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
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练习起来才会更加的轻松,也能更快的掌握其中的技巧,太极拳的松胸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常锻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欢迎阅读!
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含胸
含胸有含蓄之意,实际上就是松胸,松胸主要就是指膈肌的放松,由松而沉,如果膈肌不松,无论外形看起来怎样的松,都无法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松。
含胸其实不在胸,不是佝背凹胸之胸向内凹,而是胸平、肩开、背裹、头领、肩沉、背拔、胁张的膈肌松沉。
含胸在于裹背、扣肩、腋虚的两膀内合。肩开腋自虚,腋虚臂自撑,臂撑背自裹,背裹肩自扣,肩扣膀自合,膀合胸自含,胸含背自拔,背拔则肩沉肘坠。
所以说,能含胸能拔背,能拔背能沉肩,能沉肩则能坠肘。沉肩拔背头自领,头领身拔膈肌沉,膈肌松沉胸即含,反之亦然。
通过背裹,肩扣、腋虚、胁张、膈肌松沉,胸虽未动,但胸骨自有上起内吸之感,这样就使胸腔得了充分的放松,不仅扩展了胸腔,加大了肺扩量,也使呼吸顺畅而舒展。
膈肌则随着呼吸舒展沉降而鼓荡,使呼吸能加深,并对腹腔的压力变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含胸的主要作用是使胸腔最大限度地放松,缩减呼吸的频率而扩大呼吸量,增加对身体氧气的供给,特别是加大运动量时,满足身体新陈代谢、能量转换时对氧的消耗。
含胸不仅能主动呼吸,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转入腹式呼吸,并通过呼吸的调整(主要是膈肌的张弛沉降)改变腹腔压力的变化,以适应身体运动和发放劲力的变化。所以,胸松气则畅,胸含劲则聚。因此,含胸也就成了太极拳的最基本的要义。
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感悟。气沉丹田是静养功和内家拳的独门要求,它与动作要领直接关联,与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等要领直接相联系,是劲力松沉的一种感觉,并非故意沉气所为,也并不是所有的拳种都要求或必须气沉丹田。
然而,现在有些“挺胸收腹”的外家拳为了迎合时髦也要求起“气沉丹田”来了,其实这是一种绝对错误。
不是说外家拳不能气沉丹田,而是因为“气沉丹田”与“挺胸收腹”两者之间是对立的不可融合的两个要求,前者为腹式呼吸,后者则为胸式呼吸,呼吸时胸挺气自横,气横则胸逆,两膀挂力,浑身较劲,焉能有沉气之理?
只有腹式呼吸才能使胸不着力,胸不着力自能松,胸松肩松身松,胸起肩沉气则顺,气顺胸含气自沉,气沉自落丹田。所以说,沉气胸勿凸,凸胸膈肌紧,膈肌紧则气必浮而不沉,此其一。
其二是坐胯提裆与顶头悬形成上下争拔之势,小腹之气海拉长,气自沉丹田。
坐胯乃是腹股沟煞劲,两胯后缩使尾闾骨前送,臀部外开而前裹,两胯外撑使裆部开圆,拧踝扣膝而两股有力,膝挺足蹬与虚领顶劲之百会穴上领使腰部向两端牵拉而成拔身之势,也就是“尾闾中正神贯顶”之论;提裆即缩肛,更使尾骨上提并使尾骨尖前移而命门穴后顶,则会阴与百会穴上下一线,中正不偏,上虚下实气自沉,胸腔放松下盘沉实气自落丹田。
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
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
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
太极拳现在被人们当做太极操练习,但其并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有意识,后有动作的,用意智慧动作。
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看了“太极拳松胸的练习技巧”文章的人还看了: