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外修身法内修心性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是中国独有的武术,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习练太极拳要做到外修身法内修心性,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养生目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外修身法内修心性。欢迎阅读!

  太极拳外修身法内修心性

  太极拳一项整体运动,修炼太极拳能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一个“静”字。

  “整”亦即是周身一家(骨架搭对)所出来的一种拳势。

  拳势就是骨架搭对之后的一种状态而已,完整一气者是也!其实,“完整一气”是指周身一家(骨架搭对)所具有的承载力。那么(搭对的骨架)结构的内在张力,就是“松”。

  太极拳追求松,太极拳的松不仅是外在姿势的松,更注重思想上放松,松能帮助你入静。

  通常,人们误以为骨架结构的内在张力所表现出来的那个状态,就是“松”。在修身法的过程中,要多在中节下功夫。

  理论上说,要解决完整一气,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实际训练中,其实还只是做到人体三大节的节节贯穿而已。

  三大节贯穿的关键,是中节的完整。两只胳臂、手,与整个身躯、头,再与整条腿、脚底之间,形成一个有机体。三大节贯穿的关键,是中节的完整。

  节节贯穿是太极拳的宗旨,学习武术,要集中精神,静心修炼,脾气暴躁的人练习太极拳后,心平气和。

  三大节之间,根节稍节与中节只的关系,就象是插座与插头的关系。中节身躯是插座,根节两腿与稍节两手,就象是四个插头。

  首先得将插座摆放在一个平整的地方,然后将四个插头一一插上,这样才能完整一气。倘若你的插座还没摆平整,插头就不好插。

  最简单的方法

  蹲墙功

  蹲墙功法妙无穷,节节贯串结构变,上下一线求虚灵,完整一气虚实变。

  传统拳术用劲之道尤其强调胯,胯为中节转化之中枢,“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故有“胯似鱼打挺,后胯逼前胯”等中节运劲用劲之核心要领。

  推手初期要解决的是

  水龙头一拧(接口)。

  陈夫子的的话:“太极拳就是要出手拈住人家,拈不住就不要打,证明自己工夫还不够”。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

  交手实战时,太极拳追求。让人打,打不了。亦即是舍己从人的功夫。应用时,最好效果,不打人,不赢人,也能不输给对方为,和太极者是也!要做到。

  一是方法(好的老师传授的);一是练法以柔赢人是太极高手,其他皆非太极。

  内修心性,不得不谈到“静”字,静体现在拳架上,初始阶段,从开始到结束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动作上面;高级阶段,静极之后,顺遂自然,无意之中将拳架打完。

  静体现在推手上,静中生动动犹静,心静如水。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乃真功夫啊!在神意气的练法,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练太极拳要做到“手上无拨人之念,心中无克人之想”,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厚德载物,清净无为。不如此,不足以为道,不足以为下士鼓掌大笑之道。

  站桩先往脚底松,借大地之力把身子浮起来,再把自己人当作是一件衣服挂起来。

  练太极拳心静的方法

  一是练前提醒法

  修炼、晨练点既然是群体活动,组织者或领练者就应当负起责任,强调纪律,“约法三章”,共同遵守,有计划、有步骤准时开练。

  并在开练之前l0--20分钟,就要提醒大家抓紧做好热身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开练前几分钟就要集合队伍进入预备式状态。让大家完全把心静下来后准备预备式或起势。

  练习前可以排空杂念,让自己心静下来,很多人在练习中还会想着日常的事,这样怎么能做到心静体松呢?

  二是温馨说服法

  尽管有些修炼、晨练点可能有章可循或具有传统的不成文的规定或规则,但人们几十年形成的性格和习俗,很难在一朝一夕内就完全改正过来,还心须经过反复多次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或做思想宣传工作。

  使其对心静体松行功起架的意义或重要性有所认知,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心静”的成效。

