为立点,以势为重心,以动作为枢机,故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此虽技之一端,实为全体之纲领。

  二、虚领顶劲:

  顶劲即顶头悬。头顶正直,腹内松净,气沉丹田,精神贯顶,如不倒翁上轻下沉,又如水中浮标漂浮不没。歌曰: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转攒;任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

  三、感觉:

  身有所感,心有所觉。有感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感应互生,人于精微。推手互相问劲、找劲,即是锻炼感觉与反应,感觉灵敏,变化无穷。

  四、听劲:

  听者权也,即权衡轻重,推手时侦察敌情谓之听,听之于心,凝之于耳,行之于气,运之于掌,以心行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听而后发。听劲要准确灵敏,随其伸就其屈,乃能进退自如。

  五、量敌: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整军行旅之初,当先审己而量敌,以计胜负也。拳虽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当人之长,谓之失策;以己之长当人之短,谓之得计。量敌应问劲,问其动静,听其来劲方向与重心所在。彼此未进入攻守之时,应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不存主见。彼未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当彼此相互承变之间,即知其虚实而应付之。

  六、知机:

  推手分三个功夫阶段,由不知不觉而后知后觉,由后知后觉而先知先觉。当阴阳未分,动静未明,姿势未成,虚实未知。似有征兆时谓之机,此唯高手能知之。能知机则能造势,所谓无中生有,乘机而动,低手则反之。高手心气沉静,姿态雍容,逆来顺受,运用自如,低手则进无门,退无路,攻之不可,守之乏术,此即知机与不知机之分。

  七、双重:

  无虚实谓之双重。双重之病有双手与双脚之分。拳经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又曰:‘有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率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是故双重之病最难自知自觉,非知虚实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则听劲。感觉。虚实。问答皆融会贯通。推手时若对方用力推我,而我用力抗之,相持不下谓之滞,此即双方之双重。

  若彼此各顺来势,不以力抗而顺其来劲之方向引之前进,使其落空,此即偏沉所致。若以双手按对方之上盘,而对方力气极大,攻之不可,则采×虚实之法,以双手抚其肩,左手由彼之右肩下履,右手击其左肩,此时我双手作交十字势,同主一方,而发劲成一圆圈,则彼必侧斜而倒地,此即发劲偏沉所致也。

  八、舍己从人:

  舍弃自己主见,依从对方动作,随其所适,因而取之,顺而成之,合而解之,由被动转为主动。主动能造机造势,而后得机得势,处处随曲就伸,则无往而不利。

  九、鼓荡:

  气沉、腰松、腹净、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节节舒展,动之静之,虚之实之,开之合之,刚之柔之,此种混合之劲谓之鼓荡。以心行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鼓荡之劲乃生。由于心气贯穿,阴阳变化顷刻而来,犹如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在同门之中运用鼓荡劲,多是高手指导低手,使对方腰腿生长弹性抵抗力,增强感觉敏锐,久之则感应灵活。在应敌之时则用来摧毁对方之守势,牵引对方之重心,使其立点不稳,扰乱对方步骤,疲劳对方精神。

  太极拳最高境界尚有名曰采浪花者,全以鼓荡之劲震撼对方,使其如航海遇风,出入波浪之中,眩晕无主,倾斜颠簸,自身重心难以捉摸,即是鼓荡之作用。

  十、重心:

  研究太极拳劲之平衡作用,即是研究各种姿势与动态之稳定而求其重心。无论站立或俯仰,各有其重心存在,推手原理即在各种动态中研究力之平衡关系。如稳定则重心升高,如为不稳定则重心降低,如为中立则不升不降。更应知稳定平衡之时,重心必须在最低处。

  练习太极拳,每因学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诣各异,虽同一师乘,而对拳理之领悟,盘架之姿势及应用之法则各有不同,所以教者应因人而教,学者更应自知个性之优却点而学之。

  性情大约可分刚柔两类。刚者急而烈,刚之上者为强,刚之下者为暴。柔者温而顺,柔之上者心气中和而笃敬,柔之下者则意志簿弱无进取心。刚之上者喜争强斗胜,不屈人下,学习多务于刚,刚之者暴燥而鲁莽,学者多务于猛。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学者多务于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坚,不求甚解。太极拳讲刚柔相济,必须锻炼到刚不过,柔不弱,如此乃能进德修业。

