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如何练习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如何练习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如何练习

  谈起太极拳,我们不得不说太极拳的胯。我们今天谈谈太极拳的落胯合胯,胯在太极拳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落胯合胯,希望你们喜欢。

  太极拳的落胯合胯

  太极拳的落胯是在松、静、沉着的基本上实现的,落胯不等于坐胯或者蹲胯。

  其要领与辨识方法如下,膝不动,股骨及胫、腓骨不屈,由髋关节中间的髋臼受力,股骨顶点之圆头落入髋臼,就像捣米或捣药那样,只不过捣米捣药是以杵就臼,而此处则反,是以臼就杵,此时髋臼约可覆压股骨圆头低至两公分极限,极限一到立即反弹,也就是弓满箭必射之理,劲力极大,所以叫落胯。所以行拳或应敌接力,不须低架,高架亦可。

  太极拳要练,但不是苦身体。太极拳是练大脑和心态。太极拳的练习过程是很简单舒畅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恢复人本来所具备的东西,不得法的人按常规的练习才会觉得苦。所谓的来全不费功夫就是你完全的按原理静静的去形容他,功夫自然会上身。

  学习太极拳贵在领悟,练习太极功夫要充分的松胯,在胯的一系列运动下,能实现节节贯穿。

  太极拳的合,不是一般练家能体悟到的,深层次只有接触体悟,才能真正明白还必须有老师身教。只有知体才可理解。小架的体就是腰裆。不要在意什么心意,什么意气,心意就是有六合了,形体不当家等于零,最终还是要归到形体到位的无意状态。

  形正才能气顺,形整才能劲整。太极拳说,用意不用力,其实初级用意,本来是指挥形体听话的,但往往乱用,浮想翩翩,失去本意,反而破坏了形体结构。

  形体的结构就是框架,懂框架,是进入无意之门的唯一通道。功夫高低是因为有结构的存在,而显示沉稳劲。内家拳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过程很复杂,一般人很难坚持。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体现象的那种苦是蝶变的过程就是由铁变成钢的过程,是锻压的过程,这个是要忍受的。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练习太极功夫能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内外双修的目的。

  太极拳得以知体不下功夫,先松柔清。知体有方向,有重点。当内功有小成时还有别的练法以促劲顺达四稍,这时才可下苦功练拳。先培养,再顺发。这就是外家和内家的区别。以手领手,手笨力粗。以腰领手,贺活松柔。以裆领手,心意神驰。神敛气聚,安心定性。

  两股前合,两肩自开,气向下沉,劲起於脚,变化在裆,含蓄在胸,运转在肩,主宰于腰。两膊相系,裆胯相随,腰脊开合。劲由内换,松便是合,发便是开。静则俱静,静即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即是开,开中有合。触之有物,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御千斤。

  太极胯的练习方法

  外旋

  以左搂膝拗步接右搂膝拗步为例,左弓步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随左脚向左外摆45度,这个脚摆的过程,连同左膝盖,左胯根一同外摆,对于胯来说,这就是外旋。

  这一动作要领比较复杂,需要大家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外旋的时候,要注意左侧胯的股骨头外侧、膝盖外侧、踝骨外侧,在一个垂直侧面上同时转动。外旋时,胯根、膝盖都要要守住,不能向后移动重心,同时膝盖也不能向前跪。

  外旋,也可理解为以脚跟和胯根、同一侧的腰为“门轴”,以膝盖外侧、胯根外侧、脚踝外侧为“门扇”的转动。

  里收

  随继续向前移动重心,上右脚接右搂膝拗步时,随继续向左转腰,而跟进右腿,此时,随转腰,胯根要向尾闾方向里收(在此动作中胯根向左、再向身体里侧收),这叫里收。

  这一点,需要我们协调好自己的重心位置。

  里收实际上是让胯骨最大的股骨头转子,收到同侧脚后跟里侧。

  也就是左腿单腿屈膝下蹲时,将左腿的股骨头向左脚脚后跟里收,使得左胯外侧、左膝盖外侧和左脚踝外侧,继续保持在一个上下垂直的侧面不变。

  如果,左胯根在左脚踝外侧了,那么左膝盖势必和左脚尖不在一个方向上,三个点构成的面不是垂直地面的平面。这样身形和稳定性、平衡感将遭到破坏。

  里收,通常就是把臀部管好,让左边的屁股不要顶出去,而是要让尾闾继续保持正中,很多人把此时,把尾闾坐在左脚脚后跟上,这样就把胯根给挤到外边去了,里和外,即是以脚后跟为依据的,脚跟外侧,叫外,脚跟里侧,叫里。所有此时胯要里收。

  下沉

  下沉,是指从开始转动直到右脚上步落地这个过程中,胯根都是边转边沉的,沉在外形上不是要下落多少,而是在运动中继续保持胯根松开,就像坐在凳子上练拳一样。

  不能在旋转和移动中上下有起伏,所以用沉来约束胯的上下起伏。

  胯的外旋、里收、下沉是练好搂膝拗步的关键,在整套传统杨氏85式里面,只要是脚外旋而上步的,胯都是外旋里收下沉的。

  例如进步搬拦捶、左右野马分鬃,上步指挡捶、上步揽雀尾等。有时候脚下不动,但是随转腰向前上步,胯一定要外旋里收下沉的。这也是逢转必沉的规律体现。学拳要学规律、懂规律、用规律。