  三是假设模拟法

  每日修炼或展练开始,就要假设自己正在汇报演出,台下坐着观赏的观众、师辈或行家,假设自己正在比赛,四周坐着裁判和优秀运动员,众目睽睽,这时你难道还是分心去神。

  杂念都是有心而生,学习太极拳让我们放松身体,渐渐的就可以让自己静下来,你会发现,此时,全身心都很轻松,还会沉醉于自我的世界。

  四是领练示范法

  相对来说,修炼或展练的“领练”人往往是本地区或本群体中推荐或选拔出来的德艺颇佳的领军人物,他们威望与能力兼备,是身传言教“心静”的胜任者,只要诱导得当,示范精准并坚持以恒,心静问题就有可能得到逐步解决。

  五是静功养心法

  每周可适当安排或挤些时间,尤其中老年人可充分利用雨天或空暇时间,在家中就可以做些静功训练,坐立均可,因人而异,以养心促心静。

  六是文化修养法

  太极拳之所以成为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笔者以为,首先因为创始人和继承者本身便是学识渊博的文化人,我们后来人明白了这上点,就理应多读一些与太极拳有关的理论书籍或基础知识。

  并结合学习先贤和名师的风范与武德,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准。实践验证,他们这些精辟理论与教导,不仅有助于众多太极拳爱好者拳理和拳艺水平的提高,同时更是强化心静的理性认知、提升太极拳道修炼基本功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一、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大类中的其中一种,起源于明朝,主要有五大门派,即:陈、杨、吴、孙,武。首先是由陈式传到杨式,后来再衍生出吴孙武等流派,还有武当太极三丰太极,现在发展到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太极棍、太极杖、太极球、太极拂尘等等。

  太极属内家拳的一种,它和外家拳的根本区别是以防为主,防中带攻,动作舒缓柔和,刚柔相济,以柔克钢、阴阳相合、虚实相间,作为中老人的健身运动最为合适,可深可浅,易懂易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越练越受益。

  二、太极拳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太极拳要求意、气、形的结合,所谓意包含意念、意境、意味、意趣,即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气包含气力、气韵、气息、气血。体内五脏六腑,血脉神经都可得到调理。

  形包含形态、形貌等均具有艺术表现力。太极拳的套路、招式在动作中要做到立身中正、心静体松,阴阳相合,虚实相间,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能使身体从内到外,从躯干到四肢,从大脑思维到血液循环,都能得到充分的调理和锻炼,从而起到身心健康的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设计极其合理,十分科学,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立圆有平圆,高动作时,一脚独立,另三肢蹬,分起过头,显示高昂气派,如雄鹰展翅,势不可挡;低动作低时几乎贴近地面,如伏虎游龙,巧妙非常;当高低动作的转换,平圆和立圆动作的交替都十分和顺便利得体,意味深长,让人倍感舒坦。每当完成全套动作以后,可获得难以言表的快乐。

  有人称太极拳是宁静的诗,流动的画,动人的音乐,活动的雕塑,如此形容笔者认为再恰当不过,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既有戏剧的元素,又有舞蹈的元素,柔和舒展,不亚于诗的意境。

  全套动作的运行,如行云流水一般,具有美境的优雅,深夜的平静,给人以画卷的美感。太极拳的动作节奏,像音乐的旋律,能拨动你的心弦,激发你情感,达到心旷神怡的境界。每一招一式的定型都如同一尊雕塑,真可谓美不胜收。

  三、太极拳的娱乐功能与健身功能

  有文献报导:美国一位学者做了一项研究,同年龄、同性别、同体征、同生理指标,分两组作两种方式进行锻炼,一种用健身器械,另一种是打太极拳,三个月后,检测身体的生理指标,太极拳组优于健身器械组。

  练太极拳的人都称为拳友,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情感,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交流心得、沟通思想、互诉心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既可消愁解闷,又可获得讯息,真是善莫大焉,不亦乐乎。

  何谓仙人,何谓修仙得道,仙人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境界,他应该象大海一样具有容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超凡脱俗,何谓得道,就是能悟出人生哲理,锲而不舍最终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者为得道也。

  换言之,学太极、练太极、精通太极、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练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地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欢乐一生的目的,也就接近了得道成仙的境界。

看了“太极拳外修身法内修心性”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视频

2.太极拳理论十篇

3.2016年全国太极拳赛事表

4.太极拳运动的现状和发展

5.太极拳练习的方法有哪些

6.当今五大家太极拳的套路特色

7.学习太极拳应把握的内容

10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