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一代太极宗师、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武林百杰之首——冯志强(以下简称冯老)先生所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欢迎阅读!

  简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

  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把太极拳单练的各种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犹如书法中的笔画练习,通过盘架子,把一笔一画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体。

  太极盘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理。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盘架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

  所以说,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招式,我们得边学边悟,有助于实现内外兼修。

  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动静结合,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二、注重身法调整,讲求周身放松

  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更好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发劲,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发劲练习是离不开放松的要求的。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式在身法调整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掌握动作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让动作时刻处在圆弧形运动之中,力争做到姿势柔软,舒展顺随。

  “入门引路须口授,学拳容易改拳难”。作为太极拳的初学者,在入门时必须要有明师指点,每招每式务求周身放松,方能少走弯路。一旦在习拳过程中养成不良习惯,这将给以后的太极拳习练造成极大的隐患。

  《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势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以周身放松为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放松练习,待形体运动基本符合要求,则应逐步理解太极拳八门五步的实际应用,搞清楚每一式的技术含义,明确力起何处,终于何处,学一套明明白白的拳。

  三、注重内外一致,力求周身相随

  陈长兴在《十大要论》云:“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此段论述,具体阐明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以及全身形成一气贯通的完整运动体系。

  在练拳时要努力做到,周身一致,内外合一,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一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在练习过程中,要细细揣摩运动时周身的旋转、折叠、开合。

  对于各项动作要求微妙之处,应细心体察,深入领会,不可偏执,以免在理解上产生谬误。如:立身中正,绝非铁板一块,要与动作起落、虚实的转换相应。再如气沉丹田,气往下沉固然可使重心稳定,若只注重于气沉丹田,也会造成肢体运动迟缓。

  盘架时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暗含着折叠转换,习拳者不可不知。折叠转换包括胸腰折叠、背腹折叠、四肢缠绕折叠。练拳者如不懂折叠与缠绕,则周身如铁板一块。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与形体难以结合。

  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在套路架势的练习中,就会产生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协调。

  谚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说明形气结合,内外一致,身肢顺随的重要性。这一阶段的练习,要注重意念与形体姿势的结合,达到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的协调统一,周身一家,内气贯通。

  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劲须知

  神形合一的意念劲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强调内外兼修、形意兼练、形神合一的优秀拳种。它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要求在“意念”指导下的内气鼓荡、出肾入肾,催动拳势或如日丽风和行云流水,或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或如搏兔之鹘起于九皋,或如捕鼠之猫专注一方。

  这种意念主导下意气力、精气神完整合一的“意念劲”,其“意念”不是通常所指的意念、意识、思维、思路,而是一种“意念主导下意气力、精气神完整合一”的功力超常、魅力超常的“太极内功”。这与拳论所说“用意不用力”的“意”,其内涵是一致的。

  所以说,想要懂劲,就得运用好自己的意念,学会调节自己内气的运行。

  松腰松胯的丹田内转劲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丹田为周身劲力源泉。练太极拳就是要通过外形拳架的“着熟”带动松腰松胯、丹田内转、丹田做功,腰胯在行拳中走立体横8字,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实现以内带外、以气催形,内气鼓荡气敛入骨,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

  没有丹田内转、丹田做功的拳架就是“空架子”,就是“单摆浮搁”。太极拳真正意义上的强身健体也就在于它的丹田做功。

  杨式太极拳名师杨振基要求演练太极拳时要“腰的动作多些,手的动作少些”,其中“腰”的概念也就是松腰松胯,以腰带手,丹田做功,以内带外。

  从传统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行拳体验来看,太极拳不仅注重“长呼短吸”、“气随手出”、“呼出肺腑浊气而使真气下沉丹田”,催动腹内气息鼓荡起来,亦很注重静入动出,气运命门时时后撑,或在脊椎上领下沉对拉拔长中作气机调节。

  这种注重丹田内气鼓荡、注重出肾入肾的内气修炼,充分吸纳了传统气功的修炼方式并在拳术中拳法加以发展,科学地解决了行拳与气机运化的矛盾,久之行拳中腹内如有温水摩荡、时有鸣声悦耳,行拳后口津泉涌、口齿生香、神清气爽、体舒心怡,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至柔至刚的刚柔相济劲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要求由松至柔,由柔至刚,至柔至刚,刚柔相济。放松是太极拳的一个“核心技术”,是需要练一辈子、悟一辈子的基础功夫。

  修炼放松要意念入静放松,心平气和,不要有拘紧、急躁、慌惶、忧伤等等不良情绪。要放轻手感,能轻才能松。手臂运劲要“轻如杨花”、“轻若鸿毛”,轻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要松开两肩、两胯四大块,每招每式每个动作都要注意沉肩坠肘,要以松腰松胯来带动每一个劲力。要在慢频率运劲中体会放轻放松。

  在慢频率中平静心态,放松关节,使丹田内气从容鼓荡、从容凝聚而“积柔成刚”。要从推手中体验沽连黏随劲,从而准确把握放松至刚柔相济的感觉。

  劲走圆弧螺旋的缠绕折叠劲

  拳谚说:“要想打好拳,要把圈画圆”。拳论云:“太极拳,缠丝法也。”“不懂折叠枉徒劳。”这些拳论或拳谚都很好地概括了太极拳的非圆即弧、缠绕折叠、螺旋运劲的特点。

  太极拳不仅运劲非圆即弧,往复折叠,劲走螺旋,绝无直来直去的抽扯之形,定式造型也要求处处棚圆、非圆即弧,而且“意念”也要圆,气势也要圆,要整体如同一个气势饱满的圆球,所发的劲力要像出膛的子弹,既有前进的抛物线路,又有旋转前进的螺旋线路。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相关文章:

1.修炼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2.混元24式太极拳练习要领

3.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

4.和式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5.混元桩的六大要领

6.太极拳实战的三大必备技巧

14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