  胯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一、研究胯与其他关节的关系

  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既不能承受体重的重压,又不能使身体重心下降。上下肢必然变为呆滞,特别是对腰轴的旋转影响很大,影响爆发力的产生。

  要使腰胯旋转一致,必须做到塌腰,脊柱骨节相对松沉。肋骨下的腹机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

  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时产生。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所以说,太极拳经常强调“松胯”,这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意义。

  拳谚讲:“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看似强调裆劲,实际是对胯的旋转的强调,只要久练胯的松沉、圆转,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鸟飞之速。

  臀击和髋击是直接使用的技术。臀部训练要求“敛臀”与“泛臀”两者辩证训练。敛臀是为了内气团聚,通过静势的收敛臀部、提肛托腹的动作,才能使“气沉丹田”。

  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轻轻使臀肌肉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像用臀把骨盆包起来,又像用臀把小腹托起来那样。敛臀须与塌腰、松胯、屈膝、开裆、圆裆、提肛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这门功夫才能增进。

  臀部的技击作用是平素练出来的,左臀、右臀或全臀技击要见机而用。臀击是对付背后敌方而用的。要移步进身,将臀部贴紧对方小腹,配合手法,俯身将臀部上挑,发短暂的寸劲,使对方从我背后前翻倒地,如“闪通背”“裹变炮”“进步栽捶”等。

  臀部也可乘势猛坐身后敌方的髋部或膝关节,使之疼痛倒地。用时应注意贴身猛转,寸劲击发,力点要准,速度要快,配合恰当,切记发后即收,保持内气团聚。

  用好腿关节,全凭胯根转。胯的缠丝行气法是,逆缠丝胯催膝,膝促足,呼气并发劲;顺缠丝,胯带膝,膝牵足,吸气并蓄势。

  二、走架训练胯劲

  练拳架时,在体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加大运动量,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

  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移重心时,实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松随腰转前提,先合胯,后开胯。定势时虚实分明,先塌腰,后收敛臀,胯再放松,胯裆既开又合,保持骶骨有力。要注意的是,胯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体旋转,再研究上下肢异步旋转的配合。

  总之,腰裆要密切协调配合,活腰应松裆松胯,塌腰应开裆开胯落胯,拧腰应扣裆转胯。只要灵活地掌握了胯关节的开合、松沉、旋转,腰裆劲的耐力、弹力、爆发力就能产生,这样才能悟出太极拳技击之奥妙。

  太极胯的状态

  一、缩胯

  缩胯是前脚至后脚的髋骨和肌肉韧带向后向内收缩,与腰腿合胯为,而不是屈胯凸臀。缩胯在以守为攻(前半部分为防守,后半部分为进攻)的动作中运用较多。一般情况下前半部分做缩胯动作,既能形成身整退化,又能使下盘稳如泰山,并为后半部分进攻发劲提供足够的动力矩。缩胯运用于揽雀尾的按势后推,及如封似闭、倒撵猴、海底针,或是其他弓步转为半马步的动作中。

  二、落胯

  落胯是指在放松腹股沟的状态下,髋骨和肌肉韧带向下落。落胯时前脚宜内扣一些,在胯关节松开时腹部下沉,胯以下肢体松沉至涌泉穴,胯以上肢体向上领劲(即虚灵顶劲)。落胯要沉稳,要与脚蹬腰发协调顺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反弹力,在稳固的下盘支撑下将劲道作用于目标上,产生预期的发放效果。落胯是放松境界的层次,而非表面姿势的技巧。因为技巧无论多高,摆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会习惯本能地去顶。

  落胯,讲究以放松的状态将外力卸掉,这就要求巧妙的运用外界的力量。

  三、坐胯

  坐胯是在落胯的基础上,臀部再加点下坠的意思。臀部下坠的时候注意胯仍保持下落,不能挺出去。坐胯时要立身中正,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膝盖要朝着脚尖的方向微微项一点儿,实脚脚尖有回扣之意,体悟下肢在放松状态下的对拉。要领做对了,脚尖、小腿肚、腿弓、胯根都会有沉胀的感觉。太极拳名家陈微明先生教授太极推手时指出: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坐胯用于揽雀尾、搂膝拗步等动作中。

  四、塌胯

  塌胯与顶头同是太极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规则,从作用上说它与沉劲、化劲、发劲等关系密切。

  太极拳名师张义敬先生在《太极拳拳理传真》一书中谈到塌胯时说:“太极拳多用弓箭步,初练塌胯,后腿髋关节必然紧张,很不自然,这正是不松的缘故。”弓箭步的后腿膝关节应微屈,膝关节僵直不对,但弯曲过多髋关节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这真是说来容易做时难。弓箭步后腿粗看似直非直,其实胯根撑开而松沉,后腿似弓膝微屈。松腰塌胯,目的是求得髋关节的灵活,特别是求得在立身中正下身体的灵活。小腹是人体重心所在,所谓气沉丹田、松腰塌胯、开裆、沉气等等说法,都不过是在强调降低重心而又灵活安稳。

  由此可见,松胯的练习,还需要注重劲的变化和运用。


看了“太极拳的落胯合胯”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如何练落胯

2.太极拳胯的练习

3.太极拳胯的练法

4.太极拳之胯

5.太极拳的丹田与腰胯

109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