  柔之上者学习太极拳,容易增长功夫,性情刚之下者每每误解慢与不用力为懒散儒弱之意。其实慢与不用力正是锻炼功夫之要旨,犹如炼钢,由生铁而熟铁,由熟铁而成精钢,非长期火候不为功。

  所以必须由慢而成及不尚气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则笨,用气则滞,是以沉气松劲,纯任自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有若无、虚若实;逆来顺受,无中生有;不丢不顶全由慢与不用力锻炼而得之。

  慢所以能静,静所以能守,守之谓定,此即心气之中定也。心气中定而后神安,神安而后气沉,气沉而后精神团聚,一气贯通。快则心粗,心粗则气浮,气浮则心无所守,散乱之病生,虚实更无由求。

  吴式太极拳的练习技法

  五字诀

  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适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轻:太极拳中的“轻”,不能因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太极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暴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适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慢: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绩。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街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一般来说,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切:即是认真的意思。练太极拳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车,无论哪个招式,都要做到准确。虚实要分清楚,动作避免欠缺,立身须中正安舒,“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则进步快矣。

  恒:就是“定时”、“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无论是严寒或酷暑都不能间断;其次是定量,根据各人体质和时间,制订相应的时间和运动量。时间舆运动和量均需逐步加强,才能逐渐提高水平。

  静、轻、慢、切、恒五个方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练太极拳时,只能并存,不能偏废。

  生理要求

  练太极举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心理上的要求属于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则要落实到身体各部位。

  (一)虚领顶劲,(顶头悬)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时要求头部正直,下颌稍向内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则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无论身如何转动,这个姿势不能变动。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内收敛之意。练习太极拳时尤忌挺胸,挺胸易于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闭气,此二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头将背微微提起,有了虚领顶劲,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则中枢神经安定,所以,涵胸与拔背是相连的。作好虚领劲和涵胸拔背。则满身轻利矣。

  (三)沉肩坠肘:沉肩垂肘与涵胸拔背都是互相关联的。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坠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坠肘则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两胁失去保护。

  (四)松腰垂臀:练太极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轻松,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因为太极拳的运动变化皆系于腰。腰松关系着身体的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五)裹裆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裆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翘,肛门自然向上提,称为含腚。

  (六)尾闾中正:是顶头悬的延续动作,只要顶头悬做好了,脊柱自然会正直。做到了虚领顶劲与尾合中正,就能使全身处一种兴奋状态。

  (七)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使横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饱满,精神振奋,有利于动作顺遂。

  行气法

  练太极拳要求练心、练气、练身、三结合。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讲“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指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近似于通常讲的“以意领气之意”,但心和意还有区别,拳谚讲的“心动意动”说明心和意之间是主从关系,心为主导,意随心动,致于以心行气的“气”也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有形的呼吸气体,一种是无形的元气。适二种气也有关联,练拳时首先要呼吸平稳。要保持常时呼吸的次数和呼吸的深度,久之自然成为深呼吸,是练太极拳的自然发展,而不是故意造成的。元气是人身的元阳之气,也就是“以心行氧”之气。元气充足。则人的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体格强健,年老不衰;元气消耗过多,则人精神不振,声音喑哑,体格衰弱;元气耗尽,人即危矣。中医所谓调和气血,这个气就指的是元气,元气衰了,用药滋补就难以奏效。太极拳的特点是由动中生静,静中养心,以意行气,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练气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稳,由平稳而达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变平稳的呼吸方式,用静、轻、慢、切、恒的方法练习太极拳的功架,久而久之,动作自然配合呼吸。十三势行功心解上讲的“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能呼吸自然能养元气,元气自然沉到丹田,达到增强元气的目的,自然能运到周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少滞”的目的达到。以上各节都有关联,要深加体会,自然贯通,达到延年益寿,非作枝梗之末也。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十要相关文章

1.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

2.吴式太极拳十要

3.太极拳十要

4.杨式太极拳40式身法要领

5.杨式太极拳学习的三字真言

6.杨式太极拳之学拳宜向内里求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十要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一个派系。吴式太极拳是以柔化著称,灵巧轻妙,能够活动全身。那么吴氏太极拳的学习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十要 一、中定: 伸屈与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2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